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布机的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908阅读:9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卷布机的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调整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以将圆编织机的圆编织布切割成二片状布料,并且加以调整缠绕卷收的卷布机的调整结构。
背景技术
常用的双剖式卷布机结构,有如图1及图2所示,主要在一底座9的二侧各设有一机架92,此一机架92的上端二侧各设有一架臂93;另,在所述机架92的下方二侧及内侧面上各设有一外架臂94与一内架臂95,分别各自组设一导杆99、转轴96及一展布棍97,而前述转轴96可以提供一滚动条961穿组设置,而所述二侧机架92内面上方适当处设有二平行的横杆981,此二横杆981上可以提供分别设置一切刀98向上延伸,使用时,圆编织机送出的圆编织布由上方向下输送,先经二切刀98由对向裁切成二片状布料91,再用二导杆99向外导送,由一展布棍97将布料91二侧向外拉张,以方便平整的缠绕在受转轴96驱动的滚动条961周缘,而完成卷收作业;然而,上述的此种传统结构,具有下列缺失1.转轴96具有相关的驱动装置,可以驱动滚动条961以一固定转速转动而卷收布料91,然而,随着布料91卷收厚度增加,前述滚动条961卷布的速度亦增加,但前方圆编织机的织布速度却未增加,因此,常有异常拉扯而使卷布时的拉张力不同,形成一严重缺失。
2.由于经过切开的布料91经由展布棍97向二侧边缘拉张的同时,利用前述展布棍97形成一方向的弯折,同时利用弯折时的拉扯力,使布料91用一适当的拉张紧度缠绕在滚动条961上,但,随着布料91卷收厚度增加,致使布料91在展布棍97弯折的角度亦同时改变(缩小),如此一来,作用在布料91的拉张力较大,也会造成卷布紧度不平均的情形。
有鉴常用的双剖式卷布机结构有上述缺点,因此如何去解决所述问题,一直是业者所急迫有待寻求解决的方案以及改进的地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卷布机的调整结构,可以调整片状布体通过转动轴间的距离,达成均匀的紧度缠绕卷收片状布体的功效。
为达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卷布机的调整结构,所述卷布机提供连续延伸的二片状布体到二侧机箱间,二片状布体分别用一收卷装置使片状布体沿一预定路径前进并进行卷收,所述卷布机的调整结构包括一活动杆、一导板以及一定位体,此一活动杆位在二侧机箱间,且一端位在侧机箱开设的一弧形通孔上,前述导板具有提供前述活动杆通过的一导孔以及一定位孔,前述定位体通过此一定位孔连接在侧机箱上,使得前述导板贴靠在侧机箱上,以定位体为一轴心进行一摆动位移运动。其中,摆动位移运动促使活动杆可以沿弧形通孔形状进行一位移运动,调整前述活动杆与收卷装置的一距离。
至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构造、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则参照下列依照附图所作的说明就可以得到完全的了解。


图1为常用双剖式卷布机的侧视平面结构图;图2为常用双剖式卷布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剖式卷布机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卷布机的调整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卷布机的调整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组合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双剖式卷布机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结构及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双剖式卷布机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双剖式卷布机包括有二侧机箱1、一供给装置2以及二收卷装置3。所述侧机箱1略呈五角形结构,而所述供给装置2可以提供将一圆针织机(图中未示出)所织出的圆针织布料4裁切形成连续延伸的二片状布体4a、4b,且使得二片状布体4a、4b可以分别提供到所述二侧机箱1间。所述供给装置2更包括有一撑布架21、二切刀22以及一导布架23,此一撑布架21设在二侧机箱1之间上方,将圆针织机(图中未示出)所织出的圆针织布料4以若干个伸缩杆环24加以扩撑,且用中间部位的一伸缩托架25加以调整前述伸缩杆环24延伸的长度,改变扩撑的大小。而二切刀22分别设在二侧机箱1中央部位,且当二切刀22上方分别延伸前述导布架23时,会将圆针织布料向下导引,用二切刀22裁切前述撑布架21扩撑后的圆针织布料,而形成前述二片状布体4a、4b。
本实用新型二收卷装置3设在所述二侧机箱1间,且分别对应前述二片状布体4a、4b的设置,所述收卷装置3可以接收前述片状布体4a,所述收卷装置3更包括有若干个导布杆31、一连动部32以及一卷布杆33。若干个导布杆31用适当排列(如第6图所示)使连续延伸的片状布体4a可以沿一预定路径前进。前述连动部32可以进行一第一旋转位移运动51。前述卷布杆33以一第二旋转位移运动52进行卷收前述片状布体4a,且前述卷布杆33设在前述连动部32内,并邻靠前述连动部32。
