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847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的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防止线卷绕到绕线装置的绕线轴上的缝纫机的绕线装置。
下面,对绕线装置的结构结合

图13~图17进行说明。
图13中,1是缝纫机头,A是绕线装置,B是第2引线器,C是第1引线器,T是要绕在梭芯上的线。
下面,结合图14对上述绕线装置A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底座1a上,形成有轴承部1b、开口部1c、向下方突出的支持轴1d。杆轴2a从下方呈动配合嵌装在底座1a的轴承部1b内,其下端固定有凸轮部2b。绕线杆2c通过螺钉2d固定在从底座1a的轴承部1b上方突出的杆轴2a的上端。作为调节板2e,形成有可进入梭芯的绕线部位处的压线器2h,通过螺钉2f固定在绕线杆2c上。
作为轴台3a,在其根部形成有绕线轴4a可与之嵌合的圆筒状的轴承部3b,在其侧端面上形成有孔3c,在前端形成有底座1a的支持轴1d可与之嵌合的支持孔3d。
作为绕线轴4a,在下方形成有呈动配合嵌装在上述轴台3a的轴承部3b内的轴部4b,在上方形成有梭芯轴4c与槽4d。绕线轮4e固定在绕线轴4a的下端,在其外周嵌合有橡胶环4f。O形环4g嵌合在绕线轴的槽4d内。作为推压板5a,其根部受到底座1a的支持而能够转动,一个前端上形成有簧挂5b、5c,另一个前端上形成有推压部5d,并在其侧面形成有与上述凸轮部2b相对的凹部5e。
此外,上述轴台3a与推压板5a二者,以相重叠的状态从下方可转动地呈动配合嵌合在底座1a的支持轴1d上,为防止它们脱落,通过E形环将它们支持在支持轴1d上。
如图17所示,弹簧6a呈压缩状态配置在推压板5a的簧挂5c与底座1a的局部部位之间,弹簧7a呈压缩状态配置在推压板5a的簧挂5b与轴台3a的前端的孔3c之间。
圆盘状的梭芯托座8a嵌合在从底座1a的开口部1c上方突出的绕线轴4a的梭芯轴4c上,在其上端面上形成有用来载置梭芯9a的浅的圆形槽8g。
现有绕线装置的构成如上所述,下面,对其工作原理结合图15~图19进行说明。
在该绕线待机位置,如图15所示,绕线杆2c与压线器2h处于从梭芯9a的凸缘9b、9c之间离开的位置上。而当绕线杆2c位于该位置上时,如图17所示,凸轮部2b其前端与推压板5a的凹部5e的最深部位重合,受到弹簧6a的弹性力的推压。在该弹性力的作用下,推压板5a的推压部5d推压轴台3a的轴承部3b,使轴台3a以支持轴1d为中心转动,因而,绕线轴4a的橡胶环4f将如图16的实线所示,从主轴2的旋转环3上离开。
因此,在绕线杆2c位于待机位置时,即使主轴2旋转,橡胶环4f即绕线轴4a也不旋转。
当在上述状态下要将线T绕在梭芯9a上时,将线端从图13所示第1引线器C穿过第2引线器B之后,将该线端在设置于梭芯轴4c上的空梭芯9a的轴部绕几圈。
在上述状态下,使绕线杆2c前端向图15的顺时针方向(在图17、图19中为反时针方向)转动,以使得固定在绕线杆2c上的压线器2h位于与梭芯9a的凸缘9b、9c之间的轴部相接触的绕线位置。
随着上述杆轴2a的转动,如图19所示,凸轮部2b自推压板5a的凹部5e的最深部位处脱离,在其前端部的作用下,推压板5a在克服弹簧6a作用力的状态下受到推压而以支持轴1d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并卡止在图19的位置上。并且,由于该推压板5a的上述转动,轴台3a的前端部受到弹簧7a的弹性力的推压,因而,轴台3a以支持轴1d为中心在图19中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使得绕线轴4a下端的橡胶环4f的外周如图16的双点划线所示压触在主轴2的旋转环3上。
当旋转环3从动于主轴2而旋转时,通过橡胶环4f使得绕线轴4a旋转,线T将卷绕在通过所设置的弹性部件(未图示)被支持在绕线轴4a上而可一体旋转的梭芯9a的轴部上。
当随着线T卷绕量的增加其直径增大时,压线器2h相对于卷绕在梭芯9a的轴部的线T的外周向图19的下方受到推压,因而,绕线杆2c慢慢地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杆轴2a的凸轮部2b的前端相应于梭芯9a的绕线量慢慢地朝向推压板5a的凹部5e的最深部位转动。
