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引导、传送或处理纤维索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142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引导、传送或处理纤维索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引导、传送或处理纤维索的设备。
背景技术
在合成纤维的生产中,将单独的纺好的纤维束合并成纤维索(Faserkabel)并使用包括多个从动辊的设备将其从纺丝装置中牵引出来是公知的。为了从喷丝头均匀地拉出形成纤维索的所有纤维股,该辊必须产生足够的纤维牵引力。为了在引导纤维索时设定一定的纺丝纤度,在纤维索和辊之间-尤其在出口区域-决不能存在任何滑移。从而可以以相等的圆周速度或为了拉伸以差速驱动所有的辊。为了增大牵引力并为了防止出现滑移现象,在辊上必须以确定最小包绕角度引导纤维索。从而辊上所有包绕角的和是用于衡量最大的可产生的牵引力的尺度。从而使用六个、八个或甚至更多辊来牵引纤维索。例如从DE 24 55 117 A1获知这种设备。该已知的设备由用于输入纤维索的输入辊和用于输出纤维索的输出辊形成。在输入辊和输出辊之间,彼此错开地设置总共五个附加的辊,从而可以以尽可能大的包绕角度在中间设置的辊上引导纤维索。
但是,在这种具有多个辊的情况下会出现的问题在于,物理关系(艾特尔万(Eytelwein)的绳摩擦公式)导致在辊上出现不同的载荷。由于例如在纤维索的上油或者说施加上油剂中的不均匀性所引起的各个相配的纤维索和辊之间的摩擦系数的附加波动会加剧这种不均匀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进一步改进上述类型的用于引导、传送或处理纤维索的设备,使其不出现前述缺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较少的用于引导纤维索的辊来产生尽可能大的牵引力的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这样来实现所述目的,即通过这样将输入辊和纤维索入口以及输出辊和纤维索出口相对于彼此设置成,使得纤维索可以以大于180°的包绕角局部地包绕所述辊而沿输入辊和输出辊的周向被引导。
通过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及特征组合来限定本发明的优选改进。
本发明基于以下知识,即,根据艾特尔万关系,在圆周速度相等的前提下,所述辊尤其是在出口区域所受负载较小。根据本发明的设备通过在输出辊上也以尽可能大的包绕来引导纤维索来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从而,利用较少的辊实现了所需的总包绕角,并且另一方面由于包绕角较大,输出辊可以用来增大牵引力并承受负载。
本发明还设想,将输入辊和纤维索的入口布置成可实现大于180°的大包绕角。从而,可以高利用率地使用每个辊,以便可使用较少的辊产生较大的总包绕角并由此产生较大的用于牵引或拉伸纤维索的牵引力。
可以这样来进一步改善这种效果,即,纤维索可以以分别大于190°、优选大于200°的包绕角的局部包绕而在所有的辊上被引导。
这里,所述辊可以布置成使得在每个辊上以相等的包绕角引导纤维索。
然而,也可以将输入辊和输出辊上的包绕角设定成与其它辊上的包绕角成相比是不同的。
在总共四个辊的有利设置中,可以在输入辊和输出辊之间设置附加的辊,从而可在辊之间传递均匀地引导纤维索。
然而,也可以将输入辊和输出辊设置在所述附加的辊之间。结果是在外侧的附加辊之间形成较长的用于纤维索的自由引导路段。通过相应地选择包绕角,在使用四个辊时就可以实现大于900°的总包绕角。
为了能够产生大于1000°的较大的总包绕角以及较大的牵引力或拉伸力,可以有利地在输出辊和输入辊之间设置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辊。
在各个辊之间需要速度差的情况下,有利地总是通过单独的变换器(Umrichter)来控制辊的驱动马达。在辊的圆周速度相等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共用的组变换器来控制每个驱动马达。与驱动马达相连接的辊也可以机械地联结在一起。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特别适用于使用尽可能少数量的辊来牵引和拉伸纤维索。由于在各个辊之间的纤维传递较少,因此实现了简单的操作。减少额外的纤维传递同时降低了形成卷(Wickelbildung)的危险。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设备是一种经济的用于引导、传送和处理纤维索的技术方案。


在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几个实施例,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示出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第二实施例,所述实施例包括四个辊;图4示意性地示出包括四个辊的第三实施例;图5示意性地示出包括四个辊的第四实施例;图6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实施例包括五个辊;图7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包括六个辊;以及图8示意性地示出包括六个辊的另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和2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第一实施例。图1示出没有引导纤维索时该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示出引导纤维索时该实施例的侧视图。除非明确指出是哪一个附图,则下面的说明适用于这两个附图。
