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梭织针织面料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700225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仿梭织针织面料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面料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是指一种具有梭织面料性能的仿梭织针织面料(英文名称KnittingfabricSimulateWovenfabricproperty,简称KSW)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梭织布是指经纬纱在织机上相互交织形成的织物.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整经.、浆纱,再由纬纱穿经后上机织造成胚布,最后经过后续染整工艺获得最终面料成品。如图l所示,沿织机纵向配置的数千根经纱从织轴上退绕下来,绕过后梁,穿过停经片、综丝眼和钢筘的筘齿间隙,经过胸梁、刺毛辊和导布辊绕于巻布辊上。在织造过程中经玮纱的交织规律、在织物中排列密度、在织造过程中的张力及其原料性能、细度共同决定了经玮纱在织物中的空间状态即织物结构,使织物具有一定的内在物理机械性能和外观风格特征。因此,不同的织物品种需要不同的织造工艺,不同的织机具有不同的品种适应性。对于生产企业来说,一般是需要根据客户对面料性能的需求来开发样品并组织生产的。而开发任一种梭织面料样品均是通过上述生产工艺获得测试样品,经过高达十几次甚至几十次的样品测试,最终开发出符合客户需求的面料。在此开发过程中,特别是在织造阶段,由于需要数千根经纱与纬纱穿梭交织成胚布,导致开发首先需要完成大量的整经作业,而每单一整经作业又需要消耗大量的纱锭,且每次整经的纱支数量和密度一般都会有所不同,用于织造一测试面料的经线很少还被用于织造另一测试面料或被直接用于生产。由此织造工艺导致,每开发出一种所需梭织面料需要浪费大量的纱线,据粗略统计,每开发一种梭织面料的成本约在3万元。而且,由于梭织面料的织布工艺所限(尤其是整经工艺),其开发和生产布料所需占用的生产用地大,其织造胚布需时长,因此,单位占地面积的生产效率较低。针织面料特别是纬编针织面料,其胚布的织造工艺简单将纱锭直接放置在织机的纱架上,通过织机送纱机构至织机编织机构即可获得针织胚布。而针织面料的后续染整工艺也较梭织面料染整工艺简单。以纬编针织方式开发面料,纱线完全不浪费,需要多少测试面料使用多少纱线,纱锭剩余的纱线还可用在织造其它测试面料或用在生产上,因此,针织面料的开发成本低,每开发一种针织面料的成本约在3000元,仅为开发梭织面料的十分之一。另外,因为工艺简单,仅单一织机即可完成织造,因此,针织面料完全克服了梭织面料单位占地面积生产效率较低的缺点。但是,一般针织面料的延伸率高.弹性大且縮水率较高导致针织面料的不易定型,尺寸稳定性差,因此不适合作为时装用面料。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具有梭织面料性能的仿梭织针织面料及其制造方法。所制得的面料具有延伸率小,縮水率低等梭织面料的特点,可作为时装面料使用;同时,还具有针织面料开发成本低,织造工艺简单,单位占地面积生产效率高的特点。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现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仿梭织针织面料的制造方法,包括针织织造和染整两个工艺流程步骤,其针织织造工艺流程中采用涤纶丝为纱线原料,采用双面大圆机编织,织机针筒织针与针盘织针成圈数对比比例在4:l以上;染整工艺流程依次包括①精练一②剖幅一③前定一订边一(D染色一⑥定型一⑦成品。本发明所述制造方法中织机针筒织针与针盘织针成圈数对比比例在4:l以上,确定了所制得织物正面密度与织物反面密度比在4:1以上,是获得本发明所需布料的关键技术。