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花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290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提花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叙部分所述的一种提花机器(jacquard machine)。
背景技术
开始提到的提花机器类型目前是已知的,例如,从美国专利US5,743,308中就可了解到这种机器。在这种提花机器中,被设计为电磁元件的致动器安置有处于双臂式提升器的弹簧臂之间的一个转换部件,这种结构对于小型的构造来说是必需的,但它具有很大的缺陷。此外,对于维修和调整工作来说,人们很难接近弹簧臂之间的部件。另一个缺陷为弹簧臂具有朝向外部且与固定锁刀相配合的锁鼻。在一个例子中,在弹簧臂的弹力的作用下,锁鼻被预加应力而被联锁到锁刀上,且必须在致动器的作用下通过弹簧臂的弯曲从锁刀中释放。在另一个例子中,锁鼻布置在与提升器相连的舌簧上,且必须在致动器向外扩展的作用下与锁刀相配合。除了锁鼻和锁刀的双重布置会导致结构复杂这样的事实之外,锁鼻的弹性结构会产生振动,这对提花机器的功能造成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开始提到的类型的提花机器。
上述目的可通过权利要求1的技术特征来实现。一种提花机器,该机器具有提升器,其与可被控制的线相连,从电子控制装置发出控制信号,提升器可以紧密配合的方式与相对上升和下降的升降刀相配合,每个提升器具有一个移动部件,一方面,所述移动部件可与受控的至少一条线相连,另一方面,移动部件带有两个弹簧臂,在基准位置中,弹簧臂不与升降刀相配合,在下梭道位置(T)中,通过一个可由致动器致动的转换部件,将弹簧臂置于与升降刀相配合的一个配合位置中,在上梭道位置(H)中,移动部件通过致动器与卡扣联锁,转换部件布置在安置于移动方向中的弹簧舌的端部,且被紧固在弹簧臂外侧的移动部件上,致动器横向布置在弹簧臂的外侧,以对其起横向作用。
由于转换部件布置在移动方向中定位的弹簧舌的端部,且被紧固在弹簧臂外侧的移动部件上,致动器也横向布置在弹簧臂外侧而对其起横向作用,弹簧臂之间的空间没有部件,因此显著节省了空间并使提升器的结构变得细小。由于转换部件和致动器均位于提升器之外,这样,对于调整和维修工作来说就可以简单的方式接近它们。
在权利要求2-9中描述了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之处。
就如权利要求2所提出的那样,当将至少一个刚性的卡扣(catch)布置在移动部件上以将提升器保持在上梭道位置中时,就可得到一种具有特殊优势的提花机器,致动器与所述卡扣直接配合。在这种设计中,由于只有一个易于从外部接近的卡扣,因而这种设计就简化了构造。刚性卡扣还可消除不希望发生的振动和共振,因此,这种设计不仅延长了提花机器的使用寿命而且提高了机器的性能。
由于用于将移动部件与致动器联锁在一起的每个锁点与所述梭道(shed)的确定高度相对应,这样就可设定所述梭道的高度,因而在权利要求3中所提出的改进之处是有利的。
对于致动器的设计来说存在多种可能性。首先,例如,就如权利要求4所提出的那样,可将致动器设计成一个电磁元件。而在权利要求5中提出将其设计为一个压电元件则更有优势。
对于将弹簧臂配合到上梭道位置中来说存在多种可能性,就如在权利要求6中所提出的设计方案那样,利用连续表面(run-on surface)使弹簧臂处于上梭道位置中,则该设计方案具有特别的优势且变得简单。
权利要求7中提出的一种改进的提花机器是特别有利的,这是因为确定下梭道位置的可调整制动件允许对所述梭道作进一步的调整。
在机器支架中,移动部件需要一个引导件,该引导件存在不同的设计可能性。在权利要求8中描述了一种特别简单且节省空间的方案。
根据权利要求9,升降刀(lifting knife)是这样设计的即它们在上梭道位置和/或下梭道位置中进行一些过量运动,因此将被转换的元件脱离紧密配合和/或不受张力作用,从而可进行转换或至少较容易地进行转换。


下面参考附图将对本发明的提花机器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其中图1为处于下梭道位置和处于弹簧臂的基准位置中的提升器的示意图;图2显示了图1中的提升器处于弹簧臂的配合位置中的情况;图3为图1中的提升器处于中间梭道位置的变化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提升器处于上梭道位置的变化示意图;图5为变更的提升器处于中间梭道位置的变化示意图,其中的致动器被设计为一个压电元件;图6为机器支架上变更提升器的示意图;图7详细地显示了沿图6中的VII-VII线对转换部件所作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4显示了处于不同工作位置的提花机器的提升器2的示意图,图中省略了对本发明的实质来说为非必须的部件。
