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机的电动开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61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织机的电动开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机的电动开口装置,该装置,自动设定适合于输入的织造条件的开口运动条件。
背景技术
在织造上,重视决定纬纱的纬密程度的打纬时的综框的开口量、决定引纬的安定性的引纬期间的开口量、及对于由织机旋转数的开口装置的负荷,由此,如何准确地设定开口运动条件、具体为开口定时或停留为非常重要。
在以往的许多织机中,使用的不是电动开口装置,而是与织机的主轴同步的机械驱动综框的开口装置,而没有电动开口装置的停留的概念,从而操作人员考虑上述准确地设定开口定时或停留是很困难的、且也花费时间。
日本专利公开昭63-21953号公报(日本专利第2643124号公报)发明内容从而,本发明的课题为,只要操作人员在织机上输入织造条件,就可以自动设定适合于输入的织造条件的开口运动条件。
基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织机的电动开口装置,将多个综框由各自的专用马达来驱动,该织机的电动开口装置由设定器,存储器、演算器和控制器构成。上述设定器,设定由包括织造模式、织机旋转数、纬纱种类、纬纱密度、织物宽度的多个要素而成的织造条件;上述存储器,为了驱动各综框保存由多个织造条件和开口运动条件而成的开口运动条件数据库,该开口运动条件由有关于织造条件并至少包括停留期间及停留相位的多个要素而成;上述演算器,根据设定的织造条件和开口运动条件数据库,若对应于设定的织造条件的开口运动条件存在,则提取其开口运动条件,若对应的开口运动条件不存在,则从有关的织造条件内插演算出对应于设定的织造条件的开口运动条件;上述控制器,根据该提取或内插演算的开口运动条件控制马达的旋转(权力要求1)。
在此,「织造模式」与开口模式为同义,具体指织物组织,而且,所谓「求开口运动条件」是,从开口运动条件数据库提取对应于织造条件的开口运动条件,加之还包括,若数据库里不存在与设定的织造条件同一的条件,对开口运动条件进行内插演算,由演算来补充不足的数据。
在存储器,进一步保存由多个开口运动条件和、在开口运动条件下驱动综框时的马达所负的负荷而成的负荷数据库,演算器,根据提取或内插演算的开口运动条件和负荷数据库,若对应于提取或内插演算的开口运动条件的负荷存在,则提取其负荷,若对应的负荷不存在,则从有关的开口运动条件内插演算出对应于提取或内插演算的开口运动条件的负荷,若该提取或内插演算的负荷超过容许值,则进行促使织造条件的修正的显示(权利要求2)。
并且,包括显示器,演算器根据提取或内插演算的开口运动条件和负荷数据库和负荷的容许值,若负荷成为容许值以下的推荐开口运动条件存在,则提取其推荐开口运动条件,若对应的推荐开口运动条件不存在,则从有关的开口运动条件内插演算出对应于提取或内插演算的开口运动条件的推荐开口运动条件,并将该提取或内插演算的推荐开口运动条件显示在显示器(权利要求3)。
而且,演算器,根据提取或内插演算的开口运动条件和负荷数据库和负荷的容许值,若负荷成为容许值以下的推荐开口运动条件存在,则提取其推荐开口运动条件,若对应的推荐开口运动条件不存在,则从有关的开口运动条件内插演算出对应于提取或内插演算的开口运动条件的推荐开口运动条件,并且,自动设定该提取或内插演算的推荐开口运动条件(权利要求4)。
根据包括织造模式、织机旋转数、纬纱种类、纬纱密度、织物宽度的输入的织造条件,决定包括左右纬纱的纬密程度或引纬的安定性等的织造性的停留期间、停留相位的开口运动条件,因此,不熟练的操作人员也可以准确且在短时间内设定开口运动条件(权利要求1)。
