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刺绣机的机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651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刺绣机的机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刺绣机用机架(body frame),更详细地说,涉及具有如下特征的用于刺绣机的机架构造,其在底面上设置的一对底块上分别固定有下梁支持块和前方支持块,所述下梁支持块的上表面固定有下梁的两端部,通过在所述下梁和前方支持块的上表面依次层叠固定上梁支持块和上梁,能够提高机架装配时的工作效率,并保持重量平衡从而提高安全性。在所述上梁支持块和上梁的后方,在安装并固定后方支持块的基础上,为了防止下梁的弯曲变形,设置梁连接部件和中央支持块以及梁加强部件,从而能够增加机架整体的强度。
现有技术在使用刺绣机的操作中,抑制因针和梭子的驱动导致机架振动的方案是利用在机架的各部分加装加强用铁制梁的方法。但是这使机架的构造复杂,增加了机体的重量,并导致其他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韩国特开第1977-15833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机架构造。图1显示了该公报记载的用于多头式刺绣机的一体型机架的构造。图1的机架1在长度方向上具有预定的间隔,底面2上配置有一对机座3,机座3的上表面分别设立有一对支柱4。
支柱4的上端面由于要安装对针进行驱动的缝纫机头(图中未示出),因此上部框架5的两端部分具有较高强度并被加以固定。上部框架5的下方由于要安装内置有梭子(图中未示出)的梭子座(图中未示出),因此在支柱4之间延伸设置有高强度的下部框架6。
所述上部框架5固定在支柱4的上端面,下部框架6的两端部固定在支柱4的中间部分。为使机座3、支柱4及上部框架5的结合得更牢固,在所述支柱4的背面侧设置辅助支柱7。
但是,在上述构成的一体型机架构造中,当对下部框架6的上表面进行平面加工时,由于左、右侧端的上方突出的支柱4的缘故,很难在平面加工机械上设置机架,存在着在下部框架6和支柱4的接合部处很难进行平面作业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特开第2000-245986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机架,图2显示了该公报记载的多头式刺绣机的块型机架构造。图2的机架1具有长度方向上的间隔。在底面2上配置有一对机座3。在机座3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一对下部支柱8。
在下部支柱8的上端面,配置并固定下部框架6的两端部,以设置内藏有梭子的机座部。下部框架6的左、右侧端部的上表面上具有一对上部支柱9。上部支柱9的上端面由于安装有驱动针的缝纫机头(图中未示出),因而配置并固定了具有较高强度的上部框架5的两端部。
上部框架5固定在上部支柱9的上端面,下部框架6的两端部固定在下部支柱8的上端面。
但是,上述构成的刺绣机的块型机架构造是在机架的中间部以上的位置上共同设置了上部框架5和下部框架6,由于上部框架5和下部框架6上分别设置了多个缝纫机头(图中未示出)和梭子座(图中未示出),因而机体部的中心偏向机架的上方,重量的平衡不稳定,降低了机器的安全性。
而且,机体部中心象这样偏向底部的上方,而作为振动源的缝纫机头和梭子座都设置在机架的上部,所以容易发生上述机架的上部相对于底部产生振动的问题。
另外,如图3a和图3b所示,上述一体型机架1的构造是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支柱4,在支柱4之间的上、下部框架5、6的两端部以延伸跨接的方式固定,所以分别安装固定有缝纫机头和机座部的上、下框架5、6的中间部分具有向下方弯曲变形的严重问题。
本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改善刺绣机制作时机架的装配性、提高工作者的生产效率、降低制作时间、保持机架的重量平衡从而提高安全性,通过使用梁连接部件和梁加强部件及中央支持块,来减小上、下梁的弯曲变形。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下述用于刺绣机的机架构造,在底面上设置的一对底块上分别固定有下梁支持块和前方支持块,在所述下梁支持块的上表面配置并固定有所述下梁的两端部,在所述下梁和前方支持块的上侧部依次层叠和固定有上梁支持块和上梁,并且在所述上梁支持块和上梁的后方安装固定有后方支持块,为了防止上梁和下梁的弯曲变形,设置有梁连接部件和梁加强部件及中央支持块。


