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圆编机下针筒的滑布圈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796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型圆编机下针筒的滑布圈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圆编机下针筒的滑布圈调整结构,尤指一种可让环圈作上、下调整的滑布圈结构。
已知,目前圆编机在圆周运转下,可驱动配置于上针盘的申克片与配置于下针筒的织针进行编织,可将纱线编织成各种具有图案或无图案形态的布种。然而,编织完成的布种会顺着配置在下针筒一方的滑布圈结构下滑后,再由下针筒下方的卷布机进行卷收。
而上述所提的滑布圈结构是由一座体及一环圈所构成,在安装时,先将数个座体固接于下针筒上,再将环圈固接于座体上,以利于编织完成的布种下滑。
但是,此种滑布圈结构属固定式,无法作高度调整,因此在编织不同形态的布种时,有些布种在编织后会无法顺着滑布圈结构下滑,导致会有部份布种滞留在申克片与织针附近,从而影响到申克片与织针正常编织。
另外,上述所提的滑布圈结构是以固定方式固接于下针筒上,由于滑布圈结构的高度属固定式,因此在下针筒另一方的吹絮装置在吹絮时,也无法顺利将申克片与织针编织时所产生的棉絮排掉,致使棉絮长时间积塞于申克片与织针附近,从而影响到申克片与织针的正常编织。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为避免问题存在,本实用新型利用一种可调整高度的滑布圈结构配置于下针筒上,在编织不同形态布种时,可依所编的布种作一高度调整,以利于编织后的布种能顺利下滑卷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可调整高度的滑布圈结构,除了可调整布种编织后的最佳下滑状态外,还可利于吹絮装置将申克片与织针在编织时所产生的棉絮排掉。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于下针筒上固接数个座体,再将环圈配置于座体上,在调整件通过座体的第二孔后,转动调整件,即可让环圈作撑起或降下调整的动作,以利于编织完成的布种下滑,也让编织过程中所产生的棉絮顺利排除。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详细说明,现结合
如下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布圈调整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布圈调整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布圈调整结构组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整动作示意图。
参见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布圈调整结构分解及俯视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圆编机下针筒的滑布圈调整结构,包括有一下针筒1、数个配置于前述下针筒1上的座体2,与一配置于座体2上的环圈3所构成,滑布圈调整结构配置于下针筒上,以利于编织完成的布种能顺利下滑卷收,同时也利于排掉棉屑。
上述所提的下针筒1一侧具有一配置空间11,此配置空间11的壁面上设有一固定部12;
该数个座体2配置于上述的配置空间11上,于每一座体2上具有一挡部21,该挡部21承接有一固接部22,于前述挡部21与固接部22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23;另,于前述固接部22上具有一第一孔24及第二孔25,该第一孔24可供一紧固件4穿置而将座体2紧固于下针筒1上;该环圈3配置于上述的容置空间23,其顶端具有一供布种下滑的导弧面31,在调整件5穿过第二孔25后,转动调整件5,即可让环圈2作撑起或降下的调整。如此构成一全新滑布圈调整结构。
参见图3、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布圈调整结构组装及动作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座体2通过紧固件4固接于下针筒1上,再将环圈3置放于座体2的容置空间23上,在织针与申克片(图中未示)交错编织后的布种,即由环圈2顶端的导弧面31下滑,以便于位在下针筒1下方的卷布机(图中未示)卷收,让所编织完成的布种不会积压于织针与申克片交错编织处,让织针与申克片能够顺畅编织。
若是编织完成的布种无法顺利由环圈3的导弧面31下滑时,操作者可转动调整件5,让环圈3作撑起或降下的调整动作,以达到调整至让布种能顺利下滑的高度。
进一步,滑布圈调整结构在调整至一最佳高度后,除了可便于编织完成的布种下滑外,在下针筒1另一方的吹絮装置吹絮时,可将申克片与织针在编织时所产生的棉絮顺利排掉,致使编织时所产生的棉絮不滞留在上针盘(图中未示)、下针筒1与滑布圈结构附近,以利于申克片与织针编织,让编织完成的布种能够顺利下滑。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型圆编机下针筒的滑布圈调整结构,用以配置于下针筒(1)上的滑布圈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数个配置于上述下针筒(1)上的座体(2),于每一座体(2)上具有一挡部(21),该挡部(21)承接有一固接部(22),于前述挡部(21)与固接部(22)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23),而前述的固接部(22)上具有一第二孔(25);一置放于上述容置空间(23)的环圈(3);一接合于上述第二孔(25)中的调整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圆编机下针筒的滑布圈调整结构,其中,该下针筒(1)上具有一配置空间(11),该配置空间(11)壁面上具有一固定部(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圆编机下针筒的滑布圈调整结构,其中,该座体(2)上具有一贯穿座体(2)本身的第一孔(24),此孔(24)可供一紧固件(4)通过,而将座体(2)固接于下针筒(1)的固定部(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圆编机下针筒的滑布圈调整结构,其中,该环圈(3)顶端为一导弧面(31)。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型圆编机下针筒的滑布圈调整结构,用以配置于下针筒上,利于编织完成的布种下滑的滑布圈调整结构,此结构包括有:数个配置于上述下针筒上的座体,及一配置于座体上的环圈,在调整件通过前述座体的第二孔后,转动调整件,即可让环圈作撑起或降下调整的动作,以利于编织完成的布种下滑,也让编织过程中所产生的棉絮顺利排除。
文档编号D04B15/00GK2492570SQ0120211
公开日2002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12日
发明者王炳赐 申请人:佰龙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