通过进行促使织造条件的修正的显示,可以考虑对电动开口装置的负荷而设定开口运动条件,从而可以未然防止电动开口装置的破损,对电动开口装置可以容易设定安全性高的开口运动条件(权利要求2)。
因负荷成为容许值以下的推荐开口运动条件,不运转织机而被自动算出、显示、或被自动设定,所以可以简单、且在短时间内进行由操作人员的开口运动条件的调整(权利要求3及权利要求4)。


图1为有关本发明的织机的电动开口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图2为开口运动条件数据库的说明图;图3为开口运动条件数据库的说明图;图4为织造模式的表示例的说明图;图5为开口曲线的说明图;图6为设定画面的说明图;图7为负荷数据库的说明图;图8为设定画面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织机的电动开口装置1。织机的电动开口装置1,包括多个综框2,驱动各自的综框2的专用马达3和运动变换机构4。各马达3由伺服马达构成,各马达3的旋转,由运动变换机构4变换为综框2的开口方向的往复上下运动,作为开口运动传达到对应的综框2。尚且,运动变换机构4由曲柄机构构成,该曲柄机构,将马达3的一方向的旋转运动变换为综框2的往复上下运动。
而且,织机的电动开口装置1,为了控制各马达3,具备设定器5、控制器6、存储器7、演算器8及显示器9。这些设定器5、控制器6、存储器7、演算器8及显示器9,除了分别作为单一功能的电路而构成之外,也可以利用产业用电脑的输入和输出、记忆、演算功能,与程序一起作为一个单元而构成。
设定器5,由键盘和接触面板等输入装置构成,设定织造条件时使用,该织造条件由包括织造模式、织机旋转数、纬纱种类、纬纱密度、织物宽度的多个要素而成。而且,上述的「织造模式」与开口模式为同义,具体指织物组织。
存储器7,为了驱动综框2,保存由多个织造条件和开口运动条件而成的开口运动条件数据库,该开口运动条件由有关于上述织造条件并至少包括停留期间及停留相位的多个要素而成。所谓为了驱动综框2的开口运动条件的要素,如上述,至少包括停留期间及停留相位,但其外,还指上死点和下死点的中间位置(交叉点)、开口量、织物宽度、组织(开口模式)、织机旋转数。
而且,演算器8,根据设定的织造条件和保存于存储器7的开口运动条件数据库,求对应于设定的织造条件的开口运动条件。在此,所谓「求开口运动条件」是,从开口运动条件数据库提取对应于织造条件的开口运动条件,加之,还包括若数据库里不存在与设定的织造条件同一的条件,则进行由演算补充不足的数据的内插演算。
控制器6,从连接于织机主轴10的编码器12输入织机主轴10的旋转角度的信号,在与织机主轴10的旋转角度同步的状态下,对多个综框2并根据由演算器8求出的开口运动条件控制各马达3的旋转。尚且,各马达3的实际旋转,被编码器11检测,并反馈到控制器6的各马达3的控制部。
而且,显示器9显示织造模式或开口运动条件等,但其具体功能根据后述的各实施例所进行。
如上述,若开口运动条件被给予到演算器8,根据包括织造模式、织机旋转数、纬纱种类、纬纱密度、织物宽度的输入的织造条件,决定开口运动条件,该开口运动条件包括左右纬纱的纬密程度或引纬的安定性等的织造性的停留期间、停留相位,从而不熟练的操作人员也可以准确且在短时间内设定适当的开口运动条件。
而且,在存储器7,进一步保存有多个开口运动条件和、在其开口运动条件下驱动综框2时的马达3所负的负荷而成的负荷数据库,演算器8具有以下功能根据提取或内插演算的开口运动条件和负荷数据库,若对应于提取或内插演算的开口运动条件的负荷存在,则提取其负荷,若对应的负荷不存在,则从有关的开口运动条件内插演算出对应于提取或内插演算的开口运动条件的负荷,若该提取或内插演算的负荷超过容许值,则进行促使织造条件的修正的显示。通过该功能,可以考虑对于织机的电动开口装置1的负荷而设定开口运动条件,从而可以未然防止织机的电动开口装置1的过负荷状态或其破损,对织机的电动开口装置1可以容易设定安全性高的开口运动条件。