之后,当梭芯9a上的绕线量达到适宜的量时,杆轴2a的凸轮部2b的前端到达推压板5a的凹部5e的最深部位,因而,推压板5a在弹簧6a的弹性力的作用下,以支持轴1d为中心向图19中的反时针方向转动。
由于该推压板5a的转动,推压板5a的推压部5d推压轴台3a前端的轴承部3b,轴台3a在图19中以支持轴1d为中心向反时针方向转动。随着该转动,绕线轴4a的下端的橡胶环4f的外周如图16的实线所示,从主轴2的旋转环3的侧端面离开,并且,O形环4g与底座1a接触而使得绕线轴4a快速停止。并且,绕线杆2c与压线器2h复位到图15、图17的状态,绕线结束。
然而,上述现有绕线装置存在着如下问题。
即,当如上所述地使用梭芯托座8a将线绕在梭芯9a上时,在对梭芯开始绕线或绕线进行过程中线将发生松弛,如图20A的双点划线所示,线T从梭芯9a的凸缘9c的外周方向向梭芯托座8a的外侧滑落,若对此未加注意而继续绕线,则双点划线的线T将如图20B所示,钻入梭芯托座8a的下方,若绕线继续进行,绕线轴4a将在该线T如图18的线Ta所示卷绕在梭芯托座8a下方的绕线轴4a上的状态下进行旋转。
因此,线不能卷绕在梭芯上而不得不重新绕线,清除卷绕在绕线轴上的线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而且,绕线时作业人员必须随时注意线是否松弛,缝制作业的效率降低。
此外,由于在绕线轴上卷绕了很多不需要的线,因此造成线的浪费,经济性差。
此外,当线是例如粗线那样张力大的线时,有时会损坏绕线装置。
此外,有一种公知的梭芯托座8c如图21所示,即使这样的形状,当卷绕在梭芯托座8c的圆筒部8e上时,也会发生与上述同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任务,权利要求1所说的发明属于一种缝纫机的绕线装置,设有通过嵌装在自底座突出的绕线轴上而得到支持的、用来放置嵌装在上述绕线轴上的梭芯的杯形梭芯托座,通过该绕线轴的旋转将线卷绕在上述梭芯上,其特征是,设有阻止手段,该阻止手段在卷绕到上述梭芯上的线涨出到上述梭芯的凸缘外方时,阻止该线使之不会从上述梭芯托座进入底座一侧。
权利要求2所说的发明是,
作为上述阻止手段,设有在直径较上述梭芯托座的外周大的外环上,将上述梭芯托座围起来的、自上述底座竖立设置的突部。
权利要求3所说的发明是,作为上述突部,其上端面与上述梭芯托座上端高度大致相同。
权利要求4所说的发明是,作为上述阻止手段,设有在上述绕线轴的轴向的一个方向上其外周直径逐渐变大的、从上述梭芯托座的梭芯放置面的外周向下方连续地形成的倾斜面。
权利要求5所说的发明是,作为上述阻止手段,设有与底座平行或向离开底座的方向折曲且随着自绕线轴上离开其外周直径逐渐变大的、自上述梭芯托座的梭芯放置面的外周下端连续地形成的托线部。
权利要求6所说的发明是,具有上述权利要求4及5二者的结构。
根据该权利要求1至6所说的发明,即使在对梭芯开始绕线或绕线进行过程中线发生松弛、线T如图20A的双点划线所示地从梭芯9a的凸缘9c的外周方向滑落到梭芯托座8a的外侧,该线T受到凹部的上端面的支托,不会下落到梭芯托座的下方,因此,能够可靠地将线绕在梭芯上,不必进行对梭芯重新绕线或将绕在绕线轴上的线清除的作业,并且,绕线时不必留意线是否松弛,故具有提高缝制作业的效率的效果。
此外,由于不会发生线卷绕在绕线轴上的现象,因此,可获得不会造成线的浪费而经济性好、不会损坏绕线装置等效果。
图1(A)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梭芯托座部分的纵向剖视图,(B)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梭芯托座部分的概要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梭芯托座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梭芯托座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梭芯托座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梭芯托座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6实施例的梭芯托座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