提升器2具有一个移动部件4,综线8通过环6而连接在移动部件4的下端,综线8通过弹簧10相对于机器支架12受到预应力作用。通过这种预应力作用,移动部件4在下梭道位置T中受到预应力而靠在机器支架上的下制动件14上。布置在综线8中的一个眼状件16用于集中经线18,以使经线18往复地脱离图1中的下梭道位置T,并经过图3中的中间梭道位置M而进入图4中的上梭道位置H,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梭道24。移动部件4在机器支架的一个引导件的作用下,通过成形的后部部件26可移动地保持在纵向中,此处没有对所述引导件进行更详细的显示。
移动部件4包括两个上伸的弹簧臂28a和28b,弹簧臂28a和28b包括外伸梭钩32形式的机械配合装置30,外伸梭钩32可在各种情况下与上升及下降的升降刀34a和34b相配合,升降刀34a和34b具有与外伸梭钩32相配合的相应驱动器36。弹簧臂28a和28b设定了一个如图1所示的基准位置,在该基准位置中,弹簧臂28a、28b不与升降刀34a、34b相配合,也就是说它们不能被结合。移动部件4包括一个弹性转换部件38,该弹性转换部件38可由一个固定致动器40致动,以使弹簧臂28a和28b运动离开图1中的基准位置而进入图2中的结合位置,从而与升降刀34a和34b相配合。为达到此目的,转换部件38包括一个扩展楔块42,扩展楔块42布置在移动部件4的弹簧舌44的前端。致动器40例如是电磁元件46的部件,电磁元件46通过导线48与一个电磁控制装置相连,电磁控制装置向致动器传输具有相关模式的控制信号。移动部件4还包括一个卡扣52,其中,如图4所示,当提升器2与移动部件4一起处于上梭道位置H中时,卡扣52就可将致动器40卡住。
提升器的功用如下所述。
图1显示出提升器2处于下梭道位置T中,其中提升器2位于在下制动件14上。由于转换部件38处于基准位置中,弹簧臂28a和28b同样也处于基准位置中。在该基准位置中,弹簧臂28a、28b不与升降刀34a、34b相配合。当控制装置50发出控制信号而由致动器40致动转换部件38时,转换部件38的扩展楔块42在弹簧臂28a和28b之间被驱动,因此,弹簧臂28a和28b的配合装置30就进入升降刀34a和34b的移动路径中。然后由正处于下梭道位置中的一个升降刀34a或34b将提升器驱入上梭道位置。由于在一个升降刀34a处于下梭道位置中时与弹簧臂相配合,而另一个升降刀处于上梭道位置且不与相应的弹簧臂相配合,因此,升降刀34a和34b之间就不发生冲撞。在弹簧臂与一个升降刀相配合之后,将转换部件38回撤。利用配合装置的钩子形状,相应的弹簧臂和相应的升降刀保持钩合以提起提升器。如图3中所看到的那样,自由的弹簧臂返回至基准位置。
图4显示了升降刀处于其最高位置中的一种重要的状态,此时,提升器恰好处于上梭道位置之上。如果将提升器选择性地保持在上梭道位置中,致动器40就被再次致动而与卡扣52相联锁,这样,在升降刀返回的过程中,提升器就不再随着升降刀返回。整个机构在上梭道位置处具有一个较小的过量运动,所述过量运动一方面有利于升降刀与弹簧臂的配合和脱离配合,另一方面,所述过量运动有利于致动器40的致动,这是因为将被转换的元件释放了在综线处的拉力。为降低提升器而使其脱离上梭道位置,升降刀之一可通过具有连续表面53的上固定扩展部件的作用来抓持弹簧臂的梭钩32,弹簧臂就偏离进入升降刀34a和34b的运动路径中。然后,升降刀提起移动部件4,从而根据所述较小的过量运动来提起提升器2,这样就可较容易地使致动器40脱离配合,此时,提升器可随着升降刀的向下运动而运动。当提升器2支撑在下制动件上时,升降刀34a和34b也在下梭道位置中进行较小的向下过量运动,这样有利于使弹簧臂与升降刀脱离配合,因此,弹簧臂可反弹回基准位置中。从而在不与弹簧臂相配合且不提起提升器的情况下可将升降刀提升离开下梭道位置。也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控制转换部件即弹簧臂停留在配合位置中或在升降刀经过配合水平面之前移动入该位置中,于是在织线再次被推过梭道的过程中,提升器就可被提升离开下梭道位置。
因此,利用本发明设计的提花机器可使已知的双提升技术以简单的方式实现。
图5显示了图1-4中所示的提升器2,该提升器2通过引导件54中的后部部件26来引导,引导件54紧固在机器支架12上。此外,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没有将致动器40a设计为电磁元件的部件,而是作为压电元件56的部件,压电元件56同样固定地紧固在机器支架12上。
图6和图7显示了图5中的提升器的一个变型提升器2a,引导件54布置在机器支架12的一个盘58上。在这种情况下,提升器的引导件54同时也用作为相邻提升器的压电元件56的保持装置。提升器2a或图6中提升器的移动部件4a具有多个卡扣60、60a和60b,所述卡扣60、60a和60b在高度上分布而且致动器40a可卡于其上。卡扣60、60a和60b以不同的高度布置使得在相应的不同梭道高度上具有相应的不同梭道开口,这是因为梭道高度等于一定的距离,该距离与提升器从图1中的下梭道位置升高进入图4中的上梭道位置的提升距离相对应。当然,对于升降刀执行的相应的提升来说,不同的梭道高度也是必须的。在一些情况下,梭道高度也可通过可向下调节的下制动件来增大向下的量。此处,升降刀的提升必须适应下制动件的变化了的位置。
