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巾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4337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毛巾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毛巾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制造毛巾过程包括将原棉通过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 细纱、络筒成3捻/10厘米10S长绒棉、加水溶丝进行并纱、用120S/1水溶 丝与10S/1长绒棉合纱进行倍捻,倍捻后的掄度39捻/10厘米、筒纱、分条整 经、织造半成品坯布、退煮漂联合机去除水溶丝五道(即在压力在0.3Mpa 左右,速度在12~ 15米/分条件下进行两道100。 C高温水洗去除,三道室温 水洗)、在溢流机加退浆剂和渗透剂退浆、在火-威、前处理剂和双氧水溶液中 煮漂、再加柠檬酸中和、用脱氧酶脱氧、用150。/。3RS黄+元明粉+纯碱染色、 用净洗剂LS皂洗、用柔软剂加软、烘干、缝纫以制成毛巾。其中RS黄为 德国DYSTAR (德司达)公司生产的一种活性染料,是织物在染色过程中的 主料;LS为科莱恩公司生产的一种净洗剂,其作用是去除染色后附着在织 物表面的浮色。
但是现有^f支术中是采用水溶丝和10S精梳长绒棉合捻,水溶丝被分解后 剩余的长绒棉因抢度太小(大约在4-6掄/10厘米),导致纱线表面的纤维挣脱 束縛向四周伸展,在毛巾表面形成大面积的毛羽,毛巾在二次水洗后毛羽在 水流冲击下脱落形成毛球,毛羽越多则毛球越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毛巾制造工艺,使制成的毛巾表面的毛羽较少, 而且缩短了工艺流程。
本发明的目的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毛巾制造工艺,包括步骤
将120S精梳长绒棉纱和IOS精梳长绒棉纱用并纱机并合后巻绕成筒子; 将所述的并合后的筒子喂入倍捻机加捻;将所述加捻后的纱线巻绕成筒纱,并纺织成坯布;
将所述的坯布浸在退煮漂联合机的溶液中浸泡和汽蒸,除掉浆料、棉纱
杂质;
将所述的坯布脱氧、染色、酵洗、加软、松式烘干和缝纫制成毛巾。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实施例的制造工艺用120S精梳 长绒棉(抡度在180捻/10厘米)代替水溶丝和10S精梳长绒棉(捻度在33 捻/10厘米)合捻,合纱捻度在24捻/10厘米,处理后IOS精梳长绒棉残留捻 度在8-9捻/厘米,处理后纱中120S精梳长绒棉还缠绕在10S长绒棉上,对纱 线表面分散的纤维可以起到一定的束缚作用,产品表面的毛羽较少。本发明 实施例的制造工艺减少了去除水溶丝一道工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减 轻了污水处理的压力,减少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体包括步骤
1、 原棉处理工序用抓棉机从许多棉包(为方便运输,原棉都是以紧压 成包的形式进入纺纱厂的,原棉中还含有较多的杂质和疵点)中抓取棉块, 经过初步的扯*>与混合后p畏入开棉机。
2、 开清棉工序原棉经过混合后,用开棉机进行开松和除杂,开棉机的 开松是利用高速回转的打手(刀片、角钉或针齿)对原棉进行打击分割或分 梳,起到破坏纤维与纤维或纤维与杂质之间的联结力的作用。除杂是在打手 的周围装有由若干三角形尘棒组成的栅状尘格,受高速回转打手作用后的纤 维和杂质被投向尘格并与尘棒相撞,纤维块被尘棒滞留,杂质则从尘棒间隙 下落。原棉经上述一系列机械加工后,已达到一定程度的开松与混合。 一些 较大的杂质已被清除,但尚有相当数量的破棉籽,籽屑和短纤维需要经过清 棉机作进一步的开松与清除,清棉机的作用是继续开^^均匀混合原棉,继 续清除叶屑破籽等杂质和部分短纤维,控制和提高棉层纵横向的均匀度,制 成一定规格的棉巻或棉层。棉巻中纤维多数呈松散棉块,棉束状态,并含有 40-50%的杂质。3、 梳棉工序将制成的棉巻或棉层喂入梳棉机进行细致彻底的分梳,使 束纤维分离成单纤维状态,并使纤维部分伸直。继续清除残留在棉层中的杂 质和疵点。利用梳棉机使纤维间进行充分混合,制成一定密度的均匀椭圆形 梳棉生条,并有规律的圈放在棉条筒内,供下道工序使用。
