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熨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0277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熨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将用于烫平衣物等上的皱纹的电熨斗斗体放置在基座上时能够自动地向电熨斗斗体内加水的电熨斗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这种电熨斗装置中,基座上设有贮水槽和放置部件,当将电熨斗斗体放置到放置部件上时,水就被加到电熨斗斗体内。这样的电熨斗装置在比方说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6-23200号公报中就有公开。
但是,在具有上述构造的电熨斗装置中,电熨斗斗体的受水阀装置(受水部件)和基座上的供水阀装置(供水部件)之间的连接有可能不够严密。在这种状态下从供水装置向电熨斗斗体开始供水的话,电熨斗斗体上的受水阀装置和基座的供水阀部件之间有可能发生漏水。或者,在供水装置加完水之前,斗体上的受水阀装置和基座的供水阀装置之间可能发生漏水。这样,衣物等会被弄湿,产生水渍,或者需要花费额外的操作时间将弄湿的衣物烫干。另外,基座上的供电部件及电熨斗斗体中的受电部件被弄湿的话,还有可能引起漏电。
另外,在将电熨斗斗体放置到基座上时,需要注意将电熨斗斗体的受水部件与基座上的供水部件相对准。这样,电熨斗装置的使用方便程度将会变差。受水部件和供水部件之间即使稍微有点对不准,也有可能引起漏水,产生弄湿衣物、引发漏电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电熨斗装置中设有含有加热器、底板、水箱、受水部件和受电部件的电熨斗斗体;以及含有放置部件、供水部件和供电部件的基座。底板上方形成气化室,由加热器进行加热。水箱用来存贮将要加到气化室中的水。受水部件与水箱相连通。受电部件与加热器进行电连接。放置部件用于供电熨斗斗体放置。电熨斗斗体放置在放置部件上时,供水部件与电熨斗斗体的受水部件相连通,供电部件与电熨斗斗体中的受电部件进行电连接。这时,受水部件和供水部件的连接将在受电部件和供电部件的连接之前先期进行。由于受水部件和供水部件不连接好的话供水装置就不能操作,因此可以对电熨斗斗体进行可靠的加水。这样,就不会发生因受水部件和供水部件之间的漏水而使衣物弄湿、出现水渍、及因为要将弄湿的衣物干燥而需要额外的作业时间等问题。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电熨斗装置的截面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电熨斗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表示图1中所示的电熨斗装置的电熨斗斗体放置在基座上的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的电熨斗装置的盛水部件的斜视图。
图5为图1中所示的电熨斗装置的电熨斗斗体的后视图。
图6A、图6B为表示图1中所示的电熨斗装置中的电熨斗斗体的放置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图2分别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电熨斗装置的截面图和俯视图。图3中示出了电熨斗斗体1放置在基座12上的状态。图4为盛水部件的斜视图,图5是电熨斗斗体的后视图。本发明的电熨斗装置中设有电熨斗斗体1和基座12。
电熨斗斗体1中设有底板4、加热器5、水箱7和用于让用户抓住电熨斗斗体1的提手11。底板4和盖体2之间形成有气化室3。加热器5与底板4之间进行热结合,对底板4进行加热。水箱7通过引水通道6与气化室3相连通。受水部件8用于向水箱7中供水。受电部件9含有多个受电端子9A,与加热器5相连接。水位检测部件10用于检测水箱7中的水位。受水部件8位于电熨斗斗体1的提手11的长度方向的延长线上,且设在受电部件9的后上方。
基座12上设有放置部件13、供电部件14、供水部件15、引导部件16和贮水槽17。电熨斗斗体1以底板4的后部向下方倾斜的方式放置在放置部件13上。供电部件14中含有多个供电端子14A,分别与电熨斗斗体1上的多个受电端子9A相接触。亦即,在电熨斗斗体1放置在放置部件13上的状态下,供电部件14将与受电部件9相连接。供水部件15被设置在与电熨斗斗体1上的受水部件8对准的位置即受电部件9的后上方,且设在放置部件13的中心线13A上。引导部件16沿电熨斗斗体1的外轮廓设置,在用户放置电熨斗斗体1时起到引导电熨斗斗体1、使受电部件9处于和供电部件14对准、受水部件8处于和供水部件15对准的位置上。引导部件16呈台阶状,设在放置部件13的周缘上,与电熨斗斗体1的侧面互相顶住。引导部件16和电熨斗斗体1之间在与放置部件13的中心线13A直交的方向上的间隙沿着朝向基座12上设有供水部件15的一侧的方向渐渐变狭。
另外,受水部件8和供水部件15、受电部件9和供电部件14的尺寸被设定为这样,即在受电部件9和供电部件14之间的连接开始、连接解除时,能够在受水部件8和供水部件15之间的密封材料中确保进行水密连接所必需的压缩量30。另外,受水部件8和供水部件15的至少一方的接触部分上设有弹性材料。
贮水槽17中所存储的水通过供水部件15和受水部件8供给到电熨斗斗体1中的水箱7中。供水部件15的下方设置有孔18,孔18的下方设置盛水部件19。连通部件21使盛水部件19和设置在基座12的下部的排水孔20相连通。
