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针织横编机的起底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504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脑针织横编机的起底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起底针结构,安装在起针板上,当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开始编织时,先由起针板牵引机构使起针板携起 底针上升到编织机构的筒口处进行起针,属于织针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起底针还被称之为起口针以及称之为钩针,目前较为常见的起口针结构
由图5所示,由两者相互滑动配合的针钩1和针套2构成,即针钩l可动地 设在针套2中。这种结构的起口针的针钩头11被加工得极为微妙(细微),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易折断的不足,以及对纱线的管束性差,此外对加 工工艺要求十分苛刻。
图6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另一种起底针结构,由针钩1和针套2构成,能 对纱线实行封闭式管束,脱纱现象可以减少,但是容易将纱线顶到外部,造 成对起针质量的影响,而且当针钩l的针钩头ll被磨损后,会使纱线从封闭 口中逃逸。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856082推荐有一种钩针,从其说明内容并且结 合图7可以看出,由于其是将前、后针体(相当于针套)以及针芯(相当于 针钩)用销轴铰接构成,因此零部件数目多达四个,导致装配费时、结构复 杂;针芯即针钩的针钩头以7字形弯折,虽然能与前、后针体的槽壁达到吻 合状态,但是仍不足以对纱线充分管束,因此存在着不低的纱线脱出几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既能杜绝纱线逃逸又能确保结构简练的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起底针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 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起底针结构,
它包括一个顶端构成有针钩头而底端延设有针钩踵的针钩; 一偏下端延设有 针套踵的用于接应所述针钩并且还能保障针钩上下移动的针套,所述针钩的 上端并且对应于针钩头的下方构成有第一钩线槽,所述的针套具有一针钩槽, 针钩可上下移动地容纳在针钩槽中,针套的上端开设有与针钩槽相通的并与 针钩槽构成倾斜交错的第二钩线槽;所述针套的上端的第一侧面突出于第二 侧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钩线槽的形状大体上呈矩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钩线槽的槽底部形成有一槽囊,自槽囊至第二钩 线槽的槽口形成有一挡脱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恻面突出于第二侧面的突出程度为0.8—1.8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槽囊呈臼头状。
本实用新型仅有两个部件即针钩、针套构成,因此结构简单,加工装配 容易;针钩头与第二钩线槽相配合而能确保对纱线的有效管束,并且由于第 一侧面突出于第二侧面,因此既有利于纱线进入第二钩线槽,又有利于避免 纱线脱出第二钩线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针钩与针套相装配后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起针板上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例所示图。 图5为已有技术中的起口针的示意图。 图6为已有技术中的起底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见图1和图2,针钩1的材料为扁平状的不锈钢片,其底端垂直延设有 一针钩踵12,而针钩l的顶端构成有一针钩头ll,用来钩引纱线,针钩头ll 的下方开设有形状大体上呈U形的第一钩线槽13。由图见,针钩踵12的方 向与针钩头ll相同。材质同样为不锈钢的针套2的偏下部垂直延设有针套踵 21,针套2的长度方向的中部通体地加工有针钩槽22,前述的针钩l可上下 移动地嵌入针钩槽22中,针套2的上部略以扩设,在该扩设部位开设第二钩 线槽23,该第二钩线槽23与针钩槽22相通,并且还与针钩槽22形成呈斜交 错。第二钩线槽23的近底部形成有一槽囊231,自槽囊231的底部至第二钩 线槽23的槽口部位的槽壁上形成有一用于防止纱线脱出的挡脱斜面232。在 针钩1下行时,由针钩头11在槽囊231处配合槽囊231可对纱线3控制(图 2示),不会出现逃逸。又,对针套2的上端所面向第二钩线槽23的槽口的第 一侧面24加工成突出于第二侧面25,突出程度优选为0.8—1.8mm,较好地 为l一1.6mm,更好地为1.4一1.6mm,最好地为1.5mm,这样不仅能使纱线 3顺利地进入第二钩线槽23,而且还能避免纱线3脱出。
请见图3,本实用新型的针钩1与针套2组配后被嵌置到了起针板4上的 起底针槽41中,并且由嵌条42限位。起针板4配有针钩运动板43,由该扳 驱使针钩l作上、下运动,针钩运动板43由牵引板5致动。
请见图4,当要起针时,在电脑针织横编机的起针板升降机构6的作用下 使起针板4携本实用新型上升到编织机构的筒口 7进入编织物编织前的起针。
权利要求1、 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起底针结构,它包括一个顶端构成有针钩头 (11)而底端延设有针钩踵(12)的针钩(1); 一偏下端延设有针套踵(21)的用于接应所述针钩(1)并且还能保障针钩(1)上下移动的针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针钩(1)的上端并且对应于针钩头(11)的下方构成有第一钩线槽(13),所述的针套(2)具有一针钩槽(22),针钩(1)可上下移动 地容纳在针钩槽(22)中,针套(2)的上端开设有与针钩槽(22)相通的 并与针钩槽(22)构成倾斜交错的第二钩线槽(23);所述针套(2)的上端 的第一侧面(24)突出于第二侧面(2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起底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钩线槽(13)的形状大体上呈矩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起底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二钩线槽(23)的槽底部形成有一槽囊(231),自槽囊(231)至 第二钩线槽(23)的槽口形成有一挡脱斜面(232)。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起底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侧面(14)突出于第二侧面(15)的突出程度为0.8—1.8111111。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起底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槽囊(231)呈臼头状。
专利摘要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起底针结构,属于织针构件技术领域。它包括一个顶端构成有针钩头而底端延设有针钩踵的针钩;一偏下端延设有针套踵的用于接应所述针钩并且还能保障针钩上下移动的针套,所述针钩的上端并且对应于针钩头的下方构成有第一钩线槽,所述的针套具有一针钩槽,针钩可上下移动地容纳在针钩槽中,针套的上端开设有与针钩槽相通的并与针钩槽构成倾斜交错的第二钩线槽;所述针套的上端的第一侧面突出于第二侧面。优点结构简单,加工装配容易;针钩头与第二钩线槽相配合而能确保对纱线的有效管束,并且由于第一侧面突出于第二侧面,因此既有利于纱线进入第二钩线槽,又有利于避免纱线脱出第二钩线槽。
文档编号D04B35/00GK201155016SQ20082003146
公开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5日
发明者张和中, 金永良 申请人:常熟市金龙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