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纱机的自由端纺纱转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172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纱机的自由端纺纱转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交叉巻绕筒子的纺纱机的自由端纺纱转 子,其具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特征。
背景技术
例如从EP 1 156 142B1中公知这种类型的自由端纺纱转子。在这些 生产交叉巻绕筒子的纺纱机中,纺纱转子的转子轴分别位于磁性轴承结 构中从而支撑纺纱转子,且通过单独的马达驱动所述纺纱转子。这些纺 纱机的磁性轴承结构分别包括前支承点和后支承点,这两个支承点则具 有轴向相对的永磁性环。这两个永磁性环中的一个固定在定子上,另一 个永磁性环则随纺纱转子的转子轴旋转。
按这种方式安装的纺纱转子的转子轴的安装或拆卸需要不小的组装 费用,在这些纺纱转子中纺纱杯分别可卸下地与转子轴连接。换言之, 如果需要,例如在磨损或变换批次的情况下,可以更换纺纱杯,而不需 要拆卸转子轴。
这里,纺纱杯与转子轴的可卸下连接由这样的联接装置实^L,该联 接装置具有用于将纺纱杯轴向锁定至转子轴的磁性机构以及机械的防止 转动装置。
这里,这些公知的纺纱转子的纺纱杯是这样构成的,即,其在不同 区域(例如在纤维滑动壁、转子沟槽和转杯座)具有不同的、相对大的 壁厚。特别是纺纱杯的杯座区域的大壁厚导致这些纺纱转子不仅有相对 大的转动惯量,而且还使这些纺纱转子整体的重心与前部相距较远,位 于磁性轴承结构的前支承点区域内。然而,特别是在这种以磁性方式设 置的纺纱转子中,如果纺纱转子的重心被配置得太接近其中一个支承点 的区域(在本示例中,处于永磁轴承结构的前支承点的区域内),则在关于纺纱转子定位的控制技术方面是不利的。
而且还从DE 199 10 277 Al公知自由端纺纱装置,这些自由端纺纱 装置的纺纱转子分别由转子轴支撑在支撑盘座架上,其纺纱杯的特点是 其流线外形和低重量。然而,此处的纺纱转子构成为一体,换言之,将 纺纱杯与转子轴分离而不损坏纺纱杯和/或转子轴几乎是不可能的。

发明内容
从上述现有技术出发,本发明基于这样的目的,即提供自由端纺纱 转子,所述自由端纺纱转子分别被磁性轴承结构支撑并适用于高转速, 并具有纺纱杯,该纺纱杯可更换地固定在转子轴上。
此外,要保证纺纱操作期间用于这些纺纱转子定位的控制技术的费 用被保持在合理限度之内。
该目的借由根据本发明的自由端纺纱转子实现,所述纺纱转子具有 权利要求1中描述的特征。
本发明的有利构造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按照本发明的带有纺纱杯的自由端纺纱转子的构造是薄壁结构,并 按这样的方式配置,即,纺纱杯的重心位于布置在纤维滑动壁后的区域 内,这种结构具有如下优点,一方面纺纱转子转动惯量被最小化,另一 方面纺纱杯的重心和因此整个纺纱转子的重心向后移,换言之,进入磁 性轴承结构支承点之间的区域。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磁性安装的纺纱转 子重心以这样的方式定位,使得前磁性支承点压力稍小,因此磁性轴承 结构的这两个支承点负载更加均匀。
这种类型的纺纱转子重心的安排具体是通过纺纱杯的构造达到的, 这种安排相当大地简化了对磁性轴承结构的致动,并且这对于这种类型 的控制成本和纺纱转子在纺纱操作期间的运行可靠性均具有正面效果。
通过纺纱杯薄壁结构达到纺纱转子转动惯量的最小化,这在纺纱杯 起动时间和制动时间上均有有利的效果。
如权利要求2所述,在第一、有利实施方式中将纺纱杯设置成具有 一个带圆形凹槽底的转子沟槽和在所述转杯座的区域中径向布置的、短的支撑。转子沟槽的这种形状可实现纺纱杯的质量分布,该质量分布与 转子沟槽的相应直径一起保证所述纺纱杯的重心始终位于这样的区域 内,该区域与所述转子沟槽间隔开,位于所述转杯座内部区域的范围内, 或位于所述连接圈的范围内。
在由权利要求2描述的纺纱杯实施方式中,所述纺纱杯的重心成功
地处于接近连接圈区域或在纺纱杯的连接圈区域中。有利地,如权利要
求3所述,纺纱杯止动缘的间距在5.75mm至7.06mm之间。
在转子沟槽具有尖锐凹槽底和在所述转杯座区域内径向布置的相对 较长的支撑的纺纱杯中,如权利要求4所述,所述纺纱杯的重心位于这 样的区域中,该区域起始于所述转子沟槽被布置在所述转杯座的范围内 或布置在所述连接器圈的范围内。