输入辊2、输出辊3以及辊4.1和4.2并排设置在支承壁1上。辊2、3、4.1和4.2的结构相同,并且以一驱动端可旋转地保持在支承壁1上。辊2、3、4.1和4.2分别以其驱动端联接在驱动马达8上。每个驱动马达8对应于一变换器9,可以由该变换器控制驱动马达8。
以这种方式选择输入辊2、输出辊3以及辊4.1和4.2的设置,使得辊4.1和4.2分别位于外侧地以彼此间较大的间隔保持在支承壁1上。辊4.1和4.2相距一定间隔地在一水平面内彼此相对。
在辊4.1和4.2之间,输入辊2和输出辊3以彼此间较小的间隔设置在第二水平面内。第二水平面在设置有辊4.1和4.2的第一水平面下方延伸。这样来选择这两个水平面之间的间隔,使得通过入口5水平输入的纤维索7可以在不接触布置在前面的辊4.1的情况下从外部不受阻碍地供应给输入辊2。因此,相应地可以通过出口6在不接触布置在后面的辊4.2的情况下由输出辊3水平地将纤维索7导出。通过辊2和3以及4.1和4.2的对称设置实现了,可以在辊2、3、4.1和4.2上以相同的包绕角α引导各纤维索7。由此获得的包绕角α的值可以具有例如227.5°的值,从而实现了910°的总包绕角。为此,从输入辊2到辊4.1的纤维传递以及从辊4.2到输出辊3的纤维传递设计成相同的。
在图1和2中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实施例可以用于引导和传送纤维索,在所述实施例中的所有辊都以相同的圆周速度被驱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组变换器10共同控制辊2、3、4.1和4.2的驱动马达8,如图1中的虚线所示。
图3、4和5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其它实施例,每个所述实施例均包括四个辊。图3、4和5分别示出辊的各种不同布置的侧视图,其中附加辊4.1和4.2均设置在输入辊2和输出辊3之间。由于该设备的结构基本上与前述示例相同,因此可参照图1和2的说明。下面仅详细说明不同之处。
在图3中,输入辊2和输出辊3以一定的间隔叠置在一垂直平面内。两个附加辊4.1和4.2设置在输入辊2和输出辊3之间中央的水平面内。这样设定所述辊之间的间隔,使得纤维索7局部包绕各辊地在辊2、4.1、4.2和3的周向上被引导。纤维索7在输入辊2和输出辊3上以包绕角α被引导。与之不同,在中间辊4.1和4.2上获得稍大的包绕角β。输入辊2和输出辊3上的包绕角α设定为大于200°。为此,纤维索7的入口5设置在输入辊2的斜上方。相应地,纤维索7的出口6设置在输出辊3的斜下方。
图4示出这四个辊的另一种可能的设置。此时,输入辊2和辊4.2以一定间隔叠置地布置在第一垂直平面内,辊4.1和输出辊3以一定间隔叠置地布置在第二垂直平面内。辊2、4.1、4.2和3在两个并排的垂直平面内相互错开设置。纤维索7的入口5和出口6与前述根据图3的实施例相同。此时,纤维索7在输入辊和输出辊3上也以包绕角α被引导。纤维索7在附加辊4.1和4.2上以包绕角β被引导。包绕角β略大于包绕角α。由于入口5和出口6的倾斜设置,可以有利地获得大于200°的包绕角α。
图5示出四个辊的布置,其中在输入辊2和输出辊3上也实现了大于200°的包绕角α。但是,这里通过入口5水平地输入纤维索7,并通过出口6水平地输出纤维索7。辊2、4.1、4.2和3彼此叠置地保持相互错开。这里在中间辊4.1和4.2上分别实现较大的包绕角β。
图3至5所示的辊的布置能够使单个包绕角最大达到230°。包绕角的增加或者说数量级主要受辊之间预定的铺放纤维索所需的最小间隔限制。在辊直径为例如800mm的情况下,用于铺放纤维索所需的辊之间的最小间隔约为150mm。
图6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此处,由于结个与根据图1和2的实施例基本相同,因此省略了俯视图。因此可参考图1和2的说明,下面仅说明不同之处。
在根据图6的实施例中,在输入辊2和输出辊3之间总共设置有三个附加辊4.1、4.2和4.3。因此,这样来选择布置形式,使得输入辊2、辊4.2和输出辊3以彼此间的一定间隔设置在第一垂直平面内。辊4.1和4.3设置在相邻的第二垂直平面内。这里保持辊之间的最小间隔,以使辊4.1相对于输入辊2和设置在该输入辊上方的辊4.2居中设置。相应地,辊4.3居中保持在辊4.2和输出辊3之间。入口5形成在输入辊2的斜上方。出口6形成在输出辊3的斜下方,从而纤维索7在输入辊2和输出辊3上以大于180°的包绕角被引导。输入辊2和在该垂直面内直接设置输入辊上方的辊4.2之间的间隔设定为小于辊4.1的辊直径,从而当从输入辊2向中间辊4.1和4.2引导纤维索时可以获得大于200°的大包绕角。因此,使用图6所示的实施例可获得大于1000°的总包绕角。各辊之间传递设计成基本相同的。
为了进一步增大牵引力或拉伸力,可以有利地将甚至六个辊集成到根据本发明的设备中。在图7和8中示出辊的布置的可能示例。此时,分别实现了水平的到输入辊2和输出辊3的纤维索入口和出口。在所有其它方面,可参考图1和2所示的设备的结构。