图1显示了常规的多头式刺绣机的一体型机架结构;图2显示了常规的多头式刺绣机的分块型机架结构;图3a示意性地显示了图1的一体型机架结构中上部框架的弯曲量;图3b示意性地显示了下部框架的弯曲量;图4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刺绣机的机架结构的外观图;图5是图4中的机架的侧面图;图6是分解图4中的机架的各组成结构的分解图;图7a是示意性地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刺绣机的机架中上梁的弯曲情况的示意图;图7b是示意性地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刺绣机的机架中下梁的弯曲情况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刺绣机的机架构造。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刺绣机的机架的结构外观图,图5是图4所示机架的侧面图,图6是图4所示机架的部分分解装配图。
如上述附图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刺绣机用机架100的结构包括在底面上左、右间隔一定距离配置的底块110;下梁支持块120,其下表面固定在所述底块110的上表面上;在所述下梁支持块120的前方部位配置并固定的前方支持块130,以防止下梁140变形;下梁140,其前表面固定有用于安装机座部142的机座部固定部件144,其两端部被支承在所述下梁支持块120的上表面上并被固定;上梁支持块150,其固定于下梁140和前方支持块130的上方侧;上梁160,其两端部配置固定在上梁支持块150的上表面,其前表面附着有与机座部142一起进行裁缝作业的缝纫机头162;在上梁160和上梁支持块150的后方纵向设立的后方支持块170,用以防止上梁160的歪斜;梁连接部件220,以与上梁160和下梁140的后表面分别连接的形式安装,用以防止所述上梁160的弯曲变形;固定于下梁140的中央下部的中央支持块210,用以防止所述下梁140的弯曲变形,以及梁加强部件200,其上、下端部分别与梁连接部件220和中央支持块210连接固定,用以防止上、下梁160、140的弯曲变形。
所述上、下梁160、140和上、下梁支持块150、120及前方支持块130和后方支持块170,以及整个梁连接部件220都是由高强度的钢材形成的。
如图6所示,底块110配置在底面上,并在左、右侧方向上间隔有一定距离。该底块110是由前、后方向上具有预定长度的长方形四角管形成。其前、后端的下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底面接地部112。底面接地部112上具有高度调节器(图中未示出),能够调节底块110自底面起的高度,从而调节机架100的整体的水平度。
在底块110的上表面上设立的下梁支持块120形成为立方体状,其下表面固定于底块110的上表面上。
为防止下梁140向前、后方向歪斜,配置固定在所述下梁支持块120的前方部位的前方支持块130形成为纵向上具有预定高度的四角柱状,其下侧表面固定在底块110的上表面上,其后面的下侧部分形成为与上述下梁支持块120的前表面接合固定的构造。
下梁140的两端部以承载在所述下梁支持块120的上表面上,并被固定。该下梁140由横向上具有预定长度的四角管形成,其两端侧的前表面与前方支持块130的后表面上侧部分接合固定。
下梁140的前表面上附着固定有机座部固定部件144,将内置有起伏杆(fook,图中未示出)的机座部142安装在与缝纫机头162分别对应的位置上。机座部固定部件144由具有 字形侧截面形状的槽钢部件形成,其上表面使用预定的连接装置来固定机座部142。机座部142的内部具有起伏杆(图中未示出),能够与缝纫机头162中的多个针配合对缝制物进行缝制。
在下梁140的前表面与前方支持块130的后表面接合固定的接合部的上侧,固定有形成为立方体状的上梁支持块150。
在上梁支持块150的上表面上,使用常规的结合装置将缝纫机头162固定在长度方向上配设的上梁160的两端部。缝纫机头162由横向上具有预定长度的四角管形成,其前表面上具有多个针。
上梁160的两端后表面上固定有后方支持块170,其由具有长方形的四角断面的四角管形成,用于防止上梁160的歪斜。
后方支持块170的前表面上侧部分与上梁160的后表面接合固定,其前表面下侧部分与上梁支持块150的后表面接合固定,其下表面固定在下梁140的上表面的另一端部。
在上、下梁160、140的后表面的中央使用常规的连接装置连接安装梁连接部件220,其形成为“コ”字形状,用于防止上梁160向下方弯曲。
梁连接部件220形成为“”字形状,由上梁连接部件180和下梁连接部件190形成。上梁连接部件180通过固定螺栓等连接装置固定在上梁160的后表面。下梁连接部件190通过使用固定螺栓等连接装置固定在下梁140的中间部位的后表面。
