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8584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详细地说,涉及这样一种包缝机的空 环缝入装置,操作者在缝制结束后一边将布料拉向缝制行进方向前方, 一边 手动地拉回移动到操作者跟前一侧,随后,将对布料端缘进行拷边场合的缝制 结束时与布料相连形成的空环拉出到含有落针部的针板的操作者跟前一侧,将 其保持在设置于该操作者跟前一侧的空环保持单元上,同时将空环从布料上切 离,在该状态下,将保持在空环保持单元上的空环自动地缝入到接着进行缝制 的布料的线迹中(以下称为回针缝),以防止始缝部的线迹绽开,尤其涉及适于 双针包缝机中的空环缝入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这种双针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中的针板上,形成有沿与缝制行进方向 大致正交的方向排列并包含分别与双针对应的落针部的内外二个落针槽,同时 从这些落针槽的前缘沿各落针槽向缝制行进方向延伸出内外二个针板爪。这些 内外二个针板爪在规定的缝制时从下方对位于内外二个落针槽间的布料部分 进行支撑,由此,具有防止该布料部分因局部落入而发生脱线或因线的张力造 成布料局部隆起成半圆锥体而使加工恶化的效果,在获得良好的缝制加工方面 是有效的。然而,在具有内外二个针板爪的双针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中,由于在缝 制结束后将布料拉向缝制行进方向前方并手动地拉回移动到操作者跟前一侧 (缝制行进方向后方侧)时,以缠绕在这些内外针板爪上的状态形成宽度大的空 环在从针板爪拔出后进入内侧的落针槽内,从该内侧落针槽的落针部前缘被拉 出到操作者跟前一侧,成为被保持在空环保持单元上的状态,因此,当双针为 了对下一布料进行缝制而进行一次往复运动(缝纫机旋转一圈)时,上弯针线和 下弯针线经外侧的落针槽在未图示的下弯针作用下与针线一起被引入到内侧 的落针槽的落针部,接着当双针再进行往复运动(第二针迹)时,外侧的针刺入 所述上弯针线和下弯针线进行缝入,其结果,第二针迹后,紧接着的缝制布料 的始缝端在到达落针部前期间所形成的空环在布料的始缝端的布端处被巻曲 成团子状,产生了不能进行规定的回针缝的问题。
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上弯针线和下弯针线缠绕在了形成于双针包缝机中 的针板的内侧针板爪上并形成很大宽度。作为消除这种原因引起的上述问题的方法,以往技术如日本特公昭56 — 28554号公报所揭示的那样,提出了这样一种结构缝制结束后,当一边拉布料一边手动地拉回移动到操作者跟前一侧时,使所述内侧针板爪从与外侧针板爪并行的前进位置向操作者跟前一侧后退移 动,使空环不形成在内侧针板爪,只形成在外侧针板爪上,由此,将空环从外侧落针槽的落针部前缘拉出到操作者跟前一侧;或如日本特开平9一182884号 公报所揭示的那样,提出了设有驱动旋转式的空环导向体的结构在缝制结束 后,当一边拉布料一边手动地拉回移动到操作者跟前一侧时,通过使布料开始 动作而与空环抵接,从而将该空环推出导向到外侧针板爪前端部的缝制行进方 向的后方外方。
另外,如日本特开昭56—104696号公报所揭示的那样,提出了这样一种结 构在内外二个针板爪前端部的缝制行进方向前方位置,在位于与内外二个针 板爪的同一平面上,与针板一体地形成有空环偏向用的固定突出部,而固定突 出部具有第1导向凸轮面和第2导向凸轮面,当随着缝制结束后布料向缝制行 进方向的拉动移动而从内外二个针板爪拔出空环时,所述第1导向凸轮面与形 成这些空环的线卡合并使这些线集合,所述第2导向凸轮面随着此后的所述布 料向操作者跟前一侧的手动地拉回移动而使空环滑动,将该空环移入导向到外侧落针槽内。
但是,在上述的以往技术中,如特公昭56 — 28554号公报和特开平9 — 182884号公报所提出的那样,在使用了进退式的内侧针板爪或旋转式的空环导 向体等可动零件的结构中,不仅要有该可动零件自身的驱动机构,而且要有与 缝纫机的运针动作同步地使可动零件动作用的同步联动机构,因此,整体装置 的结构复杂,导致成本增大。另外,线屑等异物容易缠绕在可动零件上,在发 生这种缠绕异物的场合,该可动零件不能顺利而充分地进行规定动作,其结果, 不能可靠地消除空环残留巻曲在布料的始缝端的布端上而无法进行规定的回 针缝的问题。
另外,如特开昭56—104696号公报所提出的那样,在将空环偏向用的固定 突出部与针板形成一体的结构中,与使用了上述可动零件的结构相比,虽然结 构非常简单且可降低成本,但空环偏向用的固定突出部形成在与内外二个针板 爪同一平面上的位置,故在该固定突出部的第1导向凸轮面与二个针板爪之间 必须设置有当操作者将布料向缝制行进方向前方拉动移动时可让空环通过的 间隙,因此,第1导向凸轮面的始端部位置就会比内侧针板爪的前端部更加远 离缝制行进方向前方侧(?)。另外,由于使由第1导向凸轮面集合了线的空
