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圆编机的推针山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795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型圆编机的推针山角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圆编机的推针山角结构,尤其是一种在推针山角的行程面中设置一具有压制效果的平台,另于该推针山角开设一缓压槽,借以使圆编机于选针过程更加顺畅及复原机构不致产生弹性疲劳。
以往在双面毛巾布或单面毛巾布表面生成提花图案时,是以控制毛巾布表面的毛圈有或无,或者毛圈的长、短来形成毛巾布表面的提花图案。而控制毛巾布表面的毛圈有或无,或者毛圈的长、短,主要是以选针片2配置于上针盘。请参阅


图1、2,如图所示,该选针片2上方配置有一选取针装置1,该选针装置1上具有复数选针脚11,该选针脚11在外部电脑来信号时,可控制选针脚11动作而压制于选针片2的针踵21上,使选针片2下沉,而让选针片2的针脚22离开推针山角4的山角部41,致使选针片2未受推针山角4驱动,因此枢轴连接于选针片2前端的申克片5不受选针片2驱动,该申克片5即不会依循推针山角4的山角部41路径而被推出,因此织针(图中未示)所钩拉的纱线即无法生成毛圈。
而在选针装置1未受外部电脑控制时,该选针装置1的选针脚11不动作,该选针脚11即不压制于选针片2的针踵21上,该选针片2的针脚22即依照推针山角4的山角部41动作而将申克片5推出,即可让织针钩拉的纱线生成毛圈。而在申克片5被推出与不被推出的状态下,即可让编织后的布面产生有毛圈及无毛圈的区域,而形成编织提花的效果。
又当上述的选针片2与申克片5枢轴连接下,在选针片2被下压后,于选针片2背面的复原机构3,一端具有一弯弧部31压制于上针盘的内壁面6上,前述的复原机构3可为但不限于具有弹性的片状体、杆状体或柱状体所形成,因此在选针片2的针脚22由山角部41的表面划过后,该复原机构3本身的弹性可将选针片2的针脚22弹回推针山角4的路径中。
然而,公知的结构虽设置有复原机构3让选针片2的针脚22弹回推针山角4的路径中,但因其复原弹力极佳,因此常在选针片2的针脚22于山角部41的表面划过的同时,该针脚22同时弹回与推针山角4的路径产生碰撞。
但是,此种复位设计在编织过程中选控片与复位座的倾斜面撞击数万或数百万次下,易造成整片选控片变形,导致选控片复位不精确,且也易导致机械故障。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传统缺点,本实用新型于推针山角的行程面中设置一具压制效果的平台部,使选针片产生暂时停滞的效果后,让选针片得以自动复原回至推针山角的路径中。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于该推针山角开设一缓压槽,藉以使圆编机于选针过程更加顺畅及复原机构不致产生弹性疲劳,进而使复原机构的复位功效达到最佳的状态。
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
图1为申请号第88212777号的上针盘俯视示意图。
图2是
图1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选针片附加复原机构未动作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动作示意图。
图5是图3动作示意图。
图6是图3的俯视动作示意图。
参见
图1、2,如图所示以往圆编机电脑提花装置,主要是将选针片2配置于上针盘(图中未示)上,而选针片2上方配置有一选针装置1,该选针装置1上具有复数选针脚11,该选针脚11在外部电脑来信号时,可控制选针脚11动作而压制于选针片2的针踵21上,使选针片2下沉,而让选针片2的针脚22离开推针山角4的山角部41,致使选针片2未受推针山角4驱动,因此枢轴连接于选针片2前端的申克片5不受选针片2驱动,该申克片5即不会依循推针山角4的山角部41路径而被推出,因此织针(图中未示)所钩拉的纱线即无法生成毛圈。
而在选针装置1未受外部电脑控制时,该选针装置1的选针脚11不动作,该选针脚11即不压制于选取针片2的针踵21上,该选针片2的针脚22即依照推针山角4的山角部41动作而将申克片5推出,即可让织针钩拉的纱线生成毛圈。而在申克片5被推出与不被推出的状态下,即可让编织后的布面产生有毛圈及无毛圈的区域,而形成编织提花的效果。
参见图3、4、5、6,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于推针山角4的山角部41中设置一平台部42,由此可让选针片2在受选针脚11压制下沉后压制于平台部42上,使选针片2停滞一至两针的时间后,再借助设于选针片2背面适当位置处的复原机构3(如图3所示),将该选针片2的针脚22依照推针山角4的山角部41路径(如图4所示),将申克片5推出,即可让织针钩拉的纱线生成毛圈。其中该复原机构3一端具有一弯弧部31压制于上针盘的内壁面6上,前述的复原机构3可为但不限于具有弹性的片状体、杆状体或柱状体所形成。
而为避免复原机构3产生弹性疲劳,因此另于该推针山角4上开设一缓压槽43,其中该缓压槽43尾端呈一倾斜面供复原机构3用作压力逐步释放的导引部431,从而使该选针片2的针脚22在由山角部41的表面划过的同时,使该复原机构3本身能逐步释放压力进而使该选针片2的针脚22依照推针山角4的山角部41路径动作,由此可使复原机构3不致产生弹性疲劳。
因此当选针片2的针踵21受选针脚11压制下沉至前述的平台部42后,将停滞一至二针的时间,而使该选针片2的针脚22离开推针山角4的山角部41路径,此时,该选针片2的背面与复原机构3间隙缩小,而选针片2的针脚22即由山角部41的表面划过,此时,该选针片2便不会将申克片5推出,所以织针所钩拉的纱线即无法生成毛圈。在选针片2的针脚22由山角部41的表面划过后,该复原机构3本身的弹性可将选针片2的针脚22弹回推针山角4的路径中。
由此一来,使选针片产生暂时停滞的效果后,让选针片得以自动复原回至推针山角的路径中,及使圆编机于选针过程更加顺畅及复原机构不致产生弹性疲劳,进而使复原机构的回位功效达到最佳的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等同变化与改进,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型圆编机的推针山角结构,于上针盘的电脑选针装置(1)的选针片(21)上配置一复原机构(3),其特征在于该推针山角(4)的山角部(41)行程面中设置一平台部(42),该平台部(42)一侧设有一缓压槽(43),该缓压槽(43)尾端呈一斜面状。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型圆编机的推针山角结构,主要是在推针山角的山角部行程面中设置一平台部,由此可让选针片在受选针脚压制下沉后压制于平台部上,使选针片停滞一至两针的时间后,再借助设于选针片背面适当位置处的复原机构,使其自动复原至推针山角的山角部路径中,使圆编机于选针过程更加顺畅,不致产生选针片碰撞的情形;另于该推针山角开设一缓压槽,借以让选针片的复原机构能逐步释放压力,使复原机构不致产生弹性疲劳。
文档编号D04B15/00GK2507876SQ0120211
公开日2002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12日
发明者王炳赐 申请人:佰龙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