4、 并条工序梳棉机生产的梳棉生条经过初步定向、伸直,具备纱条的 初步形态。但是由于梳棉生条不匀率很大,且梳棉生条内的纤维排列紊乱, 大部分纤维成弯钩状态,因此,在进一步纺纱之前需将梳棉生条并合,以改 善梳棉生条均匀度及纤维状态。该并条工序的主要包括
(1) 并合将6~8根梳棉生条并合喂入预并条机,制成一根棉条,由于 各根棉条的粗段、细段有机会相互重合,改善条子长片段不匀率。梳棉生条 的重量不匀率约为4.0%左右,经过并合后熟条的重量不匀率应降到1%以下。
(2) 牵伸即将棉条抽长拉细到原来的程度,同时经过牵伸改善纤维的 状态,使弯钩及巻曲纤维得以进一步伸直平行,使小棉束进一步分离为单纤 维。经过改变牵伸倍数,可以有效地控制棉条的定量。
(3) 混合用反复并合的方法进一步实现单纤维的混合,保证棉条的混 棉成分均匀,稳定成纱质量。
(4) 成条将并条机制成的棉条有规则地圈放在棉条筒内,以便于搬运 存放,供下道工序使用。
5、 粗纱工序将棉条喂入粗纱机抽长拉细5 12倍,并使纤维进一步伸 直平行。由于粗纱机牵伸后的须条截面纤维根数少,伸直平行度好,故强力 较低,所以需加上一定的捻度来提高粗纱强力,以避免巻绕和退绕时的意外 伸长,并为细纱牵伸做准备。将加捻后的粗纱巻绕在筒管上,制成一定形状 和大小的巻装,以便储存、搬运和适应细纱上的喂入。
6、 细纱工序将粗纱喂入细纱机均匀的拉长抽细到所要求的线密度的细 纱。(J10S或J100S,这两种纱线前面的工序都是一样的,只是在细纱工序牵 伸抽细的程度不一样,J10S纱线比J100S纱线粗10倍)将牵伸后的须条加上 适当的捻度。由于采用中长绒棉并且经过了精梳,所以尽管成纱捻度较小, 但仍能正常纺纱,J120S纱线为正常高支纱生产工艺生产,捻度为180捻/10厘米左右),将纺成的细纱按一定成型要求巻绕在筒管上,作成筒纱。
7、 并纱工序将细纱工序纺成的筒纱J120S纱线和J10S纱线用并纱才几 并合后巻绕成筒子,在并纱工序,由于两种纱纱支差别较大,故其弹性伸长 相差较大。故在并合时对两种纱线加压不同的张力片,J120S纱线加压6克 左右。J10S纱线的加压35克左右。并且将并纱速度适当降低,从而保证两根 粗细差异较大的纱线能够均匀平行的并合在一起,进而保证加捻时捻度分布 均匀。
8、 倍捻工序将并合后的筒子喂入倍捻机加捻,在该倍捻工序,由于两 根单纱均为Z捻,故在倍捻工序为合股纱加S捻,力。S捻的目的是一方面将 两根单纱缠绕到一起。另一方面将退掉两根单纱的部分捻度,合股捻度为24 捻/10厘米,故将J10S纱线推掉24个捻,剩余捻度8捻/10厘米。J120S纱线 由于单纱本身掄度较大,退捻后变化不大。
9、 筒纱工序将倍捻后的纱线巻绕成筒纱,最终纱线均匀光泽柔和手感 蓬松柔软的J120S纱线和J10S纱线纺制成功。
10、 退浆煮漂工序将150kg坯布力文入1500L水中,将所述的坯布浸在 退煮漂联合机的溶液(该溶液含有火碱、FLOW前处理剂)、双氧水,浓度分 别为5mL/L、 3mL/L、 7.8mL/L)中浸泡,然后在10(TC温度下退煮漂联合机 中汽蒸60分钟,以达到去除浆料、棉纱杂质,提高坯布白度等目的。其中 FLOW前处理剂为瑞士 CLARIANT (科莱恩)公司生产的一种助剂,作用 是集精练,稳定,顺滑三种性能与一体,确保织物在漂白染色过程顺滑。
11、 脱氧工序在溢流机中用浓度为lmL/L柠檬酸溶液在10(TC的条件 下轻微冲洗坯布10分钟使溶液PH值呈中性,然后用浓度为0.12mL/L脱氧酶 N255溶液在40。C条件下冲洗坯布20分钟以达到脱氧目的。
12、 染色工序在溢流才几中加入150%3RS黄0.0157g/L、少量元明斗分、 纯碱5g/L等染化料,在6(TC温度下轻微冲洗坯布30分钟进行坯布上色。
13、 皂煮工序在90。C温度下用浓度为0.13g/L净洗剂LS溶液冲洗坯布 10分钟以去除未上色的染化料。
14、 酵洗工序先加入0.5L柠檬酸使溶液呈弱酸性,然后加入1.5L纤维酶在50°C温度下轻微冲洗20分钟,以减少毛经纱线毛羽。
