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拉布装置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258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拉布装置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缝纫机拉布装置的改良结构,尤指一种具可调整拉布滚轮与台面,或者底板组间的间距暨调控机构设计的拉布装置,具有改善拉布滚轮的固定式配置及可快速调整匹配现时不同材质、厚度及层数的被缝纫物以顺畅拉动前进的缝纫机拉布装置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缝纫机,为改善缝纫机的推布力量以降低缝线部位产生皱折,都是透过在压布脚后方设置一拉布装置,主要是一拉布滚轮与台面间形成一间距配置,拉布滚轮透过一传动组件连结动力机构,使拉布滚轮产生转动,以因应缝纫机的缝纫动作形成对被缝纫物的辅助拉动前进,除提供第二拉布力量外,并让车缝中的被缝纫物与车线施以绷紧作用,降低缝线部位产生皱折,所以有良好设计的缝纫机拉布装置设计,将会提升其车缝运作与缝纫质量。
如目前台湾专利公报第M281970的《工业用缝纫机的拉布装置改良》实用新型专利案,此专利案所诉求的重点是在由一上拉布组件及一位于下方的下拉布组件所构成;上拉布组件包括一结合于缝纫机的动力轴上的偏心轮,于作动时以带动一连杆装置传动于一游戏杆摆动以连动一上拉布轮转动,其中,上拉布轮内具一封闭型单向轴承受游戏杆连动,而下拉布组件包括一可受上拉布轮压靠的下拉布轮,该下拉布轮内也具一封闭型单向轴承,藉上、下拉布轮互向压布脚方向以反向转动以协助布料受压掣、推引送出,以达到操作简便、构件减少、不会滑动的进步性。
又,台湾专利公报第523013号的《缝纫机的自动针送拉布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案,此专利案所诉求的重点是在由一固持部、一连杆部和滚轮组所构成,其中固持部与压脚的脚柱固设,其侧面具一支杆,底面则组设有一滚轮组;又,该连杆部的一端固设于针柱座上,另端则分别枢设于固持部的支杆和滚轮的心轴固设,使得连杆部可受针柱座上、下运动而连动,进而推动滚轮且配合预设于其心轴的定向培林,藉由滚轮压持布面同时产生定向的间歇转动,而得以将完成车缝的布面向后拉持,而达到自动针送拉布的使用功效。
另,台湾专利公报第322055号的《拉布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案,此专利案所诉求的重点是在藉由架设板而呈水平的设置于机台上端,其于架设板上设有两平行齿条,齿条上设有滑车,滑车本体上设有可贴合于齿条侧面及底面的滑轮,连动轴串联两滑车,其侧端设有齿轮可啮合于齿条上,另一连动轴上设有套筒,且于套筒表面设有发泡棉,卷布的布料要向机台另端传送时,可先将布料披设于塑料皮层上,再用手推动滑车,而能形成同步且平整的移动布料的使用。
再,台湾专利公报第314081号的《缝纫机拉布装置的改良》实用新型专利案,此专利案所诉求的重点是在原有拉布装置的拉布滚轮下方再加设一只拉布滚轮及传动机构,藉由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上下滚压,能够有效上下协同滚拉所缝制的布料,以便协助缝纫机本身的送布齿随着缝纫的动作拉动布料前进。
上述各专利案都利用在拉布装置的拉布滚轮下方,搭配一底板组或第二拉布滚轮设置于缝纫机台面上,以因应被缝纫物拉动前进,或透过底板组厚、薄配置以配合不同厚度被缝纫物的拉布前进的辅助拉力,但上述各专利案的拉布装置暨拉布滚轮都是固定式设计,换言之,拉布滚轮与台面或底板组或第二拉布滚轮间的间距是固定高度配置,并无法因应现时缝纫的不同材质,如一般布料、单宁布料、皮布料或者不同层数等形成的不同厚度变化,而随之调整,或快速、平顺的调整拉布滚轮与台面或底板组或第二拉布滚轮间的间距,造成对于较厚的被缝纫物产生前进阻力或拉带力量不均,易造成被缝纫物车缝或车线的皱折,而较薄的被缝纫物则拉带力量过小或拉带不到被缝纫物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传统缺失,避免缺失存在,本实用新型以简单架构组成具可调整拉布滚轮与台面,或者底板组间的间距暨调控机构设计的拉布装置,对于缝纫机的拉布装置,具有改善拉布滚轮与台面间距及可快速调整匹配现时不同材质、厚度及层数的被缝纫物以顺畅拉动前进,以提供使用者更简便,低廉但高实用性的缝纫机拉布装置改良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拉布装置改良结构,包括滚轮架;结合于上述滚轮架的拉布滚轮;动力机构,透过传动机构连结上述拉布滚轮转动;固定架,与缝纫机结合;及,结合于上述固定架的调控机构,包含一轨板,与上述固定架结合,于其板端面上设有一轨道及一挡止组件;一拨控把,结合于上述轨板以转动拨控,于其另末端设有一主动组件;一引动片,与上述主动组件以偏心结合连动,在片体端面上设有一长孔;一伸缩杆,具有一固定杆,一端固定结合于上述固定架,及一套合于固定杆的活动杆,一端与上述滚轮架结合连动;一惰动组件,其一端套设于上述轨板的轨道形成移动的导引,另端则贯穿引动片的长孔与活动杆结合;由上述拨控把的拨转操控,使其主动组件驱动引动片带动惰动组件在轨板的轨道导引中产生上、下位置改变,而由惰动组件带动伸缩杆的活动杆伸缩动作,以连动滚轮座暨拉布滚轮产生上、下位置移动,以调整与台面、底板组之任其一之间的间距,因应现时不同材质、厚度及层数的被缝纫物以顺畅拉动前进。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其附图,将可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其目的功效;有关该实施例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组件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组件组合立体图。
