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机的一种牵伸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84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纺纱机的一种牵伸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用于纺纱机尤其是环锭纺纱机的牵伸组件(drafting arrangement)。所述牵伸组件有许多相邻排放的纺纱部位,沿纺纱部位布置至少两个,最好三个下罗拉组件(11,12,13),在每一纺纱部位有与下罗拉配合的几个用于夹持纱条(21)的压辊(11′,12′,13′),所述压辊可由电机直接或通过齿轮驱动,从而在所述纱条的传送方向上实现旋转运动。其中的下罗拉组件可理解为一单独连续的下罗拉,或者许多在轴向上相互对齐的下罗拉。
背景技术
通常,环锭纺纱机的牵伸组件的下罗拉是由连接在下罗拉至少一端上的齿轮或电机驱动。这就意味着在下罗拉的端部需要有空间来安放齿轮和电机,从而使本来就很长的纺纱机还要加长(例如可见德国专利DE-OS19945797)。而且,在下罗拉的端面处布置齿轮和电机也需要相当多的安装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上述形式的另一种的牵伸组件,在保持下罗拉的准确传动并且考虑到扭转问题时,尤其是下罗拉组件的驱动机构可以以一种更紧凑的方式安装,且所述驱动机构安装起来也更容易。
具有权利要求1中特征部分的特征的牵伸组件提供了解决办法。所述牵伸组件有许多相邻排放的纺纱部位,沿纺纱部位布置至少两个,最好三个下罗拉组件(11,12,13),在每一纺纱部位有与下罗拉配合的几个用于夹持纱条(21)的压辊(11′,12′,13′),所述压辊可由电机直接或通过齿轮驱动,从而在所述纱条的传送方向上实现旋转运动,在权利要求2到4中描述了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所述下罗拉组件(11,12,13)中的至少一个,最好是全部,可以在端部轴承(14,15)之间的几个驱动位置(16,16′,16″,16)上被驱动。所述下罗拉组件(11,12,13)中的至少一个,最好是全部,仅由位于两个端部的枢轴承支撑。所述下罗拉组件(11,12,13)中的至少一个,最好是全部,仅在端部轴承(14,15)之间的几个驱动位置(16,16′,16″,16)上被驱动。
根据本发明,下罗拉组件的驱动机构从其端部向内移动,因此在纺纱机的纵向方向上无需更多空间来安放驱动机构。于是便得到了一种地下式驱动机构。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位置(16,16′,16″,16)最好在所述下罗拉组件(11,12,13)的长度方向上均等地分布。如果在下罗拉的长度方向上以优化分布的方式提供适当数量的驱动机构,下罗拉上的扭矩可以非常有效地减小。
在权利要求6到8中有驱动机构的有益实施例的特征描述。所述下罗拉组件(11,12,13)中的至少一个是由至少一个电机(18)通过齿轮(17,17′)来驱动。所述齿轮是一个齿轮传动装置(17)、蜗轮传动装置(17″)或皮带传动装置(17)。所述下罗拉组件(11,12,13)中的至少一个是由一个或几个线性电机(18)来驱动。
在权利要求9中还有一有益实施例。所述下罗拉组件(11,12,13)最好在中间被分开,两个分开的下罗拉(11″,13″;11,13)特别地在分开位置(19)由枢轴承(14′15′)支撑,至少一个,最好几个驱动位置(16′,16″)设置在每一分开的下罗拉(11″,13″;11,13)的轴承(14,15′;14′,15)之间。虽然下罗拉被分为两个单独夹持的分开的下罗拉已为人所知,但根据现有技术,这两个分开的下罗拉是从一个端面上被驱动的。
驱动电机最好是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式放置,即能根据权利要求11实现本发明方法的方式。所述下罗拉组件(11,12,13)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在几个驱动位置(16,16′,16″,16)上被驱动,驱动电机是同步电机(18,18′),开始可通过施加一个预设的直流电使电机转子排成一角度,此后,所述同步电机(18,18′)的转子以强制锁定的方式与下罗拉(11,12,13)连接。为达到权利要求10和11所述特征和程度,所述驱动电机最好需要单独的防护。