基座12上还设有供水装置22和控制部件23。供水装置22由水泵等构成,用于将贮在贮水槽17中的水通过供水部件15和受水部件8送到电熨斗斗体1中的水箱7内。控制部件23由多个电子部件构成,用于对加热器5的通电及供水装置22的驱动等进行控制。
下面说明上述装置中的操作情况和作用。首先,在要进行熨衣时,把电熨斗斗体1放置在基座12的放置部件13上,接通电源。这时,设在电熨斗斗体1上的受水部件8与设在基座12上的供水部件15由引导部件16引导到相互对准的位置上且互相联结起来。这样,电熨斗斗体1中的水箱7和基座12中的贮水槽17即成为连通状态。
其后,电熨斗斗体1向后方移动时,密封材料中先出现一个被压缩量30,然后受电部件9和供电部件14再互相连接。之后,水位检测部件10将水位信息送给控制部件23,由控制部件23驱动供水装置22。亦就是说,受水部件8和供水部件15之间在确保进行水密连接所必需的可压缩部分30之后,供水装置22才被驱动。供水装置22被驱动时,贮水槽17中的水通过供水部件15和受水部件8供给到电熨斗斗体1的水箱7中。电熨斗斗体1的水箱7中达到规定的水量时,水位检测部件10将检测到这一情况,并传送到控制部件23,控制部件23就使供水装置22停止操作。
换句话说,由于受水部件8和供水部件15不连接好的话供水装置22就不会操作,因此供水就能可靠地进行,受水部件8和供水部件15之间就不会发生漏水、弄湿衣物等情况。这样,就可以防止出现水渍、和将湿衣物烫干需要额外的作业时间的问题,从而可以实现一种不会发生熨烫失误、使用方便的电熨斗装置。
当加热器5处于通电状态时,底板4即被加热,由控制部件23控制在规定的温度上。达到规定的温度后,用户就可以拿起电熨斗斗体1,进行熨烫操作。在用户将电熨斗斗体1从基座12上拿起时,受电部件9和供电部件14的连接将在受水部件8和供水部件15的连接被解除之前先被解除。在这一时刻,受水部件8和供水部件15之间的密封材料中也能够确保进行水密连接所必需的压缩量30。也就是说,在受电部件9和供电部件14之间的连接解除、水位检测部件10产生的水位信息断绝、供水装置22停止操作时,受水部件8和供水部件15的密封材料能够确保进行水密连接所必要的压缩量30。
这样,将电熨斗斗体1从基座12上拿起时,供水装置22先停止,然后受水部件8和供水部件15再分离。因此,即使在这一时刻,也可以发挥出与电熨斗斗体1放置在基座12时同样的效果。
下面描述电熨斗斗体1和引导部件16之间的尺寸关系。图6A、图6B为表示电熨斗斗体的放置状态的俯视图。另外,为明瞭起见,图6A,图6B没有示出提手11的后部的凸部。
如上所述,基座12上沿电熨斗斗体1的外部轮廓设有引导部件16,将电熨斗斗体1引导到使受水部件8和给水部件15对准的位置上。这样,在用户无意识的情况下也能进行加水。这里,在电熨斗斗体1的外轮廓和引导部件16之间需要设置规定的间隙,从而使放置进行起来更加顺畅。由于存在这样的间隙,电熨斗斗体1在引导部件16中有可能发生晃动。但即使在这样的场合下,供水部件15设置在放置部件13的左右方向的中心位置上要比配置在放置部件13的左或右要好。因为这样一来,图6A、图6B中所示的受水部件8和供水部件15之间的距离40将会减小。亦即,用户放置电熨斗斗体1的方向即使有偏差,也能使电熨斗斗体1的受水部件8和基座12的供水部件15之间的密封材料的压缩量30保持稳定。这样,在每次把电熨斗斗体1放到基座12时,无需特别留意受水部件8和供水部件15之间的结合情况,从而可以实现一种操作性能优异、使用方便的电熨斗装置。
另外,电熨斗斗体1上的受水部件8最好象图5中所示的那样设置在多个受电端子9A的连线方向上的中心位置上。这样,将电熨斗斗体1放置到基座12上时,由于电熨斗斗体1将被引导至使受水部件8和供水部件15对准的方向,因此,即使用户没有意识,也可以进行加水。
另外,孔18最好象前述的那样设置在供水部件15的下方,且盛水部件19最好设置在孔18的周围。基座12的下方最好再设置一个能够通过孔18或者盛水部件19、连通部件21进行排水的排水孔20。连通部件21和排水孔20构成排水机构。
在受水部件8和供水部件15万一因故障等原因造成漏水的场合下,漏出的水将被收集到孔18中。另外,再加上盛水部件19的话,可以增加收集漏水的容量。并且,如果设置能够通过连通部件21进行排水的排水孔20的话,水就可以被排出到基座12之外。这样,受电部件9、供电部件14和控制部件23上就不会有水,消除触电、误操作的可能性,用户可以安心进行熨烫。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排水孔20虽然设在了基座12的下方,但是如果设在比盛水部件19位于下方的基座12的侧面上的话,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如上所述,受水部件8最好设在电熨斗斗体1上的提手11的长度方向的延长线上,并处于受电部件9的后方。亦即,受水部件8设在比设有受电部件9的面突出的部分上。这样,万一受水部件8因发生故障等原因而出现漏水时,从受水部件8漏出的水滴也只会滴向下方,不会附着到受电部件9上。这样,当用户将电熨斗斗体1再次放置到基座12上、进入通电状态时,就没有发生触电的危险,用户可以安心地进行熨烫。另外,虽然在图1中受水部件8设在了受电部件9的上方,但是设在其下方也是可以的。在受水部件8设在受电部件9上方时,即使在电熨斗斗体1相对于放置部件13的放置面接近倾斜的场合下,受水部件8和供水部件15之间也能够比受电部件9和供电部件14之间先连接上。另外,在这样的场合下,基座12中的供水部件15很显然地设置在供电部件14的上方。