并且,演算器8,根据求出的开口运动条件和负荷数据库和负荷的容许值,具有提取或内插演算出负荷成为容许值以下的推荐开口运动条件的功能,显示器9显示此时的推荐开口运动条件。而且演算器8,也可以将提取或内插演算的推荐开口运动条件自动设定在控制器6。推荐开口运动条件,由数值或图表(开口曲线;对应于织机主轴10的旋转角度的综框2的上下位置的变化)表示。根据这些功能,不运转织机而被自动算出负荷成为容许值以下的推荐开口运动条件,从而可以更简单、且在短时间内进行由操作人员的开口运动条件的调整。
实施例1,在由图1构成的织机的电动开口装置1,通过由设定器5输入由织造模式、织机旋转数、纬纱种类、纬纱密度、织物宽度的多个要素而成的织造条件,求出对应于设定的织造条件的各综框2的每个开口运动条件,根据求出的开口运动条件控制各马达3的旋转。
为了实施实施例1,在存储器7,积蓄并保存有由多个织造条件实际织的开口运动条件数据库、即对应于各织造条件下并至少包括停留期间及停留相位的多个开口运动条件数据库。
图2,将一个开口运动条件数据库为例,由表·图形式来表示。在图2的开口运动条件数据库的表,如上段的框,被给予基本的要素、即开口量的设定值为100mm、织物宽度的设定值为1900mm、织造模式为图4的织造模式、纬纱种类为棉纱、其支纱为30S。而且如下段的表,作为其他要素的开口运动条件将织机旋转数(rpm)500~900rpm为横轴,将纬纱密度(投梭/英寸)为纵轴,在表中,由主轴10的旋转角度(°)分别记载了上死点停留期间/下死点停留期间、交叉点。尚且,图2中,作为分别对应于在开口运动条件数据库整体中的一部分的20条的织造条件的开口运动条件,表示了上死点停留期间/下死点停留期间、交叉点。
开口运动条件数据库的织造条件、及开口运动条件的各参数如以下。
1)织造条件·织造模式(图4)...保持开口方向的转换定时或开口状态时,负荷会变高。
·织机旋转数
·纬纱种类...纬纱的种类(棉纱、羊毛、合成纤维、化学纤维、捻丝等)和其粗细(支纱)(例如30S等)·纬纱密度...1英寸左右的纬纱根数(单位投梭/英寸)·开口量(由机械或纱种决定,所以不用包括输入项目而事先设定也可以。)·织物宽度(由机械或织物决定,所以不用包括输入项目而事先设定也可以。)2)开口运动条件·停留期间(在图5的上停留期间·下停留期间)...在上停留及下停留的分别的停留期间。尚且,关于上停留期间内的上死点θu及下停留期间内的下死点θd,也可以在其前后分别设定不同的角度。例如表示为30°30°/90°90°(上前停留上后停留/下前停留下后停留)。图2的停留期间对于分别的停留表示前后合并的期间。
·停留相位(在图5的上停留相位·下停留相位)...将上停留及下停留的分别的织机的主轴10的旋转角度的位置由主轴10的旋转角度来表示。例如,也可以将上停留及下停留的分别的停留的开始角度作为停留相位。而且,在本实施例,作为停留相位使用了交叉点的主轴旋转角度θc(开口定时)。而且,使用交叉点θc时,交叉点θc的180°前方(θc-180°)定义为上死点θu,交叉点θc的180°后方(θc+180°)定义为下死点θd。尚且,通过使用上停留及下停留的分别的停留的开始角度及结束角度,也可以同时定义停留期间及停留相位。
在图2,开口量、织物宽度、织造模式、纬纱种类不同于上段的框的内容时,通过将内插系数乘与停留期间、交叉点的值,可以从该一个数据库求出所有织造条件的停留期间和交叉点。尚且,图2的数据库的停留期间、交叉点,是考虑通过输入织造条件而决定的引纬期间而设定的。
