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394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衣类进行洗、漂洗和脱水等的洗衣机。
如图6所示,在洗衣机主体1在其的内部利用吊杆2悬挂安装盛水槽3,以防止脱水时的振动;在盛水槽3内部安装了洗涤兼脱水槽4,使其旋转自如;在该洗涤兼脱水槽4的内部底部,安装了搅拌洗涤物的搅拌波轮5,使其旋转自如。洗涤兼脱水槽4的安装,使它与由安装在盛水槽3底部轴承6支撑的脱水轴7同轴(大体上共轴),且固定在脱水轴7的上端部;搅拌波轮5安装在脱水轴7的中空部,使它与脱水轴7同轴,且固定在由安装在脱水轴7中空部轴承8支撑的洗涤轴9的上端部。另外,洗涤轴9的下端部连接在减速机构10的输出端。还有,输入轴13的下端部与驱动电机11的转子12相连接,而其(输入轴13的)上端部与减速机构10的输入端连接。
下面说明把驱动电机11的旋转切换传递给脱水轴7或输入轴13的任意一个轴的离合机构。在脱水轴7的下部设有其外围具有花键形状的滑动部14。在滑动部14上,装有内表形状具有与相应花键形状的滑动部件15。驱动电机11的旋转传递到脱水轴7时,即,洗涤兼脱水槽4旋转时,滑动部件15由扶持弹簧16向下压,使得设在滑动部件15下部的下部凸起部15a与设在转子12中的转子凸起部12a相配合,把转子12的旋转传递给脱水轴7。另外,驱动电机11的旋转传递到输入轴13时,即,搅拌波轮5旋转时,由齿轮传动马达(助推器)或电磁等(螺旋管)的控制杆驱动装置17,使与滑动部件15相配合的离合器杆18向上移动,由此使滑动部件15向上移动,把滑动部件15的下部凸起部15a从转子12的转子凸起部12a脱离,使转子12的旋转不传递给脱水轴7,而只传递给输入轴13。传到输入轴13的旋转运动,通过减速机构10、洗涤轴9传递给搅拌波轮5,使搅拌波轮5旋转。同时,设置在滑动部件15上部的上凸起部15b,与设在驱动电机11的壳体(机架)部件19上的固定一侧的凸起部位19a相配合,固定洗涤兼脱水槽4,防止搅拌波轮5旋转时,由于水流引起的洗涤兼脱水槽4的一同旋转。
在以往的这种结构中,当驱动电机11的旋转切换传递给脱水轴7之时,滑动部件15的下部凸起部15a与转子12的转子凸起部12a相啮合时,下部凸起部15a的上端面15b与转子凸起部12a的底面12b、或下部凸起部15a的底面15c(图中未示)与转子凸起部12a的前端面12c(图中未示)接触而发出冲击声,脱水旋转开始或电磁制动时,下部凸起部15a的侧面15d与转子凸起部12a的侧面12d(图中未示)接触而发出冲击声等,存在异常声音发生问题。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洗衣机主要部件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洗衣机主要部件的剖面图。
图4A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洗衣机主要部件的剖面图。
图4B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洗衣机主要部件的仰视图。
图5A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洗衣机主要部件的剖面图。
图5B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洗衣机主要部件的仰视图。
图6是以往洗衣机的剖面图。
(实施例1)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洗衣机总体结构,图2、图3表示实施例1的洗衣机驱动部件的结构。
在图1中,洗衣机主体20是在其内部,利用吊杆21悬挂安装盛水槽22,以便防止脱水时的振动;在盛水槽22内安装洗涤兼脱水槽23,使其旋转自如;在这一洗涤兼脱水槽23的内底部安装搅拌洗涤物的搅拌波轮24,使其旋转自如。在盛水槽22的底部安装有驱动部件25。
在图1和图2中,在驱动部件25上安装中空的脱水轴26,脱水轴26由安装在驱动部件25上方中央部位的脱水上部轴承27和安装在中间中央部位附近的脱水下部轴承28支撑。脱水轴26的上端一侧,固定在洗涤兼脱水槽23的底部,与洗涤兼脱水槽23连接。在脱水轴26的上部一侧中空部位26a中,安装与脱水轴26同轴(大体同轴)的洗涤轴29,并是由装在脱水轴26上部一侧中空部位26a的洗涤轴承30支撑。洗涤轴29的上端一侧,固定在搅拌波轮24的底部而与搅拌波轮24相连。另一方面,洗涤轴29的下端一侧与设在脱水轴26内的中间中空部26b的减速机构31的输出端相连。