为最佳优化针织面料定型性,本发明所述仿梭织针织面料的制造方法,其染整工艺流程可以进一步设定如下-①精练工艺配方按加入次序为i纯碱,浓度为lg/L,精练温度98'C,保温时间20分钟,精练剂,浓度为lg/L,ii冰醋酸,浓度为0.5g/L,温度60'C,时间20分钟,用于中和,步骤①i的精练升温步骤为自常温下按照2'C/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到98'C,保温20分钟,后按照1.5"C/分钟的降温速率降温到6(TC,停留5分钟,取出进入下一工艺流程;③前定工艺参数为温度为19(TC,布速为15Y/min,风量为40cran;⑤染色工艺配方按加入次序为i纯碱,浓度为lg/L,精练温度98",保温时间20分钟,精练剂,浓度为lg/L,ii冰醋酸,浓度为0.5g/L,温度6(TC,时间20分钟,用于中和,iii在染色温度132°C,保温时间30分钟,PH值4.5条件下进行染色(下述%为与染布重量的百分比)分散红,0.38%,分散橙,2.3%,分散黑,1.55%,代用酸,浓度为0.5g/L,醋酸钠,浓度为0.5g/L,浴中柔软剂,1.5%,分散均染剂,浓度为0.5g/L,iv在温度85。C,保温时间20分钟条件下进行还原洗,加入纯碱,浓度为3g/L,保险粉,浓度为2g/L,液碱,浓度为3g/L;步骤⑤iii的染色升温步骤为自常温下按照2XV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到80'C,停留5分钟,再升温到11CTC,停留10分钟,再升温到132。C,保温30分钟,后按照1.5。C/分钟的降温速率降温到60'C,停留5分钟,取出进行还原洗;步骤⑤iv的还原洗升温步骤为自常温下按照2'C/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到85'C,保温20分钟,后按照2'C/分钟的降温速率降温到6(TC,停留5分钟,取出进入下一工艺流程;⑥定型工艺参数为温度为15(TC,布速为15Y/min,风量为40cmm。根据上述仿梭织针织面料的制造方法即可制得本发明所需的仿梭织面料。本发明的仿梭织针织面料的制造获得,织造工艺和染整工艺二者缺一不可。若只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织造工艺,而不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染整工艺流程,则获得的面料延伸率、回縮性、定形性仍达不到时装面料的要求;或只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染整工艺,织造工艺为其它已知的针织面料织造工艺,则获得的面料物化性能与一般针织面料相仿,也不能作为时装面料使用。本发明所制造的仿梭织针织面料具有延伸率小,縮水率低等梭织面料的特点,定型性好,可作为时装面料使用;同时,还具有针织面料开发成本低,织造工艺简单,单位占地面积生产效率高的特点。本发明的仿梭织针织面料是在针织机上织造,并且采用一般针织面料的染整工艺,仅仅是工艺步骤和参数上不同,因此,本发明进一步扩大了针织机的应用范围,对于针织企业而言,其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加。图1是现有梭织布的织造示意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面料织造流程织针三角排列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面料织造流程中编织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面料染整流程中精练升温曲线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面料染整流程中染色升温曲线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面料染整流程中还原洗升温曲线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面料织造流程织针三角排列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面料织造流程中编织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面料织造流程织针三角排列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面料织造流程中编织图11-a是本发明面料物性测试中测量扭力时方形模板放置方式示意图;图11-b是本发明面料物性测试中测量扭力时各项数据测量方法示意附图l标记说明1—经纱;2—织轴;3—后梁;4一分绞棒;5、5'—综框;6、6'—综丝眼;7"^筘;8—胸梁;9—刺毛辊;10—导布辊;ll一巻布辊;12—梭子;13—纡管。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以实施例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仿梭织针织面料的较优制造方法,其中纱线原料的选择根据所需制得仿梭织面料的厚薄、手感、布面风格等因素决定所选用涤纶丝的类型和相应比例。