作为图2以外的开口运动条件数据库的构成,也可以根据图3,如下进行。图3的(a),使在每个开口量、织物宽度、织造模式、纬纱种类的各值分别存储多个对应的停留期间、交叉点的数据库。通过使用补正系数,最好准备多个数据库才可以提高演算精度。而且,图3的(b)为,对应开口量、织物宽度、织造模式、纬纱种类、纬纱密度、织机旋转数的各值,尽量存储多个成对的停留期间、交叉点的例。
接着,开口运动条件被设定为如下。首先,操作人员操作设定器5,在从此进行织造的织物的织造条件,特定综框2的同时,例如关于框号1如下进行输入。
·织造模式...边看图4的织造模式设定画面进行设定。在图4,纵轴指投梭数,横轴指综框2的数(片数)。在织造模式■表示综框2位于上死点,□表示综框2位于下死点。C指纱号(纱种)。在图4设定织造模式为综框2的片数为16片,15投梭作为1个重复。
·织机旋转数...600rpm·纱种类...纬纱棉纱、30S·纬纱密度...20投梭/英寸·开口量...100mm(每个框号的开口量不同时,在每个框号输入开口量。或指定框号也可以。)·织物宽度...190mm若操作人员由设定器5输入这些参数,演算器8,则从保存于存储器7的图2的开口运动条件数据库提取对应于输入的织造条件的开口运动条件的值。如果与保存于开口运动条件数据库的织造条件不一致,则从互相近似的织造条件进行内插演算,而求出开口运动条件的值。
即,事先保存于存储器7的开口运动条件数据库的织造条件的至少一个要素下,算出对应于设定的织造条件的要素的内插系数,根据开口运动条件数据库的开口运动条件和内插系数,例如通过相乘开口运动条件和内插系数,内插演算出对应于设定的织造条件的开口运动条件。
具体地说,例如在图2的开口运动条件数据库,上段的框的织造条件与输入的条件一致,织机旋转数为800~900之间的值时,图2的A的停留期间及交叉点的值和、图2的B的停留期间及交叉点的值邻接的2个数据间,通过由对于A、B的各值和输入的织机旋转数的比率的补充演算,算出停留期间及交叉点。而且,对纬纱密度,例如在纬纱密度为15~20之间(B、C之间)也同样。
而且,根据对于图2上段的框的织造条件的内插演算,例如停留期间使用补正系数a、补正系数b、补正系数c、补正系数d,由式[停留期间=表的近似的值×a×b×c×d]求出。在此,各补正系数是根据经验而设定的值。补正系数a与开口量L有关,由a=L/100求出,补正系数b与织物宽度S有关,由b=S/190求出,补正系数c与织造模式C有关,并由综框2的启动次数和停止次数的合计来决定的值,并且,补正系数d是由纬纱的种类及粗细决定的值。如此,通过内插演算的导入,在表中即使没有适当的数据,也可以由1个表(数据库)对应。
开口运动条件根据开口运动条件数据库提取、或由内插演算而求出时,演算器8将其开口运动条件传送到控制器6,并在其自动设定。在自动设定后,若织造开始,控制器6则根据对应于输入的织造条件的开口运动条件,控制多个马达3的旋转,并将开口运动供于各综框2。
尚且,图2的开口运动条件数据库,将停留期间和交叉点(停留相位)合为一个数据库,但是也可以将停留期间和交叉点分别作为各别的数据库来构成。
而且,演算器8算出开口运动条件之后,在织造开始前,根据需要显示器9显示求出的开口运动条件。图6为,在每个综框2,对应开口曲线表示停留期间(上前停留·上后停留、下前停留·下后停留)、交叉点的例。在此例,操作人员从显示器9的显示内容确认求出的开口运动条件,根据显示内容的开口运动条件,或根据需要修正开口运动条件之后,开始织造。并且,如图2所示,将停留期间在前后合并的期间使用时,以图6的表示,将相同的值分配在前后。而且,在图6成为,作为停留相位设定交叉点,但不是交叉点设定各停留的开始角度也可以。
实施例2,加以实施例1的织造条件,还输入马达负荷的容许值,使用对应于开口运动条件的负荷数据库,求驱动对应于求出的开口运动条件的综框2的马达3所负的负荷,若求出的负荷超过容许值,则进行促使织造条件的修正的显示。
