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顺纡绉涤纶机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83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顺纡绉涤纶机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顺纡绉涤纶机织面料,包括第一纬纱、第二纬纱、经纱,所述顺纡绉涤纶机织面料由一根第一纬纱和一根第二纬纱交替与经纱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纬纱包括高收缩芯纱和低收缩纱,高收缩芯纱位于中心,低收缩纱包裹在高收缩芯纱周围;所述低收缩纱包括中捻单纱、高捻单纱,中捻单纱和高捻单纱交替排列。本实用新型采用不同收缩性能的蚕丝纤维为主要原料,通过组织丝线结构设计如经纱和纬纱不同丝线捻度、捻向,而且采用中捻单纱和高捻单纱间隔交替排列的加捻组合,力学性能好,在常态下的拉伸强度高,不易变形,增强了纺织品的立体感,具有贴肤性小、弹性好和色牢度佳等优点,产品附加值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专利说明】一种顺纡绉涤纶机织面料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特别是顺纡绉涤纶机织面料的【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0002]机织物是由两条或两组以上的相互垂直纱线,以90度角经玮交织而织成织物,纵向的纱线叫经纱,横向的纱线叫玮纱。经纱和玮纱之间的每一个相交点称为组织点,是机织物的最小基本单元。
[0003]真丝顺纡绉,主要应用成份:2/20/22D桑蚕丝100%。先后经过打线、强捻、预缩、环保染色等深加工而成。织物结构采用平纹变化,尤其是有梭织造适应丝的高捻度,在前道经玮强捻的条件下,染整收缩后经玮丝扭曲,布面绉感明显,外观呈水洗状绉纹,成品富有自然伸缩,交织点有牢固、不易松动、扒裂的特点,产品除了具有柔软、滑爽、透气、易洗的优点外,舒适性更强,悬垂性更好。以其起绉效果好、透气性能佳、布面外观美、柔软等特点抢占市场销售热点。真丝顺纡绉洗水后起皱较大,经过蒸汽熨烫与拉平后可恢复大部分。面料既可染色又可印花、绣花、烫金等,是较为高档的夏季时装面料,。
[0004]但真丝顺纡绉存在着价格昂贵,易泛黄褪色等缺点。另外,在现有的面料制作过程中,往往仅使用一种纤维作为机织物的经纱,得到的面料产品形式、色彩、风格单一,附加值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顺纡绉涤纶机织面料,在常态下的拉伸强度、伸长率高,不易变形,增强了纺织品的立体感,视觉效果更佳,具有贴肤性小、弹性好,舒适好和色牢度佳等优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顺纡绉涤纶机织面料,包括第一玮纱、第二玮纱、经纱,所述顺纡绉涤纶机织面料由一根第一玮纱和一根第二玮纱交替与经纱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玮纱包括高收缩芯纱和低收缩纱,高收缩芯纱位于中心,低收缩纱包裹在高收缩芯纱周围;所述低收缩纱包括中捻单纱、高捻单纱,中捻单纱和高捻单纱交替排列;所述第一玮纱、第二玮纱的捻向与经纱的捻向不同,第一玮纱的捻向与高收缩芯纱、低收缩纱的捻向不同。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玮纱的规格为75D/72F,第二玮纱的规格为100/96F,经纱的规格为75D/72F。
[0008]作为优选,所述高收缩芯纱的复合纤度为28/30D,低收缩纱的复合纤度为20/22D,高收缩芯纱的复合纤度大于低收缩纱。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玮纱和第二玮纱为Z捻,经纱为S捻,高收缩芯纱、低收缩纱为S捻。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中捻单纱的数量为3股,高捻单纱的数量为3股,中捻单纱和高捻单纱间隔交替排列包裹在高收缩芯纱外面。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不同收缩性能的蚕丝纤维为主要原料,通过组织丝线结构设计如经纱和第一玮纱、第二玮纱不同丝线捻度、捻向,而且第一玮纱、第二玮纱采用中捻单纱和高捻单纱间隔交替排列的加捻组合,力学性能好,在常态下的拉伸强度、伸长率高,不易变形,增强了纺织品的立体感,视觉效果更佳,具有贴肤性小、弹性好,舒适好和色牢度佳等优点,与传统的面料相比,产品附加值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0012]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顺纡绉涤纶机织面料的第一玮纱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顺纡绉涤纶机织面料的第一玮纱的截面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顺纡绉涤纶机织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第一玮纱、11-低收缩纱、12-中捻单纱、13-高捻单纱、14-高收缩芯纱、2-第二玮纱、3-经纱。