环导向移入外侧落针槽内用的第2导向凸轮面是形成在固定突出部的背面(缝 制行进方向前方侧的面)的结构,因此,为了不强制地而又顺利地进行空环从第 1导向凸轮面向第2导向凸轮面的转移,不能使固定突出部的端部太多地向外 方突出。因此,将空环从针板爪拔出的作用及使空环导向移入外侧落针槽内的作用 会受到缝制结束后操作者对布料的移动操作技能左右,根据操作技能如何,会 有不能将空环从针板爪上顺利地拔出或空环不能顺利地导向移入外侧落针槽 内而给规定的回针缝带来妨碍这一可能性较高的问题。发明内容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缝机的空环缝入 装置,不使用一切的可动零件就可将整体作成简单结构且低成本,并且,与操 作者的操作技能无关地使空环从针板爪的拔出作用及其空环导向移入外侧落 针槽内的导向移入作用可靠化,并能始终可靠而良好地进行规定的回针缝。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具有针板和空环保持单 元,所述针板形成有沿与缝制行进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排列并包含落针部的内 外二个落针槽,同时设有内外二个针板爪,该内外二个针板爪从这些内外二个 落针槽的落针部前缘沿各落针槽向缝制行进方向的前方延伸出,在缝制结束时 可将与布料相连形成的空环保持成可拔出,所述空环保持单元在缝制行进方向配置在该针板的操作者跟前一侧,随着一边将缝制结束后的布料拉向缝制行进 方向前方一边手动地拉回移动到操作者跟前一侧,对从所述针板爪拔出而被拉 出到操作者跟前一侧的空环进行保持,该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针板的下表面侧固定有空环导向构件,该空环导向构件具有导向面,导 向面的始端部在缝制行进方向上比内侧针板爪前端部更接近操作者跟前,且紧 随在内侧针槽的落针部后方,导向面的终端部在缝制行进方向上位于外侧针板 爪前端部的的前方外方,当在这些始端部与终端部之间将所述布料的向前方拉 动并拉回时,所述导向面与所述空环抵接,将该空环向所述外侧针板爪的前方 外方滑动引导。采用具有上述那样特征结构的本发明,当在缝制结束后操作者一边将布料 拉到缝制行进方向前方一边手动地拉回移动到操作者跟前一侧时,随着该拉 动,从针板爪开始拔出的空环抵接在空环导向构件的导向面上,接着,就沿该 导向面被滑动接触地导向到外侧针板爪的前方外方,缠绕在所述内外二个针板 爪上形成的空环从这些针板爪拔出,同时该拔出的空环退让导向到外侧针板爪 的前端部的前方外方,然后,移入导向到外侧落针槽内并与该落针部的前缘卡
止,接着从该卡止位置被拉出到操作者跟前一侧并由空环保持单元保持。在该 状态下,当双针往复运动一次时,上弯针线和下弯针线通过内侧针板爪的上面 与针线一起被引入内侧落针槽的落针部,因这个原因,在双针下一次往复运动 时,外侧的针刺入上弯针线和下弯针线而缝入空环的现象完全不会发生。因此, 通常的缝制中可由内外二个针板爪稳定地支撑布料,消除了因脱线迹或线张力 引起的不良的半圆锥体隆起的发生,从而获得良好的缝制加工,并且,尽管存 在内侧针板爪,也能可靠而顺利地进行规定的回针缝。而且,只要在针板的下表面侧固定空环导向构件,则与操作者拉动布料的 移动操作技能无关地能可靠地执行上述那样的空环的拔出作用及其空环退让 导向到外侧针板爪前端部的前方外方的退让导向作用,因此,与使用了以往的 可动零件的结构相比,能将整体装置做成简单结构,且构成得紧凑,同时获得 可降低成本的效果。在本发明的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中,所述空环导向构件的导向面,也可 是将该始端部与终端部之间直线连接而形成直线倾斜状的结构,尤其,如权利 要求2所述的那样,最好在所述始端部与终端部之间形成为大致圆弧状。在该 场合,不会使缝制情况恶化,容易将缠绕形成在针板爪上的空环拔出并顺利地 将其退让导向到外侧针板爪的前端部的前方外方。另外,在本发明的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中,所述内外二个针板爪中的外 侧针板爪,最好其前端部比内侧针板爪的前端部的更长地向缝制行进方向的前 方突出并形成大致圆弧状,同时,其外侧缘部越向前端部就越向内侧逐渐倾斜 并形成尖细形状。此外,在本发明的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中,所述空环导向构件也可与针 板形成一体,但如权利要求5所述,最好形成为与所述针板分开的零件,并将 该分开零件的空环导向构件螺钉固定在针板的下表面上。在该场合,对针板的 制作不要特别的工夫,可原状地利用现有的针板,进一步降低成本,另外,根 据线的种类,可调换使用大小和形状等不同的空环导向构件。其它效果在以下的实施例的说明中得到明白。


