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2802发布日期:2020-09-29 09:28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震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抗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抗震阻尼器。



背景技术:

阻尼器,是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利用阻尼来吸能减震早已在航天、航空、军工、枪炮、汽车、建筑等行业中应用各种各样的阻尼器(或减震器)来减振消能。

现有抗震阻尼器大部分采用橡胶垫和弹簧缓解抗震,但是橡胶垫长时间使用容易受环境温度影响发生变形,降低抗震阻尼器的使用寿命,同时,活塞杆和套筒一般都是导向橡胶垫和铁片层的运动方向,对于缓解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冲击和破坏作用较低。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阻尼器,它采用多层薄钢片紧贴组合构成钢片层,可以起到良好的缓冲压力作用,橡胶垫的设计可以缓解抗震阻尼器的震动,提高其使用寿命;震动使得挡板对粘滞液产生冲击力,粘滞液可以阻碍缓解挡板冲击力,大大缓解了地震对建筑结构造成的冲击和破坏,导杆可以导向活塞杆的运动方向,防止活塞杆受力弯曲变形。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抗震阻尼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紧贴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上端面紧贴有钢片层,所述橡胶垫和钢片层的内部紧固粘黏有铅芯,所述钢片层的上端紧固连接有上底板,所述上底板的两侧滑动连接有圆柱,所述圆柱的外侧滑动套接有弹簧,所述圆柱的上端固定焊接有钢板,所述上底板的下端面固定焊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通过定位销滑动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内部滑槽滑动套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下端固定焊接有套筒底端,所述活塞杆的外侧固定焊接有挡板,所述活塞杆的外侧滑动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分为上部第一腔室、中部第二腔室和下部第三腔室,它采用多层薄钢片紧贴组合构成钢片层,可以起到良好的缓冲压力作用,橡胶垫的设计可以缓解抗震阻尼器的震动,提高其使用寿命;震动使得挡板对粘滞液产生冲击力,粘滞液可以阻碍缓解挡板冲击力,大大缓解了地震对建筑结构造成的冲击和破坏,导杆可以导向活塞杆的运动方向,防止活塞杆受力弯曲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钢片层的外侧涂抹有防锈漆,采用多层薄钢片紧贴组合构成钢片层,可以起到良好的缓冲压力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垫是由顺丁橡胶材料制成,橡胶垫的设计可以缓解抗震阻尼器的震动,提高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的内部添加有粘滞液,震动使得挡板对粘滞液产生冲击力,粘滞液可以阻碍缓解挡板冲击力,大大缓解了地震对建筑结构造成的冲击和破坏。

进一步的,所述导杆是由合碳金刚材料制成,导杆可以导向活塞杆的运动方向,防止活塞杆受力弯曲变形。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采用多层薄钢片紧贴组合构成钢片层,可以起到良好的缓冲压力作用,橡胶垫的设计可以缓解抗震阻尼器的震动,提高其使用寿命;震动使得挡板对粘滞液产生冲击力,粘滞液可以阻碍缓解挡板冲击力,大大缓解了地震对建筑结构造成的冲击和破坏,导杆可以导向活塞杆的运动方向,防止活塞杆受力弯曲变形。

(2)钢片层的外侧涂抹有防锈漆,采用多层薄钢片紧贴组合构成钢片层,可以起到良好的缓冲压力作用。

(3)橡胶垫是由顺丁橡胶材料制成,橡胶垫的设计可以缓解抗震阻尼器的震动,提高其使用寿命。

(4)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的内部添加有粘滞液,震动使得挡板对粘滞液产生冲击力,粘滞液可以阻碍缓解挡板冲击力,大大缓解了地震对建筑结构造成的冲击和破坏。