第7实施例的梭芯托座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第8实施例的梭芯托座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第9实施例的梭芯托座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第10实施例的梭芯托座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第11实施例的梭芯托座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第12实施例的梭芯托座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图13是设在缝纫机头的上面上的现有绕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14是现有绕线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现有绕线装置的俯视图,图中,绕线杆处于绕线待机位置。
图16是现有绕线装置的图15的侧视图。
图17是现有绕线装置的图16的X-X向视图。
图18是现有绕线装置的梭芯托座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图19是现有绕线装置的俯视图,图中,绕线杆处于绕线位置。
图20是对现有绕线装置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21是现有的具有其它结构的梭芯托座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图1所示第1实施形式中,作为梭芯托座8a,是以合成树脂成型的重量较轻的部件,通过可一体旋转地嵌在绕线轴4a上而得到支持,直径较图18所示现有梭芯托座8a的外周大。在直径较梭芯托座8a外周大的外环上,形成有从底座1a上表面向上方竖立的突部10(阻止手段)而将梭芯托座8a围起来且上端面10a与梭芯托座8a上端高度大致相同。
该突部10的内径与梭芯托座8a的外径之间的间隔在10mm以内,以使绕在安装于梭芯托座8a上的梭芯9a上的线T难以落入二者之间。
根据该第1实施形式,当在梭芯9a上进行绕线的过程中线T发生松弛、与线供给源(未图示)相连的线T涨出到梭芯9a的凸缘9c的外侧时,该线T将如图1(A)、图1(B)所示,受到突部10的上端面10a的支托而不会落入梭芯托座8a的下方,故不会发生线T卷绕在绕线轴4a上的现象。
结合图2对第2实施形式进行说明。
第2实施形式的梭芯托座8a具有与第1实施形式不同的形状,特别是,在梭芯托座8a上形成有使下端的外周直径变大的倾斜面8b(阻止手段)。
根据该第2实施形式,当在梭芯9a上进行绕线的过程中线T发生松弛、与线供给源(未图示)相连的线T涨出到梭芯9a的凸缘9c的外侧时,该线T受到倾斜面8b的支托,通过线卷绕在梭芯上时梭芯的旋转,倾斜面8b上的线沿倾斜面8b慢慢上升,不会再次卷绕在梭芯9a的轴部上,也不会下落到梭芯托座8a的下方。
图3的第3实施形式是,在梭芯托座8a的外侧端上,作为阻止手段形成有折曲成与底座1a平行地向外径方向延伸的托线部8c。
而图4的第4实施形式是,在梭芯托座8a的外侧下端上,作为阻止手段形成有折曲成向上方且向外径方向延伸的托线部8d。
根据该第3及第4实施形式,当在梭芯9a上绕线的过程中线T发生松弛、与线供给源(未图示)相连的线T涨出到梭芯9a的凸缘9c的外侧时,该线T受到托线部8c的上表面或托线部8d的内侧面的支托,不会下落到梭芯托座8a的下方。
图5所示第5实施形式是,在梭芯托座8a上,形成有使下端的外周直径变大的倾斜面8b和与倾斜面8b的下端相连续的、折曲成向上方且外径方向延伸的托线部8d。
该托线部8d也可以是图3所示与底座1a平行地形成的托线部8c。
图6的第6实施形式是,具有将图2所示的梭芯托座8a与具有图1所示端面10a的突部10相组合的结构。
图7的第7实施形式是,具有将图5所示梭芯托座8a与具有图1所示端面10a的突部10相组合的结构。
图8的第8实施形式是将图3所示梭芯托座8a与具有图1所示端面10a的突部10相组合的结构。
图9的第9实施形式是,具有图2所示的梭芯托座8a,并且,突部10的上端面10a向外径方向延伸,在其上端面10a的上方形成有与梭芯托座8a的倾斜面8b下端的上方相对的突出部10f。
