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杀菌健康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524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杀菌健康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中用于洗涤衣物的洗衣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各类洗衣机。包括单缸、双缸、半自动、全自动和滚筒式洗衣机,虽然为日夜奔忙的人们提供了轻松完成衣物洗涤的方便,减轻了沉重烦恼的家务劳动。然而它却不能避免多物同时洗涤衣物带来的交叉感染。一般同时洗涤多种不同衣物,还需要大量的水,而水往往是滋生各种细菌和传染病的温床。当某些衣物附带细菌后,在洗涤过程就会混杂溶解在洗衣机内桶中,依附在被洗物上,产生细菌交叉感染,比如感染各种皮肤病、皮肤骚痒等。洗衣机工作完后,洗涤桶内的排水通常是排不净的。这些余留的水为细菌的培养繁殖提供了滋生养息的环境。当人们再次使用时,细菌通过水再次扩散,传染附落在其它衣服上,威胁人们的健康。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洗衣机能够解决多物洗涤时细菌对衣物的交叉感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洗衣机存在多物洗涤会产生细菌交叉感染的问题。提供一种在洗涤衣物的同时,能够杀灭细菌的洗衣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动杀菌健康洗衣机,包括洗衣机本体和本体外壳内设置的洗涤桶,所述的本体内装有至少一个用于杀灭洗涤桶水内细菌的连接有导管的臭氧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臭氧发生器的导管可以连接于洗衣机的进水管;也可以是自由伸入洗涤桶的软管;还可以是导管固定连接在洗涤桶进口端的转盘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通过与其连接的导管将臭氧溶解於洗涤桶水中形成“臭氧水”。该臭氧水由于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和有突出的杀菌、消毒作用。可使细菌、真菌等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氧化变性,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牙胞、病毒、真菌等病菌,所以它是一种高效广谱杀菌剂。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很高,大约是氧气的10倍。臭氧水可对妇女、儿童使用的内衣、内裤、尿布、包被等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可以防止皮肤病及真菌引起的脚气类疾病,能够有效对衣服细菌进行杀灭。本实用新型从根本上解决了洗衣机多物洗涤交叉感染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为人们的提供了健康安全的保障。使人们对洗衣机用的开心,用的更放心。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安装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现形式,下面将结合附图给出最佳实施例,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细节和优点变得更为明显。
图1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的臭氧发生器1可以是安装在现有技术洗衣机本体外壳4的内侧壁上。连接其上的导管3可以是自由伸入洗涤涌2口置入其水中的软管。为使用和安装的方便,该软管可以直接与洗衣机的进水管连接(图中未示出)。臭氧发生器为公知技术,在此不作叙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在洗涤桶2的口边内侧圆周上装一个由滚珠组成的转盘(图中未示出),然后将臭氧导管3固定在该转盘上,让转盘随洗涤桶一起相对转动。导管3则以相对静止的方式向洗涤桶2注入臭氧气体。本实用新型的臭氧发生器并不受图中位置限制,在某些情况下应考虑安装在洗衣机额定水位的上方。比如导管3与洗涤桶直接连通时。
可以认为,上述实施例仅以列举的方式进行了描述,还可以有许多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这种装置。例如将导管4直接接入洗涤桶,或将导管从洗涤桶底部转轴开出进口连接装置来完成。尽管这种装置较为复杂,但还是可以实现的。因此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各种改变和变更是显而易见的,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附加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杀菌健康洗衣机,包括洗衣机本体和本体外壳内设置的洗涤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洗衣机本体内装有至少一个用于杀灭洗涤桶水内细菌的连接有导管的臭氧发生器。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臭氧发生器的导管连接于洗衣机的进水管。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是自由伸入洗涤桶的软管。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固定连接于洗涤桶进口端的转盘设置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杀菌健康洗衣机。它包括洗衣机本体和本体外壳内设置的洗涤桶。在洗衣机本体内装有至少一个用于杀灭洗涤桶水内细菌的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通过与其连接的导管将臭氧溶解于洗涤桶水中,形成“臭氧水”。该臭氧水由于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和有突出的杀菌、消毒作用。可使细菌、真菌等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氧化变性,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牙胞、病毒、真菌等病菌。臭氧水可对妇女、儿童使用的内衣、内裤、尿布、包被等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可以防止皮肤病及真菌引起的脚气类疾病。从而根本上解决了洗衣机多物洗涤交叉感染的问题。
文档编号D06F39/00GK2690434SQ20042003294
公开日2005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23日
发明者吴世蓉 申请人:吴世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