从图7中可看到转换部件38的扩展楔块42与弹簧臂28a和28b的相应倾斜转换表面62相配合。
参考符号列表T 下梭道位置 M 中间梭道位置 H 上梭道位置2 提升器 2a 提升器4 移动部件4a 移动部件6 环8 综线10 弹簧12 机器支架 14 下制动件16 眼状件 18 经线 24 梭道
26 后部部件 28a 弹簧臂28b 弹簧臂30 配合装置 32 梭钩 34a 升降刀34b 升降刀36 驱动器38 转换部件40 致动器40a 致动器42 扩展楔块44 弹簧舌46 电磁元件 48 导线50 控制装置 52 卡扣 53 连续表面54 引导件56 压电元件 58 盘60 卡扣 60a 卡扣 60b 卡扣62 转换表面
权利要求
1.一种提花机器,该机器具有提升器(2,2a),其与可被控制的线(18)相连,从电子控制装置(50)发出控制信号,提升器可以紧密配合的方式与相对上升和下降的升降刀(34a,34b)相配合,每个提升器(2,2a)具有一个移动部件(4),一方面,所述移动部件(4)可与受控的至少一条线(18)相连,另一方面,移动部件(4)带有两个弹簧臂(28a,28b),在基准位置中,弹簧臂(28a,28b)不与升降刀(34a,34b)相配合,在下梭道位置(T)中,通过一个可由致动器(40,40a)致动的转换部件(38),将弹簧臂(28a,28b)置于与升降刀(34a,34b)相配合的一个配合位置中,在上梭道位置(H)中,移动部件(4,4a)通过致动器(40,40a)与卡扣(52,60,60a,60b)联锁,其特征在于转换部件(38)布置在安置于移动方向中的弹簧舌(44)的端部,且被紧固在弹簧臂(28a,28b)外侧的移动部件(4,4a)上,致动器(40,40a)横向布置在弹簧臂(28a,28b)的外侧,以对其起横向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花机器,其特征在于在移动部件(4,4a)上布置至少一个与致动器(40,40a)直接配合的刚性卡扣(60,60a,60b),以将提升器保持在上梭道位置(H)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花机器,其特征在于移动部件(4a)具有至少两个以不同的高度布置的卡扣(60,60a,60b),优选是用于致动器(40a)的卡扣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之一所述的提花机器,其特征在于致动器(40)为电磁元件(46)的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之一所述的提花机器,其特征在于,致动器(40a)为压电元件(56)的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之一所述的提花机器,其特征在于在上梭道位置(H)中,该机器具有将弹簧臂(28a,28b)保持扩展入配合位置中的连续表面(53)。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之一所述的提花机器,其特征在于提升器(2,2a)分配有一个优选的可调制动件(14),该制动件确定下梭道位置(T)。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之一所述的提花机器,其特征在于移动部件(4,4a)在背离致动器(40,40a)的侧面上具有一个后部部件(26),该后部部件(26)设有用于引导的外形且可移动地安装在机器支架(12)中的一个引导件(54)中。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之一所述的提花机器,其特征在于设计的升降刀(34a,34b)在上梭道位置和/或下梭道位置中执行一个过量的运动。
全文摘要
每个提升器(2)具有一个移动部件(4),移动部件可与至少一根可定向的线(18)相连,移动部件还具有两个弹簧臂(28a,28b),弹簧臂(28a,28b)与可上下运动的升降刀(34a,34b)相配合。在弹簧臂(28a,28b)的起始位置中,所述升降刀(34a,34b)不附加在弹簧臂(28a,28b)上。在下梭道位置(T)中,弹簧臂(28a,28b)可通过致动器(40)移动入与升降刀(34a,34b)相配合的位置。可利用相同的致动器(40)将移动部件(4)锁定在上梭道位置中。为改进提花机器,将转换部件(38)定位在与移动方向对准的弹簧舌(44)的端部,且固定在弹簧臂(28a,28b)外侧的移动部件(4,4a)上。致动器(40,40a)横向定位在弹簧臂(28a,28b)的外侧,以便对其起横向作用。
文档编号D03C3/00GK1419614SQ01807186
公开日2003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27日
发明者约瑟夫·赖特 申请人:泰克斯蒂尔玛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