:一种仿梭织针织面料的制造方法,包括针织织造和染整两个工艺流程步骤,其中一.针织织造工艺流程的各项技术设备和技术参数为1.纱线原料:T100D/96FDTY(39%)XT75D/72FFDY(61%),即丹尼数为100,纤维条数为96的涤纶加弹丝占39%,丹尼数为75,纤维条数为72的涤纶原丝占61%;2.针织设备主要参数机型-台湾合春兴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厂,型号KH-D的双面大圆机,机号-28针/25.4rara,筒径-34英寸,路数-72F,总针数-3000N;3.织针排列方式针盘织针按AB排列,针筒织针按CDEF排列;4.织针三角排列方式如图2所示方式排列;5.编织方式如图3所示方式编织,24路为一个完全循环组织;6.纱线配置第1.5.9.13.17.21路喂入T100D/96FDTY,第2.3.4.6.7.8.10.11.12.14.15.16.18.19.20.22.23.24路喂入T75D/72FFDY;7.针盘织针与针筒织针形成成圈数对比针盘织针A.B针筒织针C.D.E.F每循环A织针形成成圈数3个每循环B织针形成成圈数3个每循环C织针形成成圈数18个每循环D织针形成成圈数15个每循环E织针形成成圈数15个每循环F织针形成成圈数18个针筒织针与针盘织针成圈数对比比例C:A=18:3=6:1D:A=15:3=5:1E:A=15:3=5:1F:A=18:3=6:18.织物正面与织物反面密度对比(织物正面密度指C.D.E.F织针面密度,织物反面密度指A.B织针面密度)A.B织针面密度23±1眼/英寸C.D.E.F织针面密度:115±3眼/英寸或138土3眼/英寸。(C、D、E、F织针面密度)(A、B织针面密度)=115/23=5或者(C、D、E、F织针面密度)(A、B织针面密度)=138/23=6织物正面与织物反面密度对比值均由针筒织针与针盘织针形成成圈数对比值决定,并与针筒织针与针盘织针形成成圈数对比值相等。上述织针排列方式、织针三角排列方式、编织方式、纱线配置均是根据可获得织物正面与织物反面密度对比值在4以上进行设计的。获得胚布,该胚布幅宽为70英寸、码重300g/y。二.染整工艺流程-1.工艺流程将织出的胚布经过①精练一②剖幅一③前定一④订边"(D染色一⑥定型一⑦成品流程,制造出所需的仿梭织针织面料。精练就是用适当的助剂(精练剂等)以去除织物上的污脏及油污,以获得良好的布面品质,利于染色的更好进行。前定是对织物进行预定型,以获得稳定的尺寸,避免在后道加工产生变形,扭曲等。订边是为了避免在染色过程中产生边中差及勾纱现象,染色前要订边。定型是对织物进行热定型,获得整齐划一的尺寸和稳定的克重,并可赋予织物其它的一些特殊服用性能。2.其中精练、前定、染色、定型流程的主要工艺技术参数和设备参数控制如下,其余剖幅和订边均按照一般工艺处理-①.精练(1)设备高温高压染色机(台湾东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厂,型号HEF)(2)水压700kg/cra(3)布速300y/min(4)浴比1:10(5)喷嘴4"("""表示英寸)(6)工艺配方按加入次序为i纯碱1g/L98。CX20'("'"表示分钟)精练剂1g/L精练升温步骤按照图4所示精练升温曲线进行;ii冰醋酸0.5g/L60。CX20'(中和,为精练的辅助步骤)③.前定(1)温度190°C(2)布速15Y/rain(3)风量40cmra⑤.染色(1)设备高温高压染色机(台湾东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厂,型号HEF)(2)水压700kg/cm(3)布速300y/min(4)浴比1:10(5)喷嘴4"(6)工艺配方按加入次序为i纯碱精练剂ii冰醋酸iii在染色温度132'C布重量的百分比)分散红分散橙分散黑代用酸醋酸钠浴中柔软剂分散均染剂1g/L1g/L0.5g/L98。CX20'6(TCX20'(中和,为精练的辅助步骤)保温时间30分钟,PH值4.5条件下进行染色(下述%为与染0.38%2.3%1.55%0.5g/L0,5g/L1.5%0.5g/L染色升温步骤按照图5所示染色升温曲线进行;iv还原洗,温度85。C,保温时间20分钟,加入纯碱3g/L保险粉2g/L液碱3g/L还原洗升温步骤按照图6所示还原洗升温曲线进行;⑥.定型(1)温度150°C(2)布速15y/min(3)风量40c咖。流程②剖幅和流程④订边均按照一般工艺处理。上述工艺参数中,布速单位"y/min"表示"码/每分钟",风量单位"cmm"表示"立方公尺每分钟"。上述精练和染色流程中"冰醋酸"后备注"中和"是表示加入冰醋酸是用于中和经前一步骤加入碱和精练剂洗练后布料的碱性,使布料PH值维持在7左右。