本发明将通过下面的示例和参考附图来解释,其中图1是显示了本发明的牵伸组件的第一个实施例的下罗拉图,其中下罗拉可旋转地被夹持在两端部之间;图2显示了类似于图1的本发明的牵伸组件的第二个实施例;图3显示了类似于图1的第三个实施例;图4显示了类似于图1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图5是显示了本发明的牵伸组件在正交于下罗拉旋转轴方向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6是显示了环锭纺纱机的两个相对的牵伸组件在正交于下罗拉旋转轴方向上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同时还显示了下罗拉的驱动机构;图7是显示了本发明的牵伸组件的下罗拉示意图,其中在下罗拉的长度方向上分布了几个驱动机构;图8显示了本发明的牵伸组件的多个下罗拉中的一个,其中下罗拉在中间被分开;和,图9是设有本发明牵伸组件的优选实施例的环锭纺纱机的正面示意图。
以下为附图中各代号的说明11输入罗拉;11′压辊;11″分开的输入罗拉;11分开的输入罗拉;12中间罗拉;12′压辊;12″分开的中间罗拉;12分开的中间罗拉;13输出罗拉;13′压辊;13″分开的输出罗拉;13分开的输出罗拉;14轴承;15轴承;16驱动位置;16′驱动位置;16″驱动位置;16驱动位置;17齿轮传动装置;17′蜗轮传动装置;17″皮带传动装置;17齿轮组;18驱动电机;18′线性电机;19分离位置;20皮圈;20′皮圈;21纱条;21′纱线;22预牵伸区域;23主牵伸区域;24沟槽;25机头箱;26机尾箱;27齿轮;28小齿轮;29蜗轮;30蜗杆;31主动轮;32皮带;33锭盘;33′滑轮;34纺纱机;35纵向中垂面;36牵伸组件;36′牵伸组件;37传动链;37′传动链;38基座;39中间轮。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5显示了一个有三个下罗拉的牵伸组件的横断面剖视图。所述牵伸组件包括有一输入罗拉11,一具有皮圈20的中间罗拉12,以及一输出罗拉13。下罗拉11,12,13至少在环锭纺纱机全长的大部分上延伸,在每一纺纱部位上沿长度分布的下罗拉都和压辊11′,12′,13′相接合,压辊12′上安装有与皮圈20相接的皮圈20′。
纱条21以众所周知的方式进入罗拉对11,11′;12,12′;13,13′之间,在预牵伸区域22中纱条被轻微地牵伸,接着在主牵伸区域23中被最终牵伸,其目的是通过罗拉对13,13′之间的缝隙输送给纺纱装置(图中未标出)成为加捻纱21′,这可以发生在通过凝缩区域后。
根据图1到4和图7,8,输入罗拉11和输出罗拉13上每隔一定间隔都有沟槽24,压辊11′,13′(如图5)靠在沟槽24上,这样就保证了作用在纱条21上的轴向力的安全传递。
根据本发明,下罗拉11,13和图1中未标出的中间罗拉12都在两端由机头箱25或机座26中的轴承14,15支持并带动旋转。驱动在下罗拉11,12,13组的至少两个驱动位置16,16′处进行,离轴承14,15有一定的距离。在图1到4中只详细地标出了一个驱动位置(16),而另一个驱动位置(16′)只用虚线表示。在图1的实施例中,下罗拉11,13的中间有一齿轮27,所述齿轮和下罗拉同心,并以刚性扭转连接的方式安放在下罗拉11,13上。电机18驱动小齿轮28,从而驱动齿轮27作旋转运动。这样,小齿轮28和齿轮27组成了一个齿轮传动装置17。在驱动位置16′处也有相似的驱动装置17,18。由于采用这种装置,两个驱动位置16,16′可被分别位于各个下罗拉11,12,13上,并和端部轴承14,15保持一定距离。所述驱动位置最好是在下罗拉的长度方向上平均地分布,下罗拉最好被驱动位置16,16′分成相等长度的三个部分。
在图2表示的实施例中,在驱动位置16,16′处有蜗轮29。电机18驱动蜗杆30,从而驱动所述蜗轮旋转。蜗轮29和蜗杆30组成了一个减速传动装置17′。
在图3表示的实施例中,在驱动位置16,16′处安放有带有主动轮31的线性电机18′。
根据图4,在电机18和下罗拉11,12,13之间可用皮带32充当传动装置17″,所述皮带的一端安放在电机18的驱动锭盘33上,另一端安放在下罗拉11,12,13的两个沟槽24间的驱动位置16,16′区域内。
根据图5,每一个下罗拉11,12,13上都有一单独的驱动皮带32,所述皮带绕在滑轮33′上。滑轮33′通过在图中只以虚线表示的齿轮组17由单独的电机18驱动。下罗拉12,13最好由不同的电机18驱动,而下罗拉11,12由一个相同的电机18驱动。这样,就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齿轮组17来保证下罗拉11和12的速度稍稍不同。
