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电锭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523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减振电锭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减振装置的电动机,尤其是用于化纤行业粘胶长丝纺丝机上驱动离心罐的减振电锭电动机。
背景技术
电锭由电锭电动机和离心罐组成,在化纤行业粘胶长丝纺丝机上配套使用,用于加捻与脱水。由于粘胶长丝生产的特点,使得电锭长期处于高速状态下运行,且经常的启动和反接制动,因而对电锭电动机的安全和可靠性的要求很高。目前,现有的电锭电动机的一端通过端盖与固定在纺丝机横梁上的托架连接,电锭电动机的另一端通过锭盘与离心罐连接,端盖内设置有轴承。托架与电锭电动机的端盖之间设有减振器,该减振器为弹性材料制作,其上设置有螺柱和螺孔,安装时,将减振器上的螺柱旋入电锭电动机端盖的螺孔内,再利用减振器上设置的螺孔通过螺栓将其固定在托架上。这种通过减振器过渡的托架与电锭电动机的连接形式,从而使得电锭电动机在启动和反接制动时振动大、离心罐晃头现象明显、启动和反接制动慢,并且直接影响了电锭电动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电锭电动机与托架的连接为半刚性连接,故减振器的减振效果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行平稳、减振效果好的减振电锭电动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减振电锭电动机,电锭电动机的端盖与托架连接,托架与上述端盖之间设有减振器,所述托架与上述端盖之间通过连接柱连接,连接柱与托架上的安装孔之间留有轴向窜动距离,使得电锭电动机的端盖、减振器和托架之间为非刚性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上述电锭电动机的端盖、减振器和托架之间为非刚性的连接的方式,使得电锭电动机的端盖与托架之间的连接为弹性连接,从而充分发挥减振器的作用,可以充分消除电锭运转时产生的机械振动和共振,电锭启动和反接制动时无明显晃头现象,运行平稳、振动小,启动和反接制动快,可以长期高速运转,且提高了电锭电动机和轴承的使用寿命且维修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轴承上的凹槽内设置的弹性元件在自由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异型波形片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减振电锭电动机,其电锭电动机1的端盖2通过连接柱7与托架3连接,托架3与上述端盖2之间设有弹性材料制作的减振器5,连接柱7与托架3上的安装孔之间留有轴向窜动距离20,这样,电锭电动机1的端盖2通过连接在端盖2上的连接柱7在托架3上径向定位,而窜动距离20的存在又使得电锭电动机1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相对于托架3上下移动,这就形成了电锭电动机1的端盖2与托架3之间的弹性连接,从而可以充分发挥减振器5的作用,消除电锭运转时产生的机械振动和共振。
上述连接在端盖2上的连接柱7可以设置在减振器5之外,也可以穿过减振器5通孔6进行安装。当连接柱7穿过减振器5通孔6进行安装时,减振器5外形可设置成圆柱体,也可以为多棱体、椭圆体等等形状,圆柱体轴向中心位置设置与连接柱7适配的通孔6,这样,连接在端盖2上的连接柱7即可穿过上述通孔6和托架3上的安装孔,形成弹性连接。
在连接柱7伸出托架3上的安装孔的部分还可以设置有限位结构8,用于起到安全保护作用,限位结构8与托架3上的安装孔下端面9之间形成上述轴向窜动距离20。这样,端盖2、减振器5与托架3之间为弹性连接,但通过限位结构8又可以防止三者离散。
上述连接柱7可以螺柱、销轴、螺栓等,当采用螺柱、销轴等作为连接柱7时,在螺柱、销轴的适当位置设置定位销等即可形成限位结构8;当采用螺栓为连接柱7时,所述限位结构8为螺栓头。
减振器5上的通孔6为台阶孔,所述连接柱7的中部设置有凸台10,所述减振器5通过凸台10固定在端盖2上,同时,连接柱7的中部设置的凸台10还可以形成对减振器5的径向定位。
端盖2内设置有轴承4,轴承4的外圈与端盖2上的轴承安装孔配合,轴承4的外圈上设置有至少一圈凹槽11,凹槽11内设置有在自由状态下凸出轴承4的外圈表面的弹性元件12。当轴承4连同凹槽11内的弹性元件12安装到端盖2上的轴承安装孔上后,弹性元件12被压缩于轴承4的外圈与端盖2上的轴承安装孔之间,起到减振和防滑的作用,进一步减轻了电锭运转时产生的机械振动和共振,同时还可以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上述弹性元件12可以采用弹性材料如橡胶等制作,也可以使用现有的O型橡胶密封圈。
轴承4的端面与锁紧螺丝14之间设置有异型波形片13,利用异型波形片13的弹力,用于轴向预紧轴承4。异型波形片13为园环形薄片,园环形薄片上设置有至少三个沿轴向同方向凸出的波峰15,利用凸出的波峰15的弹力来轴向预紧轴承4,使得轴承4的轴向预紧力在动态和静态时均能保持相对均匀和一致。为了不在安装时磨损轴承4的端面,波峰15的安装方向最好处于与所述锁紧螺丝14接触的位置。
