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机的操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170阅读:8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刺绣机的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刺绣机的操作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刺绣机的操作方法,其在操作中检测线是否断开,并且当线断开时停止操作,从而自动将新的面线穿过针的针眼。
背景技术
通常,自动刺绣机包括设置在安装框架前面的机头(head stem);安装到机头上并且将多个线轴上的各种颜色的面线按照刺绣工作的方向进行供送的线供送装置;以及通过将供应的面线纫针以执行刺绣工作的针工作单元。
此外,根据安装到线供送装置和针工作单元上的针的数量,自动刺绣机被分为单针型和多针型。
单针型自动刺绣机将多个线轴上的多种颜色面线中的一根供给单个针工作单元执行刺绣工作。
多针型自动刺绣机将多个线轴上的多种颜色的面线供给多个针工作单元执行刺绣工作。
下面,将示例地描述单针型自动刺绣机。
在传统单针型自动刺绣机中,从多个线轴上的多种颜色面线中选择的一根面线在通过线供送单元时经过并抵抗线张力调节体,以便调节其张力。然后,该面线被保持在线拾取单元中,向针移动,并通过纫针器穿过针眼,该纫针器具有能够穿过针眼的钩。这里,在缝针时,线拾取单元在预定区域内往复运动,以加强和释放面线的张力。
同时,在刺绣工作正常进行期间面线断开的情况下,预定的传感器检测到面线断开并停止刺绣机。此时,用户手动将面线穿过针眼,或者手动将面线传送到线供送单元的备用位置,以便将断开的面线传送给针,然后重新启动刺绣机。
然而,在此传统的自动刺绣机中,当刺绣工作正常进行期间面线断开时,为了再次供给面线断开的针,用户要手动将面线穿过针眼,然后重新启动刺绣机。因此,要占用相当多的时间将新的面线穿过针眼并重新启动刺绣机,即用新的面线替换断开的面线,从而传统的刺绣机降低了生产率,且难以实现自动化系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刺绣机的操作方法,其在面线断开时能够减少供送带有面线的针工作单元所需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率并实现其自动化系统。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方面通过提供一种刺绣机的操作方法来实现,所述刺绣机包括线供送器;针工作单元,该针工作单元具有穿有从线供送器供应的面线的针,并执行缝纫操作;线供送单元,该线供送单元形成从线供送器到针工作单元的预定的线输送路径,并且具有用于供应面线的面线供送器以及使用该面线纫针的纫针器;断线传感器,该断线传感器用于检测沿线输送路径输送的面线是否断开;以及剪切单元,该剪切单元用于剪切线输送路径上的面线,所述操作方法包括控制所述断线传感器检测面线是否断开;停止所述针工作单元的操作;从所述针工作单元恢复断开的面线;以及驱动所述面线供送器,为所述针工作单元供送新的面线以纫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操作方法还包括在停止所述针工作单元之后,驱动所述剪切单元剪切断开的面线。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操作方法还包括在用新线纫完针之后,驱动所述针工作单元使所述针执行缝纫操作。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刺绣机的透视图。
图2是图1中驱动部分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3是图1中刺绣机的控制框图。
图4是图1中刺绣机的控制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刺绣机的线张力调节器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6是图5中线张力调节器的局部放大透视图。
图7是图6的分解透视图。
图8A、8B、9A和9B是显示将面线缠绕在线张力调节器上的过程的局部放大透视图和侧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刺绣机的线取出单元的放大透视图。
图11是图10的侧视图。
图12A至12C是显示线拾取单元与线取出杆之间的操作的平面图。
图13是显示当线拾取单元位于下死点时线被线拾取单元保持的状态的局部放大透视图。
图14是显示当线拾取单元位于上死点时线被线拾取单元保持的状态的局部放大透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刺绣机的纫针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16是图15的局部放大分解透视图。
图17至20是显示图15中纫针单元的纫针操作的透视图。
图21是当图15中的纫针单元完成纫针操作时的放大透视图。
图22和23是显示纫针单元的线输送单元的操作的局部透视图。
图24是当纫针单元的线输送单元完成操作时的局部透视图。
图25至27是显示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刺绣机中依次剪切面线的过程的示意性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刺绣机1包括安装框架5;设置在安装框架5前面的机头7;线供送器10,该线供送器10安装到机头7上,并将从对应多种颜色的多个线轴上的多根面线中选择的一根面线供应给针21;针工作单元20,该针工作单元20具有穿有面线3的针21,并执行针21的缝纫操作;线供送单元,该线供送单元将来自线供送器10的面线3供应给针工作单元20,并将面线3穿过针21;断线传感器240,该断线传感器240用于检测沿线输送路径移动的面线3是否断开;以及剪切单元270,该剪切单元270剪切线输送路径上的面线3。
安装框架5坐落在水平面上如地面上,或者安装到墙壁、其它机械或类似物上,从而支撑机头7和类似物。
机头7优选形成为近似矩形板的形状,以在其前部支撑线供送器10和线供送单元。可替换地,机头可以具有各种形状。