图1是本发明的双针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的大致俯视图。图2是图1主要部分的针板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主要部分的放大侧视图。图4是沿图2的Y — Y线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表示形成了空环状态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缝制结束后布料被手动地拉回到缝制行进方向的操作者跟前一 侧时的空环保持状态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双针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的大致俯视图,在该图1中,1是横板,在该横板1的上表面固定有针板2。 3是在缝制行进方向X上设置在 所述针板2的操作者跟前一侧的空环保持器(空环保持单元),该空环保持器3 具有空环切断用刀和对切断后的空环进行夹住保持的保持件。由于该空环保持 器3是众所周知的结构,故其具体结构图示省略。如图2所示,在所述针板2上形成有送料牙槽5,该送料牙槽5供缝制行 进方向X正向进给布料K的送料牙(参照图l)进行出入运动。在该送料牙槽5 的偏向外侧缘的位置形成有包含落针部D1、 D2的落针槽6、 7,该落针槽6、 7 分别对应于沿与缝制行进方向X大致正交的方向排列设置的2根针(图示省略), 同时形成有从这些落针槽6、 7的落针部D1、 D2的前缘沿各落针槽6、 7向缝 制行进方向X前方延伸出的内外二个针板爪8、 9。该内外二个针板爪8、 9是 这种结构支撑布料K的拷边部,且所述布料K的缝制终端E已通过落针部 Dl、 D2的缝制结束后,将与所述布料K的缝制终端E相连形成的空环C保持 成可拔出。另外,在所述落针槽8、 9的缝制行进方向X后方的针板侧壁部2a 上形成有将布料端切齐用刀IO(参照图l)嵌入设置的凹入孔11,此外,在该凹 入孔11的底壁面的缝制行进方向X后方的针板2部分上表面形成有与缝制行 进方向X平行状态的空环导向槽12。
所述内外二个针板爪8、 9中的外侧针板爪9,其前端部9a比内侧针板爪8 的前端部8a更长地向缝制行进方向X前方突出并形成大致圆弧状,同时,为 使空环C容易拔出,而使其外侧缘部9b越向前端部9a越逐渐向内侧倾斜并形 成尖细形状。另外,外侧落针槽7的落针部D2的前缘7e相对于连接两落针部 Dl、 D2的并行设置线而形成了越向外侧针板爪9侧越位于缝制行进方向X后 方那样的倾斜缘。针板2的一部分在缝制行进方向X上位于所述内外针板爪8、 9的前端部 8a、 9a的前方,在该部分的下表面,通过螺钉16紧固固定着被制作成与针板2 分开零件的薄板状的空环导向构件13。在该空环导向构件13上形成有弯曲成 大致圆弧状的空环导向面14,该空环导向面14的始端部14a在缝制行进方向 X上比所述内侧针板爪8的前端部8a的更接近操作者跟前,且紧随在内侧落针 槽6的落针部D1后方,且其终端部14b在缝制行进方向X上位于所述外侧针 板爪9的前端部9a的的前方外方,当在这些始端部14a与终端部14b之间将缝
制结束后的布料K 一边拉向缝制行进方向X前方一边手动拉回移动到落针部Dl、 D2的操作者跟前一侧时,与从针板爪8、 9开始拔出的空环C抵接,将该 空环C滑动接触地导向到所述外侧针板爪9的前端部9a的前方外方。接着,参照图5、图6来说明所述结构的双针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的动作。布料K的缝制终端E在通过落针部D1、D2结束规定的拷边缝后的状态下, 如图5所示,在与该布料K的缝制终端E相连并缠绕在内外针板爪8、 9上的 状态下,空环C形成为很大的宽度。接着,若操作者把持该布料K而将其拉向缝制行进方向X的前方,且如箭 头Z所示将其手动拉回移动到落针部D1、 D2的操作者跟前一侧,那么缠绕形 成在所述内外针板爪8、 9上的空环C开始从这些针板爪8、 9拔出并与空环导 向构件13的大致圆弧状空环导向面14的始端部14a抵接,接着,沿该导向面 14向前方外方作滑动接触导向并退让移动到外侧针板爪9的前端部9a的前方 外方,由此,空环C被可靠地从所述针板爪8、 9上拔出。然后,该拔出的空 环C伸长并被移入导向到外侧落针槽7内后,与该外侧落针槽7的落针部D2 的倾斜前缘7e卡止,如图6所示,从该卡止位置被拉出到操作者跟前一侧而保 持在比落针部D1、 D2更接近操作者跟前一侧的空环保持器3(参照图l)上。