:另一种仿梭织针织面料的制造方法,包括针织织造和染整两个工艺流程步骤,其中仅在针织织造工艺流程的各项技术设备和技术参数与实施例1不同,具体如下1.纱线原料:T100D/96FDTY(46%)XT75D/72FDTY(54%),即丹尼数为100,纤维条数为96的涤纶加弹丝占46%,丹尼数为75,纤维条数为72的涤纶加弹丝占54%;2.针织设备主要参数机型-台湾合春兴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厂,型号KH-D的双面大圆机,机号-26针/25.4咖,筒径-34英寸,路数-72F,总针数-2784N;3.织针排列方式针盘织针按AB排列,针筒织针按CDEF排列;4.织针三角排列方式如图7所示排列;5.编织方式如图8所示方式编织,18路为一个完全循环组织;6.纱线配置第l、4、7、10、13、16路喂入T100D/96FDTY第2、3、5、6、8、9、11、12、14、15、17、18路喂入T75D/72FDTY;7.针盘织针与针筒织针形成成圈数对比针盘织针A、B针筒织针C、D、E、F每循环A织针形成成圈数3个每循环B织针形成成圈数3个每循环C织针形成成圈数13个每循环D织针形成成圈数13个每循环E织针形成成圈数13个每循环F织针形成成圈数13个针筒织针与针盘织针成圈数对比比例C:A=13:3D:A=13:3E:A:13:3F:A:13:38.织物正面与织物反面密度对比(织物正面密度指C.D.E.F织针面密度,织物反面密度指A.B织针面密度)A.B织针面密度25.6±1眼/英寸C、D、E、F织针面密度:111±3眼/英寸(C、D、E、F织针面密度)(A、B织针面密度)=111:25.6=4.33获得胚布,该胚布幅宽70英寸、胚布码重265g/y。:再一种仿梭织针织面料的制造方法,包括针织织造和染整两个工艺流程步骤,其中仅在针织织造工艺流程的各项技术设备和技术参数与实施例1或2不同,具体如下1.纱线原料:T100D/96FDTY(45%)XT75D/72FDTY(55%),即丹尼数为100,纤维条数为96的涤纶加弹丝占45%,丹尼数为75,纤维条数为72的涤纶加弹丝占55%;2.针织设备主要参数机型-台湾合春兴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厂,型号KH-D的双面大圆机,机号-26针/25.4咖,筒径-34英寸,路数-72F,总针数-2784N;3.织针排列方式针盘织针按AB排列,针筒织针按CDEF排列;4.织针三角排列方式如图9所示排列;5.编织方式如图10所示方式编织,36路为一个完全循环组织;6.纱线配置第l、4、7、10、13、16、19、22、25、28、31、34路喂入T100D/96FDTY,第2、3、5、6、8、9、11、12、14、15、17、18、20、21、23、24、26、27、29、30、32、33、35、36路喂入T75D/72FDTY;7.针盘织针与针筒织针形成成圈数对比针盘织针A、B针筒织针C、D、E、F每循环A织针形成成圈数6个每循环B织针形成成圈数6个每循环C织针形成成圈数28个每循环D织针形成成圈数28个每循环E织针形成成圈数28个每循环F织针形成成圈数28个针筒织针与针盘织针成圈数对比比例C:A=28:6=14:3D:A=28:6=14:3E:A=28:6=14:3F:A=28:6=14:38.织物正面与织物反面密度对比(织物正面密度指C.D.E.F织针面密度,织物反面密度指A.B织针面密度)-A、B织针面密度:25.8±1眼/英寸C、D、E、F织针面密度120.4士3眼/英寸(C、D、E、F织针面密度)(A、B织针面密度)=120.4:25.8=4.67获得胚布,该胚布幅宽70英寸、胚布码重267g/y。将本实施例13获得的仿梭织面料成品随机取一块与一般针织面料(针织棉毛布)以及一般梭织布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进行测试,比较结果如下一.物性测试部分1.定重延伸率将设备设定所需的重量,再将面料固定在拉力机上,启动机台下夹具丌始往下拉伸,拉力达到所规定重时。机台自动停止记录定重延伸值。拉伸后长度一原长度定重延伸率(%)=-X100%原长度定重延伸率分为经向定重延伸率和纬向定重延伸率。a.KSW定重延伸率经向23.42%纬向36.72%b.针织棉毛布定重延伸率经向79.66%纬向193.52%c.一般梭织布定重延伸率经向12.00%纬向29.04%2.縮水率试样在经受适当的洗涤和干燥程序之前,在规定的标准大气中调湿并测量尺寸,在干燥程序之后再调湿并再次测量尺寸后,计算其尺寸变化。L一L,缩水率(%)=-X100%式中L:处理前的测长区间长度(mm)L':处理后测长区间长度平均值(mm)备注缩水率为负时,表示有伸长。缩水率分为经向縮水率和纬向缩水率a.KSW缩水率经向-0.1%讳向-0.3%b.