减速机构31的输入端连接输入轴32的上端,而输入轴32是由安装在脱水轴26下端中空部位26c的输入轴承33支撑。
内部包含洗涤轴29、输入轴32和减速机构31等的脱水轴26以及脱水上部轴承27和脱水下部轴承28被壳体34内部包含着,这一壳体34被固定在盛水槽22的底部。
驱动电机35旋转脱水轴27和输入轴32旋转,在输入轴32的下部与驱动电机35的转子35a相连接。在驱动电机35内安装有定子35c,以变与设在转子35a的外围的磁铁35b相对峙。
在脱水轴27的下部设有其外围具有花键形状的树脂制的滑动部件36。在滑动部件36上,装有其内部形状与花键形状相应的滑动部件37,并使其上下滑动自如。其滑动部件37由扶持弹簧38向下被压着,把设在滑动部件37下部的下部凸起部37a与设在转子35a的开口部35d相配合,以便把转子35a的旋转传递给脱水轴27。
开口部位35d是由树脂材料35e锭模成形的。而且,洗衣机的电源处于关闭状态时,是维持上述状态。
在盛水槽22的底部装有齿轮传动马达(助推器)或是电磁线圈等控制杆驱动部件39。
在控制杆驱动部件39的驱动部连接部39a与中介部件41的一端连接,而中介部件41的另一端连接着离合器杆40的离合器杆连接部40a。
离合器杆40的一端具有从底部支撑滑动部件37的大体呈U字形状的滑动部件支撑部40b;另一端具有上述的离合器杆接续部40a,并且,在支撑驱动电机35的定子35c的支撑部件42上设置的固定一侧配合部件43的支撑旋转部件43a上,具有上面有能够旋转自如地支撑的轴部40c。
当驱动电机35的旋转传递给输入轴32时,旋转控制杆驱动部件39的驱动部件接续部39a,使它(驱动部件接续部39a)从图2的位置移动到图3的位置,由此,离合器杆40通过中介部件41以轴部40c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旋转。由于这一旋转,滑动部件的支撑部件40b向上旋转移动,克服扶持弹簧38的向下方向的力,向上提升滑动部件37。
由此,如图3所示,设在滑动部件37下部的下部凸起部位37a构成为,使之与设在转子35a开口部位35d的配合中脱开,把转子35a的旋转不传递给脱水轴27旋转,只传递给输入轴32。与此同时,设在滑动部件37上部的上部凸起部37b构成为,与设在固定一侧配合部件43的固定一侧凸起部43c相配合,由此固定脱水轴26,还防止洗涤兼脱水槽23的一同旋转。
另外,离合器杆接续部位40a从驱动电机35向外凸出来,如果离合器杆40如图2所示,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就与壳体34的侧壁接触,在其位置旋转受限制。
离合器杆40的一端设有从下方支撑滑动部件37的大体呈U字形状的滑动部件支撑部40b;在另一端,具有上述的离合器杆接续部40a,而且,支撑驱动电机35的定子35c的支撑部件42上,设置了固定一侧配合部件43的孔部43b,在其(空穴部位43b)上有旋转自如地支撑的轴部40c。
上述结构中,一结束洗涤、漂洗的行程,就进入脱水行程。在脱水行程中,在排出洗涤兼脱水槽23中的水的同时,控制杆驱动部件39的驱动部件接续部39a旋转到图2所示的位置,通过中介部件41,使离合器杆40按逆时针方向转。由此,由滑动部件的支撑部40b从下方支撑着的滑动部件37,依靠自重和扶持弹簧38的向下的扶持力向下移动,设在滑动部件37下部的下部凸起部37a与设在转子35a中的开口部35d相啮合。
然后,由于转子35a的旋转,通过滑动部件37,旋转固定在脱水轴26的洗涤兼脱水槽23,但,即使是最初的状态不是滑动部件37下部凸起部37a与转子35a开口部35d相啮合的状态,由于驱动电机35启动时的转子35a的旋转,达到相啮合的位置关系,还依靠自重和扶持弹簧38的向下的扶持力,滑动部件37向下移动到啮合位置,下部凸起部37a和开口部35d可靠地变为啮合状态,旋转洗涤兼脱水槽23。
如上述,因为开口部位35d是由树脂材料35e锭模成形的,所以设在树脂材料制造的滑动部件37上部的下部凸起部位37a,和由树脂材料35e锭模成形的开口部位35d相啮合时的撞击声、或脱水开始旋转时和电磁制动时的撞击声,都是树脂同类的撞击,与金属的撞击声相比,可以大幅度地降低。
(实施例2)下面,结合图4对实施例2进行说明。与上述的实施例1相同结构附相同符号,省略对其说明。
在图4中,脱水时,滑动部件44构成为把设在其上的下部凸起部位44a与设置在转子35a的开口部位35d相啮合,以便把转子35a的旋转传递给脱水轴27。
