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针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724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织针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织针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圆盘针织机等设备所使用的织针10大致如图1所示,织 针10由厚度均匀的钢片冲压而成,包括钩针部101、针脚部102及 针杆部103组成,在实际应用时,如图2所示,将织针10安装在针 织机的菱角块20上,菱角块20上设置有一条针织路径201,织针10 的针脚部102放置在菱角块20的针织路径201内,如图3所示,织 针10的针杆部103则放置在针筒30的针槽301内,那么织针10与 菱角块20和针筒30配合如图4所示,在进行生产时,织针10随针 筒30的转动、沿菱角块20的针织路径201在针槽301内上下运动, 从而完成织布作业。在整个织布作业中,织针10与菱角块20和针筒30相接触,而 且,受菱角块20和针筒30的相对运动影响,织针10并不能总是保 持竖直,事实上,织针10随针筒30运动,针脚部102在沿菱角块 20的织针路径201运动时,会受到织针路径201的阻力。受到阻力 后的织针IO,与针筒30的接触更紧密,特别是如图5所示,针脚部 102正对针筒30转动方向(见箭头标示)的第一接触面40与针筒针 槽301的对应面50接触更紧密,针脚部102的整个第一接触面40与 针筒针槽301的对应面50之间形成面接触,产生摩擦,产生金属粉 末,且产生的金属粉末与润滑油相混合,形成油污,不仅影响织针 10在菱角块20的织针路径201和针筒针槽301中的运动,使运动不 顺畅,而且,油污随运动而被带出后,还会沾染在纺织布匹上,影响 产品品质。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现有织针结构进行改进,本案油然而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织针的改进结构,以减小生产中织 针与针筒的摩擦,使织布作业时运动更顺畅,且提高产品品质。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织针的改进结构,包括钩针部、针脚部和针杆部,针脚部在 正对针筒转动方向的第一接触面上形成凹面。 上述凹面呈圆弧面。 上述凹面的深度为0. 05 0. 2mm。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因为在织针的针脚部正对针筒转动 方向的第一接触面上形成凹面,在织布作业中,织针的针脚部受到织 针路径的阻力后,织针的针脚部上的凹面,会使针脚部的第一接触面 与针筒之间由原来的面接触变为线接触,而产生足够的间隙,针脚部 的第一接触面与针筒针槽对应面之间的摩擦大大减小,由此,可减少 了金属粉末产生,油污也随之减少,同时,增大的间隙更有利于润滑 油渗入,使针脚部的第一接触面与针筒针槽对应面之间充满润滑油, 且此润滑油因为没有金属粉末与之产生油污,所以,润滑油可以得到 充分利用,使织布作业时运动更顺畅,并可减少油污沾染布匹的情形 发生,提高产 品品质°

图1是现有技术中织针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织针安装在菱角块上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织针安装在针筒上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织针使用时与菱角块和针筒配合的示意图; 一图5 ,现有技术中织针使用时与针筒接触面的位置示意,及针筒 运动方向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织针的立体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织针的局部侧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在针筒逆时针转时,织针与菱角块配合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在针筒顺时针转时,织针与菱角块配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一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织针1的改进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钩 针部11、针脚部12和针杆部13,织针1由厚度均匀的钢片冲压而成, 在针脚部12正对针筒转动方向的第一接触面通过滚压、磨铣或其它 加工工艺形成凹面14,如图8所示,针筒逆转时,针脚部12在右侧面正对针筒转动方向(见箭头标示)的第一接触面15形成凹面14, 如图9所示,针筒顺转时,针脚部12在左侧面正对针筒转动方向(见 箭头标示)的第一接触面15形成凹面14。再配合图7所示,此凹面 14以圆弧面为佳,且考虑到设计和实际生产的需要,凹面14的最佳 深度为0. 05 0. 2mm。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一样,将织针1的针脚部12放 置在菱角块的针织路径内,织针1的针杆部13则放置在针筒的针槽 内。在进行生产时,织针l随针筒转动,沿菱角块的针织路径在针筒 针槽内上下运动,进行织布作业,同时,针脚部12受运动中的织针 路径的阻力与针筒接触紧密,由于织针1的针脚部12 —侧形成凹面 14,所以,针脚部12的第一接触面15与针筒针槽对应面之间由原来 的整个面接触变为局部线接触,而产生足够的间隙,摩擦减小,摩擦 产生的金属粉末大大减少,油污也随之减少,使润滑油不会被污染, 润滑作用良好,织布作业时运动更顺畅,且可减少油污沾染布匹的情 形发生,提高产 品品质。总之,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是在现有技术中针脚部12正对针筒转动方向的第一接触面上制成凹面14,使针脚部12的第一接触面15 与针筒针槽对应面之间由面接触变为线接触,从而增加了与针筒之间 的间隙,减少针脚部12与针筒的接触,进而减小摩擦,使纺织作业 更顺畅,并提高产品的品质。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的实施例或图示形态并非限定对本实用新型 的范围,凡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本实施例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 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权利要求1、织针的改进结构,包括钩针部、针脚部和针杆部,其特征在于针脚部在正对针筒转动方向的第一接触面上形成凹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针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凹面呈圆弧面。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针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面的深度为0. 05 0. 2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织针的改进结构,包括钩针部、针脚部和针杆部,针脚部在正对针筒转动方向的第一接触面上形成凹面。此结构可以减小生产中织针与针筒针槽对应面的摩擦,使织布作业时运动更顺畅,且提高产品品质。
文档编号D04B35/00GK201169678SQ20082010127
公开日2008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1日
发明者邵仁俊 申请人:大渝机械(厦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