15、加软工序加入3L柔软剂JWJ溶液,浓度为2ml/1,然后在40。C温 度下冲洗20分钟,以使产品更加柔软,然后再经过爭>式烘干工序、缝纫工序 制成毛巾。其中JWJ为科莱恩公司生产的一种柔软剂,其作用是让织物 在处理过程中更柔软。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 一种毛巾制造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 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 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 发明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毛巾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将120S精梳长绒棉纱和10S精梳长绒棉纱用并纱机并合后卷绕成筒子;将所述的并合后的筒子喂入倍捻机加捻;将所述加捻后的纱线卷绕成筒纱,并纺织成坯布;将所述的坯布浸在退煮漂联合机的溶液中浸泡和汽蒸,除掉浆料、棉纱杂质;将所述的坯布脱氧、染色、酵洗、加软、松式烘干和缝纫制成毛巾。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巾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开清棉工序,原棉经过混合后,用开棉机进行开松和除杂,用清棉机继续开松和去杂,并将原棉制成一定规格的棉巻或棉层;梳棉工序,将制成的棉巻或棉层喂入梳棉机进行细致彻底的分梳,使束 纤维分离成单纤维状态,并使纤维部分伸直,制成一定密度的均匀椭圆形梳 棉生条,并有规律的圈放在棉条筒内,以及将梳棉机生产的梳棉生条经过初 步定向、伸直,具备纱条的初步形态;粗纱工序,将梳棉生条喂入粗纱机抽长拉细5 12倍,并使纤维进一步伸 直平行成粗纱,将加捻后的粗纱巻绕在筒管上,制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巻装;细纱工序,将粗纱喂入细纱机均勻的拉长抽细到所要求的线密度的细纱, 将纺成的细纱按一定成型要求巻绕在筒管上,作成筒纱。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巾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液含有火 碱、FLOW前处理剂、双氧水。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毛巾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碱、FLOW 前处理剂、双氧水浓度分别为5mL/L、 3mL/L、 7.8mL/L。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巾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坯布在退煮 漂联合机的溶液中汽蒸为所述的坯布在100。C温度下在退煮漂联合机中汽蒸 60分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毛巾制造工艺,包括步骤将120S精梳长绒棉纱和10S精梳长绒棉纱用并纱机并合后卷绕成筒子;将所述的并合后的筒子喂入倍捻机加捻;将所述加捻后的纱线卷绕成筒纱,并纺织成坯布;将所述的坯布浸在退煮漂联合机的溶液中浸泡和汽蒸,除掉浆料、棉纱杂质;将所述的坯布脱氧、染色、酵洗、加软、松式烘干和缝纫制成毛巾。用120S精梳长绒棉合捻,对纱线表面分散的纤维可以起到一定的束缚作用,产品表面的毛羽较少。减少了去除水溶丝一道工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减轻了污水处理的压力,减少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文档编号D06L1/14GK101240478SQ20081008447
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25日
发明者孙日贵 申请人:孙日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