图3A、3B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组件组合前视动作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合于缝纫机的组合示意图(电磁阀未示)。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于第一厚度调控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于第二厚度调控动作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定位于上端位的调控动作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拉布滚轮 1 动力机构 2固定架 3 锁合组件 4缝纫机 5 调控机构 6滚轮架 11传动机构 21台面 51底板组 52压脚 53轨板 61拨控把 62引动片 63伸缩杆 64惰动组件 65板体 611 轨道 612挡止组件 613 拨把 621轴杆 622 主动组件 623片本体 631 长孔 632固定杆 641 活动杆 642导引端 651 锁合端 652电磁阀 7 牵引端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详细说明,现配合附图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2、3A、3B、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拉布装置改良结构的组件分解、组合立体、组合平视及结合于缝纫机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拉布装置改良结构包括有一拉布滚轮1,结合于滚轮架11由传动机构21连结动力机构2产生拉布转动;一固定架3,结合于缝纫机5本体一端面,及一结合于上述固定架3的调控机构6,以构成具可调整的拉布滚轮结构设计,以提供使用者更简便、快速的利用该调控机构6,拨控推动滚轮座11暨拉布滚轮1产生与台面51,或者底板组52间的不同间距调整,以利于因应各种不同材质、厚度及层数的被缝纫物,更顺畅,效果好的配合缝纫动作拉动前进。
上述所提的调控机构6,由轨板61、拨控把62、引动片63、伸缩杆64及惰动组件65所构成;该轨板61,具有一板体611,利用锁合组件4固设于上述固定架3,板体611的端面上设有一轨道612,较佳为一具有曲折以形成区段形态的轨道设计,并在板体611对应于固定架3的板端面上,设有一挡止组件613,形成上述拨控把62转动操控的二末端限制的挡止;该拨控把62,具有一拨把621,透过一轴杆622贯穿上述轨板61后于末端设有一主动组件623,随该拨把621作同步动程的转动操作,并以轨板61的挡止组件613作为其转动方向二末端的限位挡止;该引动片63,具有一片本体631,于片本体631的一端与上述主动组件623结合连动,并在片本体631端面上设有一长孔632;该伸缩杆64,具有一相互活动套组的固定杆641及活动杆642,其中该固定杆641的自由一端固定结合于上述固定架3,套合于固定杆641的活动杆642,其自由的一端则延伸与上述滚轮架11暨拉布滚轮1结合连动;该惰动组件65,具有一导引端651及锁合端652,其中该导引端651套设于上述轨板61的轨道612中被连动而位移形成移动导引,该锁合端65较佳为一具有螺纹的锁合部,于贯穿上述引动片63的长孔632后与伸缩杆64的活动杆642结合连动。
请参阅图5、6、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拉布装置改良结构为因应不同厚度被缝纫物调整其高度间距的调控运作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拉布装置改良结构,根据上述组件组成后,使用者可简便且快速的利用该调控机构6,拨控推动滚轮座11暨拉布滚轮1产生与台面51,或者底板组52间的不同间距调整,同时使拉布滚轮1接近并位于压脚53后侧,以利于因应各种不同材质、厚度及层数的被缝纫物,更顺畅,效果好的配合缝纫动作拉动前进;当因应厚度较薄的被缝纫物车缝使用时,使用者透过拨控把61以拨控拉布滚轮1与台面51,或者底板组52间的间距a调整在最小间距型态,以提供被缝纫物较佳压持和拉布效果,如图5所示,此时,惰动组件65暨其导引端651位于轨板61的轨道612最低位置,伸缩杆64暨其活动杆642相对惰动组件65而位于伸展状态,换言之,并不连动拉布滚轮1产生向上的位置改变;在因应中等厚度的被缝纫物车缝使用时,使用者透过拨控把61以拨控拉布滚轮1与台面51,或者底板组52间的间距,即使用者拨控拨把621转动,由同步转动的主动组件623连动结合的引动片63产生向上拉动行程,引动片63则同步由其长孔632驱动惰动组件65产生向上位移,此位移配合惰动组件65的导引端651在轨道612中的位移导引,同时,该惰动组件65的位移将同步连动结合的伸缩杆64暨其活动杆642产生向上缩收的位移,而带动滚轮座11暨拉布滚轮1产生向上的位置改变,由与台面51,或者底板组52间的原间距a调整至较大的间距a’形态,如图6所示;又若为因应更厚的被缝纫物车缝使用时,使用者可透过与上述相同的拨控及调控运作方式,拨控拉布滚轮1与台面51,或者底板组52间的原间距a’再调整加大间距形态,若又要调控至较小间距a,使用者只需反向拨控操作调控机构6即可。
