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碳型聚酯纤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488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活性碳型聚酯纤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性碳型聚酯纤维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多孔形的活性碳型聚酯纤维结构。
背景技术
涤纶短纤维运用的范围很广,在民用和工业几乎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运用,涤纶纤维在制造过程中可添加许多功能材料制成具有特殊功能的纤维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因而,添加活性碳的活性碳纤维使纤维具有活性碳的性能,特别适用于作布艺填充材料、装饰布、非织造织物、地毯、仿毛织物及过滤材料等。申请号为“9511903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中空活性碳纤维的制备方法”,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单孔中空活性碳纤维的纺丝方法,但该方法只能制得单孔中空活性碳纤维,该活性碳纤维比表面积较大,吸附性能好,但强度低,收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孔活性碳型聚酯纤维。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活性碳型聚酯纤维,具有一层以上的微孔层与实芯层交替分布状,且表面层为微孔层,纤维整体呈规则的卷曲状。
所述的活性碳型聚酯纤维的微孔可以在0.1微米以下。
本实用新型活性碳型聚酯纤维卷曲成型后的圈状可以是锯齿状、圆锥状、圆柱状或腰鼓状中的一种。
其中所述活性碳型聚酯纤维即可以是长丝束也可以是短纤维;其外表截面形状可以是正圆、椭圆、六边形、三角形、三叶形等形状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其中所述微孔横截面通常为圆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如扁圆形、三角形等。
其中所述实芯层为交替分布的聚酯层和活性碳层,聚酯层以涤纶层及其改性涤纶层为宜,但也可以为丙纶层等。
本实用新型活性碳型聚酯纤维由于有多个交替的微孔层及实芯层,实芯层为交替分布的聚酯层和活性碳层,且表面层为微孔层,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具有很强的吸附、导电及平衡保湿功能,另外由于其较强的吸附能力及氧化还原功能,因此也具有抑菌氧化的功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活性碳型聚酯纤维横截面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活性碳型聚酯纤维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1-活性碳层 2-聚酯层3-微孔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1活性碳型聚酯纤维横截面剖面图及附图2活性碳型聚酯纤维结构示意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是如何实现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聚酯层2、活性碳层1及微孔层3交替组成,微孔层3横截面为圆形,聚酯层2采用涤纶材料,且表面层为微孔层3,又如附图2活性碳型聚酯纤维结构示意图所示,活性碳型聚酯纤维卷曲成型后的圈状为圆柱状,其中所述活性碳型聚酯纤维是短纤维,纤维外表截面形状为正圆形。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工艺实现将经高温真空干燥后的纺丝原料通过高温熔融后,从螺杆挤出机挤出,经过喷丝板,再经低温高速的冷风气流骤冷后,使熔融体的细流冷却成丝条,最终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卷曲成型规则、均匀的活性碳型聚酯纤维,再进行切断,制成短纤维。所形成的活性碳型聚酯纤维的横截面结构如附图1活性碳型聚酯纤维横截面剖面图所示。
实施例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聚酯层2、活性碳层1及微孔层3交替组成,微孔层3横截面为三角形,聚酯层2为涤纶材料,且表面层为微孔层3,又如附图2活性碳型聚酯纤维结构示意图所示,活性碳型聚酯纤维卷曲成型后的圈状为锯齿状,其中所述活性碳型聚酯纤维是长束丝,纤维外表截面形状为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工艺实现将经高温真空干燥后的纺丝原料通过高温熔融后,从螺杆挤出机挤出,经过喷丝板,再经低温高速的冷风气流骤冷后,使熔融体的细流冷却成丝条,最终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卷曲成型规则、均匀的活性碳型聚酯纤维,所形成的活性碳型聚酯纤维的横截面结构如附图1活性碳型聚酯纤维横截面剖面图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活性碳型聚酯纤维,具有微孔层及实芯层,其特征在于一层以上的微孔层与实芯层交替分布,表面层为微孔层,所述活性碳聚酯纤维外形呈规则的卷曲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碳型聚酯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实芯层为交替分布的聚酯层和活性碳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性碳型聚酯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层为涤纶层、及其改性涤纶层或丙纶层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碳型聚酯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碳聚酯纤维整体卷曲成型后的圈状为锯齿状或圆锥状或圆柱状或腰鼓状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活性碳型聚酯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碳聚酯纤维为长丝束或短纤维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碳型聚酯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横截面为圆形或扁圆形或三角形中的一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性碳型聚酯纤维结构,纤维整体呈规则的卷曲状;所述活性碳聚酯纤维的横截面呈微孔层与实芯层交替分布状,且表面层为微孔层,其中实芯层为交替分布的聚酯层和活性碳层,本实用新型活性碳型聚酯纤维具有很强的吸附、导电、平衡保湿及抑菌氧化功能,主要用于布艺填充材料、装饰布、非织造物、地毯、仿毛织物及过滤材料等。
文档编号D01D5/08GK2663446SQ200320108599
公开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4日
发明者童勤荣, 孙祖安, 蔡国治, 徐国平, 吴节苹, 吴文琴, 沈福康 申请人:上海联畅化学纤维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