线供送器10包括线供送块11,该线供送块11形成有多个线备用管11a,从多个线轴输送的面线3的末端容纳在该线备用管11a内以备用;多个连接管13,该连接管13放置在线供送块11的下面,并与各自的线备用管11a连通;线支撑块15,该线支撑块15支撑多个连接管13,并形成有与多个连接管13连通的单个线供送路径15a;线引导块17,该线引导块17设置在线支撑块15的下面,并形成与线供送路径15a连通的线引导路径17a;以及气源(未显示),该气源设置成与线供送块11中的每个线备用管11a连通,并且选择性地向线备用管11a喷射高压空气,从而选择性地将容纳在线备用管11a中的面线中的一根面线供送给针工作单元20。
此外,线供送器10优选包括辅助气源(未显示),该辅助气源连接到线支撑块15,并喷射空气以便于将穿过连接管13之一并经过线支撑块15和线引导块17输送的面线3供送给针工作单元20。
针工作单元20包括单个针21,该针21可往复运动地设置在机头7的下面,并且面线3穿过该针21以执行刺绣工作;以及压脚(未显示),在针21执行缝纫工作的同时,该压脚沿针21的移动方向压住刺绣件。针21安装到针杆25上,并且针杆25通过针杆驱动器27在预定的缝纫工作区域内往复运动。这里,针杆25和针杆驱动器27通过离合器彼此连接或者分离,从而针杆21的往复运动通过离合器的连接传递给针杆25,从而允许针21在缝纫工作区域内往复运动并执行缝纫工作。
线供送单元包括面线供送器,该面线供送器形成从线供送器10到针工作单元20的预定的线输送路径,并供送面线3;以及纫针器140,该纫针器140将面线3穿过针21。
面线供送器包括线张力调节器31,该线张力调节器31设置在线输送路径上,并调节向针21输送的面线3的张力;线拾取单元60,该线拾取单元60拾取面线3并加强/释放面线3的张力;以及线取出单元80,该线取出单元80取出线输送路径上的面线3并将其保持在线拾取单元60上。
如图5至图9所示,线张力调节器31设置在线支撑块15与线引导块17之间,并且包括线张力调节体32,该线张力调节体32将面线3部分缠绕到线张力调节体32上并与之接触,以调节面线3的张力;以及线缠绕单元35,该线缠绕单元35保持面线3的固定和转动,以便使面线3缠绕在线张力调节体32上。
线张力调节体32形成盘的形状,并且形成有沿其圆周开槽的线接触部分33,面线3部分缠绕在该线接触部分33上。线张力调节体32容纳在线缠绕单元35的容纳凹槽39内(后面描述)。当面线3接触线接触部分33并经过线接触部分33时,线接触部分33产生阻力,从而调节面线3的张力。同时,线张力调节体32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二旋转轴123(后面描述)。
线缠绕单元35放置在线支撑块15的下面,并且整体连接到第二旋转轴123并与之一起旋转。此外,第二旋转轴123的轴线与面线3的移动路径间隔开预定距离。并且,线缠绕单元35贯通形成有线通孔,该线通孔作为保持器37用于保持面线3。
此外,线缠绕单元35形成有容纳凹槽39以容纳线张力调节体32,并且通过主驱动器100(后面描述)旋转,从而将面线3部分缠绕到线张力调节体32的线接触部分33上。
线缠绕单元35连接到旋转运动转换器(后面描述),并且相对于线张力调节体32旋转,从而允许面线3缠绕到线张力调节体32上。
如图10至图14所述,线拾取单元60包括在上死点和下死点之间振荡的臂61;形成有开口65且设置在臂61的预定区域内以保持面线3的线保持器63;以及用于驱动臂61振荡的臂驱动器75。
臂61由臂驱动器75驱动,以在线输送路径前面的上死点和下死点之间振荡。这里,液压缸、电机、凸轮装置、螺线管装置或类似物能够用在臂驱动器75中。
线保持器63设置在臂61的自由端内,并且随着臂61在上死点和下死点之间振荡。线保持器63形成开口65以保持面线3。
另外,线保持器63包括翼片67以防止保持在开口65中的面线3脱离。这里,翼片67可旋转地连接到线保持器63的开口65的附近区域,用于打开和关闭开口65。此外,翼片67的一侧通过线保持器63内的翼片弹性单元69弹性支撑。翼片弹性单元69弹性压迫翼片67以关闭开口65。根据该实施方式,所示的卷簧作为翼片弹性单元69,但不限于此。可替换地,板簧、螺旋弹簧等以及卷簧都能够用作翼片弹性单元69。此外,当翼片67通过翼片弹性单元69旋转并关闭开口65时,翼片67的自由端通过设置在线保持器63的开口区域内的翼片挡块71阻挡而不再旋转。
因此,翼片67当线取出杆81(在后面描述)被压迫时打开开口65,并且通过翼片弹性单元69闭合开口65以防止保持在开口65中的面线3脱离。
线取出单元80包括线取出杆81,该线取出杆81在将面线3从线输送路径上取出的取出位置与将面线3保持在线保持器63中的线保持位置之间往复运动;以及可旋转地支撑线取出杆81的取出杆支架91。
线取出杆81沿剪切部分以直线往复运动,所述剪切部分是在线引导块17的预定区域内与面线3的移动路径成预定角度切割而成。线取出杆81包括彼此相对且间隔开预定距离的一对保持端83a和83b。出于方便,置于上侧的保持器将被称为上保持端83a,置于下侧的保持器将被称为下保持端83b。上和下保持端83a和83b与下面要说明的取出杆支架91一起形成了翼片容纳部分87以容纳翼片67。此外,上和下保持端83a和83b分别形成有让面线3穿过的线通孔85a和85b,从而保持面线3。
因此,在与线输送路径成预定角度的平面上,线取出杆81以直线朝置于下死点处的线保持器63笔直移动,并且保持面线3,从而将面线3放入到线保持器63中。
取出杆支架91为板状,并且与线取出杆81一起压迫翼片67以打开线拾取单元60的开口65,从而将面线3容纳在开口65内。此外,在取出杆支架91上的放置线取出杆81的保持端83a和83b的表面上设置有轮廓部分(profile part)93。因此,翼片67可滑动地接触轮廓部分93。轮廓部分93包括直线移动部分93a,该直线移动部分93a与保持端83a和83b的直线移动方向平行形成,并允许容纳在翼片容纳部分87内的翼片67以直线移动;以及横向移动部分93b,该横向移动部分93b从直线移动部分93a延伸,并与保持端83a和83b的直线移动方向成预定角度横向地形成。此外,取出杆支架91通过取出杆弹性单元(未显示)弹性地支撑。取出杆弹性单元压迫取出杆支架91,以弹性压迫容纳在翼片容纳部分87内的翼片67。
因此,线取出杆81和取出杆支架91连接到直线运动转换器(在后面描述),并且在面线3的取出位置与线保持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刺绣机1包括主驱动器100,该主驱动器100用于旋转线缠绕单元35,并使线取出杆81往复运动;升降连杆105,该升降连杆105连接到主驱动器100,并由主驱动器100驱动而上升和下降;旋转运动转换器,该旋转运动转换器将主驱动器100的驱动操作转换成旋转运动,并相对于线张力调节体32旋转线缠绕单元35以便将面线3缠绕在线张力调节体32上;以及直线运动转换器,该直线运动转换器将主驱动器100的驱动操作转换成直线运动,并移动线取出杆81以便将面线3保持在线保持器63上。