下梁连接部件190从下梁140的后表面突出一定的长度,其上表面上固定有上梁连接部件180的下端部,下表面上固定有梁加强部件200的上端部。
梁加强部件200用于防止上、下梁160、140的弯曲变形,其上端部与梁连接部件220的下表面连接固定,下端部与安装在下梁140的中央下侧部的中央支持块210连接固定。
中央支持块210形成为具有一定高度的四角柱状,用于防止所述下梁140的弯曲变形,其上表面固定在下梁140的中央下侧部,其与底面接触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具有高度调节器(图中未示出)的底面接地部112。
上述构成的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刺绣机制作时改善机架的装配性,减少制作时间,并能够维持机架的重量平衡,从而提高安全性,由于下梁的两端部采用承载在下梁支持块的上表面上的构造配置固定,具有能够提高下梁的支持强度的效果。
最后,由于防止上、下梁弯曲变形的梁连接部件、梁加强部件及中央支持块都是分别连接安装的,因此,如图7a、7b所示,能够显著降低由于机架大型化而引起的上、下梁的弯曲变形。由于上梁的后表面和下梁的前表面上分别连接固定有后方支持块和前方支持块,能够起到防止上、下梁倾斜的效果。
权利要求1.用于刺绣机的机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块(110),由长方形的四角管形成,在左、右方向上具有预定的间隔,设置在底面上;下梁支持块(120),其下表面固定在所述底块(110)的上表面上;前方支持块(130),为具有预定的纵向高度的四角柱状,设置于所述底块(110)的上表面,以防止下梁(140)歪斜;下梁(140),由具有预定的横向长度的四角管形成,在前表面固定有用于安装机座部(142)的机座部固定部件(144),所述下梁(140)的两端部固定于所述下梁支持块(120)的上表面;立方体状的上梁支持块(150),固定于所述下梁(140)和前方支持块(130)的接合部的上侧;上梁(160),由具有预定的横向长度的四角管形成,其前面部分的长度方向上配置有缝纫机头(162),其两端部固定在所述上梁支持块(150)的上表面;由长方形的四角管形成的后方支持块(170),设置在所述上梁(160)的两端后表面上,以防止所述上梁(160)歪斜;具有预定高度的四角柱状的中央支持块(210),固定在所述下梁(140)的中央的下部,以防止所述下梁(140)弯曲变形;梁连接部件(220),连接安装在所述上梁(160)和下梁(140)的后表面的中央,以防止所述上梁(160)向下方弯曲;和梁加强部件(200),其上、下端部分别连接固定在梁连接部件(220)和中央支持块(210)之间,以防止所述上梁(160)和下梁(140)弯曲变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刺绣机的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梁连接部件(220)包括上梁连接部件(180)和下梁连接部件(190),所述上梁连接部件(180)的上端部通过紧固装置附着固定在所述上梁(160)的后表面,所述紧固装置包括固定螺栓,所述下梁连接部件(190)从所述下梁(140)的后表面突出并固定在所述下梁(140)的后表面上,所述下梁连接部件(190)的上表面上固定有所述上梁连接部件(180)的下端部,下表面固定有所述梁加强部件(200)的上端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刺绣机的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梁连接部件(220)为“コ”字形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刺绣机的机架,使用梁连接部件和梁加强部件及中央支持块来减小上、下梁的弯曲变形。包括在底面上左、右一定间隔配置的底块;下梁支持块,其下表面固定在底块的上表面上;在下梁支持块的前方配置固定的前方支持块;下梁,其前表面固定有机座部固定部件,其两端部固定于下梁支持块的上表面;固定于下梁和前方支持块的上侧部的上梁支持块;上梁,其两端部固定在上梁支持块的上表面,其前表面附着有缝纫机头;在上梁和上梁支持块的后方纵向设立的后方支持块;与上、下梁的后表面分别连接的梁连接部件;固定于下梁的中央下部侧的中央支持块,及上、下端部别连接固定在梁连接部件和中央支持块之间的梁加强部件。
文档编号D05C9/00GK2765926SQ20042011255
公开日2006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6日
发明者姜斗和 申请人:日星特殊精密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