针织棉毛布縮水率经向-3.0%纬向-0.2%c.一般梭织布縮水率经向-O.1°/。纬向-2.9%3.破裂强度借助一个圆形夹紧环,将试验封装上一张膨胀隔膜。将输送到隔膜下边的流体压力提高使隔膜和织物发生膨胀。流体的体积在单位时间内以恒定的速度增加直至试样顶破。即加到一个圆环样本上使它扩张到破裂时所用的最大的液体压力,用KPa表示。a.KSW破裂强度1787b.针织棉毛布破裂强度1070c.一般梭织布破裂强度13084.拉力强度规定尺寸的试样以恒定伸长率,被拉伸直至断裂,记录断裂强力,也就是拉力强度。即样本被拉长至断裂时,在测试期间所观察到的最大张力,用N/cm表示。拉力强度分为经向拉力强度和纬向拉力强度a.KSW拉力强度经向102.51N/cm纬向119.54N/cmb.针织棉毛布拉力强度经向70.73N/cm纬向36.25N/cmc.一般梭织布拉力强度经向74.32N/cm纬向89.30N/cm5.断裂延伸率将面料固定在拉力机上,启动机台下夹具开始往下拉伸,在面料抗拉最大值时断裂。机台自动停止记录延长值。拉伸后长度一原长度断裂延伸率(%)=-X100%原长度断裂延伸率分为经向断裂延伸率和纬向断裂延伸率。a.KSW断裂延伸率经向90.37%玮向95.39%b.针织棉毛布断裂延伸率经向82.47%纬向184.91%c.一般梭织布断裂延伸率经向28.11%纬向44.47%6.撕裂强度艮P:撕破强力,常采用舌形试样撕破强力测定。舌形试样夹入拉伸实验仪中,使试样切口线在上下铗之间成直线。开动机器将拉力施加于切口方向,记录直至撕裂到规定长度内的撕裂强力,并根据自动绘图仪绘出的曲线上的峰值或通过电子装置计算出撕破强力。撕裂强度分为经向撕裂强度和纬向撕裂强度。a.KSW撕裂强度经向32.95N/cm纬向41.97N/cmb.针织棉毛布撕裂强度经向28.63N/cm纬向10.10N/cmc.一般梭织布撕裂强度经向11.77N/cm纬向10.79N/cm7.勾丝把一个用链条悬挂的钉锤绕过导杆放到套于转筒的试样表面上,当转筒以恒速转动时,钉锤在试样表面上随机翻动.跳动,使试样勾丝。勾丝分为正面勾丝和反面勾丝。a.KSW勾丝正面4.5级反面3.5级b.针织棉毛布勾丝正面4.5级反面4.5级c.梭织布无此项测试8.扭力一块外缘50cmX50cm,内缘为35cmX35cm大小标记的方形模板,经过所规定的条件进行洗涤.烘干.清洗后扭曲程度的计算。(D将经过所规定的条件进行洗涤.烘干.清洗后扭曲的方形模版按图ll-a所示方式放置;②如图l卜b所示方式测量A'和B'之间的距离=0③如图ll-b所示方式测量B'和C'之间的距离=(1扭力值V-d/DX100(%)a.KSW扭力0.9%b.针织棉毛布扭力2.0%c.一般梭织布扭力0.3%从物性测试比较数值可以证明,本发明的仿梭织针织面料的定重延伸率、縮水率、破裂强度、拉力强度和扭力都与梭织布接近,而且在破裂强度和拉力强度上比梭织布有更好的表现。本发明仿梭织针织面料的这些物性特征决定了其具有梭织面料定型性好的性能,因此可替代梭织面料作为时装面料使用。另外,本发明的仿梭织针织面料沿袭并提高了针织棉毛布断裂延伸率、撕裂强度上表现出的优良物性,其防勾丝能力也较针织棉毛布强。二、化性测试部分1.色泣指两个不同颜色面料的拼接处,在洗涤情况下出现的粘色情况。比如红色面料与白色面料连接的地方,白色被粘上红色,这种"移色"现象称为色泣。a.KSW色泣4级b.针织棉毛布色泣4级c.一般梭织布色泣4级2.色牢度分为水洗色牢度.汗渍色牢度.水浸色牢度.耐升华色牢度a.KSW色牢度ACETATE醋酸COTTON棉NYLON尼龙POLYESTER涤纶ACRYLIC亚克力纤维WOOL羊毛水洗色牢度4.54.5444.54.5色牢度汗渍色牢度4.544444.5Colorfastness水浸色牢度444444.5耐升华色牢度44b.针织棉毛布色牢度<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8</column></row><table>测试样与一块规定的贴衬织物贴合,放于皂液中,在规定的时间和温度条件下洗涤,经机械搅拌,再经冲洗.干燥。看其变化和污染程度。2-2.汗渍色牢度本测试方法组合试样经人工汗液浸泡后,再经耐汗渍牢度仪加压处理,放入设定温度烘箱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干燥.评定测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2-3.水浸色牢度本测试方法组合试样浸入三级水中后,再经耐汗渍牢度仪加压处理,放入设定温度烘箱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干燥.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2-4.