在此实施方式中,液压缸用作主驱动器100。
液压缸包括缸体101,以及通过缸体101的操作而往复运动以伸出和缩回的活塞杆103。缸体101由机头7支撑,并且活塞杆103与升降连杆105间隔开且平行。在本发明中,液压缸用作主驱动器100,但不限于此。可替换地,电机或类似物以及液压缸都能够用作主驱动器100。
升降连杆105直立,同时与缸体101间隔开且平行。此外,提供连杆107来连接活塞杆103和升降连杆105。连杆107由活塞杆103的自由端以及升降连杆105的第一端支撑。
旋转运动转换器包括驱动销111,该驱动销111从升降连杆105的第一端突出;驱动凸轮113,该驱动凸轮113形成有预定的凸轮轮廓115,以便与驱动销111可移动地啮合并且与第一旋转轴117可转动地联接;以及动力传递单元,该动力传递单元将驱动凸轮113的旋转运动传递给线缠绕单元35。
驱动凸轮113联接到第一旋转轴117,并且第一旋转轴117可旋转地设置在由机头7支撑的支撑框架8内。驱动凸轮113的凸轮轮廓115允许驱动凸轮113在第一方向转动,并且包括上升轮廓部分和下降轮廓部分,在上升轮廓部分当升降连杆105向上移动时驱动销111沿驱动凸轮113上升,在下降轮廓部分当升降连杆105向下移动时驱动销111沿驱动凸轮113下降。优选地,驱动凸轮113旋转一圈。
动力传递单元包括第二旋转轴123,该第二旋转轴123与第一旋转轴117间隔开预定距离并且与线缠绕单元35联接;联接到各自旋转轴117和123的一对滑轮125;以及连接滑轮125的皮带127,该皮带127将第一旋转轴117的旋转传递给第二旋转轴123,即将驱动凸轮113的旋转传递给线缠绕单元35。此外,第二旋转轴123与衬套245接合,并且可旋转地安装在支撑框架8内。
直线运动转换器包括支架131,该支架131设置在升降连杆105中,并形成有与升降连杆105的升降方向成预定角度的细长孔131a;以及活动销135,该活动销135设置在线取出单元80中,并且与细长孔141a可移动地接合以沿直线移动。可替换地,支架131可以设置在线取出单元80中,并且活动销135可以设置在升降连杆105中。
如图15至图24所示,纫针器140包括针杆升降单元143,针杆25接合到该针杆升降单元143以便上升和下降。因此,安装在针杆25上的针21离开缝纫工作区域,并且上升到纫针工作区域以便将面线3穿过针21的针眼21a。
针杆升降单元143包括一对引导单元143a和143b,这对引导单元143a和143b可升降地设置在机头7内,用于在其中部分容纳针杆25,并且引导针杆25上升和下降。出于方便,置于针杆升降单元143上方的引导单元将被称为上引导单元143a,置于针杆升降单元143下方的引导单元将被称为下引导单元143b。上和下引导单元143a和143b彼此同轴对准且间隔开。针杆升降单元143的上引导单元143a接合到连杆107,并形成有弹性单元容纳凹槽145以部分容纳针杆弹性单元147。
针杆弹性单元147沿针杆25的外圆周设置,并且容纳在上引导单元143a的弹性单元容纳凹槽145内,从而弹性地连接针杆25和针杆升降单元143。此外,当针21缝纫时,针杆弹性单元147吸收针杆25的振动。
此外,纫针器140包括线捕获器(thread catcher)151,该线捕获器151具有用于钩住面线3的钩153和支撑钩153的钩体155,并使面线3穿过针眼21a;使线捕获器151往复运动的线捕获器驱动器161;以及用于拾取被钩153钩住的面线3并将面线3移动到钩体155的线输送单元181。
线捕获器151包括用于钩住面线3的钩153,以及用于支撑钩153的钩体155。
钩153支撑在钩体155上,钩体155具有长棒形状以及相对较大的横截面。
线捕获器驱动器161包括主体163;用于支撑线捕获器151的线捕获器支撑件165;用于支撑线捕获器支撑件165以相对于主体163往复运动的一对支撑轴171;以及使线捕获器支撑件165往复运动的线捕获器驱动连杆177。
主体163是向一侧开口的块状,并接合到安装框架5。主体163在其顶面上形成有狭缝163a,以便当旋转销207往复运动时防止与旋转销207发生干扰。
线捕获器支撑件165为块状,并且设置成在主体163上往复运动。线捕获器支撑件165的第一端从主体163突出,并且将钩153支撑在上面以支撑线捕获器151,从而允许钩153面向针21的针眼21a。此外,在钩153的相对侧设置有一对钩引导件167,从而引导钩153平稳穿过针21的针眼21a。钩引导件167通过线捕获器支撑件165支撑。并且,线捕获器支撑件165形成有连杆容纳凹槽169,以容纳线捕获器驱动连杆177的第一端(将在后面描述)。
线捕获器支撑件165通过主体163中设置的一对支撑轴171支撑,并且能够在这对支撑轴171上往复运动。在主体163的内壁与线捕获器支撑件165之间设置有支撑轴弹性单元173。此外,支撑轴弹性单元173设置在支撑轴171的外圆周上。这里,在面线3保持在钩153中的状态下,支撑轴弹性单元173对穿过针21的针眼21a的钩153进行压迫,以便从针21的针眼21a中返回到其原始位置。
线捕获器驱动连杆177可旋转地设置在机头7中,以靠近和离开线捕获器支撑件165。线捕获器驱动连杆177在其上部设置有销倾斜部分179。这里,在针杆升降单元143和升降连杆105在纫针工作区域内上升时,销倾斜部分179接触驱动销111。销倾斜部分179形成为与针21的升降方向的横向成预定角度。
因此,当针杆升降单元143和升降连杆105由主驱动器100驱动而在纫针工作区域内上升时,驱动销111上升并同时与在线捕获器驱动连杆177的上部所设置的销倾斜部分179接触。与此同时,线捕获器驱动连杆177的下部朝线捕获器支撑件165旋转并压迫线捕获器支撑件165,以便线捕获器支撑件165从主体163的后面向前面沿支撑轴171移动,从而允许钩153穿过针眼21a。
线输送单元181捕获保持在钩153中的面线3并输送给钩体155,并且线输送单元181包括线输送支架183,该线输送支架183捕获穿过针21的针眼21a且保持在钩153中的面线3并将该面线3输送给钩体155;以及用于驱动线输送支架183的线输送驱动器191。
线输送支架183设置成与通过针21的针眼21a和钩153所形成的平面平行,并且可旋转地安装在主体163中。线输送支架183在其预定区域设置有线捕获部分185以捕获穿过针21的针眼21a保持在钩153中的面线3。线输送支架183可旋转地接合到辅助支撑单元187,该辅助支撑单元187接合到主体163的内侧。此外,线输送支架183通过线输送支架弹性单元189弹性支撑在辅助支撑单元187上。