图6用虚线表示了整个环锭纺纱机34,在其纵向中垂面35的两侧都放置有普通的牵伸组件。左边牵伸组件36中的输出罗拉13由中心驱动电机18通过传动链37驱动,可沿图示的箭头方向旋转。右边牵伸组件36′中的输出罗拉13由同一中心驱动电机18通过反向旋转的中间轮39以及另一传动链37′驱动,可沿图示的箭头方向旋转。输入罗拉11和中间罗拉12由图中只以虚线表示并与输出罗拉13相连的齿轮组17驱动。电机18、在下方可选连接的齿轮,以及中间轮39都安装在基座38上。
中间罗拉12最好不应由齿轮组17驱动作适当的旋转运动,而应由一单独的电机通过和传动链37,37′类似的链传动驱动到合适的旋转运动。根据图6,输入罗拉11和中间罗拉12的驱动最好结在一起,中间罗拉与输出罗拉被共同地驱动,输入罗拉的旋转运动由合适的齿轮组来产生。原则上,每一个罗拉11,12,13上都可以有单独的驱动电机。如果在纺纱机34的两侧相同罗拉11,12,13上都有单独的驱动电机18,18′,根据图9它们必须在纺纱机34的纵向方向上交错地排列。在图9中,想象在机器的另一侧,在可见的下罗拉(即中间罗拉12和输出罗拉13)的后面也有相似的下罗拉,这点是必要的。驱动电机18通过图中虚线表示的驱动机构来驱动机器一侧的下罗拉12,13,而驱动电机18′驱动机器另一侧的下罗拉12,13。
根据图7,在下罗拉11,12,13的长度方向上平均地分布了三个驱动位置16,驱动位置的排列和图1中的实施例一致。
根据图8,下罗拉组件11,12,13中每一个都包括有两个轴向上相互对齐的分开下罗拉11″,12″,13″或11,12,13,所述分开的下罗拉在端部由枢轴承14′,15′夹持并带动旋转,所述枢轴承在分离位置19处相对放置。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或多个驱动位置16″,16应分布在分开下罗拉11″,12″,13″或11,12,13的端部枢轴承14和15′间或14′和15间。分开的下罗拉11″,12″,13″或11,12,13最好有相同的长度。
电机18适合用同步电机。根据图7如果几个同步电机作用在单独的下罗拉11,12,13或单独的分开下罗拉11″,12″,13″或11,12,13上,通过施加一个合适的直流电压,所述同步电机18的转子就可以停在互成一定角度的位置上。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在不同电机上施加各自的直流电压,所有的同步电机的转子最初都在角度位置上被一个一个地对准,然后可以实现同步电机18和相应的下罗拉11,12,13的强制锁定联接。
因为下罗拉组件的端部没有足够的空间安装驱动装置,根据本发明的牵伸组件的驱动也可以设计成一种地下式的驱动。而且,有关电机组和齿轮组的工作也大幅度的减小。
根据本发明,电动驱动装置应位于牵伸组件之下。所以,机器端部的齿轮箱可以去除,纺纱机的最大长度可以相应地减少到牵伸罗拉的长度。绞线筒的长度可以增加到当前可能的12区域最大值的二倍。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纺纱机尤其是环锭纺纱机的牵伸组件,所述牵伸组件有许多相邻排放的纺纱部位,沿纺纱部位布置至少两个,最好三个下罗拉组件(11,12,13),在每一纺纱部位有与下罗拉配合的几个用于夹持纱条(21)的压辊(11′,12′,13′),所述压辊可由电机直接或通过齿轮驱动,从而在所述纱条的传送方向上实现旋转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罗拉组件(11,12,13)中的至少一个,最好是全部,可以在两个以上的驱动位置(16,16′,16″,16)上被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牵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罗拉组件(11,12,13)中的至少一个,最好是全部,可以在端部轴承(14,15)之间的几个驱动位置(16,16′,16″,16)上被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牵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罗拉组件(11,12,13)中的至少一个,最好是全部,仅由位于两个端部的枢轴承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牵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罗拉组件(11,12,13)中的至少一个,最好是全部,仅在端部轴承(14,15)之间的几个驱动位置(16,16′,16″,16)上被驱动。