另,如使用者要将拉布滚轮1上提至上端位且远离压脚53定位时,利用拨把621转动调整拨控把62,使同步转动的主动组件623连动引动片63向上拉动,同时由长孔632驱动惰动组件65向上及相对于压脚53后侧方向位移,进一步挡止组件611卡掣于主动组件623下端,使拉布滚轮1得以产生一向上、向后的位移行程,以配合车缝对象更换或作业中断需求。
由于上述调控机构6,可令使用者利用简便、快速的拨控而推动滚轮座11暨拉布滚轮1,产生与台面51,或者底板组52间的不同间距调整,以利于因应各种不同材质、厚度及层数的被缝纫物,更顺畅,效果好的配合缝纫动作拉动前进。
续请参阅图3A、3B,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杆642端侧与电磁阀7的牵引端71连接,藉电磁阀7通电吸引拉动活动杆642上提,而便于调整拉布滚轮1,进而达到替代和简化使用者手动旋动拨控把62的不便。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但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例如等变化的等效性实施例,均应包含于本申请的专利范围中。
综上所述,本申请不但在装置架构与运作型态上确属创新,并能较习用物品增进上述多项功效,应已充分符合法定实用新型专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请,恳请贵局核准本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案,以励创作,至感德便。
权利要求1.一种缝纫机拉布装置改良结构,包括滚轮架;结合于上述滚轮架的拉布滚轮;动力机构,透过传动机构连结上述拉布滚轮转动;其特征在于固定架,与上述缝纫机结合;及,结合于上述固定架的调控机构,包含一轨板,与上述固定架结合,于其板端面上设有一轨道;一拨控把,以可转动形态结合于上述轨板,于其另末端设有一主动组件;一引动片,与上述主动组件结合连动,并在片端面上设有一长孔;一伸缩杆,一端固定结合于上述固定架,另端与上述滚轮架暨拉布滚轮结合连动;一惰动组件,其一端套设于上述轨板的轨道内移动,另端则贯穿引动片的长孔后与活动杆结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拉布装置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轨板更包括于其对应于固定架的板端面上设有一挡止组件,形成上述拨控把转动操控的二末端限制的挡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拉布装置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轨板的轨道为一具有曲折以形成区段形态的轨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拉布装置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拨控把更包括具有一拨把,由一轴杆贯穿上述轨板与主动组件结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拉布装置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伸缩杆更包括具有相互活动套组的固定杆及活动杆,固定杆的自由一端固定结合于上述固定架,套合于固定杆的活动杆,其自由的一端则延伸与上述滚轮架暨拉布滚轮结合连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拉布装置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惰动组件更包括具有一导引端及锁合端,该导引端套设于上述轨板的轨道中被连动形成位移导引,该锁合端于贯穿上述引动片的长孔后与伸缩杆的活动杆结合连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缝纫机拉布装置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锁合端为一具有螺纹的锁合部。
专利摘要一种缝纫机拉布装置的改良结构,包括有一拉布滚轮,结合于滚轮架由传动机构连结动力机构产生拉布转动;一固定架,与缝纫机结合,及一结合于上述固定架的调控机构所构成,令使用者利用该调控机构的拨控而推动滚轮座暨拉布滚轮,产生与台面,或者底板组间的不同间距调整,以利于因应各种不同材质、厚度及层数的被缝纫物,更顺畅、效果好的配合缝纫动作拉动前进。
文档编号D05B27/10GK2908564SQ20062001837
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5日
发明者陈英胜 申请人:禾格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