线输送驱动器191包括形成在线输送支架183的预定一侧的针杆倾斜部分193,以及在针杆25下降时通过接触针杆倾斜部分193而使线输送支架183旋转的线展开支架195。
这里,针杆倾斜部分193是在线输送支架183长度方向上的横向以预定宽度切割而成的,从而线展开支架195的一端(将在后面说明)能够在接触线输送支架183一侧的同时上升和下降。
线展开支架195接合到针杆升降单元143的下部,并且在其一端具有三角形横截面以便与针杆倾斜部分193接触。根据针杆25和针杆升降单元143的上升和下降,线展开支架195与形成于线输送支架183中的针杆倾斜部分193分离和接触。
因此,针杆25和针杆升降单元143都将随着针21从纫针工作区域向下移动到缝纫工作区域而向下移动,从而线展开支架195也将下降且同时接触形成于线输送支架183中的针杆倾斜部分193。因此,线输送支架183捕获穿过针21的针眼21a且保持在钩153中的面线3,并在朝主体163后面旋转的同时将面线3输送给钩体155。
同时,纫针器140还包括线引导单元111,该线引导单元111将由线供送器10提供的面线3引导至由针21的针眼21a和钩153所形成的平面,并将面线3保持在钩153上。
线引导单元111包括旋转支架203,该旋转支架203的一侧形成有预定的线引导倾斜部分205;旋转销207,该旋转销207在接触旋转支架203的线引导倾斜部分205的同时进行移动;线引导支架209,该线引导支架209拾取由线供送器10提供的面线3并将该面线3引导至由针21的针眼21a和钩153所形成的平面;以及辅助连杆215,该辅助连杆215连接旋转支架203和线引导支架209,并将旋转支架203的旋转传递给线引导支架209。
旋转支架203可旋转地接合到主体163的顶面上。旋转支架203的一侧形成有线引导倾斜部分205,该线引导倾斜部分205与旋转支架203的长度方向的横向成预定角度。
旋转销207从线捕获器支撑件165的顶面突出,并且在线捕获器支撑件165往复运动时,使得旋转支架203在接触旋转支架203的线引导倾斜部分205的同时旋转。此外,旋转销207沿主体163的狭缝163a往复运动,从而在操作时不会与主体163发生干扰。
线引导支架209包括从其第一端突出的一对线引导器211,并且在这对线引导器211之间具有预定空间。每个线引导器211形成有让由线供送器10提供的面线3穿过的线通孔211a,从而拾取面线3。此外,线引导支架209具有接合到辅助连杆215上的第二端。
辅助连杆215连接旋转支架203和线引导支架209,并且将旋转支架203的旋转传递给线引导支架209,从而使线引导支架209旋转。这里,辅助连杆215将旋转支架203的旋转传递给线引导支架209,从而通过穿过线引导支架209的线通孔211a而被拾取的面线3设置在由针21的针眼21a和钩153所形成的平面上。
同时,旋转支架203设置有从线引导倾斜部分205的一端延伸的突出物221。突出物211由形成于升降支架223下面的挡块225阻挡,从而防止旋转支架203返回到其原始位置,其中旋转支架203旋转以便使面线3置于由针21的针眼21a和钩153所形成的平面上。
升降支架223设置在旋转支架203上,并且由挡块弹性单元227弹性支撑,该挡块弹性单元227压迫挡块225以便弹性压迫主体163的顶部。挡块弹性单元227具有通过升降支架223支撑的第一端,以及通过主体163支撑的第二端。同时,升降杆231竖立在升降支架223的上方,同时面向升降支架223的挡块225。随着升降连杆105的上升和下降,升降杆231与升降支架223接触和分离。因此,设置在升降支架223下面的挡块225与突出物221分离和接触。
升降杆231为棒状,并且可升降地接合到从支架131延伸的延伸部分133。升降杆231具有与升降支架223的顶部接触和分离的底部,以及与升降杆弹性单元235安装在一起的顶部,当升降连杆105在纫针工作区域内向下移动时,该顶部压迫升降连杆105以便弹性压迫升降支架223的第二端。
当针杆升降单元143上升到纫针工作区域内的上死点时,升降杆231与针杆升降单元143一起向上移动。这时候,升降杆231的底部与升降支架223的顶部分离,从而升降支架223的压力被释放。与此同时,设置在升降支架223中的挡块225通过挡块弹性单元227的弹性力压迫旋转支架203的顶面。
此外,当由线引导支架209拾取的面线3移动到由针21的针眼21a和钩153所形成的平面时,即当旋转支架203旋转预定角度时,挡块225与旋转支架203的顶面分离,并且通过挡块弹性单元227的弹性力而接触主体163的顶面,同时接触旋转支架203的突出物221,从而防止旋转支架203返回到其原始位置。
并且,当针21从纫针工作区域向缝纫工作区域向下移动时,升降杆231与针杆升降单元143一起向下移动。因此,当升降杆231的底部压迫升降支架223的顶部时,挡块225与突出物221分离,同时与主体163的顶部分离,从而允许旋转支架203返回到其原始位置。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刺绣机包括断线传感器240以检测面线3是否断开。这里,断线传感器240包括振动单元241,该振动单元241保持着面线3,由支撑框架8支撑,并且在针21缝纫的同时在面线3张紧和松弛的预定区域内振动;以及磁传感器261,该磁传感器261与振动单元241磁互锁,并且产生接近信号。
振动单元241放置在线缠绕单元35的下面并与衬套245接合,该衬套245可旋转地接合到第二旋转轴123的外圆周上。振动单元241包括方向变换器241a,该方向变换器241a用于改变朝针21移动的面线3的输送方向;衬套联接部分241b,该衬套联接部分241b设置在与方向变换器241a间隔开的预定空间,由衬套245贯穿,并且靠近和离开磁传感器261进行移动;以及连接器241c,该连接器241c连接方向变换器241a和衬套联接部分241b的一侧边缘,并在方向变换器241a和衬套联接部分241b之间保持间隙。此外,振动单元241的方向变换器241a形成有线保持孔243,以便通过方向变换器241a使面线3保持悬垂和弯曲。
振动单元241通过振动单元驱动器247驱动以便将线保持孔243移动到面线3的线输送路径,从而将面线3保持在线保持孔243上。振动单元驱动器247包括振动单元驱动凸轮249,该凸轮249在其一侧形成有凸轮轮廓249a,并且可旋转地接合到衬套245的外圆周上;沿振动单元驱动凸轮249的凸轮轮廓249a移动的凸轮销251;通过使凸轮销251沿振动单元驱动凸轮249的凸轮轮廓249a移动而旋转振动单元驱动凸轮249的凸轮驱动器253;以及凸轮弹性单元255,该凸轮弹性单元255使振动单元驱动凸轮249和机头7彼此连接,并且通过预定的弹性力使振动单元驱动凸轮249旋转以返回到其原始位置。