在存储器7,除实施例1的开口运动条件数据库,另外还保存有负荷数据库,该负荷数据库为,通过在多个开口运动条件实际织,积蓄驱动各综框2时的马达3实际所负的各负荷。
图7将负荷数据库由表·图形式来表示。在负荷数据库中存储多个其它要素的图也可以。而且,不是实际的负荷,将计算上的理论值作为负荷来使用也可以。
并且,在负荷数据库的开口运动条件,除实施例1的参数之外,还追加有有关负荷的要素的下述参数。这些参数作为织造条件输入。
1)织造条件的追加参数·经纱种类...经纱的粗细(支纱)、例如20S·经纱根数...经纱根数越多,对马达3的负荷就越大。
·运转时的目标经纱张力值...经纱张力越大,对马达3的负荷就越大。
·综框架重量...重量越重,对马达3的负荷就越大。
首先,操作人员操作设定器5,输入马达3的负荷的容许值(换句话说,对实效转矩、即额定转矩的比率)。通常设定的容许值为80%~90%左右,这些容许值在织机停止时可以变更。而且,在织机上市时作为定数事先设定负荷的容许值也可以。
利用设定器5将马达3的负荷的容许值输入为例如[80%],通过作为织造条件输入与实施例1同样的内容,演算器8,从开口运动条件数据库提取或内插演算出对应于输入的织造条件的开口运动条件的值。内插演算与实施例1同样进行。
进而,演算器8从负荷数据库提取或补充·内插演算与求出的开口运动条件一致的负荷的值。若求出的负荷超过负荷的容许值,演算器8在显示器9显示错误信号促使进行织造条件的修正。此时,同时显示求出的负荷与负荷的容许值也可以。
图8为由显示器9显示的一例。图8中,在综框2的每个框号显示推定负荷。在该图8的例中,第8个架的负荷为90%,超过了负荷的容许值[80%],而在超过负荷容许值的推定负荷左侧显示[×]促使操作人员修正织造条件或开口运动条件。不显示×,超过负荷容许值的推定负荷用红色等颜色区分也可以。发现×错误显示的操作人员,则修正织造条件或开口运动条件使收容于负荷的容许值。
求出的负荷超过负荷的容许值时,也可以使织机的错误灯点亮,或发出警报。此时,可以不使用显示器9。
并且,根据开口运动条件数据库和负荷数据库和负荷的容许值,也可以自动地求出负荷成为容许值以下的推荐开口运动条件。此时,若利用设定器5输入织造条件,演算器8则从保存于存储器7的负荷数据库,提取或内插演算出与输入的负荷的容许值和从开口运动条件数据库求出的开口运动条件一致、并负荷成为容许值以下的推荐开口运动条件。具体而言,在图7的负荷数据库,以织机旋转数、停留的优先顺序,对设定的下一等级的织机旋转数或对于停留的负荷的值和负荷的容许值进行比较,按织机旋转数、停留的顺序,一个等级一个等级渐渐降低而进行至负荷成为负荷的容许值以下为止。或者也可以如实施例1使用内插系数。
尚且,通过求出推荐开口运动条件,例如只修正停留时,其结果,织造条件不会变更。而且同样的,例如修正织机旋转数,变更织造条件也可以。
并且,停留期间及停留相位,利用设定器5作为织造条件成为输入可能也可以。
本发明,可以使用在织机的全部的电动开口装置1。在实际的使用上,根据需要在马达3的驱动电路中或旋转部分安装负荷传感器,而且,未图示的织机的控制装置,在织机运转时(织造中),测定马达3的负荷,并且,当测定的负荷由机械的要因等超过由演算求出的负荷时,则发出异常信号。由此,可以迅速查出织机的在电动开口装置1的机械的故障,且在管理上也方便。
如上所述,设定器5、控制器6、存储器7、演算器8及显示器9,除了分别作为单一功能的机器而构成之外,利用产业用电脑的输入和输出、记忆、演算功能,与程序一起作为一个单元而构成也可以。
权利要求
