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凹凸明显的罗纹弹性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167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表面凹凸明显的罗纹弹性织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物组织结构。
背景技术
罗纹组织是针织物中常见的组织之一 。该组织结构横向延 伸率大,虽称为罗纹弹力,但横向拉伸后的恢复率不高, 一般在70%左右。为了增强其横向回弹性,大都在编织罗纹织物时 添入一定比例的氨纶裸丝,提高了弹性恢复率,但由于横向收 縮,造成布面条纹模糊、不够清晰,有的还采用抽针后的2+2 罗纹添入氨纶丝编织,表面条纹清晰,回复性亦好。但由于 2+2罗纹织物正反面均抽针的原因,当织物横向受力稍有拉伸 时,在抽针的部位便会露出明亮的氨纶丝,影响到实物质量, 而且织物的单位面积重量增加较多,又会影响其织物的使用领 域。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表面凹凸明显的 罗纹弹性织物,该表面凹凸明显的罗纹弹性织物的布面直向条 纹特别清晰,凹凸感强,而且弹性优良,横向弹性恢复率可达 96%以上。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 种表面凹凸明显的罗纹弹性织物,织物正面为含棉纱支,含棉 纱支在针盘所有织针(即织物反面)、针筒织针(织物正面) 一针隔一针上进行编织,使织物正面形成凸起的纵条纹,在纵 条纹之间针筒上不参加编织的织针部位形成明显的凹槽,氨纶 裸丝仅在针盘织针上进行添纱方式编织,织物反面为含棉纱支 和氨纶裸丝,氨纶裸丝自身形成纬平针组织且留在反面织物 内,使织物具有优良的弹性。含棉纱支为棉纱或棉混纺纱。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织物弹性优良,正面纵条纹 清晰,凹凸明显,具有粗犷的表面效应。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织物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表面凹凸明显的罗纹弹性织物,织物正面 为含棉纱支,织物正面形成凸起的纵条纹l,纵条纹之间形成 凹槽2,织物反面为含棉纱支和氨纶裸丝,氨纶裸丝自身形成 纬平针组织且留在反面织物内。 含棉纱支为棉纱或棉混纺纱。本实用新型的编织方法是这种织物采用大筒径(30英 寸及以上)罗纹针织机编织,对针筒织针作一针隔一针的抽针, 针盘织针不作变动,原料使用棉纱(或采用棉与再生纤维素纤 维混纺纱)和氨纶裸丝,每一成圈系统棉纱或棉混纺纱在针筒 织针、针盘织针上喂纱成圈,氨纶裸丝仅在针盘织针上与棉纱 或棉混纺纱以添纱组织方式进行编织。因为针筒织针作一针隔 一针抽针,使针盘织针总针数为针筒织针的一倍,针筒织针被 抽掉部位形成明显的凹槽,而氨纶裸丝在针盘织针编织的织物 一面(称为织物反面)且自身形成纬平针组织,留在反面织物 内,使织物具有优良的弹性。氨纶裸丝的弹性收縮,只对织物 反面起作用,对织物正面外观影响极小,织物正面仍然保持纵 条纹清晰,凹凸感分明,而且在织物正面的凹槽部位又见不到 添入织物内的氨纶裸丝。这种结构,织物单位面积重量增加不 多,不会影响其使用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表面凹凸明显的罗纹弹性织物,其特征是织物正面为含棉纱支,织物正面形成凸起的纵条纹(1),纵条纹之间形成凹槽(2),织物反面为含棉纱支和氨纶裸丝,氨纶裸丝自身形成纬平针组织且留在反面织物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凹凸明显的罗纹弹性织物, 其特征是含棉纱支为棉纱。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凹凸明显的罗纹弹性织物, 其特征是含棉纱支为棉混纺纱。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表面凹凸明显的罗纹弹性织物,织物正面为棉纱或棉混纺纱,织物正面形成凸起的纵条纹,纵条纹之间形成凹槽,织物反面为棉纱(或采用棉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纱)和氨纶裸丝,氨纶裸丝自身形成纬平针组织且留在织物内。该织物弹性优良,正面纵条纹清晰,凹凸明显,具有粗犷的表面效应。
文档编号D04B1/00GK201082913SQ200720045848
公开日2008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3日
发明者吴鸿烈 申请人:江苏Ab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