振动单元241通过振动单元弹性单元257从面线3张紧的位置移动到面线3松弛的位置。
振动单元弹性单元257设置在振动单元241与振动单元驱动器247之间。振动单元弹性单元257具有通过振动单元驱动凸轮249支撑的第一端,以及通过振动单元241支撑的第二端。
磁传感器261设置在支撑框架8与振动单元241之间,并且通过竖立在支撑框架8顶面上的传感器支撑支架263支撑。磁传感器261的顶面与振动单元241的底面间隔开,即与振动单元241的衬套联接部分241b间隔开预定的距离。磁传感器261与振动单元241磁互锁,并且产生信号以允许控制器350确定面线3是否断开,并且将该信号提供给控制器5。这里,磁传感器261能够放置在振动单元241的往复运动区域内的面线张紧位置和面线松弛位置之中的至少一个位置。在此实施方式中,磁传感器261设置在面线松弛位置。
磁传感器261能够放置在振动单元241的往复运动区域内的面线张紧位置和面线松弛位置之中的至少一个位置。在此实施方式中,磁传感器261设置在面线松弛位置。
可替换地,断线传感器可以通过在线输送路径上安装旋转辊子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旋转辊子能够在正常状态下旋转,但是不能在断线状态下旋转,从而检测面线3是否断开。此外,断线传感器可以通过在线输送路径上安装压力传感器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压力传感器检测在面线正常供送与面线断开之间的张力差别。并且,断线传感器还可以通过提供一种装置将刺绣工作期间的线张力弹簧的转动变换成电触点信号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触点开关在正常刺绣工作中被打开,并且当线断开时其旋转触点发生短路。
如图1和图25至图27所示,剪切单元270包括剪切部分271,该剪切部分271剪切由线供送器10沿线输送路径供送给针工作单元20的面线3;剪切驱动器281,该剪切驱动器281驱动剪切部分271通过剪切器273剪切线输送路径上的面线3;以及线备用量调节器311,该调节器311将面向线轴的断开的面线3恢复到线供送器10以便再次将面线供送给针工作单元20。
剪切部分271放置在线供送器10的前面并且靠近和远离线供送器10的线支撑块15移动,并且剪切部分271包括用于剪切面线3的剪切器273以及用于支撑剪切器273的剪切器支撑件275。
剪切器273具有矩形的横截面,并且通过剪切器支撑件275支撑,以便使剪切器273的刀片面向线支撑块15。
剪切驱动器281包括用于支撑剪切器支撑件275的支撑轴283;以及连接到支撑轴283并驱动剪切器273接触和远离面线3的辅助驱动器285,从而允许剪切器273剪切沿线输送路径输送的面线3。
辅助驱动器285包括液压缸287,以及通过液压缸287的操作在延伸和缩回之间往复运动的活塞杆289。
同时,活塞杆289通过剪切器连杆291连接到支撑轴283。剪切器连杆291将活塞杆289的往复运动传递给支撑轴283,从而连接到支撑轴283一端的剪切器支撑件275能够移动而靠近以及远离线输送路径上的面线3。
此外,剪切驱动器281包括引导件293,该引导件293活动接合到支撑轴283上并引导面线3移动到线输送路径上的预定剪切位置;以及弹性单元301,该弹性单元301提供预定的弹性力压迫剪切器支撑件275和引导件293以彼此间隔开。
引导件293活动接合到支撑轴283上且同时与剪切器支撑件275之间留有预定的空间。引导件293形成有让剪切器273穿过以剪切面线3的剪切器通孔295。此外,引导件293的内部安装有磁体297以吸引线供送器10的线支撑块15,从而将线输送路径上的面线3牢固地接合到线支撑块15的剪切器容纳凹槽15b的圆周上,且与此同时,当面线3被剪切时,面线3张紧,从而允许面线3被容易地切断。
此外,引导件293连接到旋转臂299,该旋转臂299用于将活塞杆289的往复运动转换成预定位置的旋转运动。旋转臂299具有接合到引导件293的第一端,以及可旋转地接合到机头7上的第二端。
弹性单元301沿支撑轴283的外圆周在剪切器支撑件275与引导件293之间设置。在此实施方式中,卷簧作为弹性单元301,但不限于此。可替换地,板簧、螺旋弹簧等以及卷簧都能够用作弹性单元301。
因此,辅助驱动器285不仅驱动引导件293将线输送路径上的面线3引导至线支撑块15的剪切器容纳凹槽15b的圆周上,而且还驱动剪切器273的末端以容纳到剪切器容纳凹槽15b中且同时在剪切器容纳凹槽15b的横向上接触面线3,从而允许剪切器273剪切面线3。
同时,线备用量调节器311包括线备用量调节体313,该调节体313具有容纳空间以容纳具有预定的备用长度且设置在线轴与线供送器10之间的多根面线3;以及线备用量调节棒321,该调节棒321将所述多根面线3移动到容纳空间。此外,线备用量调节器311包括设置在线轴与线备用量调节体313之间并截取输送给线备用量调节体313的多根面线3的线输送截取器331。
线备用量调节体313包括将多根面线3从线轴引导至线供送器10的多个线引导器315;以及与每个线引导器315连通且在其中容纳备用的每根面线3的多个线容纳部分317。此外,线备用量调节体313还包括在线输送方向的横向方向上沿线容纳部分317形成并与之连通的引导狭缝319。优选地,线备用量调节体313为矩形块的形状。
线引导器315是在线备用量调节体313的顶面上在面线3的输送方向上以预定深度开槽而成的,以便分别单独地容纳多根面线3。优选地,线引导器315具有足够的深度以在输送面线3时防止面线3脱离。此外,线引导器315将来自线轴的断开且缠绕在线轴上的面线引导给线供送器10。
线容纳部分317是在每个线引导器315的底面上以预定的向下深度开槽而成的,并且在线输送方向上具有预定的宽度。此外,线容纳部分317沿线输送方向上设置有多个。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沿线输送方向上具有三个线容纳部分317。此外,线容纳部分317的深度通过面线3的备用量确定,并且面线3的备用量优选确定为能使针21的针眼21a供应到针工作单元20并且由线供送块11的线备用管11a中容纳的面线3的一端所穿过。此外,该多个线容纳部分317允许面线3的备用量在其中分布,从而减小每个线容纳部分317的深度。
引导狭缝319与线容纳部分317连通,并且容纳/引导线备用量调节棒321。
