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纺纱转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453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流纺纱转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一个空的内腔的气流纺纱转子,该内腔通过一个内轮廓来限定,所述内轮廓从一个在前端面上通过一个开口形成的开口宽度出发,经一个圆锥形扩宽的平滑纤维滑动面过渡到一个纤维收集槽,该纤维收集槽具有内轮廓的最大直径,所述直径小于30毫米。
这种设计方案的气流纺纱转子通过DE 41 23 255 C2公开为现有技术。对于气流纺纱转子,如今要求其转速超过150000转每分钟。基于这一原因,气流纺纱转子的尺寸必须保持尽可能的小。当然其必须还是允许在前端面内的开口保持一定的开口宽度,可以用一个构件插入空的内腔内,该构件通常以一个纱线退绕喷嘴的形式包括一个纤维供给通道的喷嘴和纱线退绕通道的开头部分。因此,人们开始向下设计气流纺纱转子的尺寸一直刚好到可行性的许用极限。
本发明的任务是进一步优化开头所述类型的气流纺纱转子,并使之能够达到18000转每分钟的转速。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即在开口宽度小于24毫米的情况下纤维滑动面的圆锥度为10度。
对于所述尺寸的这样一种折中方案,尝试在纤维收集槽具有尽可能小的直径的情况下还能获得尽可能大的开口宽度,这只能这样实现,即纤维滑动面的圆锥度选择得尽可能小。所述圆锥度应该只能这么大,使得在纤维滑动面上所输送的单根纤维刚好可以滑入纤维收集槽。
纤维滑动面的小的圆锥度对于非同类的气流纺纱转子是公知的。其在DE 196 30 834 C2中建议了一种气流纺纱转子,其中,纤维滑动面至旋转轴线的圆锥度仅仅是8至12度。当然在此致力于使纱线已经可以在纤维滑动面上形成,也就是说,滑入一个随后的纤维收集槽的情况在此并不发生。
此外,通过DE 43 04 151 A1、图20还公知了一种完全为圆柱形的纤维滑动面。当然,该滑动面在此设置一种特别的结构,该结构在所输送的单根纤维上施加一种机械输送影响,其应该替代所缺乏的离心力。
与此相反,对于按照本发明的气流纺纱转子通常还可以利用离心力把单根纤维滑到纤维滑动面上而不采用相应的附加结构。
最好,纤维收集槽的直径最大为26.5毫米并且必要时甚至约为24毫米。纤维收集槽的直径与开口宽度的比例应该位于1.05和1.22之间。为了使单根纤维肯定到达纤维收集槽,纤维收集槽与端面相隔一定距离设置,该距离只是在9到12毫米之间。
为了获得更高的转速,此外还建议外径在纤维收集槽的区域内最大应为28毫米。在纤维滑动面区域内的壁厚应该非常小,大约保持在1毫米。尽管这种尺寸非常小,对于气流纺纱转子的壁板来说可以达到足够的强度,方法是外轮廓在纤维滑动面的区域内弯曲。这个弯曲部分应该向着端面凸形延伸。
本发明其它优点和特征从下文对一个实施例的说明中得出。
在附图
中示出的气流纺纱转子1以已知的方式抗扭转地与一个可转动的轴2相连,以没有示出的方式支承并且驱动该轴。从一个前端面3(该前端面具有一个开口宽度为m的开口4)出发,气流纺纱转子1具有依此相邻的壁,即一个侧壁5和一个与之相连的转子底板6,所述转子底板过渡到一个环形体7。后者用于使气流纺纱转子1压紧到轴2上。
气流纺纱转子1空的内腔8被一个内轮廓9所限定,该内轮廓在端面3之后形成一个公知的平滑纤维滑动面10,该纤维滑动面延伸至一个纤维收集槽11,该凹槽具有内轮廓9的最大直径di并且在该凹槽内在运行时所供给的单根纤维捻转到一根经挤压纺丝形成的纱线上。如图所示出的那样,纤维滑动面10圆锥形地扩宽至纤维收集槽11处。
侧壁5由一个外轮廓12限定,该外轮廓对应于本身扩宽的纤维滑动面10同样从端面3至一个最大的外径da处直径逐渐增大。后者位于纤维收集槽的区域内。