(5)导杆是由合碳金刚材料制成,导杆可以导向活塞杆的运动方向,防止活塞杆受力弯曲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橡胶垫和钢片层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筒放大剖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底座、11橡胶垫、12钢片层、13铅芯、14上底板、15圆柱、16弹簧、17钢板、2固定座、21定位销、22活塞杆、23滑槽、24导杆、25挡板、26套筒、27第一腔室、28第二腔室、29第三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抗震阻尼器,包括底座1,请参阅图1-3,底座1的上端面紧贴有橡胶垫11,橡胶垫11的上端面紧贴有钢片层12,橡胶垫11和钢片层12的内部紧固粘黏有铅芯13,钢片层12的上端紧固连接有上底板14,上底板14的两侧滑动连接有圆柱15,圆柱15的外侧滑动套接有弹簧16,圆柱15的上端固定焊接有钢板17,上底板14的下端面固定焊接有固定座2,固定座2的内部通过定位销21滑动连接有活塞杆22,活塞杆22的内部滑槽23滑动套接有导杆24,导杆24的下端固定焊接有套筒26底端,活塞杆22的外侧固定焊接有挡板25,活塞杆22的外侧滑动套接有套筒26,套筒26的内部分为上部第一腔室27、中部第二腔室28和下部第三腔室29。

请参阅图1-2,钢片层12的外侧涂抹有防锈漆,采用多层薄钢片紧贴组合构成钢片层12,可以起到良好的缓冲压力作用,橡胶垫11是由顺丁橡胶材料制成,橡胶垫11的设计可以缓解抗震阻尼器的震动,提高其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1和图3,第一腔室27、第二腔室28和第三腔室29的内部添加有粘滞液,震动使得挡板25对粘滞液产生冲击力,粘滞液可以阻碍缓解挡板25冲击力,大大缓解了地震对建筑结构造成的冲击和破坏,导杆24是由合碳金刚材料制成,导杆24可以导向活塞杆22的运动方向,防止活塞杆22受力弯曲变形。

将橡胶垫11和钢片层12分别重叠紧固粘黏安装在底座1和上底板14之间,使得对橡胶垫11和钢片层12产生的震动可以得到缓解,降低震动对建筑结构的冲击和破坏,钢片层12的设计可以提高抗震阻尼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局限性,发生地震时,震动带动活塞杆22运动,带动挡板25对粘滞液产生冲击力,第一腔室27、第二腔室28和第三腔室29内部的粘滞液可以阻碍缓解挡板25冲击力,大大缓解了地震对建筑结构的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抗震阻尼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紧贴有橡胶垫(11),所述橡胶垫(11)的上端面紧贴有钢片层(12),所述橡胶垫(11)和钢片层(12)的内部紧固粘黏有铅芯(13),所述钢片层(12)的上端紧固连接有上底板(14),所述上底板(14)的两侧滑动连接有圆柱(15),所述圆柱(15)的外侧滑动套接有弹簧(16),所述圆柱(15)的上端固定焊接有钢板(17),所述上底板(14)的下端面固定焊接有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的内部通过定位销(21)滑动连接有活塞杆(22),所述活塞杆(22)的内部滑槽(23)滑动套接有导杆(24),所述导杆(24)的下端固定焊接有套筒(26)底端,所述活塞杆(22)的外侧固定焊接有挡板(25),所述活塞杆(22)的外侧滑动套接有套筒(26),所述套筒(26)的内部分为上部第一腔室(27)、中部第二腔室(28)和下部第三腔室(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片层(12)的外侧涂抹有防锈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11)是由顺丁橡胶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27)、第二腔室(28)和第三腔室(29)的内部添加有粘滞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24)是由合碳金刚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震阻尼器,属于建筑抗震领域,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面紧贴有橡胶垫,橡胶垫的上端面紧贴有钢片层,橡胶垫和钢片层的内部紧固粘黏有铅芯,钢片层的上端紧固连接有上底板,上底板的两侧滑动连接有圆柱,圆柱的外侧滑动套接有弹簧,圆柱的上端固定焊接有钢板,上底板的下端面固定焊接有固定座,它采用多层薄钢片紧贴组合构成钢片层,可以起到良好的缓冲压力作用,橡胶垫的设计可以缓解抗震阻尼器的震动,提高其使用寿命;震动使得挡板对粘滞液产生冲击力,粘滞液可以阻碍缓解挡板冲击力,大大缓解了地震对建筑结构造成的冲击和破坏,导杆可以导向活塞杆的运动方向,防止活塞杆受力弯曲变形。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周桃兰
技术研发日:2019.10.18
技术公布日:2020.0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