线备用量调节棒321可活动地容纳在引导狭缝319内,并将多根面线3从面线3设置在线引导器315中的工作状态转换到面线3容纳在线容纳部分317中的备用状态,以供应给针工作单元20。此外,线备用量调节棒321将来自线引导器315的面向线轴的断开的面线3输送到备用状态,从而恢复多根面线3的末端。优选地,线备用量调节棒321放置在多根面线3的上方。更优选地,设置的多个线备用量调节棒321的数量与引导狭缝319的数量相对应。在此实施方式中,提供两个线备用量调节棒321对应线输送方向上的两个引导狭缝319。而且,线备用量调节棒321具有与调节棒支撑件323整体形成或者接合的第一端。
调节棒支撑件323与调节棒驱动器325接合,使线备用量调节棒321沿引导狭缝319移动。
调节棒驱动器325优选通过缸装置实现,该缸装置具有接合到调节棒支撑件323的第一端并且允许调节棒支撑件323垂直地往复运动。可替换地,调节棒驱动器325可以通过皮带和电机实现,它们连接到调节棒支撑件323并且允许调节棒支撑件323往复运动。
此外,线备用量调节器311包括线输送截取器331,该线输送截取器331设置在线轴与线备用量调节体313之间,用于截取从线轴向线备用量调节体313输送的面线3。
线输送截取器331放置在线备用量调节体313的后面。线输送截取器331包括支撑架333,该支撑架333通过线备用量调节体313支撑,且形成有将由从线轴输送的多根面线3分别贯穿的通孔333a。
支撑架333上面设置有截取器335,该截取器335接触以及离开通过通孔333a输送给线引导器315的面线,以截取输送给线引导器315的多根面线3。
截取器335可升降地接合到支撑架333上,并通过一对杆337和连杆339连接到截取器驱动器341。
截取器驱动器341优选通过缸装置实现,该缸装置具有连接到连杆339的第一端,并且使截取器335朝支撑架333的顶面上升,即允许截取器335接触以及远离沿支撑件333的顶面向线引导器315输送的多根面线3,从而截取或者允许多根面线3输送到线引导器315。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刺绣机1包括设置在安装框架5的一侧并允许用户操控机器1的操控部分355;以及通常通过微型计算机实现的控制器350,该控制器350用于根据由操控部分355输出的信号以及由磁传感器261输出的信号来确定面线3是否断开。控制器350控制针杆驱动器27驱动针21的缝纫操作;臂驱动器75驱动臂61的振动操作;主驱动器100旋转线缠绕单元35,并使线取出杆81往复运动;凸轮驱动器253旋转振动单元驱动凸轮249;剪切驱动器281驱动剪切部分271使剪切器273剪切线输送路径上的面线3;调节棒驱动器325驱动调节棒支撑件323将断开的线3的末端恢复到线供送器10;以及截取器驱动器341驱动截取器335截取或者允许多根面线3输送给线引导器315。此外,控制器350包括刺绣程序以在刺绣工件上应用预定的刺绣操作。
利用这种结构,将参照图4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刺绣机1的操作。
用户操控操控部分355,使针21在针21利用面线3正常纫完针的状态下执行正常的缝纫操作,从而启动刺绣部分355。
这时候,当面线3从线供送器10向针工作单元20正常供送而没有断开时,振动单元241的衬套联接部分241b通过振动单元241的衬套联接部分241b的磁互锁周期性地产生接近信号,同时周期性地移动以靠近以及远离磁传感器261,从而向控制器350输出所产生的信号。同时,在面线3断开的情况下,作用在振动单元241上的面线3的张力消失,从而振动单元241不再振动而与针21的刺绣操作无关。即,振动单元241的衬套联接部分241b不再周期性地移动以靠近以及远离磁传感器261,从而其不再连续地接近磁传感器261。从而,磁传感器261连续产生接近信号并将该产生的信号输出给控制器350。
在操作S10中,控制器350根据磁传感器261输出的信号确定线是否断开。例如,控制器350在周期性地接收到来自磁传感器261的信号时,则确定面线3从线供送器10向针工作单元20正常输送而没有断开。另一方面,控制器350在连续接收到来自磁传感器261的信号时,则确定面线3断开。
在操作S20中,当控制器350确定面线3断开时,控制器350向针杆驱动器27输出信号,并停止针工作单元20。即,刺绣机1停止工作。
在针工作单元20停止之后,在操作S30中,控制器350驱动剪切单元270剪切断开的面线3。
下面,将示意性地描述使用剪切单元270剪切断开的面线3的过程。
如图25所示,在剪切部分271的剪切器273与线支撑块15间隔开的状态下,剪切驱动器281的辅助驱动器285的活塞杆289缩回,从而剪切部分271的剪切器273移动到如图26所示的线支撑块的剪切器容纳凹槽15b。
当辅助驱动器285的活塞杆289缩回时,剪切器连杆291向辅助驱动器285移动,并且支撑轴283在通过旋转臂299旋转的同时位于与活塞杆289相同的平面上。此时,引导件293随着支撑轴283的旋转而向线支撑块15旋转,从而将保持在线拾取单元60上的面线3向线支撑块15的前表面推动。
然后,在活塞杆289缩回时,在引导件293紧密接触线支撑块15的前表面的状态下,剪切器支撑件275向引导件293移动。从而,剪切器273的末端穿过引导件293的剪切器通孔295,并且在与剪切器容纳凹槽15b横向上的面线3接触的同时剪切面线3。同时,设置在剪切器支撑件275与引导件293之间的弹性单元301被压缩。此时,断开的面线3的末端被足够整齐地剪切以将面线3容易地穿过针工作单元20的针21。
在剪切断开的面线3之后,在操作S40中,面线3从针工作单元20的针21恢复。
即,面线3断开,如图27所示,在引导件293紧密接触线支撑块15的前表面的状态下,控制器350控制调节棒驱动器325,以使线备用量调节棒321沿线备用量调节体313的引导狭缝319下降,从而将来自线轴的面线3插入到线容纳部分317中预定长度,其中断开的面线3缠绕在线轴上。此时,线输送截取器321处在允许输送面线3的状态。
在断开的面线3从线轴向线容纳部分317供应预定长度时,控制器350驱动截取器驱动器341以防止面线3从线轴输送给线备用量调节体313。
此外,在面线3没有从线轴向线备用量调节体313输送的状态下,辅助驱动器285的活塞杆289伸出,从而引导件293与线支撑块15间隔开。此时,将保持在线拾取单元60上的面线3以及从线拾取单元60到针工作单元20的面线3取出刺绣机1。
然后,线备用量调节棒321沿线备用量调节体313的引导狭槽319进一步下降,以便将从剪切器容纳凹槽15b向线轴延伸的断开的面线3再次输送给针工作单元20。因此,断开的面线3的末端被恢复到线供送器10的备用位置,即线供送器10的连接管13中。
因此,在执行刺绣工作时断开的面线3的末端被足够整齐地切断以容易地将面线3穿过针工作单元20的针21。此外,面线3的末端放置在线供送器10的线备用状态,从而完成了再次将面线3供送给针工作单元20的准备工作。
