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竹内壁刻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77034发布日期:2020-12-11 20:50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原竹内壁刻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刻槽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原竹内壁刻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经济的发展需考虑低碳的理念,竹子是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竹子由于具有强度高、弹性好、性能稳定及密度小的特点,能够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中,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原竹在使用时出现病虫害的风险,提高原竹的抗压及抗弯性能,通常会将原竹打通,然后向原竹内浇筑混凝土,然而由于原竹内壁较为光滑,混凝土与原竹内壁的粘结性较差,因此严重影响了原竹浇筑混凝土的效果,当然为克服混凝土与原竹内壁粘接性较差的问题,可以通过在原竹内壁上刻槽来解决上述问题,然而现有技术中没有能够实现在原竹内壁上刻槽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原竹内壁刻槽装置,该装置能够在原竹内壁上进行刻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原竹内壁刻槽装置包括中心固定块、第一螺杆、套筒、伸缩杆、控制器及刻槽机,其中,中心固定块上设置有若干固定件,其中,各固定件均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二螺杆、侧壁固定块及弧形限位板,其中,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固定于中心固定块中,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的上端相连接,侧壁固定块固定于第二连接杆的下端,弧形限位板扣合于原竹的外壁上,第二螺杆的一端固定于弧形限位板上,第二螺杆的另一端穿过侧壁固定块后套接有螺母;

第一螺杆的上端套接于中心固定块上,第一螺杆的下端从原竹的端部插入于原竹内,套筒套接于第一螺杆上,伸缩杆的一端固定于套筒的外壁上,刻槽机固定于伸缩杆的另一端上,套筒、伸缩杆及刻槽机均位于原竹内,刻槽机的控制端及伸缩杆的控制端均与控制器相连接。

第一螺杆与中心固定块之间螺纹连接。

所述刻槽机包括壳体、刀片及电机,其中,壳体固定于伸缩杆上,电机固定于壳体上,刀片的一侧位于壳体内,刀片的另一端位于壳体外,电机的输出轴与刀片相连接。

第一螺杆的上端设置有手轮。

套筒与第一螺杆之间固定连接。

还包括用于检测伸缩杆受到的轴向力的压力传感器,其中,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

固定件的数目为四个,其中,四个固定件沿周向均匀分布。

刀片的刀刃为矩形齿形结构。

还包括连接轴,其中,连接轴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连接轴的另一端插入于壳体内,刀片套接并固定于所述连接轴上。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原竹内壁刻槽装置在具体操作时,转动螺母将弧形限位板扣合于原竹的外壁上,以实现本发明的固定,然后工作人员转动第一螺杆,使得刻槽机下放至刻槽位置,伸缩杆伸出,使得刻槽机与原竹的内壁相接触,此时控制器控制刻槽机工作,同时根据刻槽深度驱动伸缩杆伸出,从而通过刻槽机在原竹的内壁上进行刻槽,操作方便、简单,实用性极强,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进一步,通过手轮转动第一螺杆向下运动,操作较为简单、方便。

进一步,本发明还包括用于检测伸缩杆受到的轴向力的压力传感器,通过该压力传感器检测的轴向力,以判断刻槽机的刀片是否与原竹的内壁相接触,操作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第一螺杆8与套筒10、伸缩杆11及刻槽机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1为中心固定块、2为第一连接杆、3为第二连接杆、4为弧形限位板、5为侧壁固定块、6为螺母、7为第二螺杆、8为第一螺杆、9为手轮、10为套筒、11为伸缩杆、12为壳体、13为刀片、14为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图2及图3,本发明所述的原竹内壁刻槽装置包括中心固定块1、第一螺杆8、套筒10、伸缩杆11、控制器及刻槽机,其中,中心固定块1上设置有若干固定件,其中,各固定件均包括第一连接杆2、第二连接杆3、第二螺杆7、侧壁固定块5及弧形限位板4,其中,第一连接杆2的一端固定于中心固定块1中,第一连接杆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3的上端相连接,侧壁固定块5固定于第二连接杆3的下端,弧形限位板4扣合于原竹的外壁上,第二螺杆7的一端固定于弧形限位板4上,第二螺杆7的另一端穿过侧壁固定块5后套接有螺母6;第一螺杆8的上端套接于中心固定块1上,第一螺杆8的下端从原竹的端部插入于原竹内,套筒10套接于第一螺杆8上,伸缩杆11的一端固定于套筒10的外壁上,刻槽机固定于伸缩杆11的另一端上,套筒10、伸缩杆11及刻槽机均位于原竹内,刻槽机的控制端及伸缩杆11的控制端均与控制器相连接。

具体的,第一螺杆8与中心固定块1之间螺纹连接;套筒10与第一螺杆8之间固定连接;第一螺杆8的上端设置有手轮9。

所述刻槽机包括壳体12、刀片13及电机14,其中,壳体12固定于伸缩杆11上,电机14固定于壳体12上,刀片13的一侧位于壳体12内,刀片13的另一端位于壳体12外,电机14的输出轴与刀片13相连接;刀片13的刀刃为矩形齿形结构;本发明还包括连接轴,其中,连接轴的一端与电机14的输出轴相连接,连接轴的另一端插入于壳体12内,刀片13套接并固定于所述连接轴上。

本发明还包括用于检测伸缩杆11受到的轴向力的压力传感器,其中,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固定件的数目为四个,其中,四个固定件沿周向均匀分布。

本发明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各第二连接杆3套接于原竹端部的外壁上,再转动螺母6,使得弧形限位板4扣合紧贴原竹的外壁,本发明中固定件的数目为四个,其中,四个固定件沿周向均匀分布,通过四个固定件将本发明固定于原竹的端部,工作人员手动转动手轮9,手轮9带动第一螺杆8转动,第一螺杆8与中心固定块1之间螺纹连接,第一螺杆8向下运动,使得刻槽机下放到刻槽的位置,伸缩杆11伸出,并带动刻槽机向原竹的内壁移动,控制器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检测伸缩杆11轴向的受力信息,当刻槽机的刀片13与原竹的内壁相接触时,控制器控制电机14工作,电机14带动刀片13在原竹的内壁上进行刻槽,同时控制器根据刻槽深度控制伸缩杆11伸出,以控制刻槽的深度,刻槽完成后,电机14控制伸缩杆11伸缩至原始状态,然后控制电机14停止工作,此时工作人员转动手轮9,通过第一螺杆8带动刻槽机向下移动至下一个刻槽的位置。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还可以通过以下过程进行刻槽,具体为:转动各固定件上的螺母6,使得第一螺杆8的轴线与原竹的中心线重合,工作人员转动手轮9,使得刻槽机下放到初始刻槽位置,控制器控制伸缩杆11伸出,并根据压力传感器反馈的压力信息控制伸缩杆11,使得刀片13与原竹的内壁相接触,此时控制器开启电机14,电机14带动刀片13转动,同时控制器根据刻槽深度控制伸缩杆11伸出,使得刀片13在原竹上刻槽,此时工作人员转动手轮9,使得刀片13在刻槽过程中向下运动,并在原竹的内壁上开设出螺旋式的凹槽,直至刀片13到达刻槽终点为止,此时工作人员不在转动手轮9。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