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拉压易织制的异型立体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441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抗拉压易织制的异型立体织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异型立体织物中形状织物,属异型立体织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异型立体织物是纺织领域中的一个新成员,产品形式有形状织物、多层织物及拱顶织物。它交织紧密,经树脂填充等处理后形成增强体复合材料,有着良好的抗拉压、抗冲击及抗层件剪切等机械性能,并易于结合新原料、化学整理等使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能得到进一步增强和提高,可起到以柔克刚,以纺织材料取代化学塑料制品的作用,故被广泛用作航空航天、建筑、渔业、医疗、军事等领域中的工业型材。
在异型立体形状织物中,已经有人研制出“T”、“十”、“工”、“日”等织物的设计方案,这些形状织物有各自的结构和使用特性,也存有不同的使用局限性。如“日”字形状织物,由于只有两个填充空间和单一的中间横道,形成的填充增强体垂直方向的抗拉压能力要明显低于水平方向的抗拉压能力。随着纺织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扩大,现有立形状织物产品远还不够丰富,难以满足多样化、多用途的使用需求。为此,还应研制开发其它形状结构的异型立体织物。
此外,现有的异型立体织物,其组织结构均是由经纱、纬纱和垂纱交织而成,需采用复杂昂贵的三维织机、或经过改造的特殊织机如多梭道织机等织制,导致织制很不方便,且生产成本也相应增加,不利于异型立体形状织物的推广应用。为此,应研发织制方便及生产成本低的异型立体织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拉压性能好且便于织制的异型立体织物。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抗拉压易织制的异型立体织物,织物横截面为“田”字形,外框和内“十”字分别由两层纬纱交织中间的经纱1而成,内“十”字的四个端头中,每一端头的两层纬纱分别与一条外框边的两层纬纱相接。
上述抗拉压易织制的异型立体织物,所述纬纱为循环交织的一根纱线2,将纬纱2的首端用3表示,尾端用4表示,将所述“田”字形的外框分成8段,每段分别用S7、S11、S12、S10、S6、S2、S1、S3来表示,将内“十”字分别用S4、S9、S8、S5来表示,则纬纱按如下路径绕织在经纱1上3—S1—S3—S7—S11—S12—S10—S6—S2—S1—S4—S9—S12—S11—S8—S5—S6—S10—S9—S4—S3—S7—S8—-S5—S2—4。
上述抗拉压易织制的异型立体织物,所述“田”字形的外廓为矩形、正方形或梯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1.提供的横截面为“田”字形的异型立体织物,由于其内具有对称的十字形支撑,以其为骨架,经填充形成的复合型材在纵、横两方向都能承受较大强度的拉压作用力,具有结构强度高、承重能力强之显著特点;2.填充空间多达四个,可通过填充物的增加提高复合型材的承载能力,并方便了较多数量填充物复合型材、特别是管束型材的开发;3.构成中的内“十”字筋与“田”字外框边可紧密交织在一起,形成整体、紧凑、自然、平滑的连接结构;4.由于构成中没有垂纱,故可通过压扁法等利用二维织机进行产业化织制生产,从而避免购置三维织机等专用设备的庞大投资,并可因此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丰富发展了异型立体织物的品种,因其便于织制及低成本而易于推广,纱线所用材料可选棉、化纤、金属等,能更好地满足航空航天、建筑、渔业、医疗、军事等领域对异型立体织物多样化、多用途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适宜作为复合型材中的异型立体织物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织制时的压扁图;图3是投梭路径图;图4是上机图。
图中各标号为1经纱,2纬纱,3纬纱首端,4纬纱尾端,S1、S2、S3、S6、S7、S10、S11、S12分别表示“田”字形外框的8段,S4、S9、S8、S5分别表示“田”字形的内“十”字段。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1,图中的圆黑点表示经纱,环绕线条表示夹绕中间经纱的两层纬纱,内“十”字具有上、下、左、右四个端头,每一端头的两层纬纱分别与“田”字型的一条框边的两层纬纱相接。内“十”的横、竖两段与“田”字型的各框边均紧密交织在一起,形成整体有机、自然、平滑的连接结构。
本方案使用传统的二维织机来织造三维“田”字形织物,该技术把“田”字形的竖线压扁后和横线形成2或4层织物进行织造。
参阅附图2、3。使用二维织机织制本实用新型时,先用压扁法将“田”字形压扁,将压扁的“田”字分成α1、α2、α3、α4四个区,其中α1、α4区中的左、右两半竖线与上、下两半边横线织成两层织物,α2区左、中两半竖线与中、下两半边横线织成四层织物,α3区中、右两半竖线与上、中半边横线织成四层织物,整经时α1、α4区为4的整倍数,α2、α3区为8的整倍数,图3中P1、P2、P3、P4、P5、P6、P7、P8代表投梭路径。
图4是采用二维织机织制时的上机图。图4中左上方为穿综图,左下方为组织图,表示经线所在综框的提落,右下方为纹板图。据此上机图交替提升综框并图3穿梭引纬,便可织制得到“田”形立体织物。采用的二维织机应为多臂机并使用全部16片综框。
权利要求1.一种抗拉压易织制的异型立体织物,其特征在于,织物横截面为“田”字形,“田”字形的外框和内“十”字分别由两层纬纱交织中间的经纱[1]而成,内“十”字的四个端头中,每一端头的两层纬纱分别与一条外框边的两层纬纱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拉压易织制的异型立体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层纬纱为循环交织的一根纬纱[2],将纬纱[2]的首端用[3]表示,尾端用[4]表示,将所述“田”字形的外框分成8段,每段分别用[S7]、[S11]、[S12]、[S10]、[S6]、[S2]、[S1]、[S3]来表示,将内“十”字分别用[S4]、[S9]、[S8]、[S5]来表示,则纬纱按如下路径绕织在经纱[1]上[3]-[S1]-[S3]-[S7]-[S11]-[S12]-[S10]-[S6]-[S2]-[S1]-[S4]-[S9]-[S12]-[S11]-[S8]-[S5]-[S6]-[S10]-[S9]-[S4]-[S3]-[S7]-[S8]-[S5]-[S2]-[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拉压易织制的异型立体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田”字形的外廓为矩形、正方形或梯形。
专利摘要一种抗拉压易织制的异型立体织物,属纺织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织造立体织物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织物横截面为“田”字形,“田”字形的外框和内“十”字分别由两层纬纱交织中间的经纱而成,内“十”字的四个端头中,每一端头的两层纬纱分别与一条外框边的两层纬纱相接。本实用新型由于田字形内具有对称的十字形支撑,经填充形成的复合型材在纵、横两方向都能承受较大强度的拉压作用力,具有结构强度高、承重能力强之显著特点。可通过压扁法等利用二维织机织制生产,无需购置三维织机等专用设备,投资少,生产成本低,适宜作为异型立体复合织物使用。
文档编号D03D25/00GK2753754SQ20042009193
公开日2006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13日
发明者刘海文, 刘广平, 何新勇 申请人:河北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