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集束装置的纺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609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集束装置的纺纱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独立权项前言的纺纱机,并且它还被推荐应用于根据权项4的集束纺纱机。这些纺纱机或者具有牵伸装置,或者具有集束装置;所述牵伸装置带有专用的输出罗拉,所述专用的输出罗拉连接于抽吸装置;在真空中工作的所述集束装置连接于传统的两级牵伸装置,所述两级牵伸装置包括3对滚筒。集束发生于可透空气的集束元件上面,所述集束元件与纱条一起前移并从内部受到真空作用,利用横向地朝纱条流动的抽吸空气造成了所述集束。
尤其是当开发了集束纺纱机的新应用领域时,需要在集束之前在纱条通过牵伸装置的路径上和如果需要通往集束装置时尽可能地完全控制纱条。
根据本发明,在牵伸装置的优化牵伸中和/或到达集束装置之前,为此目的而提供了专用的导纱器,该导纱器可使被牵伸的纤维比在传统的牵伸装置上更少分散同时不会在各纤维方向上造成显著变化。在一个实施例中,利用偏转元件来实现这点,偏转元件的表面至少被部分纤维所覆盖,因此一条纱条的所有纤维以相同的方法和/或相同的方向被偏转。这最好通过具有基本均匀断面的杆形棱柱状偏转元件来实现,所述偏转元件被布置成横向对着纤维流的流动方向和被布置在牵伸滚筒的纵方向上。这个导纱元件直接布置在纱条被绕在集束元件之前(的位置)。导纱元件造成的纱条方向变化最好是1.5°-5°。
在多滚筒牵伸装置中应用的根据本发明的纺纱机,包括至少3对变形罗拉和一对罗拉上的两个皮圈,其中为了通过一个皮圈尽可能靠近传输滚筒地引导纱条,一个保持架引向一对传输滚筒,该保持架具有环绕在其上的皮圈,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纱条或皮圈的附加杆形导纱器,该导纱器布置在皮圈与传输滚筒之间。
所述导纱器朝传输滚筒凹而朝纱条凸。
在第二实施例中,导纱器可被布置在朝向皮圈的两个上罗拉之间,使得当从外部看去时,通过导纱器使所述皮圈受到凹的偏转。
用于纱条的附加导纱器可布置在纱条的输送方向上,在一个牵伸区中或在一个牵伸区之后和在一个集束区之前,特别是在纱条被绕在集束装置的集束元件上之前(的位置)。
本发明随后参考各附图以各种示例性实施例详细地解释。其中

图1和图5分别是传统的两级牵伸装置的剖视图和侧视图,其中结合有导纱元件;图2是图1的局部,显示导纱元件附近的各重要元件;图2a显示带有纱条的导纱元件;图3显示导纱器安装在牵伸装置的各元件上;图4是具有集束装置的牵伸装置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集束装置被布置在牵伸装置后面;图5示出引导件34;图6是皮圈上的导纱元件,它能使纱条通过皮圈时实现更长的引导;和图7显示安装导纱器的各种可能性。
纺纱机安装有集束装置1,集束装置1连接于纺纱机的牵伸装置1a,集束装置1的特征在于,用于纱条的附加导纱器34,附加导纱器34被布置在纱条传输方向上、在牵伸区4、5之后和在集束区之前,特别是在纱线11被绕在集束装置的集束元件19上之前。
所述机器的特征还在于导纱器34被布置在多级牵伸装置的主牵伸区中、传输滚筒2之前,导纱器的导纱元件34是布置在牵伸滚筒的纵方向上的棱柱状杆,所述棱柱状杆在功能侧面上具有倒圆的横断面,导纱元件34被布置成使它穿过连接线或相切于夹持间隙23;所述夹持间隙位于传输滚筒2与上罗拉2′之间,上罗拉2′压向所述滚筒,所述传输夹持点位于牵伸装置1a的上皮圈5与下皮圈4之间。