5.根据上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牵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位置(16,16′,16″,16)最好在所述下罗拉组件(11,12,13)的长度方向上均等地分布。
6.根据上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牵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罗拉组件(11,12,13)中的至少一个是由至少一个电机(18)通过齿轮(17,17′)来驱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牵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是一个齿轮传动装置(17)、蜗轮传动装置(17″)或皮带传动装置(17)。
8.根据权利要求1到6任何一项所述牵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罗拉组件(11,12,13)中的至少一个是由一个或几个线性电机(18)来驱动。
9.根据上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牵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罗拉组件(11,12,13)最好在中间被分开,两个分开的下罗拉(11″,13″;11,13)特别地在分开位置(19)由枢轴承(14′15′)支撑,至少一个,最好几个驱动位置(16′,16″)设置在每一分开的下罗拉(11″,13″;11,13)的轴承(14,15′;14′,15)之间。
10.一种用于纺纱机尤其是环锭纺纱机的牵伸组件,所述牵伸组件有许多相邻排放的纺纱部位,沿纺纱部位布置至少两个,最好三个下罗拉组件(11,12,13),在每一纺纱部位有与下罗拉配合的几个用于夹持纱条(21)的压辊(11′,12′,13′),所述压辊可由电机直接或通过齿轮驱动,从而在所述纱条的传送方向上实现旋转运动,根据上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罗拉组件(11,12,13)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在几个驱动位置(16,16′,16″,16)上被驱动,驱动电机是同步电机(18,18′),其转子可通过施加一个预设的直流电而互排成一角度。
11.一种在用于纺纱机的牵伸组件上安装同步电机和下罗拉组件(11,12,13)的方法,所述方法尤其适用于环锭纺纱机,所述牵伸组件有许多相邻排放的纺纱部位,沿纺纱部位布置至少两个,最好三个下罗拉组件(11,12,13),在每一纺纱部位有与下罗拉配合的几个用于夹持纱条(21)的压辊(11′,12′,13′),所述压辊可由电机直接或通过齿轮驱动,可在所述纱条的传送方向上实现旋转运动,尤其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罗拉组件(11,12,13)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在几个驱动位置(16,16′,16″,16)上被驱动,驱动电机是同步电机(18,18′),开始可通过施加一个预设的直流电使电机转子排成一角度,此后,所述同步电机(18,18′)的转子以强制锁定的方式与下罗拉(11,12,13)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纺纱机尤其是环锭纺纱机的牵伸组件。所述牵伸组件有许多相邻的纺纱部位,沿纺纱部位布置有至少两个,最好三个下罗拉组件,和在每一纺纱部位有与下罗拉配合的几个用于夹持纱条的压辊。所述压辊可由电机直接或通过齿轮驱动,从而在所述纱条的传送方向上实现旋转运动。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下罗拉组件的至少其中之一,最好是全部,可以在两个以上的驱动单元上被驱动。
文档编号D01H5/18GK1339624SQ0113398
公开日2002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18日
发明者H·沃尔夫, L·马利纳 申请人:里特机械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