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卷布机的调整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及组合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卷布机的调整结构6包括一活动杆61、一导板62以及一定位体67。此一活动杆61位在所述二侧机箱1间,且一端位在所述侧机箱1开设的一弧形通孔12上。前述导板62具有提供活动杆61通过的一导孔64以及一定位孔69。前述定位体67通过定位孔69而连接在所述侧机箱1上,使得前数导板62贴靠在所述侧机箱1上,以前述定位体67为一轴心进行一摆动位移运动53。而前述导板62更具有至少一穿孔67,此一穿孔67分别与所述侧机箱1开设的一滑通孔13相对应,因此所述卷布机的调整结构6更包括有至少一导引体67,每一导引体67分别通过前述穿孔68与前述滑通孔13。
本实用新型卷布机的调整结构6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卷布机的调整结构6更包括有一轴承65以及一C型环扣66,此一轴承65设在前述导孔64上,再用前述C型环扣66设在前述活动杆61的一槽孔611中,使前述活动杆61通过轴承65时,加以固定前述导板62。其中,上述的结构组合,当以前述摆动位移运动53作动时,会促使前述活动杆61可以沿前述弧形通孔12形状进行一位移运动,调整前述活动杆61与所述收卷装置3的一距离。
再参阅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双剖式卷布机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结构及动作示意图。于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前述连动部32具有一辅动齿轮327、一第一承载杆321与一第二承载杆322,此一辅动齿轮327贴靠在所述侧机箱1上,且第一承载杆321以及第二承载杆322的一端皆具有一齿轮325、326,且前述第一承载杆321通过一轴承323后,以一C型扣环328与前述齿轮325相连接,而这些齿轮325、326贴靠在所述侧机箱1上。因此前述第一承载杆321与前述第二承载杆322用这些齿轮325、326再以一连接体324与前述辅动齿轮327相连接,而前述连接体324为一链条,使第一承载杆321、第二承载杆322以及辅动齿轮327形成进行同一旋转位移运动92方向,且前述第一承载杆321与前述第二承载杆322分别邻靠前述卷布杆33,而形成前述第一旋转位移运动51(顺时针方向),且前述第一旋转位移运动51(顺时针方向)与前述第二旋转位移运动52(逆时针方向)方向为相反。
由上述结构,当进行带动所述调整结构6进行传动时,此一调整结构6邻靠前述第一承载杆321,而带动前述第一承载杆321转动,并使得前述连动部32进行第一旋转位移运动51。而前述片状布体4a经过所述调整结构6,且通过前述第一承载杆321与所述调整结构6间,再到前述卷布杆33。而所述侧机箱1具有一导轨11,且二侧机箱1的二导轨11以相互对称设置,将前述卷布杆33二端分别置在前述导轨11上,当卷布杆33卷动片状布体4a而变成越来越大时,可以使得卷布杆33沿前述导轨11的延伸方向54进行位移运动。
由上述得知,本实用新型卷布机的调整结构确实具有调整保持稳定的卷布速度及卷布拉张力,而以均匀的紧度缠绕卷收片状布体,确已具有产业上的利用性、新颖性及进步性。而以上所述者,仅是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都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卷布机的调整结构,所述卷布机提供连续延伸的二片状布体至二侧机箱间,二片状布体分别用一收卷装置使片状布体沿一预定路径前进并进行卷收,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布机的调整结构包括有一活动杆,位在所述二侧机箱间,且一端位在所述侧机箱开设的一弧形通孔上;一导板,具有提供所述活动杆通过的一导孔以及一定位孔;以及一定位体,通过前述定位孔连接在所述侧机箱上,使得所述导板贴靠在所述侧机箱上,以所述定位体为一轴心进行一摆动位移运动,此一摆动位移运动促使所述活动杆可以沿前述弧形通孔形状进行一位移运动,调整所述活动杆与所述收卷装置的一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布机的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布机的调整结构更包括有一轴承,设在前述导孔上;以及一C型环扣,设在所述活动杆的一槽孔中,使所述活动杆通过前述轴承时,加以固定所述导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布机的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更具有至少一穿孔,此一穿孔分别与所述侧机箱开设的一滑通孔相对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布机的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布机的调整结构更包括有至少一导引体,每一导引体分别通过前述穿孔与前述滑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卷布机的调整结构,所述卷布机提供连续延伸的二片状布体到二侧机箱间,二片状布体分别用一收卷装置使片状布体沿一预定路径前进并进行卷收,所述卷布机的调整结构包括一活动杆、一导板以及一定位体,此一活动杆位在二侧机箱间,且一端位在侧机箱开设的一弧形通孔上,前述导板具有提供前述活动杆通过的一导孔以及一定位孔,前述定位体通过此一定位孔连接在侧机箱上,使得前述导板贴靠在侧机箱上,以定位体为一轴心进行一摆动位移运动。其中,摆动位移运动促使活动杆可以沿弧形通孔形状进行一位移运动,调整前述活动杆与收卷装置的一距离。
文档编号D04B35/00GK2861243SQ200520047320
公开日2007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8日
发明者林进泳 申请人:林进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