纱条11或皮圈5被偏转了几度,特别是1.5°-6°,导纱器直接座落于传输滚筒2与牵伸装置的第三上罗拉2′之间的夹持间隙23的前方,第三上罗拉2′被压向所述滚筒,如果需要,牵伸装置1a的传输滚筒2被做成集束装置1的具有可透空气的圆筒表面的集束元件19,利用真空系统15可在集束区13中的纱条11上发生气动效应,借助于保持元件340把导纱元件34加装在皮圈的保持件上,特别是加装在牵伸装置1a的皮圈4、5的保持架30,片弹簧被连接于导纱元件34的端部,在牵伸装置1a的皮圈5的保持架30端部具有快速连接头,纱条11的导纱器34座落于保持架30的一个边缘上的带有偏转元件33的垫片32处,偏转元件33在牵伸装置1a上皮圈5的保持架30的一个边缘上,考虑到纱条11通过牵伸装置1a的输送方向上的每种情况,导纱器34被设在牵伸装置1a的传输滚筒2之前,而另外的导纱器34′被设在传输滚筒2之后和在具有集束元件19的集束装置1之前,其中可单独地具有或累加地具有上述各特征。
含有如图1所示的集束装置1的牵伸装置1a,传送纱条11经过进给滚筒42,进给滚筒42带有压向所述滚筒的第一上罗拉42′,把纱条11传输通过初步牵伸区至具有第二上罗拉3′的中滚筒3。中滚筒3具有环绕它的下皮圈4,下皮圈4由中滚筒3驱动穿过桥40。具有上皮圈5的上罗拉3′和保持架30通过如图4所示的加载装置10被压向下皮圈4。上皮圈5与所述下皮圈4接触并由所述下皮圈驱动,其中来自位于进给滚筒42与中滚筒3之间的初步牵伸区的纱条11的纤维克服传输滚筒2的张力被保持在主牵伸区。在这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传输滚筒2被做成集束元件19,即做成具有内抽吸力的穿孔筒。一方面上皮圈5环绕在第二上罗拉3′的周围,而另一方面环绕在座落于保持架30上的垫片32的周围。导纱元件34布置在来自下皮圈4或上皮圈5的纱条11的传输位置与具有第三上罗拉2′的传输滚筒2之间,导纱元件34如图1所示轻微地偏转纱条11,由此实现了纱条11纤维的拉紧引导,并且特别是防止了较短的纤维从所述纱条上脱离。特别地具有3-6mm之间直径的圆形杆最好被用作导纱元件34。导纱元件34被布置得尽可能靠近传输滚筒2或集束元件19的表面,距离小于1mm。在被导纱元件34偏转几度之后,纱条被绕在集束元件19的表面上,在第三上罗拉2′与第四上罗拉1′的夹持位置之间的环绕路径位于集束元件19上。盖在集束元件19上方的筛网19′保证了进入的抽吸空气被引导成尽可能平行于传输滚筒2的轴线。然后纱条最好通过环锭纺纱装置40而被加捻并缠绕在纱线筒管上面。
图2及2a显示在导纱器34附近的装置的放大截面,在该处纱条11被偏转的角度α=1.5°-6°。纱线可被纺成3-100Ne的支数,较好是3-50Ne,3-30Ne使得一次调整该导纱器34的导纱元件。供料可包括所有已知的可纺纤维材料,并具有短纤维部分,特别是粗梳棉,还有MMF、PES及混纺纱。由于有导纱器34而实现了优良的纱线质量。图2及2a中的标号类似于图1的。
图3显示在牵伸装置中安装导纱器34的两个实施例。引导上皮圈5的保持架30被牢固地但可与第二上罗拉3′一起转动地安装在上述加载装置10上。在导纱器34的导纱元件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这延伸过图3的保持架30部分的整个长度。导纱元件34的各端部由保持元件340、340′支承。保持元件340牢固地连接在保持架30的端部,例如,使用销或螺钉形的固定元件342。保持元件340可由弹簧钢制成,例如片弹簧。通过对准固定元件342使固定销342横向进入保持架端部的孔中使它们快速装配。
根据图3右部分的导纱器34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通过在其端部具有滑动件342的两个保持元件340、340′,使比较短的导纱元件34被布置在保持架30的右纵向边缘上的垫片32处。在此情况下,滑动件342直接座落成相邻于垫片32的滑动件320。所述垫片用于引导上皮圈5,这个由位于各滑动件320之间的偏转元件33进行偏转。各滑动件342作成如所述垫片的各滑动件320那样,显示于立体视图中,各滑动件342之间的距离大于各滑动件320之间的距离。带有滑动件342的保持元件340与保持架30上的垫片32相邻,如图3所示。与保持架30相邻的垫片32以立体视图显示,而具有保持元件340的短导纱元件34以立体的/简略的视图显示。如已经指出的,导纱器34的导纱元件最好是圆筒形棱柱状元件。导纱器34也可被直接地安装在偏转元件33上。
