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针织内衣面料的后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645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抗菌针织内衣面料的后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内衣面料的后处理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抗菌针织内衣面料的后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人体的皮肤表面生存着无数的微生物,其主要来源于人体出汗、分泌皮脂和表皮脱屑,而这些微生物中的大部分是细菌和真菌。研究证明,上述细菌转移到人们穿着的衣物上,会靠人体皮肤提供的温度、湿度、氧气和养份等以飞快的速度繁殖,大约每10分钟增加一倍。所以,在人们穿着的衣物面料特别是内衣面料上进行抗菌处理是今后纺织品后处理发展的方向,尤其是内衣,是关系到人们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
目前,应用于纺织品的抗菌剂种类很多,有季铵盐类、二苯醚类、有机氮类等等,这些抗菌剂应用于内衣面料的后处理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其一,因内衣需要频繁洗涤,用这些抗菌剂耐久性较差;其二,一些抗菌剂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不适用于内衣。一些化学纤维通过高分子接枝改性或共混改性,虽然解决耐久性的问题,但化学纤维作内衣面料舒适性差,穿着不舒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针织内衣面料的后处理工艺,该工艺特别适用于对纯棉、纯毛及真丝内衣面料进行后处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利用溶出型抗菌机理,抗菌剂的周围能形成抑菌环,在抑菌环内的细菌都会被杀灭并不再生长,因此能达到抗菌效果。本发明所采用的抗菌剂为壳聚糖,它是一种天然生物阳离子物质,带有正电,而纤维素纤维、蛋白纤维表面电位是负的,二者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壳聚糖微溶于水,溶于弱酸,溶介的PH值最好低于6.5,也最好不要高于3.5。由于壳聚糖具有一定的粘度,有容易成膜的特性,用壳聚糖处理过的织物,在织物纤维表面会形成一层0.5~1.0um的膜,其抗菌效果良好,耐洗涤。
本发明的后处理工艺过程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配制溶液,①将750毫升冰醋酸(98%)溶于150升水中,②将壳聚糖缓慢加入冰醋酸溶液,均匀搅拌后,放置24小时,壳聚糖加入量在30克~300克之间,即壳聚糖溶液浓度(重量百分比)在0.02%~02%之间,其脱乙酰度为85%~95%,粘度在300~500mpa.s。第二步采用两浸两轧法,将针织面料放入壳聚糖溶液,浸透,用轧车轧一遍后再次放入壳聚糖溶液,再轧一遍,然后水洗。本步骤浴比在1∶15~1∶30之间,轧余率100%。第三步烘干,①在80℃~120℃下焙烘25~40分钟,②在140℃烘干20~30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采用壳聚糖作为抗菌剂,无毒无害,抗菌效果持久,耐洗涤。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以纯棉针织内衣面料为例。
第一步,配制溶液①将750毫升冰醋酸(98%)溶于150升水中。
②将50克,脱乙酰为90%,粘度为400mpa.s的壳聚糖缓慢加入冰醋酸溶液,搅拌均匀,放置24小时。
第二步,两浸两轧①将10千克漂白纯棉针织面料放入壳聚糖溶液,浸透。
②用轧车将上述面料轧一遍,轧余率100%。
③将轧过的面料再次放入壳聚糖溶液,浸透。
④轧第二遍。
⑤水洗。
第三步,烘干。
①焙烘在120℃下焙烘25分钟。
②烘干在140℃下烘干20分钟。
权利要求
1.一种抗菌针织内衣面料的后处理工艺,采用壳聚糖作为抗菌剂,其特征在于该工艺过程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配制溶液,①将750毫升冰醋酸(98%)溶于150升水中,②将壳聚糖缓慢加入冰醋酸溶液,均匀搅拌后,放置24小时。第二步采用两浸两轧法,将针织面料放入壳聚糖溶液,浸透,用轧车轧一遍后再次放入壳聚糖溶液,再轧一遍,然后水洗。第三步烘干,①在80℃~120℃下焙烘25~40分钟,②在140℃烘干20~30分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针织内衣面料的后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聚糖脱乙酰度为85%~95%,粘度在300~500mpa.s,壳聚糖溶液浓度(重量百分比)在0.02%~02%之间。
全文摘要
一种抗菌针织内衣面料的后处理工艺,利用溶出型抗菌机理,抗菌剂的周围能形成抑菌环,在抑菌环内的细菌都会被杀灭并不再生长,因此能达到抗菌效果。本发明所采用的抗菌剂为壳聚糖,它是一种天然生物阳离子物质,带有正电,而纤维素纤维、蛋白纤维表面电位是负的,二者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本发明的后处理工艺过程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配制溶液,①将750毫升冰醋酸(98%)溶于150升水中,②将壳聚糖缓慢加入冰醋酸溶液,均匀搅拌后,放置24小时,壳聚糖加入量在30克~300克之间,其脱乙酰度为85%~95%,粘度在300~500mpa.s。第二步采用两浸两轧法,将针织面料放入壳聚糖溶液,浸透,用轧车轧一遍后再次放入壳聚糖溶液,再轧一遍,然后水洗。本步骤浴比在1∶15~1∶30之间,轧余率100%。第三步烘干,①在80℃~120℃下焙烘25~40分钟,②在140℃烘干20~30分钟。
文档编号D06M15/03GK1626727SQ200310107208
公开日2005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8日
发明者张宗泽 申请人:张宗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