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质集装箱底板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1640783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竹质集装箱底板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竹质集装箱底板的生产方法,属于用干燥方法制造含木质纤维的物品类,或层状产品类。
目前各国集装箱底板都是用木质胶合板,以竹代木生产竹胶板的,如1989年12月6日公开的88105522.0号“一种新型竹木复合人造板及制造方法”,是由表面层、竹席等复合而成,1989年12月20日公开的88103136.4号“竹塑复合材料构件成型方法”,采用竹席经树脂浸渍,热固化成型而成,以及1993年1月6日公开的92107515.4“大幅面竹材胶合板的制造方法”,1992年2月3日公开的91104714.X“一种用于纺织机的竹压板的生产方法”,所生产出来的竹胶板均达不到代替木制集装箱底板有关规格、公差、防腐性能、物理力学性能的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符合集装箱底板要求的竹制胶合板,以竹代木,减少木材资源的消耗。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将竹材破成等宽等厚的篾片,平行排列成片,干燥到含水率≤14%,在防腐剂与树脂混合液中浸渍后,再干燥、叠层热压成型后,修正尺寸而成板材的。
本发明的优点是使用本方法生产的竹质集装箱底板性能符合国际集装箱用板要求,其物理力学性能如下,密度0.8-0.95T/M3,含水率≤14%,胶合强度≥1.5MPa,静曲强度纵向≥90MPa,横向≥60MPa,弹性模量纵向≥9000Mpa,横向≥5000MPa,冲击韧性≥50KJ/M2,磨耗值≤0.08g/100r,握钉力≥3000N,防腐剂滞留量及性能经有关部门检测,符合有关国际标准要求,完全可以替代木制集装箱底板,从而开辟竹材资源新用途,减少木材资源的消耗。
本发明的具体内容如下,采用一组机械将竹材破成等宽等厚的篾片,篾片公差在±0.1mm之内,将篾片平行排列成片,干燥到含水率≤14%,把干燥后的竹篾片放入防腐剂与酚醛树脂搅拌均匀的混合液中浸渍约5-20分钟,浸渍时竹篾片在混合液中上下升降3-5次,并经常搅拌混合液,吊出滴干混合液后,干燥到含水率为18-20%,将平行排列成片的竹片按厚度要求叠层后,加压升温,叠层最好是相邻层的纤维方向相互正交,压力为25-35kg/cm2,一般采用30kg/cm2,起始温度为50℃,升温到135-140℃时保压40-45分钟,再降温到50℃后卸压出板,修正尺寸规格后即成,上述防腐剂与酚醛树脂混合液配方是酚醛树脂与水按体积比为1∶1稀释,防腐剂与水按重量比1∶2.2,调配成乳化液,将水稀释的酚醛树脂与防腐剂乳化液均匀搅拌成混合液,生产1m3的集装箱底板的酚醛树脂原胶、水与防腐剂的用量是130-150kg∶130-160kg∶1.5kg,防腐剂采用BASILEUM SI-84EC。
权利要求
1.一种竹质集装箱底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竹材破成等宽等厚的篾片,将篾片平行排列成片,干燥到含水率≤14%,把干燥后的篾片在防腐剂与酚醛树脂搅拌均匀的混合液中浸渍5-20分钟,吊出滴干混合液后,干燥到含水率为18-20%,将竹片叠层,加压,压力为25-35kg/cm2,起始温度为50℃,并升温到135-140℃时保压40-45分钟后降温到50℃卸压出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质集装箱底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剂与酚醛树脂混合液的配比是酚醛树脂与水按体积比1∶1稀释,防腐剂与水按重量比1∶2.2调成乳化液,水稀释的酚醛树脂与防腐剂乳化液均匀搅拌成混合液,生产1m3的集装箱底板的酚醛树脂原胶、水与防腐剂的用量是130-150kg∶130-160kg∶1.5kg,防腐剂采用BASILEUM SI-84EC。
全文摘要
竹质集装箱底板的生产方法,将竹材破成等宽等厚的篾片,篾片平行排列成片,干燥到含水率≤14%,干燥后的篾片放入防腐剂BASILEUMSI-84EC与酚醛树脂的混合液中浸渍5—20分钟后干燥到含水率为18—20%,叠层加压,压力为25—35kg/cm
文档编号B27N3/08GK1092349SQ9311565
公开日1994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25日
发明者刘洪烈 申请人:中南林学院竹材工业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