上述异型波形片13上还设置有凸出外园的止动耳16,端盖2上的轴承安装孔上设置有与所述止动耳16匹配的止动孔17,这样可以使得在安装时异型波形片13不随锁紧螺丝14转动,从而防止异型波形片13划伤轴承4的端面。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减振电锭电动机,其电锭电动机1的端盖2通过螺栓制成的连接柱7与托架3连接,托架3与上述端盖2之间设有橡胶制作的减振器5。减振器5的外形为圆柱体,其轴向中心位置设置有与螺栓适配的通孔6。连接在端盖2上的螺栓穿过上述通孔6和托架3上的安装孔,螺栓头与托架3上的安装孔的下端面9之间留有轴向窜动距离20,这样,电锭电动机1的端盖2通过连接在端盖2上的螺栓在托架3上径向定位并形成了电锭电动机1的端盖2、减振器5与托架3之间的弹性连接。
上述减振器5上的通孔6为台阶孔,所述螺栓的中部设置有凸台10,所述减振器5通过凸台10固定在端盖2上,同时,螺栓的中部设置的凸台10还可以形成对减振器5的径向定位。
端盖2内设置有轴承4,轴承4的外圈与端盖2上的轴承安装孔配合,轴承4的外圈上设置有两圈凹槽11,凹槽11内设置有在自由状态下凸出轴承4的外圈表面的O型橡胶密封圈。当轴承4连同凹槽11内的O型橡胶密封圈安装到端盖2上的轴承安装孔上后,O型橡胶密封圈被压缩于轴承4的外圈与端盖2上的轴承安装孔之间,起到减振和防滑的作用。
轴承4的端面与锁紧螺丝14之间设置有异型波形片13,利用异型波形片13的弹力轴向预紧轴承4。异型波形片13为园环形薄片,园环形薄片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六个沿轴向同方向凸出的波峰15,利用凸出的波峰15的弹力来轴向预紧轴承4,使得轴承4的轴向预紧力在动态和静态时均能保持相对均匀和一致。安装时,波峰15与锁紧螺丝14接触。上述异型波形片13上还设置有凸出外园的止动耳16,端盖2上的轴承安装孔上设置有与所述止动耳16匹配的止动孔17,这样可以使得在安装时异型波形片13不随锁紧螺丝14转动,从而防止异型波形片13划伤轴承4的端面。
权利要求1.减振电锭电动机,包括与电锭电动机(1)的端盖(2)连接的托架(3),托架(3)与上述端盖(2)之间设有减振器(5),其特征是所述托架(3)与上述端盖(2)之间通过连接柱(7)连接,连接柱(7)与托架(3)上的安装孔之间留有轴向窜动距离(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电锭电动机,其特征是所述减振器(5)为圆柱体,圆柱体的轴向中心设置有通孔(6),连接在端盖(2)上的连接柱(7)穿过上述通孔(6)和托架(3)上的安装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电锭电动机,其特征是在连接柱(7)伸出托架(3)上的安装孔的部分设置有限位结构(8),所述限位结构(8)与托架(3)上的安装孔下端面(9)之间形成上述轴向窜动距离(2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电锭电动机,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柱(7)为螺栓,所述限位结构(8)为螺栓头。
5.如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减振电锭电动机,其特征是所述减振器(5)上的通孔(6)为台阶孔,所述连接柱(7)的中部设置有凸台(10),所述减振器(5)通过凸台(10)固定在端盖(2)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电锭电动机,其特征是所述端盖(2)内设置有轴承(4),轴承(4)的外圈与端盖(2)上的轴承安装孔配合,轴承(4)的外圈上设置有至少一圈凹槽(11),凹槽(11)内设置有在自由状态下凸出轴承(4)的外圈表面的弹性元件(1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电锭电动机,其特征是所述弹性元件(12)为O型橡胶密封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电锭电动机,其特征是所述轴承(4)的端面与锁紧螺丝(14)之间设置有异型波形片(13),异型波形片(13)为园环形薄片,园环形薄片上设置有至少三个沿轴向同方向凸出的波峰(1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振电锭电动机,其特征是所述波峰(15)与所述锁紧螺丝(14)接触。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减振电锭电动机,其特征是所述异型波形片(13)上还设置有凸出外园的止动耳(16),端盖(2)上的轴承安装孔上设置有与所述止动耳(16)匹配的止动孔(1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化纤行业粘胶长丝纺丝机上驱动离心罐的减振电锭电动机,该电锭电动机的端盖与托架之间通过连接柱连接,托架与上述端盖之间设有减振器,连接柱与托架上的安装孔之间留有轴向窜动距离,使得电锭电动机的端盖、减振器和托架之间为非刚性的连接。这种结构使得电锭电动机的端盖与托架之间的连接为弹性连接,从而充分发挥减振器的作用,可以充分消除电锭运转时产生的机械振动和共振,电锭启动和反接制动时无明显晃头现象,运行平稳、振动小,启动和反接制动快,可以长期高速运转,且提高了电锭电动机和轴承的使用寿命且维修方便。
文档编号D01H7/04GK2681436SQ20042003259
公开日2005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6日
发明者赵海林, 刘兰刚, 向仕友 申请人:四川宜宾力源电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