然后,在断开的面线3从针21恢复之后,控制器350驱动面线供送单元将新的面线3供送给针工作单元20,从而在操作S50中利用新的面线3穿过针21。
下面,将示意性地描述利用新的面线3穿过针21的过程。
首先,线缠绕单元35的保持器37放置在线供送块11与线引导块17之间的线输送路径上。同时,线取出杆81的各保持端83a和83b上的线通孔85a和85b与线引导块17的线引导路径17a对准并连通。
此外,控制器350控制凸轮驱动器253被驱动,以使凸轮销251沿振动单元驱动凸轮249的凸轮轮廓249a移动,从而振动单元241的线保持孔243与线缠绕单元35的保持器37同轴对准。当凸轮销251在沿振动单元驱动凸轮249的凸轮轮廓249a移动的同时上升时,振动单元241与振动单元驱动凸轮249一起转动,从而振动单元241的线保持孔243与线缠绕单元35(参照图8A和8B)的保持器37同轴对准并连通。
然后,从线供送块11上的具有各种颜色的多根备用面线中选出一根面线3,然后通过压缩空气从线支撑块15的线供送路径15a经过线引导块17的线引导路径17a向针21输送。
这时候,面线3离开线供送路径15a并依次穿过线缠绕单元35的保持器37、振动单元241的线保持孔243、线引导路径17a、线取出杆81的各保持端83a和83b上的线通孔85a和85b,从而输送到位于缝纫工作区域的下死点的针21。
然后,控制器350控制主驱动器100驱动升降连杆105上升,从而将针21放置在缝纫工作区域的上死点。
这时候,在升降连杆105向上移动时,线缠绕单元35通过驱动凸轮113在第一方向旋转,从而由线缠绕单元35的保持器37保持的面线3从线输送路径上取出,并沿线张力调节体32的线接触部分33缠绕。缠绕在线张力调节体32的线接触部分33上的面线3在穿过线张力调节体32的线接触部分33时产生阻力,从而使沿线接触部分33移动的面线3张紧。
即,当升降连杆105向上移动时,驱动销111沿驱动凸轮113的上升轮廓部分移动,从而使驱动凸轮113在第一方向旋转。在驱动凸轮113旋转时,第一旋转轴117对应旋转,从而通过由皮带127连接的每个滑轮125将第一旋转轴117的旋转传递给第二旋转轴123,从而使线缠绕单元35在第一方向旋转。
同时,经过线张力调节体32传递给线引导块17的面线3保持在振动单元241的线保持孔243中。然后,振动单元241通过凸轮弹性单元255的弹性力而返回到其原始位置。返回的振动单元241通过振动单元弹性单元257的弹性力进行振动。因此,不仅通过由线张力调节体32产生的面线3本身的张力,而且还通过振动单元241的振动操作,使经过振动单元241的面线3张紧和松弛。
同时,当升降连杆105向上移动时,通过穿过各保持器83a和83b的线通孔85a和85b而保持着面线3的线取出杆81与取出杆支架91一起靠近位于下死点的线拾取单元60的线保持器63,并压迫线拾取单元60的翼片67(参照图12A)。然后,如图12B所示,阻挡线保持器63的开口65的翼片67向内旋转而打开开口65,然后,当由线取出杆81的线通孔85a和85b保持的面线3接近开口65中的预定位置时,通过弹性单元69的弹性力返回到其原始位置,即用于阻挡开口65的位置。
此外,翼片67容纳在由线取出杆81和取出杆支架91所形成的翼片容纳部分81中。而且,翼片67与取出杆支架91的轮廓部分93接触。
然后,控制器350控制主驱动器100驱动以使升降连杆105上升,从而使针21离开缝纫工作区域的上死点,并向纫针工作区域移动。
这时候,当升降连杆105向上移动时,不仅是连杆107,而且还有针杆升降单元143都将上升。
在针杆升降单元143上升时,针杆25通过针杆弹性单元147的弹性力向上移动。这时候,为了防止针杆25与针杆驱动器27发生干扰,通过离合器使针杆25与针杆驱动器27断开。然后,在针杆25向上移动时,针21离开缝纫工作区域的上死点,直到其到达预定的高度,即针21的针眼21a和线捕获器151的钩153在同一平面上对准的纫针对准位置(参照图17)。
同时,在面线3穿过线引导支架209的线通孔211a之后,当针杆升降单元143上升到纫针工作位置时,在针21和针杆25保持在纫针对准位置的状态下,仅仅是针杆升降单元143上升到纫针工作位置。如图18所示,针杆升降单元143向上移动到纫针工作位置,从升降连杆105的一侧突出的驱动销111在与线捕获器驱动连杆177中所设置的销倾斜部分179接触的同时向上移动,从而线捕获器驱动连杆177的下端从主体163的后面向前面旋转,并且容纳在连杆容纳凹槽169中,从而压迫线捕获器支撑件165。同时,压迫升降支架223的升降杆231也向上移动,从而升降支架223从升降杆231上释放。
此外,当线捕获器支撑件165被压迫时,线捕获器支撑件165从主体163的后面向前面移动,从而与针21的针眼21a放置在同一平面上的线捕获器151的钩153向针21的针眼21a移动并穿过针眼21a。
同时,在线捕获器支撑件165从主体163的后面向前面移动时,设置在线捕获器支撑件165的上部的旋转销207沿主体163的狭槽向前移动,并且在与旋转支架203中形成的线引导倾斜部分205接触的同时使旋转支架203旋转。同时,设置在升降支架223中的挡块225接触旋转支架203中形成的突出物221,从而防止旋转支架203旋转。
此外,在旋转支架203旋转时,辅助连杆215旋转。因此,线引导支架209旋转大约90度的角度,从而穿过线引导支架209的线通孔211a的面线3被引导至由针21的针眼21a和钩153所形成的平面,并且同时保持在线捕获器151上(参照图19)。这时候,线捕获器151和钩引导件167被置于线引导支架209的一对线引导件211之间。
然后,主驱动器100驱动升降连杆105下降,从而将针杆升降单元143从纫针工作位置移动到纫针对准位置(参照图20)。
这时候,在针杆升降单元143向下移动时,与升降支架223间隔开的升降杆231也下降。而且,在针杆升降单元143向下移动时,从升降连杆105的一侧突出的驱动销111在与线捕获器驱动连杆177中所设置的销倾斜部分179接触的同时向下移动,从而线捕获器驱动连杆177的下端向主体163的后面旋转,并且释放线捕获器支撑件165上的压力。
当线捕获器支撑件165从线捕获器驱动连杆177释放时,线捕获器支撑件165通过支撑轴弹性单元173的弹性力向主体163的后面移动。因此,通过线捕获器支撑件165支撑的线捕获器151也向主体163的后面移动,从而线捕获器151的钩153在捕获面线3的同时离开针21的针眼21a,然后设置在离开针21的预定空间处。这时候,面线3仍然保持在钩153上,即使其穿过针21的针眼21a。