另外,洗涤时,脱开设在滑动部件44下部的下部凸起部44a与设在转子35a上的开口部35d之间的啮合,所以,转子35a的旋转并不传递给脱水轴27,而只传递给输入轴32。与此同时,通过设在滑动部件44上部的上部凸起部44b与设在固定一侧配合部件43上的固定一侧凸起部43c的相配合,固定脱水轴26,防止了洗涤兼脱水槽23的一同旋转。
还有,与滑动部件44下端的转子35a约呈铅垂方向的接合面44c上,形成第一个弹性部件45a,又在旋转方向的接合面44d上,形成第二个弹性部件45b。
在上述结构中,从洗涤、漂洗的行程转入脱水行程时的冲击声,由第一个弹性部件45a缓冲,而脱水开始旋转时的冲击声,由第二个弹性部件45b缓冲,因此,能够大幅度地降低噪音,实现了低噪音化。
而且,即使只设置第一个弹性部件45a,也能够降低从洗、漂洗行程进入到脱水行程时的冲击声,实现低噪音化。
(实施例3)下面结合图5说明实施例3。与上述的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附上相同符号,省略对其说明。
在图5中,脱水时,滑动部件46由设在其下部的下部凸起部46a与设置转子35a开口部35d的配合,把转子35a的旋转传递给脱水轴27。
另外,洗涤时,脱开设在滑动部件44下部的下部凸起部44a与设在转子35a的开口部35d之间的啮合,所以,转子35a的旋转并不传递给脱水轴27,而只传递给输入轴32。与此同时,通过设在滑动部件46上部的上部凸起部46b与设在固定一侧配合部件43上的固定一侧凸起部43c之间的配合,固定脱水轴26,防止了洗涤兼脱水槽23的共同旋转。
而且,设在滑动部件44下端的下部凸起部位46a,具有不同高度的第一下部凸起部46c和第二下部凸起部46d的两阶段形状。
在上述结构中,从洗涤、漂洗的行程转入到脱水行程时,设在滑动部件46下端的下部凸起部46a与设在转子35的开口部位35d相啮合。此时,由于下部凸起部位46a的前端面是两阶段高度,最先与前端面的高度高的第一下部凸起部46c的底部46e(相当于第二个下部凸起部位46d的前端面)相碰,然后,与前端面的高度低的第二下部凸起部46d的底部46f(相当于过去的底部)相碰。此时,与以往的一种高度的形状相比,因缩短了与转子开口部的上表面19b(图中未示)接合的距离(h1,h2)(图中未示),把相碰时的能量可以减少一半,也可以减低撞击声,实现低噪音化。
权利要求
1.一种洗衣机包括旋转洗涤兼脱水槽的中空的脱水轴、与上述的脱水轴同轴安装的同时,旋转安装在上述洗涤兼脱水槽内的搅拌波轮的洗涤轴、旋转上述脱水轴和洗涤轴的驱动电机、通过上下滑动,把上述驱动电机的旋转切换传递给脱水轴或洗涤轴任意一个轴的滑动部件;其特征在于通过把设在上述滑动部件下部的下部凸起部与设在上述驱动电机转子部分的开口部相啮合,把上述驱动电机的旋转传递给上述脱水轴成为可能,并且,上述转子部分的开口部是用树脂锭模成形的。
2.一种洗衣机包括旋转洗涤兼脱水槽的中空的脱水轴、与上述的脱水轴同轴安装的同时,旋转安装在上述洗涤兼脱水槽内的搅拌波轮的洗涤轴、旋转上述脱水轴和洗涤轴的驱动电机、通过上下滑动,把上述驱动电机的旋转切换传递给脱水轴或洗涤轴任意一个轴的滑动部件;其特征在于,通过把设在上述滑动部件下部的下部凸起部与设在上述驱动电机转子部分的开口部位相啮合,把上述驱动电机的旋转传递给上述脱水轴成为可能,并且,上述滑动部件下部与上述转子部分之间的接合面上设置弹性部件。
3.一种洗衣机包括旋转洗涤兼脱水槽的中空的脱水轴、与上述的脱水轴同轴安装的同时,旋转安装在上述洗涤兼脱水槽内的搅拌波轮的洗涤轴、旋转上述脱水轴和洗涤轴的驱动电机、通过上下滑动,把上述驱动电机的旋转切换传递给脱水轴或洗涤轴任意一个轴的滑动部件;其特征在于,通过把设在上述滑动部件下部的下部凸起部与设在上述驱动电机转子部分的开口部相啮合,把上述驱动电机的旋转传递给上述脱水轴成为可能,并且,把上述下部凸起部制成不同高度的两阶段形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洗衣机,具备通过上下的滑动把驱动电机(35)的旋转切换传递给脱水轴(26)或洗涤轴(29)的任意一个轴的滑动部件(37);设在滑动部件(37)下部的下部凸起部(37a)与设在驱动电机(35)转子(35a)的开口部(35d)相啮合,由此,把驱动电机(35)的旋转传递给脱水轴(26);转子(35a)的开口部(35d)是由树脂材料(35e)锭模成形的。
文档编号D06F37/40GK1396333SQ02140588
公开日2003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11日
发明者赤坂兼一, 神谷纯司, 田原已纪夫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