此时,空环C其中途部分被切断,保持伸长状态地被保持在落针部Dl、 D2的延长线的外侧,由此,双针往复运动一次时,上弯针线和下弯针线就通过 内侧针板爪8的上面与针线一起被引入内侧落针槽6的落针部D1,因这个原因, 在双针进行下一次往复运动时,外侧的针刺入上弯针线和下弯针线而缝入空 环。其结果,形成第二针迹后,下一的缝制布料的缝制始端到达落针部Dl、 D2前的期间所形成的空环在布料的缝制始端端头巻曲成为团子状的现象完全 不会发生,由此,能可靠地且顺利地将空环C缝入下一的缝制布料的缝制始端 上。如上所述,在针板2的下表面侧也可只固定空环导向构件13,与以往的使 用了可动零件的结构相比,可将整体装置作成简单的结构且作成紧凑,同时还 可降低成本,能与操作者对布料的移动操作技能无关地执行上述那样的空环C 的拔出作用及其将该空环C退让导向到外侧针板爪9的前端部9a的前方外方 的退让导向作用,能可靠而顺利地进行规定的回针缝。在上述的实施形态中,说明了将上述空环导向构件13的导向面14形成为 大致圆弧状的结构,但除此之外,只要是形成为将该始端部14a和终端部14b 之间直线连接的直线倾斜状的结构等来发挥将空环C退让导向到外侧针板爪9 的前端部9a的前方外方的功能,也可是任何形状的结构。
权利要求
1. 一种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具有针板和空环保持单元,所述针板形成 有沿与缝制行进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排列并包含落针部的内外二个落针槽,同 时设有内外二个针板爪,该内外二个针板爪从这些内外二个落针槽的落针部前 缘沿各落针槽向缝制行进方向的前方延伸出,在缝制结束时可将与布料相连形 成的空环保持成可拔出,所述空环保持单元在缝制行进方向上配置在该针板的 操作者跟前一侧,随着一边将缝制结束后的布料拉向缝制行进方向前方一边手动地拉回移动到操作者跟前一侧,对从所述针板爪拔出而被拉出到操作者跟前 一侧的空环进行保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针板的下表面侧固定有空环导向构件,该空环导向构件具有导向面, 导向面的始端部在缝制行进方向上比内侧针板爪的前端部更接近操作者跟前, 且紧随在内侧针槽的落针部后方,导向面的终端部在缝制行进方向上位于外侧 针板爪前端部的的前方外方,当在这些始端部与终端部之间将所述布料向前方 拉动并拉回时,所述导向面与所述空环抵接,将该空环向所述外侧针板爪的前 方外方滑动引导。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环导 向构件的导向面在所述始端部与终端部之间形成为大致圆弧状。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环导 向构件的导向面将所述始端部与终端部之间直线状地连接而形成直线倾斜状。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外 二个针板爪中,外侧针板爪的前端部比内侧针板爪的前端部更长地向缝制行进 方向的前方突出并形成大致圆弧状,同时,其外侧缘部越向前端部就越向内侧 逐渐倾斜并形成尖细形状。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环导 向构件形成为与所述针板分开的零件,并将该分开的空环导向构件用螺钉固定 在针板的下表面上。
全文摘要
一种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在针板上设置有沿与缝制行进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排列的内外二个落针槽和内外二个针板爪,在针板的缝制行进方向的操作者跟前一侧设置了空环保持器的包缝机的针板下表面侧固定有空环导向构件,该空环导向构件具有导向面,该导向面与在缝制后的拉动布料的手动拉回移动时进行旋转的空环抵接,将该空环滑动接触地从内侧落针槽的落针部紧后方位置导向到外侧针板爪前端部的缝制行进方向前方外方的位置,由此,不使用可动零件就可作成简单的结构且低成本,且与操作者的操作技能无关地将从针板爪的空环的拔出作用及其该空环移入导向到外侧落针槽的移入导向作用可靠化,并始终可靠而良好地进行规定的回针缝。
文档编号D05B63/00GK101122073SQ20071014128
公开日2008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10日
发明者德田菜穗子 申请人:大和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