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纺织品染色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027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纺织品染色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用于连续纺织品的染色的方法以及一种实施这种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这种方法和装置例如用于纺织品的靛蓝染色,其中,几乎不溶于水的染料借助于碱和还原剂转变成对纤维有亲和力的水溶形式。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染料对纺织品纤维染色,这也称为轧染,在接着的也称为变绿的氧化以后,染料得到靛蓝颜色。也可以采用其他还原性染料,如阴丹士林染料和硫化染料。
作为纺织品规定为纺织带或长丝。
DE 43 14 402 A1介绍了一种长丝靛蓝染色的方法,其中长丝用染料多次轧染,并在一连接在后面的氧化行程中变绿。在轧染和变绿之间长丝被汽蒸。由此可以缩短轧染和变绿的还原时间。
由DE 43 42 313 A1已知一种用来施涂靛蓝染料的装置,其中长丝簇通过一入口压液装置引入染料浸渍槽,接着通过浸渍行程的出口压液装置引导以吸收染料。在染料浸渍槽和入口压液装置之间设一湿浸渍行程,它被封闭起来,防止空气进入,并保持低氧直至无氧,由此可以达到化学品消耗量的减少。
已知方法和装置的缺点是,在纺织品纤维上附着大量的氧气,例如附着在表面上或溶解在液体中,因此随染料一起进入染槽中。由此出现不希望的染料和染槽中的辅助材料如还原剂和碱的氧化。这造成化学品高的消耗、并带来相应的费用开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地改进纺织品的染色方法,其中,纺织品用染料多次轧染,接着在一氧化行程中变绿,使得可以大大节省化学品消耗量,同时达到均匀的染色结果。另一个目的是创造实施这种方法的装置。
第一个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的特征得以实现。由于使氧气在每次轧染之前被挤出纺织品,并且在每次变绿之前防止氧气重新进入纺织品,从而排除了所不希望的氧气进入染槽的可能性。
染槽内的氧气引起染料的氧化,由此使染料不再对纤维亲和,也就是说它不溶于水,并对染色不能再起作用。其次氧气造成辅助材料如还原剂和碱的消耗和/或转变成无效的形式。总之也就是说在已知方法中必须给染槽供应比对于染色本身所需要的更多的染料和辅助材料。
按本发明的方法避免这个缺点,并这样地防止染料和辅料氧化,而不能用于染色过程。与已知方法相比可以节省30至40%化学品的总消耗量,并相应地降低成本。其次达到均匀的染色结果。
权利要求6实现第二个目的。
从属权利要求涉及本发明优良的设计。
按权利要求2,通过浸入液体挤出氧气和接着压液保证氧气的完全排除。
按权利要求3,应用洗液促使按已知方法随废水一起流失的化学品回输到染色过程,使它们重新得到应用,洗液不含氧,具有所要求的PH值,因此最佳地适合于从纺织品中挤出氧气。
挤出氧气和接着变绿之间的无氧气氛防止纺织品在用染料润湿前或润湿时重新吸收氧气,然后带入染槽中。一次所建立的无氧气氛的保持可以用很少的费用实现,因为它在运行时实际上不受连续的纺织品的影响。
按本发明要求5,氮气是惰性的并可廉价地得到。
对于装置的权利要求也一样。


借助于一简化表示的对于长丝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附图表示按本发明的用于长丝染色的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所见,本发明的装置包括许多润湿级1和连接在每个润湿级1后面的氧化行程2以及一洗涤装置3。此外本装置包括—未画出—用来输入长丝4的装置,在该装置中长丝例如在一筒子架中从卷筒上退绕下来,并引到染色工序;以及用于干燥染色长丝4的装置。
每个润湿级1包括用来从长丝4中挤出氧气的装置5、一染槽6和一第二压液装置7。
挤压装置5包含一带至少一个第一转向辊9的槽8和一设置在长丝4在槽8的出口处的第一压液装置10。在槽8上固定一与排放相连的溢流管11。
在沿长丝4行进方向第一压液装置10后面短的距离处,设置带有许多第二转向辊12的染槽6。长丝4这样地绕第二转向辊12行进,使长丝在染槽6内走过足够长的路程。在染槽6出口区内染液液面上方这样地设置第二压液装置7,使得压出的染液流回染槽6内。
从长丝4从槽8的浴液中出来前开始到长丝进入第二压液装置7后终止的区域通过另一装置与周围大气隔开,为此这样地设置一外罩13,使它以一部分浸入槽8的浴液内,其余部分完全气密性地连接在槽8、染槽6和第二压液装置7上。外罩13可通过一未画出的管道连接在一氮气源上。
在压液装置7之后,长丝4穿过氧化行程2,并在这里进行多次转向。
可以顺次设置多个润湿级1和氧化行程2的组合,如通过长丝4的中断所表示的那样。