在高速旋转的气流纺纱转子1运行时,以已知并且没有示出的方式从一根纤维条沥滤出的单根纤维在一气流的共同作用下射向纤维滑动面10,从那里该单根纤维滑入纤维收集槽11并且并入经挤压纺丝形成的纱线中。因为在要求生产速度越来越高的过程中,气流纺纱转子1致力于更高的一直到180000转每分钟的转速,不仅内轮廓9而且外轮廓12的尺寸以还要说明的方式进行选择。此外,侧壁5的外轮廓12-在轴向截面上-在纤维滑动面10的区域内弯曲,其中该弯曲部分向着端面3凸形延伸。
纤维收集槽11的直径di应该小于30毫米并且最好只有26.5毫米,必要时甚至只有24毫米。所配属的外径da在纤维收集槽11的区域内最大应为28毫米,必要时甚至只有26毫米。
为了在直径di和da这么小的时候还能够获得一个大约在19至23毫米之间,最好为21.5毫米的足够宽的开口宽度m,纤维滑动面10的圆锥度α最大为10度。圆锥度α也可能只有7度,必要时也可能只有4度,如果圆锥度这么设计,那么在离心力减小的情况下还可以把单根纤维滑入纤维收集槽11中。
纤维收集槽11的直径di与开口宽度m的比例关系适于在1.05和1.22之间。
纤维收集槽11至前端面3的距离也可以非常的小并且最好在9和12毫米之间。
由于专门弯曲的外轮廓12,壁厚s在纤维滑动面10的区域内限制在大约一个毫米。
权利要求
1.具有一个空的内腔的气流纺纱转子,该内腔通过一个内轮廓来限定,所述内轮廓-从一个在前端面上通过一个开口形成的开口宽度出发-经一个圆锥形扩宽的平滑纤维滑动面过渡到一个纤维收集槽,该纤维收集槽具有内轮廓的最大直径,所述最大直径小于30毫米,其特征在于,对于一个小于24毫米的开口宽度(m),纤维滑动面(10)的圆锥度(α)最大为10度。
2.按权利要求1的气流纺纱转子,其特征在于,开口宽度(m)在19至23毫米之间。
3.按权利要求1或2的气流纺纱转子,其特征在于,纤维收集槽(11)的直径(di)最大为26.6毫米。
4.按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的气流纺纱转子,其特征在于,纤维收集槽(11)的直径(di)与开口宽度(m)的比例在1.05和1.22之间。
5.按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的气流纺纱转子,其特征在于,纤维收集槽(11)至端面(3)的距离(c)在9和12毫米之间。
6.按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的气流纺纱转子,其特征在于,该气流纺纱转子的外径(da)在纤维收集槽(11)区域内最大为28毫米。
7.按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的气流纺纱转子,其特征在于,开口宽度(m)约为21.5毫米。
8.按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的气流纺纱转子,其特征在于,壁厚(s)在纤维滑动面(10)的区域内约为一个毫米。
9.按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的气流纺纱转子,其特征在于,外轮廓(12)在纤维滑动面(10)的区域内弯曲。
10.按权利要求9的气流纺纱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分向着端面(3)凸形延伸。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一个空的内腔的气流纺纱转子,该内腔通过一个内轮廓来限定,所述内轮廓包括一个纤维滑动面和一个纤维收集槽。气流纺纱转子的前端面在一个开口的基础上具有一个大小为19至23毫米的开口宽度。所述纤维滑动面的圆锥度最大为10度,纤维收集槽的直径小于30毫米。
文档编号D01H4/10GK1690268SQ200510067749
公开日2005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6日
发明者M·布尔歇特, B·罗斯 申请人:里特机械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