如权利要求5所述,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纱杯的实施方式中纺纱杯 的重心与所述纺纱杯的止动缘的间距在5.88mm至7.51mm之间。
如权利要求6所述,所述纺纱杯在所述纤维滑动壁、所述转子沟槽 和所述转杯座的区域中具有基本恒定的、如权利要求7所述小于lmm的 壁厚。以此方式构造的纺纱转子由专用自动车床生产,其不仅具有如前 所述的特点,即由于它们的转动惯量很低而可相对容易地加速和减速, 并且具有距后部相对远并因此有利的重心,而且还有非常精确的运行同 心度。这意味着由于极精确的运行同心度和它们相对低的重量,这种纺 纱转子可适用于先前看起来不可达到的转速。


本发明的其它细节可从以下借助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推知,其中 图1显示带有按照本发明纺纱转子的自由端纺纱装置的侧视图,该 纺纱转子通过其转子轴支撑在磁性轴承结构中,并由单独的马达驱动, 纺纱转子的纺纱杯经由联接装置容易卸下地连接到转子轴,
图2显示按照本发明的纺纱转子的立体图,纺纱杯的连接栓示出为 与纺纱转子的转子轴分离,
图3显示纺纱杯的第一实施方式,其带有固定在纺纱杯连接圈中的连接栓,
图4显示纺纱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其也带有固定在纺纱杯连接圈 上的连接栓。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显示一种带有纺纱转子3的自由端纺纱装置1,该纺纱转子磁 性地安装并由单独的马达驱动。
例如在EP 0 972 868 A2中公知并相对详细地描述了这种类型的自由 端纺纱装置1。这种自由端纺纱装置1均具有转杯罩2,纺纱转子3的纺 纱杯26在该转杯罩中高速旋转。
在本示例中,纺纱转子3优选由单独的电动机驱动器18驱动,并通 过其转子轴4支撑在磁性轴承结构5的前支承点27和后支承点28上, 这两个支承点既在径向上又在轴向上定位纺纱转子3。
本身朝前开口的转杯罩2经由可枢转地安装的盖部件8而在纺纱操 作期间关闭,并经由相应的气动线路10连接到负压源11,该负压源产生 转杯罩2中所需的负的纺纱压力。所谓的通道适配器板12放入盖部件8 中,且具有纤维引导通道14的开口区以及引纱嘴13。通常,引纱管15 在这里与引纱嘴13毗连。在盖部件8上也固定有开松辊罩17,其被安装 为可以绕枢轴16有限度地转动。此外,盖部件8具有用于安装开松辊21 或纤维条引入筒22的后支承架19、 20。这里开松辊21在其锭盘23的区 域内由沿机器长度的循环龙带24驱动,而对纤维条引入筒22的驱动(未 示出)优选通过蜗轮结构进行,该驱动被转换至沿机器长度的驱动轴25。
在一个替换实施方式中,开松辊21和/或纤维条引入筒22显然还可 分别由单独的例如步进电机的驱动器驱动。
特别如图2所示,纺纱转子3的纺纱杯26经由联接装置连接(在需 要时易于卸下地连接)至纺纱转子3的转子轴4,该联接装置整体上由附 图标记29表示。在本示例中,联接装置29例如包括用于部件轴向固定 的磁性机构和机械的防止转动装置。换言之,构造成薄壁结构的纺纱杯 26在其转杯座6的区域内具有一带膛孔41的连接圈7,在该膛孔中优选通过压配合固定有连接栓9。在本示例中,该连接栓9优选至少在其端部 区由铁磁材料制成,并分成近似等长的两部分,优选为筒形引导段38和 构成为外多边形的一段36。也如图2所示,优选也通过压配合在管形转 子轴4中固定有接收套筒34,该接收套筒34除了磁性轴承结构5的前支 承点27的转子侧永磁性环39之外还具有永磁性插芯32和设置为阻止转 动的内多边形35。接收套筒34还具有一个筒形膛孔37,该膛孔在安装 状态下与连接栓9的引导段38对应。
图3和图4所示的纺纱转子3的纺纱杯26还通常具有设置在前方的 转杯开口 30、起始于转杯开口 30并向后展开的纤维滑动壁31、转子沟 槽33A或33B以及其上成型有连接圈7的转杯座6。此处可优选通过压 配合将连接栓9固定在连接圈7的膛孔41中。
纺纱杯26被构造成薄壁部件,它在纤维滑动壁31、转子沟槽33以 及转杯座6的区域中具有基本恒定的壁厚WS。图3的纺纱杯26与图4 的纺纱杯26由于其转子沟槽33A或33B的形状而实质不同。
换言之,示于图4的纺纱杯26是所谓的T转杯,其具有尖锐的转子 沟槽33B,该转子沟槽33B具有径向布置在转杯座6的区域内、相对长 的支撑40B。按这种方式构造的纺纱杯26对污物沉积相对不敏感。此夕卜, 可用这种纺纱杯26生产在纱线结构和纱线体积方面类似于环锭纺纱线的 纱线。如图4所示,这种纺纱杯26的重心取决于开始于转子沟槽33B的 相应转杯直径D,该重心位于转杯座6的范围内,在部分50D的区域中。 这类转子中,从纺纱杯26的重心到纺纱杯26的止动缘60的间距d或 优选在5.88mm至7.5lmm之间。