具有集束装置的牵伸装置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于图4。对于牵伸装置1a仅显示了由加载装置10施压具有上罗拉3′(第二上罗拉)的中滚筒3及具有上罗拉2′(第三上罗拉)的传1输滚筒2。另一个滚筒27位于第三上罗拉2′与第四上罗拉1′之间,滚筒27被用于通过第三上罗拉2′去驱动第四上罗拉1′。与图1的装置相反,传输滚筒2不制成为集束元件;它靠近左侧,在该处可透空气皮圈形式的集束元件19环绕在真空系统15的周围。集束元件19与纱条11或纱线25一起由第四上罗拉1′带动沿集束区13前移。纱条11在集束区13中的集束沿抽吸窄长缝17发生,空气通过窄长缝17被吸入真空系统15中。第三上罗拉2′或第四上罗拉21的轴8及1′由加载装置10支承。纱条11被引导通过在牵伸装置的主牵伸区中的第二上罗拉3′上的上皮圈5和中滚筒3上的下皮圈4,导纱器34以已知的方式布置在皮圈4与5之间,导纱器34使所述纱线偏转1.5°-6°之间的小角度。导纱元件34可固定于上皮圈5的保持架5′,如联系图3已描述过的。纱条11可被来自传输滚筒2与压向传输滚筒2的第三上罗拉2′之间的夹持间隙23的另一导纱元件34′所支承,直至纱条11到达集束区13。这个导纱元件可被构造成圆筒形杆,如同例子中描述的导纱元件34,或如虚线显示的为平的、略微是平面引导部分,所述平面引导部分至少在纱条11区域中沿纺纱机延伸。如同上面已经描述的,第一导纱元件34改善了中滚筒3与传输滚筒2之间的牵伸装置在主牵伸区中的纤维的抱和力,由此可以说第二导纱元件34′对位于传输滚筒2与集束元件19之间的纱条起到引导板的作用。集束装置1与第四上罗拉1′之间的第二夹持间隙24限定了纱线25的加捻,这源自后续布置的纺纱装置。导纱器34应被布置成传输滚筒对2、2′的夹持间隙23与皮圈对4、5的传输侧夹持点之间的连接线部分地穿过导纱元件34。
偏转或引导的表面条件应根据所需的效果或原材料来选择。偏转可安装成固定的或可转动的。导纱元件34也可被安装于偏转桥40上。如图5所示,导纱器34可朝传输滚筒2、2′凹而朝纱条11凸。如图6所示,导纱器34相对皮圈5可被布置在两个上罗拉2′、3′之间,因此当从外边观看时由导纱器34造成凹偏转。因此可使皮圈能更靠近上罗拉2′,由此使纱条11被引导而经过较长的部分,如果不是增加的话。
根据图2及4,纱条的附加导纱器34被布置在纱条的输送方向上,所述纱条在牵伸区4、5之中或之后并在集束区之前,特别是在纱条11被绕在集束装置的集束元件19上之前。
根据图7,导纱器34可应用保持元件340a及340c被安装在上罗拉2′、2的轴上或安装在加载臂344上。
权利要求
1.含有多滚筒牵伸装置(1a)的纺纱机,包括至少三对变形罗拉(2、2′,2、2′)和所述罗拉对(3,3′)上的两个皮圈(4,5),其中为利用其中一个皮圈(5)引导纱条(11)尽可能地靠近传输滚筒(2′),一个保持架(30)朝向传输滚筒对(2,2′),该保持架(30)具有环绕它的皮圈(5),其特征在于用于纱条(11)或皮圈的附加杆形导纱器(34),导纱器(34)布置在皮圈(5)与传输滚筒(2,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导纱器(34)朝传输滚筒(2,2′)凹而朝纱条(11)凸。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导纱器(34)相对于皮圈(5)被布置在两个上罗拉(2′、3′)之间,因此当从外部观察时利用导纱器(34)使所述皮圈凹偏转。
4.根据权利要求1具有集束装置(1)的纺纱机,集束装置(1)被连接于纺纱机的牵伸装置(1a),其特征在于用于纱条的附加导纱器(34)被布置在纱条的输送方向上、在牵伸区(4、5)中或之后并在集束区之前,特别是在纱条(11)被绕在集束装置的集束元件(19)上之前。
5.根据前述各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机器,其特征在于导纱器(34)被布置在传输滚筒(2)之前的多级牵伸装置的主牵伸区中。