1.一种织机的电动开口装置(1),将多个综框(2)由各自的专用马达(3)来驱动,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设定器(5),存储器(7)、演算器(8)和控制器(6)而成,上述设定器(5),设定由包括织造模式、织机旋转数、纬纱种类、纬纱密度、织物宽度的多个要素而成的织造条件;上述存储器(7),为了驱动各综框(2)保存由多个织造条件和开口运动条件而成的开口运动条件数据库,该开口运动条件由有关于织造条件并至少包括停留期间及停留相位的多个要素而成;上述演算器(8),根据设定的织造条件和开口运动条件数据库,若对应于设定的织造条件的开口运动条件存在,则提取其开口运动条件,若对应的开口运动条件不存在,则从有关的织造条件内插演算出对应于设定的织造条件的开口运动条件;上述控制器(6),根据该提取或内插演算的开口运动条件控制马达(3)的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机的电动开口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存储器(7),进一步保存由多个开口运动条件和、在开口运动条件下驱动综框(2)时的马达(3)所负的负荷而成的负荷数据库,演算器(8),根据提取或内插演算的开口运动条件和负荷数据库,若对应于提取或内插演算的开口运动条件的负荷存在,则提取其负荷,若对应的负荷不存在,则从有关的开口运动条件内插演算出对应于提取或内插演算的开口运动条件的负荷,若该提取或内插演算的负荷超过容许值,则进行促使织造条件的修正的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机的电动开口装置(1),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显示器(9),演算器(8)根据提取或内插演算的开口运动条件和负荷数据库和负荷的容许值,若负荷成为容许值以下的推荐开口运动条件存在,则提取其推荐开口运动条件,若对应的推荐开口运动条件不存在,则从有关的开口运动条件内插演算出对应于提取或内插演算的开口运动条件的推荐开口运动条件,并将该提取或内插演算的推荐开口运动条件显示在显示器(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机的电动开口装置(1),其特征在于演算器(8),根据提取或内插演算的开口运动条件和负荷数据库和负荷的容许值,若负荷成为容许值以下的推荐开口运动条件存在,则提取其推荐开口运动条件,若对应的推荐开口运动条件不存在,则从有关的开口运动条件内插演算出对应于提取或内插演算的开口运动条件的推荐开口运动条件,并且,自动设定该提取或内插演算的推荐开口运动条件。
全文摘要
一种织机的电动开口装置(1),操作人员在织机上输入织造条件,则可以自动设定适合于输入的织造条件的开口运动条件。将多个综框(2)由各自的马达(3)来驱动的织机的电动开口装置(1),由设定器(5),存储器(7),演算器(8)和控制器(6)构成。上述设定器(5),设定由包括织造模式、织机旋转数、纬纱种类、纬纱密度、织物宽度的要素而成的织造条件;上述存储器(7),为了驱动各综框(2)保存由多个织造条件和开口运动条件而成的开口运动条件数据库,该开口运动条件由有关于织造条件并包括停留期间及停留相位的多个要素而成;上述演算器(8),根据设定的织造条件和开口运动条件数据库,若对应于设定的织造条件的开口运动条件存在,则立即提取其开口运动条件,若对应的开口运动条件不存在,则从有关的开口运动条件内插演算出对应于设定的织造条件的开口运动条件;上述控制器(6),根据该提取或内插演算的开口运动条件控制马达(3)的旋转。
文档编号D03D51/00GK1891876SQ20061009274
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9日
发明者平井淳 申请人: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