然后,主驱动器100驱动针杆升降单元143向下移动,从而使针21从纫针工作区域移动到缝纫工作区域。当针杆升降单元143向下移动时,针21和针杆25也下降。同时,升降杆231也下降,并压迫升降支架223的一侧,从而升降支架223的挡块225从主体163的顶面上分离,并释放旋转支架203的突出物221,从而允许旋转支架203在第二方向旋转并返回到其原始位置。此外,当旋转支架203旋转以返回到其原始位置时,辅助连杆215在第二方向旋转,从而线引导支架209也返回到其原始位置。
如图22所示,当针杆25和针杆升降单元143下降时,设置在针杆升降单元143中并与线输送支架183间隔开预定距离的线展开支架195沿图23中所示的线输送支架183中所形成的针杆倾斜部分193向下移动,从而使线输送支架183在第一方向旋转。这时候,线输送支架183的线捕获部分185穿过针21的针眼21a,并捕获保持在钩体155上的面线3,从而将面线3向钩体155移动。
然后,主驱动器100驱动针升降连杆105下降,从而将针21从纫针工作区域移动到缝纫工作区域的下死点。
当升降连杆105下降时,驱动销111沿驱动凸轮113的下降轮廓部分移动,从而线缠绕单元35在沿第一方向旋转的同时将面线3缠绕到图9A和图9B所示的线张力调节体32上。因此,线缠绕单元35的保持器37返回到其原始位置,与线支撑块15的线供送路径15a连通。
同时,当升降连杆105下降时,线取出杆81从线保持位置向后移动到面线3的取出位置,并且在翼片67阻挡开口65的状态下,线保持器63的翼片67沿取出杆支架91的轮廓部分93的直线移动部分93a直线滑动,从而到达轮廓部分93的横向移动部分93b。此外,翼片67沿横向移动部分93b滑动,从而取出杆支架91的自由端逐渐地从线取出杆81上分离,并且翼片容纳部分87打开,从而允许翼片67离开线取出单元80的翼片容纳部分87。
在翼片67离开线取出单元80的翼片容纳部分87时,取出杆支架91通过取出杆弹性单元的弹性力向线取出杆81的横侧旋转,并返回到其原始位置。
此外,为了使线引导块17的线引导路径17a与各个保持端83a和83b上的线通孔85a和85b连通,线取出杆81返回到其原始位置,如图13所示。
这时候,如图12C和图13所示,面线3穿过上线引导块17的线引导路径17a和上保持端83a的线通孔85a,并且其方向在翼片67中改变。然后,面线3穿过下保持端83b的线通孔85b和下线引导块17的线引导路径17a,从而传送给针21。
然后,如图14所示,当臂驱动器75将线拾取单元60的线保持器63驱动到位于上死点时,保持在线保持器63上的面线3张紧。因此,保持在线保持器63上的面线3通过臂驱动器75的振动而在下死点与上死点之间进行振动的同时交替张紧和松弛。
此外,当升降连杆105向下移动时,针杆25和针杆升降单元143从纫针工作区域向缝纫工作区域下降,从而保持在线捕获器151的钩体155上的面线3从钩体155上自然松弛并穿过针21的针眼21a,从而完成了纫针工作,如图21和图24所示。
在利用新的面线3穿过针21之后,在操作S60中,控制器350再次驱动针杆驱动器27以根据预定的刺绣程序执行剩余的刺绣工作。
此外,在操作S70中,控制器350确定刺绣程序是否完成。当刺绣程序完成时,控制器350停止针杆驱动器27的工作,从而完成刺绣工作。
因此,当在正常执行刺绣工作过程中检测到面线断开时,自动停止针工作单元的操作,然后利用新的面线自动纫针,从而减少了提供带有新的面线的针所需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率,并实现了其自动化系统。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断开的面线通过在停止针工作单元之后驱动剪切单元进行剪切。可替换地,断开的面线的剪切工作可以选择性地执行。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断开的面线通过带有剪切器的剪切单元进行剪切。可替换地,激光束、热金属丝和类似物可以用来代替剪切器用于剪切断开的面线。
同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各种缝纫设备,如单针自动刺绣机、多针自动刺绣机、缝纫机等。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刺绣机的操作方法,其在面线断开时减少了提供带有新的面线的针工作单元所需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率,并实现了其自动化系统。
权利要求
1.一种刺绣机的操作方法,所述刺绣机包括线供送器;针工作单元,该针工作单元具有穿有从线供送器供应的面线的针,并执行缝纫操作;线供送单元,该线供送单元形成从线供送器到针工作单元的线输送路径,并且具有用于供应面线的面线供送器以及使用该面线纫针的纫针器;断线传感器,该断线传感器用于检测沿线输送路径输送的面线是否断开;以及剪切单元,该剪切单元用于剪切线输送路径上的面线,所述操作方法包括控制所述断线传感器检测面线是否断开;停止所述针工作单元的操作;从所述针工作单元恢复断开的面线;以及驱动所述面线供送器,为所述针工作单元供送新的面线以纫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还包括在停止所述针工作单元之后,驱动所述剪切单元剪切断开的面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操作方法,还包括在用新线纫完针之后,驱动所述针工作单元使所述针执行缝纫操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刺绣机的操作方法,所述刺绣机包括线供送器,具有针的针工作单元,形成线输送路径并具有面线供送器和纫针器的线供送单元,用于检测面线是否断开的断线传感器,以及用于剪切面线的剪切单元;所述操作方法包括控制断线传感器检测面线是否断开,停止针工作单元的操作,从针工作单元恢复断开的面线,以及驱动面线供送器为针工作单元供送新的面线以纫针。因此,可以减少当面线断开时供送带有面线的针工作单元所需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率并实现其自动化系统。
文档编号D05C11/16GK101072910SQ200580038394
公开日2007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1日
发明者朴咸圭, 朴一圭, 南龟云 申请人:株式会社Inbro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