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衣物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衣物烘干机的,具体的说,是关于使滚筒内部的衣物与空气大面积接触,从而可提高烘干效果的烘干机空气吸入口结构的发明。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衣物烘干机是与洗衣机分别设置的,是将洗涤后的湿衣物自动烘干,根据烘干方式,大致可分为除湿式和排气式。
除湿式是在内部设置热交换机,使空气向烘干机内循环,将湿气凝结后产生的水,向烘干机外排出,而空气则通过加热器再加热后,供给到滚筒内部,从而烘干衣物的方式。
排气式是在吸入烘干机外部的空气,通过加热器加热,向滚筒内导入后,在重新向烘干机外部排出的过程中,烘干滚筒内衣物的方式。
本发明以排气式衣物烘干机(以下简称衣物烘干机)为例进行说明。
图1是以往的衣物烘干机一实例的纵剖面图。
如图所示,以往的衣物烘干机由前面有投入口(11)的外壳(10);可开闭外壳(10)上的投入口(11)的门(D);设置在外壳(10)内可收纳衣物,而且可以回转,还在内侧周围一体形成多个搅拌浆(未图示)的滚筒(30);安装在滚筒(30)下侧,产生回转力的驱动电机(40);向滚筒(30)传达驱动电机(40)的回转力的传动装置(41);安装在驱动电机(40)的一侧,加热吸入的空气的加热器(80);吸入外壳(10)外部空气后,引导到加热器(80),再把在这里加热的空气引导到滚筒(30)内,然后将通过滚筒后的空气,重新向外壳(10)外部排出的空气循环装置(70)构成。
滚筒(30)是由依靠传动装置(41),与驱动电机(40)连接转动的滚筒(30);安装固定在滚筒(30)两侧、且与其密封结合的前、后面板(31)(32)组成。
滚筒(30)为圆筒形,在其内侧周围一体形成有多个搅拌浆(未图示)。
前、后面板(31)(32)都是圆板形,其中位于后侧的后面板(32)上,有可与上述空气循环装置(70)中的吸入通道(90)连通的空气吸入口(91);位于前侧的前面板(31)上,有可与空气循环装置(70)中的排出通道(71)连通的空气排出口(72)。
空气吸入口(91)是在后面板(32)上,以前后方向单纯穿孔的多个孔组成。
空气循环装置(70)是由将外壳(10)外部的空气,导入到滚筒(30)内的吸入通道(90);将滚筒(30)内的空气,向外壳(10)外部排出的排出通道(71);安装在排出通道(71)中间,使空气流动的送风扇(50)组成。
上述以往的衣物烘干机的运转动作如下。
在驱动电机(40)上加载电源,滚筒(30)就会因皮带(42)而回转,从而搅拌滚筒(30)内的衣物,同时通过送风扇(50)的回转,将热空气供给到滚筒(30)内,烘干湿衣物。
更详细的说,随送风扇(50)的回转,将外部空气吸入到外壳(10)内部,吸入的空气通过加热器(80)加热后,经吸入通道(90)和空气吸入口(91)吹向滚筒(30)内,而后又向空气排出口(72)处移动时烘干衣物,再后通过空气排出口(72)和排出通道(71),向外壳(10)外部排出。
同时,在这种衣物烘干机中,吸入到滚筒(30)内的热空气与衣物能否充分接触,对其烘干性能起重要作用。
但是,在上述衣物烘干机中,空气吸入口(91)位于后面板(32)中央的上侧。这样的结构如图1或图2中所示,空气吸入口(91)位于滚筒(30)上部,因此热空气主要处于上部,而衣物则因重力,主要处在下部,从而无法形成充分的接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以往的问题而提出的,其通过变更向滚筒内注入热空气的吸入通道位置,从而使待烘干的衣物与热空气,更为有效的接触以缩短烘干时间、提高烘干效率。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是在具备了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可回转的滚筒;在滚筒可回转的情况下,连接在上述滚筒上,从滚筒的后方支撑的后面板;加热上述外壳内部空气的加热器;使通过加热器的热空气,向滚筒内流动的吸入通道及空气吸入口的烘干机中,提供以连接在上述后面板上、向上述滚筒内注入热空气的空气吸入口,位于上述后面板中央的下侧,在位于后面板中央下侧的空气吸入口上,连接了上述吸入通道为特征的衣物烘干机。
优点及积极效果如上所述,本发明是将位于滚筒后面板上的空气吸入口,设置在后面板中央的下侧,从而可缩短烘干时间、提高烘干效率。
图1是以往的衣物烘干机一实例的纵剖面2是以往的衣物烘干机的滚筒内部的斜视3是根据本发明的衣物烘干机的滚筒内部的斜视4是根据本发明的衣物烘干机的纵剖面5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设置在衣物烘干机上的吸入通道结构的纵剖面图附图主要部分符号的说明30滚筒 320后面板900吸入通道910空气吸入口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参照附图4、附图5,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进行说明。即,在具备了设置在外壳(10)内部的可回转的滚筒(30);在滚筒(30)可回转的情况下,连接在上述滚筒(30)上,从上述滚筒(30)的后方支撑的后面板(320);加热上述外壳(10)内部空气的加热器(80);使通过上述加热器(80)的热空气,向上述滚筒(30)内流动的吸入通道(900)及空气吸入口(910)的烘干机中,提供以连接在上述后面板(320)上、向上述滚筒(30)内注入热空气的上述空气吸入口(910),位于上述后面板(320)中央的下侧,在位于后面板(320)中央下侧的空气吸入口(910)上,连接了上述吸入通道(900)为特征的衣物烘干机。
