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2822发布日期:2020-09-29 09:28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结构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结构是指在房屋建筑中,由各种构件(屋架、梁、板、柱等)组成的能够承受各种作用的体系。所谓作用是指能够引起体系产生内力和变形的各种因素,如荷载、地震、温度变化以及基础沉降等因素。

为了抵抗地震等自然灾害,一般会设计抗震结构以使建筑物具有抗震能力,但是现有的抗震结构减震效果较差,导致建筑物很难抵抗较大的震动,将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减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减震装置,包括内部设有空腔的底座和与建筑主体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端沿竖直方向活动穿过底座的顶壁伸入底座内,在支撑板的下端设有圆台状连接座,在圆台状连接座的底部与底座之间设有减震机构;

在圆台状连接座外围沿周向间隔滑动连接有滑动支撑块,各滑动支撑块靠近圆台状连接座的一侧呈与圆台状连接座相适应的弧状结构;在各滑动支撑块远离圆台状连接座的一侧设有支撑杆,在底座内设有与各支撑杆一一对应的u型架,各支撑杆沿水平方向活动穿过对应的u型架,在各u型架内侧的支撑杆上设有限位块,各限位块两端活动套设在对应的u型架上,在各限位块与底座侧壁之间的u型架上设有辅助减震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顶部与支撑板交接处设有与内孔与支撑板相适应的导向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u型架与支撑杆交接处设有与支撑杆相适应的耐磨套;在限位块与u型架交接处设有与u型架相适应的轴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机构由沿水平方向设置在圆台状连接座底部的导向滑杆、活动且间隔套设在导向滑杆上的滑套、设置在两个滑套之间的导向滑杆上的第一减震弹簧、设置在底座内底部的固定块以及铰接在固定块与各滑套之间的连接杆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块两侧的底座内底部设有安装块,在各安装块与对应的连接杆之间设有第二减震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设置的圆台状连接座、滑动支撑块、支撑杆、u型架、限位块和辅助减震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当发生震动时,在通过减震机构进行减震的过程中,滑动支撑块可沿着圆台状连接座上下滑动,从而通过限位块、u型架和辅助减震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进一步进行减震缓冲,增强抗震效果,使结构更加稳定。同时,通过设置在圆台状连接座外围沿周向间隔滑动连接有滑动支撑块,各滑动支撑块靠近圆台状连接座的一侧呈与圆台状连接座相适应的弧状结构,可使结构更加稳定,方便滑动支撑块沿圆台状连接座表面上下滑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使用效果好,增加了抗震强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座;101、导向套;2、支撑板;3、圆台状连接座;4、减震机构;401、导向滑杆;402、滑套;403、第一减震弹簧;404、固定块;405、连接杆;406、安装块;407、第二减震弹簧;5、滑动支撑块;6、支撑杆;7、u型架;701、耐磨套;8、限位块;801、轴套;9、辅助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减震装置,包括内部设有空腔的底座1和与建筑主体连接的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下端沿竖直方向活动穿过底座1的顶壁伸入底座1内,在支撑板2的下端设有圆台状连接座3,在圆台状连接座3的底部与底座1之间设有减震机构4,可对建筑物进行初步减震;在圆台状连接座3外围沿周向间隔滑动连接有滑动支撑块5,各滑动支撑块5靠近圆台状连接座3的一侧呈与圆台状连接座3相适应的弧状结构,可使结构更加稳定,同时方便滑动支撑块5沿圆台状连接座3表面上下滑动;在各滑动支撑块5远离圆台状连接座3的一侧设有支撑杆6,在底座1内设有与各支撑杆6一一对应的u型架7,各支撑杆6沿水平方向活动穿过对应的u型架7,在各u型架7内侧的支撑杆6上设有限位块8,各限位块8两端活动套设在对应的u型架7上,在各限位块8与底座1侧壁之间的u型架7上设有辅助减震弹簧9。当发生震动时,在通过减震机构4进行减震的过程中,滑动支撑块5可沿着圆台状连接座3表面上下滑动,从而通过限位块8、u型架7和辅助减震弹簧9之间的相互配合,进一步进行减震缓冲,增强抗震效果,使结构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顶部与支撑板2交接处设有与内孔与支撑板2相适应的导向套101,便于对支撑板2进行导向。