在最后一个氧化行程2后面设一洗涤装置3。它包括一洗涤槽14以及一个序列的第三转向辊15和第三压液装置16。洗涤槽14通过带分叉的管道17与每个槽8连接;根据位置条件而定,在管道17内分别设一泵18。
洗涤装置3后面连接一未画出的干燥器。
在运行时,长丝4从筒子架中抽出,并作为长丝簇引导到染色工序,在这里经过下述染色过程中的至少一个。
吸收有空气中的氧气的长丝4首先浸入槽8内,该槽装灌着来自洗涤槽14的洗涤水。洗涤水具有约11的合适的PH值或更高,并含有残存的染料和辅料,如碱和还原剂。由于洗涤水的这种性能,氧气被完全彻底地从长丝4中排除,并且长丝吸收部分染料。用这种方法只须给染槽6定量供给少得多的染料和辅料。
在浸渍后长丝4在第一压液装置10内这样地压榨,使得多余的液体被挤出并回流到槽8内。
在染槽6内长丝通过第二转向辊11这样地引导,使得长丝有足够的接触时间,以便与染液进行物质交换。向染液定量供给需要数量的水、染料和辅料。在离开染液后不久长丝4在第二压液装置7内重新压榨。这里,在第一和第二压液装置10、7内的压液压力一样大,使得长丝4在进入染槽6时具有和在它离开时相同的湿度,并防止染液变稀。
从第一到第二压液装置7、10的整个区域,在外罩13之下配备惰性气氛。为此在染色装置运行时在外罩13下方用氮气代替空气,氮气例如由一压缩气体瓶通过所属管道输入。在正常运行期间不需要或仅仅偶然需要补充供给氮气。
长丝从第二压液装置7的出口直接到达氧化行程,在那里染料与空气中的氧气以希望的已知方法反应。
根据不同的需要,多个上述的设备部件—润湿级1和氧化行程2—相互顺序连接成一组列,长丝顺序穿过多个染色工序。
在最后一个染色工序后,长丝在洗涤槽14内洗涤。为此长丝多次顺序交替地浸入洗涤槽14,并在第三压液装置16内压液。这时从长丝4中排除多余的染料和辅料。
最后长丝被干燥和后续处理,例如卷绕。代替长丝4,也可以处理其他纺织品,例如织物带。
附图标记1润湿级 2氧化行程3洗涤装置4长丝5挤压装置6染槽7第二压液装置8槽9第一转向辊 10第一压液装置11溢流管 12第二转向辊13外罩 14洗涤槽15第三转向辊 16第三压液装置17管道 18泵
权利要求
1.用于连续纺织品的染色的方法,其中,纺织品在至少一个槽内用染料多次轧染,接着在一氧化行程内变绿,然后纺织品被洗涤和干燥,其特征为在每次即将轧染之前从纺织品(4)中挤出氧气,并在每次变绿之前防止氧气重新进入纺织品(4)。
2.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为通过浸入液体和接着压液来挤出氧气。
3.按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为液体为洗涤水。
4.按权利要求1至3之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为在挤出氧气和接着的变绿之间总保持一种无氧气氛。
5.按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为采用氮气气氛。
6.用于连续纺织品的染色的装置,具有许多染槽,其中在每个染槽上连接一染料输入管;具有一连接在每个染槽后面的第二压液装置;具有许多氧化行程,它们分别设置在第二压液装置的后面;具有一洗涤槽和一干燥器,其特征为;在紧靠每个染槽(6)的前面设置用于将氧气从纺织品(4)中挤出的装置,并设有其他的装置(13),它们分别防止在挤出装置(5)和第二压液装置(7)之间纺织品(4)与氧气的接触。
7.按权利要求6的装置,其特征为挤压装置(5)包括一槽(8)和一第一压液装置(10)。
8.按权利要求7的装置,其特征为每个槽(8)与洗涤槽(14)水连接。
9.按权利要求7或8的装置,其特征为在第一和第二压液装置(7、10)中的挤压力一样大。
10.按权利要求9的装置,其特征为第一压液装置(10)与第二压液装置(7)相连。
11.按权利要求6至10之任一项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其他的装置包括一外罩(13)。
12.按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为外罩(13)可连接在一氮气源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纺织品染色的方法和装置。在纺织品染色的已知方法中,如特别是靛蓝染色方法中,氧气被拖带入染槽内。这阻碍纺织品吸收染料,因此必须借助于染槽内的还原剂去除氧气。这导致高的化学品消耗连同相应的费用,因此新方法应该达到所用化学品的节约。这通过这样的方法实现,即,在每次将要轧染之前从纺织品(4)中挤出氧气,并在每次变绿之前防止氧气重新进入纺织品(4)。
文档编号D06B3/00GK1576436SQ20041007127
公开日2005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8日
发明者汉斯·G·弗罗布洛斯基 申请人:祖克尔-米勒-哈科伯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