在本文中,与以往结构相同的部分,仍用以往附图上的符号进行说明。
上述滚筒(30)是由依靠传动装置(41),与驱动电机(40)连接转动的滚筒(30);安装固定在滚筒(30)两侧、且与其密封结合的前、后面板(31)(320)组成。
而且,滚筒(30)为圆筒形,在其内侧周围一体形成有多个搅拌浆(未图示)。
同时,前、后面板(31)(320)都是圆板形,其中位于后侧的后面板(320)上,有可与上述空气循环装置(70)中的吸入通道(900)连通的空气吸入口(910);位于前方的前面板(31)上,有可与空气循环装置(70)中的排出通道(71)连通的空气排出口(72)。
空气吸入口(910)是由在后面板(320)上,以前后方向单纯穿孔的多个孔组成。
而且,空气循环装置(70)是由将外壳(10)外部的空气,导入到滚筒(30)内的吸入通道(900);将滚筒(30)内的空气,向外壳(10)外部排出的排出通道(71);安装在排出通道(71)中间,使空气流动的送风扇(50)组成。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如图所示在加热器和空气吸入口之间,呈弯曲状的吸入通道(900′)。
图5所示的是,吸入通道(900′)从侧面呈弯曲状的状况,但可以与此不同,也可从外壳(10)的后面呈弯曲状。
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的衣物烘干机作用进行说明如下在驱动电机(40)上加载电源,滚筒(30)就会因皮带(42)而回转,从而搅拌滚筒(30)内的衣物,同时通过送风扇(50)的回转,将热空气供给到滚筒(30)内,烘干湿衣物。
更详细的说,随送风扇(50)的回转,将外部空气吸入到外壳(10)内部,吸入的空气通过加热器(80)加热后,经吸入通道(900)和空气吸入口(910)吹向滚筒(30)内,而后又向空气排出口(72)处移动时烘干衣物,最后通过空气排出口(72)和排出通道(71),向外壳(10)外部排出。
但是,在本发明中,空气吸入口(910)位于后面板(320)中央的下侧。如图4中箭头所示,热空气在比以往的烘干机中更低的位置上循环,因此,待烘干的衣物与热空气更容易接触,从而可缩短烘干时间、提高烘干效率。
同时,在本发明中,吸入通道(900)比以往处于下方,因此吸入通道(900)的长度缩短。
一般,在排气式烘干机中,通过加热器加热的空气,应以合适的温度进入滚筒(30)内,但如果加热器(80)到空气吸入口(910)的吸入通道长度过短,就会使温度过高的空气通过空气吸入口(910)注入到滚筒(30)内,从结构上难以将注入的空气调整到合适的温度。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5所示,将吸入通道(900′)设计成弯曲结构,从而可使用到更为安全的烘干机。
至此,以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例为主进行了说明,但掌握了本发明所属领域基本知识的人,可在本发明的实质性技术范围内,做出其它变形的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衣物烘干机在包括有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可回转的滚筒;在滚筒可回转的情况下,连接在上述滚筒上,从上述滚筒的后方支撑的后面板;加热上述外壳内部空气的加热器;使通过上述加热器的热空气,向上述滚筒内流动的吸入通道及空气吸入口的烘干机中,其特征是在上述后面板上、向上述滚筒内注入热空气的上述空气吸入口,位于上述后面板中央的下侧,在位于后面板中央下侧的空气吸入口上,连接了上述吸入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使空气向上述空气吸入口处流动的吸入通道,在加热器和空气吸入口之间呈弯曲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烘干机技术领域是在烘干衣物等的烘干机中,改善向滚筒内供给热空气的吸入通道及空气吸入口的设置的衣物烘干机。本发明是在包括有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可回转的滚筒;在滚筒可回转的情况下,连接在上述滚筒上,从上述滚筒的后方支撑的后面板;加热上述外壳内部空气的加热器;使通过上述加热器的热空气,向上述滚筒内流动的吸入通道及空气吸入口的烘干机中,提供连接在上述后面板上、向滚筒内注入热空气的空气吸入口,位于后面板中央的下侧,在位于后面板中央下侧的空气吸入口上,连接了吸入通道,以使衣物与热空气充分接触,从而缩短衣物烘干时间、提高烘干效率。
文档编号D06F58/02GK1724770SQ20041002007
公开日2006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1日
发明者郑成海, 尹柱翰, 韩鳞熙, 朴秀原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