进一步的,所述u型架7与支撑杆6交接处设有与支撑杆6相适应的耐磨套701;在限位块8与u型架7交接处设有与u型架7相适应的轴套801,方便各部件相对滑动,降低磨损。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机构4由沿水平方向设置在圆台状连接座3底部的导向滑杆401、活动且间隔套设在导向滑杆401上的滑套402、设置在两个滑套402之间的导向滑杆401上的第一减震弹簧403、设置在底座1内底部的固定块404以及铰接在固定块404与各滑套402之间的连接杆405组成,通过两个滑套402、导向滑杆401、第一减震弹簧403、连接杆405和固定块404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对建筑物进行减震缓冲。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404两侧的底座1内底部设有安装块406,在各安装块406与对应的连接杆405之间设有第二减震弹簧407,通过设置的第二减震弹簧407,可进一步进行减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发生震动时,通过两个滑套402、导向滑杆401、第一减震弹簧403、连接杆405、固定块404和第二减震弹簧407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对建筑物进行初步减震缓冲;同时,在抗震过程中,滑动支撑块5可沿着圆台状连接座3表面上下滑动,从而通过限位块8、u型架7和辅助减震弹簧9之间的相互配合,进一步进行减震缓冲。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减震装置,包括内部设有空腔的底座(1)和与建筑主体连接的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下端沿竖直方向活动穿过底座(1)的顶壁伸入底座(1)内,在支撑板(2)的下端设有圆台状连接座(3),在圆台状连接座(3)的底部与底座(1)之间设有减震机构(4);

在圆台状连接座(3)外围沿周向间隔滑动连接有滑动支撑块(5),各滑动支撑块(5)靠近圆台状连接座(3)的一侧呈与圆台状连接座(3)相适应的弧状结构;在各滑动支撑块(5)远离圆台状连接座(3)的一侧设有支撑杆(6),在底座(1)内设有与各支撑杆(6)一一对应的u型架(7),各支撑杆(6)沿水平方向活动穿过对应的u型架(7),在各u型架(7)内侧的支撑杆(6)上设有限位块(8),各限位块(8)两端活动套设在对应的u型架(7)上,在各限位块(8)与底座(1)侧壁之间的u型架(7)上设有辅助减震弹簧(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与支撑板(2)交接处设有与内孔与支撑板(2)相适应的导向套(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架(7)与支撑杆(6)交接处设有与支撑杆(6)相适应的耐磨套(701);在限位块(8)与u型架(7)交接处设有与u型架(7)相适应的轴套(8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4)由沿水平方向设置在圆台状连接座(3)底部的导向滑杆(401)、活动且间隔套设在导向滑杆(401)上的滑套(402)、设置在两个滑套(402)之间的导向滑杆(401)上的第一减震弹簧(403)、设置在底座(1)内底部的固定块(404)以及铰接在固定块(404)与各滑套(402)之间的连接杆(405)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404)两侧的底座(1)内底部设有安装块(406),在各安装块(406)与对应的连接杆(405)之间设有第二减震弹簧(40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减震装置,包括内部设有空腔的底座和与建筑主体连接的支撑板,在支撑板的下端设有圆台状连接座,在圆台状连接座外围沿周向间隔滑动连接有滑动支撑块,各滑动支撑块靠近圆台状连接座的一侧呈与圆台状连接座相适应的弧状结构;在各滑动支撑块远离圆台状连接座的一侧设有支撑杆,在底座内设有与各支撑杆一一对应的U型架,各支撑杆沿水平方向活动穿过对应的U型架,在各U型架内侧的支撑杆上设有限位块,各限位块两端活动套设在对应的U型架上,在各限位块与底座侧壁之间的U型架上设有辅助减震弹簧;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使用效果好,增加了抗震强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世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世杰
技术研发日:2020.01.17
技术公布日:2020.0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