6.根据前述各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机器,其特征在于导纱器(34)的导纱元件是布置在牵伸滚筒的纵方向上的棱柱状杆。
7.根据前述各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机器,其特征在于导纱元件(34)被布置成使得它穿过连接线或者相切于夹持间隙(23);所述夹持间隙(23)位于传输滚筒(2)与压向所述输出滚筒的上罗拉(2′)之间,所述传输夹持点位于牵伸装置(1a)的下皮圈(5)与上皮圈(4)之间。
8.根据前述各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机器,其特征在于用于纱条的导纱器(34)设置,使得所述纱条被偏转几度,特别是1.5°-6°。
9.根据前述各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机器,其特征在于导纱器直接座落于夹持间隙(23)的前方,所述夹持间隙(23)位于牵伸装置的传输滚筒(2)与压向所述滚筒的第三上罗拉(2′)之间。
10.根据前述各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牵伸装置(1a)的传输滚筒(2)被做成集束装置(1)的集束元件(19),集束元件(19)具有可透空气的滚筒表面。
11.根据前述各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机器,其特征在于利用真空系统(15)可使气动作用发生在集束区(13)中的纱条(11)上。
12.根据前述各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机器,其特征在于导纱元件(34)是通过保持元件(340)而安装在皮圈的保持件上的,特别是安装在牵伸装置(1a)的皮圈(4、5)的保持架(30)上。
13.根据前述各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机器,其特征在于在导纱元件(34)端部的片弹簧,在用于牵伸装置(1a)的皮圈(5)的保持架(30)的端部具有快速连接头。
14.根据前述各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机器,其特征在于纱条(11)的导纱器(34)座落在保持架(30)一个边缘上的垫片(32)处,同时偏转元件(33)座落在牵伸装置(1a)皮圈(5)的保持架(30)的一个边缘上。
15.根据前述各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机器,其特征在于考虑到穿过牵伸装置(1a)的纱条(11)的输送方向上的每一种情况,导纱器(34)在牵伸装置(1a)的传输滚筒(2)之前,而另一个导纱器(34′)在传输滚筒(2)之后和在具有集束元件(19)的集束装置(1)之前。
16.根据前述各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机器,其特征在于纱条(11)的导纱器(34)被做成牵伸装置(1a)的主牵伸区中的用于纱条(11)的偏转元件,使所述纱条(11)偏转2°-6°的偏转角。
17.根据前述各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机器,其特征在于导纱器(34)应用保持元件(340a)及(340c)固定在上罗拉(2′、3′)轴上的或加载臂(344)上。
全文摘要
在含有牵伸装置(1a)的纺纱机中,纱条(11)被导纱元件(34)偏转几度角。这很大地防止了短纤维从正受到牵伸的纱条的任何松脱,这显著地提高了纱线的质量。
文档编号D01H1/02GK1774529SQ200380108444
公开日2006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11日
发明者R·维尔利, 彼得·蒙格纳斯特 申请人:里特机械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