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玮纱1、第二玮纱2、经纱3,所述顺纡绉涤纶机织面料由一根第一玮纱I和一根第二玮纱2交替与经纱3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玮纱I包括高收缩芯纱14和低收缩纱11,高收缩芯纱14位于中心,低收缩纱11包裹在高收缩芯纱14周围;所述低收缩纱11包括中捻单纱12、高捻单纱13,中捻单纱12和高捻单纱13交替排列;所述第一玮纱1、第二玮纱2的捻向与经纱3的捻向不同,第一玮纱I的捻向与高收缩芯纱14、低收缩纱11的捻向不同。所述第一玮纱I的规格为75D/72F,第二玮纱2的规格为100/96F,经纱3的规格为75D/72F。所述高收缩芯纱14的复合纤度为28/30D,低收缩纱11的复合纤度为20/22D,高收缩芯纱14的复合纤度大于低收缩纱11。所述第一玮纱I和第二玮纱2为Z捻,经纱3为S捻,高收缩芯纱14、低收缩纱11为S捻。所述中捻单纱12的数量为3股,高捻单纱13的数量为3股,中捻单纱12和高捻单纱13间隔交替排列包裹在尚收缩芯纱14外面。
[0018]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0019]本实用新型一种顺纡绉涤纶机织面料在工作过程中,采用不同收缩性能的蚕丝纤维为主要原料,以高收缩芯纱14外面包裹低收缩纱11的形式,通过组织丝线结构设计如经玮向不同丝线捻度、捻向,织物结构的特殊设计,中捻单纱12、高捻单纱13、高收缩芯纱14的捻向与第一玮纱I的捻向不同的右交互捻形式,力学性能好,在常态下的拉伸强度、伸长率高,而且采用中捻单纱12和高捻单纱13间隔交替排列的加捻组合。蚕丝纤维经过了加捻组合、捻度定型、整经、织造、染整加工和碱减量处理,织物表面既具有自然的泡绉风格。
[0020]本实用新型采用不同收缩性能的蚕丝纤维为主要原料,通过组织丝线结构设计如经纱3和第一玮纱1、第二玮纱2不同丝线捻度、捻向,而且第一玮纱1、第二玮纱2采用中捻单纱12和高捻单纱13间隔交替排列的加捻组合,力学性能好,在常态下的拉伸强度、伸长率高,不易变形,增强了纺织品的立体感,视觉效果更佳,具有贴肤性小、弹性好,舒适好和色牢度佳等优点,与传统的面料相比,产品附加值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0021]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顺纡绉涤纶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玮纱(I)、第二玮纱(2)、经纱(3),所述顺纡绉涤纶机织面料由一根第一玮纱(I)和一根第二玮纱(2)交替与经纱(3)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玮纱(I)包括高收缩芯纱(14)和低收缩纱(11),高收缩芯纱(14)位于中心,低收缩纱(11)包裹在高收缩芯纱(14)周围;所述低收缩纱(11)包括中捻单纱(12)、高捻单纱(13),中捻单纱(12)和高捻单纱(13)交替排列;所述第一玮纱(I)、第二玮纱⑵的捻向与经纱(3)的捻向不同,第一玮纱⑴的捻向与高收缩芯纱(14)、低收缩纱(11)的捻向不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顺纡绉涤纶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玮纱(I)的规格为75D/72F,第二玮纱(2)的规格为100/96F,经纱(3)的规格为75D/72F。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顺纡绉涤纶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收缩芯纱(14)的复合纤度为28/30D,低收缩纱(11)的复合纤度为20/22D,高收缩芯纱(14)的复合纤度大于低收缩纱(1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顺纡绉涤纶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玮纱(I)和第二玮纱⑵为Z捻,经纱(3)为S捻,高收缩芯纱(14)、低收缩纱(11)为S捻。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顺纡绉涤纶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捻单纱(12)的数量为3股,高捻单纱(13)的数量为3股,中捻单纱(12)和高捻单纱(13)间隔交替排列包裹在高收缩芯纱(14)外面。
【文档编号】D02G3-22GK204265922SQ201420692150
【发明者】杨舟琴 [申请人]浙江青松轻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