图10的第10实施形式的结构是,图8所示梭芯托座8a与形成有图9的突出部10f的板材相组合,突出部10f与梭芯托座8a的托线部8c外周部的上方相对。
图11的第11实施形式的结构是,图7所示梭芯托座8a与形成有图9的突出部10f的板材相组合,突出部10f与梭芯托座8a的托线部8c外周的上方相对。
图12的第12实施形式的结构是,在梭芯托座8a的外侧边缘的上端上形成有倾斜面8b,并且,自倾斜面8b的下端向外径方向形成有外侧部8e。并且,是突出部10f与外侧部8e上端的上方相对的结构。
因此,根据上述第5至第12的实施形式,当在梭芯9a上进行绕线的过程中线T发生松弛、与线供给源(未图示)相连的线T涨出到梭芯9a的凸缘9c的外侧时,该线T受到作为阻止手段的、各托线部8c、8d或突出部10f的支托,不会下落到梭芯托座8a的下方。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列举的是绕线装置设置在缝纫机头的上面的例子,但也可以设在缝纫机头的正面或侧面。在这种场合,阅读时应将上述的“下方”替换为“向底座接近的方向(底座侧)”,将“上方”替换为“自底座离开的方向”。
此外,以上就实施成绕线轴垂直配置在绕线装置上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显然,即使实施成绕线轴沿水平方向或倾斜偏置的绕线装置,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即使在对梭芯开始绕线或绕线进行过程中线发生松弛、线从梭芯9a的凸缘9c的外周方向向梭芯托座8a的外侧滑落,该线T将受到凹部的上端面或倾斜面或托线部或突部等的支托,不会下落到梭芯托座的下方,因此,能够可靠地将线绕在梭芯上,不必进行对梭芯重新绕线或将绕在绕线轴上的线清除的作业,并且,不必留意绕线时是否发生松弛,故具有提高缝制作业的效率的效果。
此外,由于线不会卷绕在绕线轴上,因此,可获得不会造成线的浪费而经济性好、不会导致绕线装置损坏等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缝纫机的绕线装置,设有通过嵌装在自底座突出的绕线轴上而得到支持的、用来放置嵌装在上述绕线轴上的梭芯的杯形梭芯托座,通过该绕线轴的旋转将线卷绕在上述梭芯上,其特征是,设有阻止手段,该阻止手段在卷绕到上述梭芯上的线涨出到上述梭芯的凸缘外方时,阻止该线使之不会从上述梭芯托座进入底座一侧。
2.如权利要求1的缝纫机的绕线装置,其特征是,上述阻止手段,是在直径较上述梭芯托座的外周大的外环上,将上述梭芯托座围起来的、自上述底座竖立设置的突部。
3.如权利要求2的缝纫机的绕线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突部的上端面与上述梭芯托座上端高度大致相同。
4.如权利要求1的缝纫机的绕线装置,其特征是,上述阻止手段,是在上述绕线轴的轴向的一个方向上其外周直径逐渐变大的、从上述梭芯托座的梭芯放置面的外周向下方连续地形成的倾斜面。
5.如权利要求1的缝纫机的绕线装置,其特征是,上述阻止手段,是与底座平行或向离开底座的方向折曲且随着自绕线轴上离开其外周直径逐渐变大的、自上述梭芯托座的梭芯放置面的外周下端连续地形成的托线部。
6.一种缝纫机的绕线装置,具有上述权利要求4和5的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能够防止线卷绕在绕线轴上,使线可靠地卷绕在梭芯上,提高缝制作业的效率,并避免线的浪费。技术方案是,对于在绕线轴上设有杯形的梭芯托座的、经该梭芯托座在绕线轴上安装两端具有凸缘的梭芯的、通过使该绕线轴旋转而将下线卷绕在上述梭芯上的缝纫机绕线装置,将梭芯托座安装在直径大于梭芯托座的外周的、相对于梭芯托座侧的梭芯的凸缘内侧面在梭芯托座侧具有端面的凹部上。此外,在梭芯托座上设置了倾斜面、托线部。
文档编号D05B57/28GK1291664SQ00126878
公开日2001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1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1日
发明者伊藤等 申请人:重机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