示于图3的纺纱杯26为所谓的G转杯,与T转杯相比,其有着较不 尖锐的转子沟槽33A,该转子沟槽33A也具有相对较短的径向布置的支撑 40A。按这种方式构造的纺纱杯26对污物沉积更敏感,但可以生产大体积 的柔软纱线。从图3可看到,在这种纺纱杯26的情况下,也取决于相应转 杯直径D的重心稍稍离幵转子沟槽33A,位于转杯座6内部区域的范围内, 换言之,大约在图3中标为50B的部分的范围内。换言之,在这类G转杯中, 纺纱杯的重心与纺纱杯止动缘的间距b或^在5.75mm至7.06mm之间。
权利要求
1.用于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纱机的自由端纺纱转子,该自由端纺纱转子包括借助磁性轴承结构可转动地安装的转子轴和纺纱杯,该纺纱杯具有前转子开口、自该转子开口扩展的纤维滑动壁、所谓的转子沟槽和其上成型有连接圈的转子座,所述纺纱杯可以经由能固定在所述连接圈内的连接轴以防止转动的方式、在需要时易于卸下地连接到所述转子轴,所述自由端纺纱转子的特征在于,所述纺纱杯(26)生产为薄壁结构,并按这样的方式构造,即,所述纺纱杯(26)的重心被布置在从所述转子开口(30)看位于所述纤维滑动壁(31)后方的区域(50B,50D)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自由端纺纱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杯(26) 具有转子沟槽(33A),该转子沟槽带有圆形凹槽底和在所述转禾不座(6) 的区域中径向布置的、短的支撑(40A),所述转子沟槽(33A)的形式 连同所述转子沟槽(33A)的直径(D)保证所述纺纱杯(26)的重心处 在区域(50B)中,该区域与所述转子沟槽(33A)间隔开,^位于所述转 杯座(6)内部区域的范围内。
3. 根据权利要求2的自由端纺纱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杯(26) 的重心处在区域(50B)中,该区域与所述纺纱杯(26)的止动缘(60) 的间距(b或b》在5.75mm至7.06mm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1的自由端纺纱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杯(26)具有转子沟槽(33B),该转子沟槽带有相对尖锐的凹槽底和在戶; 述转杯座(6)的区域内径向布置的、相对长的支撑(40B),所述转子沟槽(33B) 的形状连同所述转子沟槽(33B)的直径(D)保证所述纺纱才不(26)的 重心在区域(50D)内,该区域起始于所述转子沟槽(33B) l皮布置在所 述转杯座(6)的范围内。
5. 根据权利要求4的自由端纺纱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杯(26) 的重心在区域(50D)中,该区域与所述纺纱杯(26)的止动缘(60)的 间距(d或d。在5.88mm和7.51mm之间。
6. 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的自由端纺纱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杯(26)在所述纤维滑动壁(31)、所述转子沟槽G3A, 33B)和 所述转杯座(6)的区域中具有基本恒定的壁厚(WS)。
7. 根据权利要求6的自由端纺纱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杯(26) 的壁厚(WS)低于l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纱机的自由端纺纱转子,该自由端纺纱转子包括经由磁性轴承组件可转动地安装的转子轴(4)和纺纱杯(26),该纺纱杯包括前侧转子开口、自该转子开口扩展的纤维滑动壁(31)、所谓的转子凹槽(33a)以及其上成型有连接圈(7)的转子座(6),所述纺纱杯(3)可经由可固定于所述连接圈(7)内的连接器(9)以防止转动并在需要时易于卸下的方式连接到所述转子轴(4)。本发明提供的纺纱杯(26)被加工为薄壁结构,并这样形成,即,使得所述纺纱杯(26)的重心布置在从转子开口(30)看位于所述纤维滑动壁(31)后方的区域(50B,50D)中。
文档编号D01H4/10GK101316957SQ200680044392
公开日2008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3日
发明者布丽吉特·里德, 海因茨-格奥尔格·瓦森霍芬 申请人: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