在根据图7的实施例中,在输入辊2和输出辊3之间彼此错开地设置有四个附加辊4.1、4.2、4.3和4.4。此时,各辊之间的辊间隔设定为相同的,从而各包绕角导致以大于1200°的总包绕角引导纤维索。
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将六个辊设置为两组,其中第一组由输入辊2以及设置在后面并彼此错开的两个辊4.1和4.2形成。第二组辊包括输出辊3和与其错开设置的辊4.3和4.4。此时,纤维索在各辊上以180°至230°范围内的包绕角被引导。
在图1至8中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实施例可用于牵引纺丝设备内的一根或多根纤维索。入口5可以例如由转向辊形成,该转向辊直接设置在纺丝装置的后面并将各新纺出的纤维束合并成纤维索。出口6可以例如由直接设置在络纱机前面的引导辊形成。
此外,在图1至8中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所有实施例可用于拉伸一根或多根纤维索或用于热处理一根或多根纤维索。为此,辊可以包括附加的加热结构或冷却结构。
可采用多个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用于拉伸一根或多根纤维索,其中,由于速度不同,所述设备在各个设备之间产生对纤维索的拉伸。
参考符号列表1支承壁2输入辊3输出辊4.1至4.4 辊5入口6出口7纤维索8驱动马达9变换器10 组变换器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引导、传送或处理纤维索(7)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多个从动辊(2、3、4),所述纤维索在辊的周向上分别局部包绕地被引导,以便所述辊,其中,所述辊包括用于输入纤维索(7)的输入辊(2)和用于输出纤维索(7)的输出辊(3);相对于输入辊(2)和输出辊(3)这样设置剩余的辊(4.1、4.2),使得纤维索(7)可以在所述辊(2、3、4)上分别以大于180°的包绕角被引导;所述设备的特征在于,这样相对于彼此设置输入辊(2)和纤维索(7)的入口(5)以及输出辊(3)和纤维索(7)的出口(6),以使得纤维索(7)可以分别以大于180°的包绕角局部包绕地在输入辊(2)和输出辊(3)的周向上被引导。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索(7)可以分别以大于190°、优选大于200°的包绕角的局部包绕在所有辊(2、3、4)上被引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辊(2、3、4)上的包绕角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输出辊(2)和输入辊(3)上的包绕角和/或其余辊(4)上的包绕角相等。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给输入辊(2)和输出辊(3)配设总共两个附加辊(4.1、4.2)。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附加辊(4.1、4.2)设置在输入辊(2)和输出辊(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输入辊(2)和输出辊(3)设置在附加辊(4.1、4.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输入辊(2)和输出辊(3)之间总共设置三个辊(4.1、4.2、4.3)。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输入辊(2)和输出辊(3)之间总共设置多于三个辊(4.1、4.2、4.3、4.4)。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可以由多个单独的变换器(9)或一个组变换器(10)来控制所述辊(2、3、4)的驱动马达(8)。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辊(2、3、4)通过齿轮或链条机械地联结在一起并由带有变换器(9)的驱动马达(10)驱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用于引导、传送或处理纤维索(7)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多个从动辊(2、3、4.1、4.2、4.3、4.4),所述纤维索在辊的周向上分别局部包绕地被引导。所述辊包括用于输入纤维索的输入辊(2)和用于输出纤维索的输出辊(3)。相对于所述输入辊和输出辊这样设置剩余的辊(4.1、4.2、4.3、4.4),使得纤维索可以分别以大于180°的包绕角在所述辊上被引导。为了使所有的辊以均匀地引导、传送和处理纤维索,这样相对于彼此设置所述输入辊和纤维索的入口以及输出辊和纤维索的出口,使得纤维索可以分别以大于180°的包绕角局部包绕地在所述输入辊和输出辊的周向上被引导。
文档编号D01H5/00GK1849419SQ200480026406
公开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12日
发明者H·-J·海德尔, A·格林 申请人:苏拉有限及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