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纤机织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811阅读:13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玻纤机织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纤机织布,属于玻璃钢制件增强材料技术,或者 属于经编玻纤织物技术。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作对透光度(透明)有较高要求的玻璃钢制件,例如水上运动器材冲浪板及其鱼鳍等玻璃钢制件的增强基材。
已有技木逸明玻璃钢制件所用的玻纤机织布,是由电子极玻璃纤维机织布,通过脱浆再浸渍浸润剂所制成的。其浸渍浸润剂的目的在于,使通过浸渍浸润剂的玻纤机织布,与树脂能够很好的层接结合在一起。采用已有技术制成的玻纤机织布,存在表面纯净度差,浸润剂分布不均匀,树脂浸透速度慢,层接结合力差和制成品不清澈透明等不足,由此对玻璃钢制品的物理性能造成诸多不良影响,同时由于其制备工艺也比较复杂,设被投资和人工费用较高,因而其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面纯净度好,浸润剂分布均匀,与 树脂层接结力强、生产成本较低,用其制取的玻璃钢制品清澈透明的玻纤机织布,以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满足对透光度有特殊要求的玻璃钢制品生产 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玻纤机织布,由玻纤经纱与玻纤炜纱交织组成,其创新点在于在折光率接近于树脂折光率的玻纤经纱和玻纤纬纱的表面,均设有漫润剂层;玻纤经纱和玻纤炜纱为多束玻纤合股纱。
由以上所给出的技术方案可以明了 ,本实用新型由于其所采用的玻纤经 纱和玻纤纬纱的折光率接近于树脂折光率,因此其制成的玻璃钢制件清澈透明。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所用玻纤是透明的,这种透明且预浸浸润剂的玻 纤可由美国PPG公司和AGY公司提供。同时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预浸浸润 剂的玻纤,因此,浸润剂分布均匀,制成的玻纤机织布,毋需再脱浆和浸渍 浸润剂,因而可以节省设备投资和人工费用,降低其生产成本。尤其是由于 本实用新型的经纱和炜纱,采用的是多纽纤的合股纱,因而其抗拉强度和 抗剪强度,均有明显的提高,逸寸制品玻璃钢制件是非常有利的,从而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浸润剂层是硅烷偶联剂层。当然并不限于此。其它能 够促进树脂与玻纤结合并具有足够的层接结合强度的浸润剂都是可以的。
所述玻纤经纱和玻纤炜纱多波纤合股纱的擒度在28~100捻/米之间。 这是本实用新型所优选的。它适合作玻璃钢水上运动器材的增强基材。
玻纤经纱的密度在7~8根/公分范围内,玻纤纬纱的密度在9~10根/公分 范围内,其织物克重在135g 200g/m2范围内。这是本实用新型所优选的,所述经绵纱密度和克重,可满足璃钢水上运动器材制备的要求。
上述技术方案得以实施后,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抗拉、抗剪强度高,与 树脂层接结合力强,生产成本较低,用其制取的玻璃钢制件清絲明等特点, 是显而易见的


图l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和2所示。 一种主要用作对透光度有较高要求的玻璃钢制件增 强基材的玻纤枳布,由玻纤经纱1与玻纤绵纱2交织组成,织物结构为平 紋结构,在折光特近于树脂折光率的玻纤经纱1和玻纤纬纱2的表面,均 设有浸润剂层3;玻纤经纱1和玻纤炜纱2为4 波纤合股纱。所述湿润剂 层3是硅烷偶联剂层。所述纤经纱1和玻纤纬纱2为4束玻纤合股纱的捻 度为80抢/米。玻纤经纱1的密度在7~8拟公分范围内,玻纤炜纱2的密度 在9 10根/公分范围内,其织物克重为150g/m2。
本实用新型的织造过程,可由喷气织机/箭杆织机完成。其玻纤经纱,采 用36特克斯玻纤,而玻纤炜纱2采用68特克斯玻纤。
本实用新型初样是很成功的。
权利要求1、一种玻纤机织布,由玻纤经纱(1)与玻纤纬纱(2)交织组成,其特征在于a、在折光率接近于树脂折光率的玻纤经纱(1)和玻纤纬纱(2)的表面,均设有浸润剂层(3);b、玻纤经纱(1)和玻纤纬纱(2)为多束玻纤合股纱。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机织布:,.其特征在于所逸菱润剂层(3 ) ^ >^偶联剂层。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4MR布,*#絲于所狄纤经纱(1) 和玻纤绵纱(2)多M纤合股纱的捻度在28 100抡/米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4MR布,其特4iML于:玻纤经纱(1)的 密度在7~8 #//持范围内,玻纤绵纱(2)的密度在』10 ^A^范围内, 其织物克重在135g 200g/n严范围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是一种主要用作对透光度有较高要求的玻璃钢制件增强基材的玻纤机织布,也可称之为机织透明玻纤机织布,由玻纤经纱与玻纤纬纱交织组成,以其在折光率接近于树脂折光率的玻纤经纱和玻纤纬纱的表面,均设有浸润剂层;玻纤经纱和玻纤纬纱为多束玻纤合股纱为主要特征。具有抗拉、抗剪强度高,与树脂层接结合力强,生产成本较低,用其制取的玻璃钢制件清澈透明等特点。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玻璃钢水上运动器材冲浪板及其鱼鳍的制备。
文档编号D06N3/00GK201074285SQ200720037990
公开日2008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25日
发明者何亚勤, 季建强, 张晨曙 申请人:常州市宏发纵横染整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