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熨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熨斗斗体和基座,所述电熨斗斗体包括加热器;由所述加热器进行加热并形成气化室的底板;存贮被供给到所述气化室中的水的水箱;与所述水箱相连通的受水部件;和与所述加热器进行电气连接的受电部件,所述基座包括供所述电熨斗斗体放置的放置部件;当所述电熨斗斗体放置到所述放置部件上时,与所述电熨斗斗体中的所述受水部件相连接的供水部件;和在所述电熨斗斗体放置到所述放置部件上时,与设在所述电熨斗斗体中的所述受电部件进行电气连接的供电部件,在所述电熨斗斗体放置在所述基座上时,所述受水部件和所述供水部件之间的连接在所述受电部件和所述供电部件之间的连接之前先期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熨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水部件和所述供水部件、所述受电部件和所述供电部件的尺寸被设定为这样,即在所述受电部件和所述供电部件之间开始连接时,所述受水部件和所述供水部件之间的密封材料已经确保进行水密连接所必需的被压缩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熨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熨斗斗体与所述基座相脱离之际,所述受电部件和所述供电部件之间的连接在所述受水部件和所述供水部件的连接之前先期解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熨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水部件和所述供水部件、所述受电部件和所述供电部件的尺寸被设定为,当所述受电部件和所述供电部件之间的连接被解除时,所述受水部件和所述供水部件之间的密封材料已经确保了进行水密连接所必需的压缩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熨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还设有引导部件,所述引导部件在所述电熨斗斗体放置到所述基座上时对所述电熨斗斗体起到引导作用,使所述受水部件和所述供水部件互相对准,且使所述受电部件和所述供电部件互相对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熨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部件设置在前所述放置部件的中心线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熨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电部件含有多个受电端子,所述受水部件被设在所述多个受电端子的连线方向的中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熨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中的所述供水部件的下部设有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熨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设有与所述孔相连通的排水机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熨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座中的所述孔的周围还设有盛水部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熨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还设有与所述孔和所述盛水部件中的任一个相连通的排水机构。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熨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水部件设置在比设有所述受电部件的面靠外的部分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熨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水部件设在所述受电部件的上方。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电熨斗装置,包括含有加热器、底板、水箱、受水部件和受电部件的电熨斗斗体;和含有放置部件、供水部件和供电部件的基座。底板由加热器进行加热,并形成气化室。水箱用于存储供到气化室中的水。受水部件与水箱相连通。受电部件与加热器进行电连接。放置部件用于供电熨斗斗体安放。当电熨斗斗体放置到放置部件上时,供水部件与电熨斗斗体中的受水部件相连接,供电部件与电熨斗斗体中的受电部件进行电连接。此时,受水部件和供水部件之间的连接在受电部件和供电部件之间的连接进行之前先期进行。
文档编号D06F75/08GK1576447SQ200410071659
公开日2005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2日
发明者小林伸一郎, 池岛卫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