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牦牛绒脱色方法

文档序号:1697844阅读:18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牦牛绒脱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牦牛绒的脱色方法。
背景技术
牦牛绒主产于青藏高原,属特种动物纤维,具有山羊绒特性,滑糯、柔软、细腻、弹性好、保温性强。牦牛绒细度一般在17um-20um之间,细度离散在30%-34%之间,长度一般在28-35mm之间。95%以上的牦牛绒为深褐色和黑色,其本色是天然坚牢色,色牢度很坚固。这是因为有机有色物质分子的颜色是由分子结构中发色基因造成的。现人们对牦牛绒脱色一般采用如下工艺原绒清洗(洗毛剂6-10%、工业碱3-5%)→加化学助剂(35%双氧水15%、小苏打5%、焦磷酸钠12%、硫酸亚铁10%、吊白块15%、增白剂8%)→升温至90℃→保温50-60分钟→清水冲洗→脱水烘干。浴比1∶12-16。采用该工艺脱色效果好、脱色均匀,但是对牦牛绒单纤维损伤较大,纤维断裂和纤维长度损伤一般在10%-16%之间。同时,对牦牛绒纤维表面鳞片结构破坏严重。手感变硬,有粗糙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牦牛绒的某些特性。由于纤维损伤严重,使脱色成品绒制成率低,便增加了产品成本、浪费了资源。
发明的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不但能为牦牛绒有效脱色,而且大大减小对牦牛绒损伤和破坏,有效降低脱色成本的牦牛绒脱色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牦牛绒脱脱色绒方法的特点是其工艺流程为一、前处理(氧化过程)硫酸亚铁5-8%、吐酒石1.5-3%、工业盐18-24%,温度50-70℃,时间20-40分钟,再用冷水冲洗;二、氧化漂白(氧化还原过程)35%的双氧水15-30%、焦磷酸钠3-5%,温度50-70℃,时间50-70分钟,再用冷水冲洗;三、还原漂白增白剂2-5%,温度45-55℃,时间15-35分钟,然后冲洗;四、柔软处理柔软剂3-5%,温度15-25%,时间25-35分钟,PH4.5;最后,脱水、烘干。上述工艺过程中化学助剂的比例是按投入的牦牛绒的重量来计算的;在上述工艺过程中浴比为1∶10;PH控制在4.5-5。所用设备为散毛杂色机。
本发明的另一特点是在所述的前处理工艺前还有一清洗牛绒工艺,即将原料牛绒置于8%-15%的洗净剂的液体中,清洗20-60分钟,温度50-60℃。
本发明的优点及效果是首先,实现了牦牛绒脱色,使牦牛绒由深褐色改变为白色或浅灰色。其次,使牦牛绒的单纤维强力、断裂和长度损伤较之以往降低到了最低程度。纤维损伤只有3-4%,牦牛绒鳞片结构无变形,改善了纤维光洁度和亮度,不丧失牦牛绒纤维的可仿性,手感滑糯、细腻,并能达到染色所需要求。再次,由于损伤率大为降低,所以也就提高了脱色牛绒的制成率,降低了成本。最后,由于牦牛绒的成功脱色,进而彻底改变了黑色和褐色牛绒产品,使牛绒产品可以染成各种颜色,这样便拓宽了牦牛绒产品研发思路,从而生产出更多花色品种的牦牛绒产品。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以下实施例中原料均为洗净牦牛绒)1、前处理硫酸亚铁5%、吐酒石1.5%、工业盐18%、温度70℃,时间40分钟,然后冷水冲洗;2、氧化漂白双氧水(35%)15%,焦磷酸钠3%,温度70℃,时间70分钟,然后冲洗;3、还原漂白增白剂2%,温度55℃,时间35分钟;4、柔软处理柔软剂3%,温度25℃,时间35分钟,PH4.5;5、脱水,烘干,包装。
实施例21、前处理硫酸亚铁6.5%、吐酒石2%、工业盐22%,温度60℃,时间30分钟,冷水冲洗;2、氧化漂白双氧水(35%)20%、焦磷酸钠4%,温度60℃,时间60分钟,然后冲洗;3、还原漂白增白剂3%,温度50℃,时间25分钟,然后冲洗;4、柔软处理柔软4%、温度20℃、时间30分钟、PH4.5;5、脱水,烘干,包装。
实施例31、前处理硫酸亚铁8%、吐酒石3%、工业盐24%,温度50℃,时间20分钟,冷水冲洗;2、氧化漂白双氧水(35%)30%、焦磷酸钠5%,温度50℃,时间50分钟,然后冲洗;3、还原漂白增白剂5%,温度45℃,时间15分钟;4、柔软处理柔软剂5%,温度15℃,时间25分钟,PH4.5;5、脱水,烘干,包装。
权利要求
1.一种牦牛绒脱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流程为一、前处理硫酸亚铁5-8%、吐酒石1.5-3%、工业盐18-24%,温度50-70℃,时间20-40分钟,再用冷水冲洗;二、氧化漂白35%双氧水15-30%、焦磷酸钠3-5%,温度50-70℃,时间50-70分钟,再用冷水冲洗;三、还原漂白增白剂2-5%,温度45-55℃,时间15-35分钟,然后冲洗。四、柔软处理柔软剂3-5%,温度15-25℃,时间25-35分钟,PH4.5;最后,脱水、烘干;上述工艺过程中化学助剂的比例是按投入的牦牛绒的重量来计算的;在上述工艺过程中浴比为1∶10;PH控制在4.5-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牦牛绒脱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前处理工艺前还有一清洗牛绒工艺,即将原料牦牛绒置于8%-15%洗净剂的液体中,清洗20-60分钟,温度50-60℃。
全文摘要
一种牦牛绒脱色方法,其特点是其工艺流程为:一、前处理:硫酸亚铁5-8%、吐酒石1.5-3%、工业盐18-24%,温度50-70℃,时间20-40分钟,再用冷水冲洗;二、氧化漂白:双氧水(35%)15-30%、焦磷酸钠3-5%,温度50-70℃,时间50-70分钟,冲洗;三、还原漂白:增白剂2-5%,温度45-55℃,时间15-35分钟,冲洗;四、柔软处理:柔软剂3-5%,温度15-25℃,时间25-35分钟;五、脱水、烘干。浴比为1∶10,pH控制在4.5-5。
文档编号D06L3/02GK1381641SQ0211969
公开日2002年1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18日
发明者马乙布拉, 韩国辉, 马乙四哈格, 马有福, 马明清, 吴延云 申请人:青海雪舟三绒集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