耐升华色牢度测试样与一块规定的贴衬织物相接触,再紧贴一个被加热中间体受热。看其测试样的颜色变化和贴衬织物的沾色。3.磨擦牢度将测试样分别用一块干磨擦布和湿磨擦布进行磨擦(磨擦头加一定的重量),观察磨擦沾色程度。磨擦牢度分为干磨擦牢度和湿磨擦牢度a.KSW磨擦牢度干磨擦牢度4级.湿磨擦牢度4级。b.针织棉毛布磨擦牢度千磨擦牢度3级.湿磨擦牢度3.5级。c.一般梭织布磨擦牢度干磨擦牢度4.5级.湿磨擦牢度4.5级。从化性测试比较数值可以证明,本发明的仿梭织针织面料的色泣化性与针织棉毛布、一般梭织布均相当,色牢度化性均在4-4.5略优于针织棉毛布和一般梭织布,而摩擦牢度在针织棉毛布和一般梭织布之间。由此证明,本发明的仿梭织针织面料作为针织面料功能的进一步延伸,其可作为一般梭织面料的替代品,可以在针织企业的生产中广泛地推广。权利要求1.一种仿梭织针织面料的制造方法,包括针织织造和染整两个工艺流程步骤,其特征是针织织造工艺流程中采用涤纶丝为纱线原料,采用双面大圆机编织,织机针筒织针与针盘织针成圈数对比比例在41以上;染整工艺流程依次包括①精练→②剖幅→③前定→④订边→⑤染色→⑥定型→⑦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梭织针织面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①精练工艺配方按加入次序为i纯碱,浓度为lg/L,精练温度98'C,保温时间20分钟,精练剂,浓度为lg/L,ii冰醋酸,浓度为0.5g/L,温度60。C,时间20分钟,用于中和,步骤①i的精练升温步骤为自常温下按照2"C/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到98°C,保温20分钟,后按照1.5'C/分钟的降温速率降温到60°C,停留5分钟,取出进入下一工艺流程;③前定工艺参数为温度为19(TC,布速为15Y/min,风量为40c鹏;⑤染色工艺配方按加入次序为i纯碱,浓度为lg/L,精练温度98。C,保温时间20分钟,精练剂,浓度为lg/L,ii冰醋酸,浓度为0.5g/L,温度6(TC,时间20分钟,用于中和,iii在染色温度132°C,保温时间30分钟,ffl值4.5条件下进行染色(下述%为与染布重量的百分比)分散红,0.38%,分散橙,2.3%,分散黑,1.55%,代用酸,浓度为0.5g/L,醋酸钠,浓度为0.5g/L,浴中柔软剂,1.5%,分散均染剂,浓度为0.5g/L,iv在温度85。C,保温时间20分钟条件下进行还原洗,加入纯碱,浓度为3g/L,保险粉,浓度为2g/L,液碱,浓度为3g/L;步骤⑤iii的染色升温步骤为自常温下按照2tV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到8(TC,停留5分钟,再升温到11(TC,停留10分钟,再升温到132。C,保温30分钟,后按照1.5。C/分钟的降温速率降温到6(TC,停留5分钟,取出进行还原洗;步骤⑤iv的还原洗升温步骤为自常温下按照2。C/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到85。C,保温20分钟,后按照2'C/分钟的降温速率降温到6(TC,停留5分钟,取出进入下一工艺流程;⑥定型工艺参数为温度为150。C,布速为15Y/min,风量为40cmm。3.—种仿梭织针织面料,其是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仿梭织针织面料制造方法制得的。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梭织面料性能的仿梭织针织面料及其制造方法,其属于针织面料制造领域。本发明的仿梭织针织面料的制造方法包括织造和染整两个工艺流程步骤,其主要通过调整织造工艺的纱线原料、针织设备、织机针筒织针与针盘织针成圈数对比以及调整染整工艺流程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仿梭织面料制造方法制得的面料具有延伸率小,缩水率低等梭织面料的特点,可作为时装面料使用;同时,还具有针织面料开发成本低,织造工艺简单,单位占地面积生产效率高的特点,具有很好的生产推广性。文档编号D06P5/10GK101392429SQ200810170198公开日2009年3月25日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0日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0日发明者胡玉权,钟玉辉申请人:福清洪良染织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