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机中的四倍捻加捻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149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纺纱机中的四倍捻加捻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纱机中的四倍捻加捻机构,用于棉纺细纱纺纱及毛纺细纱纺纱倍捻加捻,属于纺织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作出以前,目前纺织厂使用的细毛纺纱及粗麻纺纱均是采用钢领或锭翼回转对纱加捻,卷绕是采用钢领或锭翼与筒管作相对运动,引导粗纱在筒管的径向一层一层地进行卷绕。
细纱纺纱是通过穿过钢领上的钢丝圈并获加捻,同时卷绕在紧套于锭子上的筒管上,卷绕的实现是依靠钢丝圈的转速落后于纱管的转速,二者转速差就是纱管单位时间内的绕纱圈数,钢领板上下运动形成管纱。
上述粗纱及细纱的加捻均是单捻,即锭子(或锭翼)转一圈,加一个捻(细纱加捻还要锭子转数减去卷绕转数),加捻速度低。其卷绕筒子要么在锭翼中间,要么在钢领板中间,卷绕筒子尺寸不能扩大,特别细纱,由于受到钢领直径的限制,只能是小卷装,要获得大卷装还要倒筒,并且致使同样长度内纱线接头增加,纱的质量降低。
纱线倍捻机构主要由锭杆、锭翼、锭盘、加捻盘、张力调节器及导纱瓷件等组成。纱线倍捻加捻的方法是将纱线预先卷绕成一定形状的纱筒,放置在倍捻锭子盛纱筒中间,纱线经锭翼,由锭盘顶端锭帽喂入置于纱筒中间张力调节器内,在导入锭杆上端的孔口进入锭杆中间孔内,到加捻盘时,折向储纱盘的边缘,并穿出锭子,纱线上升到锭子上端的导纱瓷件,导向卷绕部分。锭子中间放置的纱筒,由内磁铁和外磁盘间形成的磁性定位,保持静止状态。该种结构的倍捻加捻锭子尺寸大,结构复杂,纱线气圈大,张力增大,转速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合理;操作安全方便,纱线张力小,不易产生断纱,并可适用于不同品种纱线进行倍捻加捻的纺纱机中的四倍捻加捻机构。
本实用新型四倍捻加捻机构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带轮4安装在固定杆1上,由龙带2带动带轮4旋转,外磁盘14固定在机架上,特征是带轮22安装在带轮4上,由龙带5带动带轮22作反向旋转,加捻盘8与带轮4联成一体,加捻盘10安装在加捻盘8上端,加捻盘10由带轮22带动作反向旋转,隔离罩16安装在加捻盘8上,隔离罩15安装在加捻盘10上,纱线筒管11放置在隔离罩15内,退解盘17放置在纱线筒管11顶端,导丝组件固定在机架上。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制造成本低,使用安装方便;倍捻加捻时能实现纱线可加捻四个捻度,工作效率高,能提高成纱的产量质量,操作安全方便,纱线张力小;倍捻加捻方法简单,能顺利实现倍捻加捻过程;适用范围广,可对棉纺细纱、毛纺细纱等不同品种纱线倍捻加捻,也可替换目前常用的化纤长丝倍捻,短纤倍捻,真丝倍捻中的倍捻锭子。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固定杆1、龙带2、5、轴承3、6、带轮4、22、加捻盘8、10、磁件7、9、12、13、纱线筒管11、外磁盘14、隔离罩15、16、退解盘17、弹性组件18、导丝圈19、固定导丝圈20、纱线21、磁件23等组成。采用带轮4通过轴承3安装在固定杆1上,固定杆1安装在机架上。由龙带2带动带轮4旋转,带轮22安装磁件7通过轴承6安装在带轮4上,由龙带5带动带轮22作反向旋转,加捻盘8与带轮4联成一体,并由带轮4带动旋转,在加捻盘10上安装磁件9,加捻盘10安装在加捻盘8上端,加捻盘10通过磁件7、9由带轮22带动作反向旋转。隔离罩16通过轴承安装在加捻盘8上,隔离罩15通过轴承安装在加捻盘10上。隔离罩15、16上分别安装磁件13,并通过磁件13和安装在外磁盘14上的外磁件12形成固定状态,外磁盘14安装在机架上。纱线筒管11放置在隔离罩15内,退解盘17放置在纱线筒管11顶端,导丝组件固定在机架上。导丝组件由弹性弹簧组件18、导丝圈19、固定导丝圈20、磁件23等组成。在导丝圈19、固定导丝圈20上均匀间隔安装磁件23和弹性弹簧组件1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在本实用新型中纱线21-1从纱线筒管11上导出,通过退解盘17进入纱线筒管11中央内孔进入加捻盘10内孔被加捻第一个捻回;纱线21-2从加捻盘10导出,到达导丝圈19被加第二个捻回;纱线21-3从导丝圈19导出,到达加捻盘8被加捻第三个捻回;纱线21-4从加捻盘8导出被加捻第四个捻回。这样导出锭子的纱线21-4被加捻了四个捻回,最后纱线21-4进入卷绕机构。
权利要求1.一种纺纱机中的四倍捻加捻机构,采用带轮(4)安装在固定杆(1)上,外磁盘(14)固定在机架上,其特征是带轮(22)安装在带轮(4)上,加捻盘(8)与带轮(4)联成一体,加捻盘(10)安装在加捻盘(8)上端,隔离罩(16)安装在加捻盘(8)上,隔离罩(15)安装在加捻盘(10)上,纱线筒管(11)放置在隔离罩(15)内,退解盘(17)放置在纱线筒管(11)顶端,导丝组件固定在机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机中的四倍捻加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丝组件由弹性弹簧组件(18)、导丝圈(19)、固定导丝圈(20)、磁件(23)组成,导丝圈(19)、固定导丝圈(20)均匀间隔安装磁件(23)和弹性弹簧组件(1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纱机中的四倍捻加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弹簧组件(18)由弹性件及弹簧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机中的四倍捻加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捻盘(10)上安装磁件(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机中的四倍捻加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轮(22)上安装磁件(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机中的四倍捻加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罩(15、16)上分别安装磁件(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机中的四倍捻加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磁盘(14)上安装磁件(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纱机中的四倍捻加捻机构,属于纺织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其主要采用带轮安装在固定杆上,由龙带带动带轮并同时带动其中一只加捻盘作反向旋转,加捻盘安装在带轮上,两只隔离罩分别安装在两只加捻盘上,纱线筒管放置在其中一只隔离罩内,退解盘放置在纱线筒管顶端,导丝组件固定在机架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制造成本低,使用安装方便;倍捻加捻时能实现纱线可加捻四个捻回,工作效率高,能提高成纱的产量质量,操作安全方便,纱线张力小,能顺利实现倍捻加捻过程;适用范围广,可对棉纺细纱、毛纺细纱等不同品种纱线倍捻加捻,也可替换目前常用的化纤长丝倍捻,短纤倍捻,真丝倍捻中的倍捻锭子。
文档编号D01H7/02GK2739206SQ20042007802
公开日2005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2日
发明者刘光容 申请人:刘光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