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支承喷管绞纱染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734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支承喷管绞纱染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绞纱染色机械设备,确切的说是一种主要用于绣花线、纱 线、股线、扁平线等各种绞装线的染色机。
技术背景
现有常用的绞纱染色机由染色缸体、喷管、主泵、喷管转动系统、进出水系统、 加热及控制系统、加料系统等组成。染色方式是将绞装线悬挂在染色缸内的喷管上, 染液从喷管中喷出对绞装线进行染色。传统绞纱染色机在最初设计时考虑到绞装线 呈封闭环状,并且染色必须均匀,因此将喷管圆周均设置喷孔,绞装线采用套挂的 套在喷管上。基于这种设计方案,喷管前段必须为自由端即悬臂式才能够将绞装线 套在喷管上。从力学上分析,悬臂式结构其固定端将受到很大的弯矩,因此喷管的 长度不能过长,使得装载的绞装线的重量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基于以上原因,绞纱染色机存在产量低,单位纱线染液用量大(行业中称为浴 比高),水、电、蒸汽以及染化料助剂消耗较大,染色成本高,相应地单位产品污 水排放量较大。
另外,由于喷管为悬臂式结构,容易折弯损坏,使得维护费用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喷射式绞纱染色机必须将喷管设置成悬臂式结构 的偏见,提供一种双支承喷管绞纱染色机,解决因悬臂式喷管结构导致的产量低、 浴比高、消耗大、染色成本高、污水排放量大、维护费用大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双支承喷管绞纱染色机,包括喷管、喷管后支承,其特征在于喷管前端设有 一活动式前支承,喷管经喷管前端部的轴颈与前支承活动连接。
所述前支承下端为底座,上端是安装在底座上的活动支承座。 所述活动支承座下部是支承杆,上部是座体,活动支承座的高度与绞装线下垂 长度匹配。
采用本实用新型,在染色生产前,先卸下前端活动支承座,将绞装线按绞均匀 地挂于喷管上,挂好后,再安装好前端活动支承座,固定好后开始染色,染色完成 后,先拆卸下前端活动支承座,再卸下染色后的绞装线进入下一道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将喷管的悬臂支承方式改为了前后两端支承,防止了喷管的弯曲, 这样的话就可以增加单根喷管的载重量(具体方是将需要染色产品绞长增加,在绞 数不变的情况下,染色产品重量增加)。通过试验,悬臂支承方式改变后,喷管载 重量提升45%,浴比下降1/3,水、电、蒸汽消耗也下降1/3,废水排放量减少1/3, 染色成本大幅度下降。
本实用新型由于增设活动式前支承,便于绞装线的安装,解决了以往设计理念 中两端支承无法安装绞装线的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
1、活动支承座,2、绞装线,3、喷管,4、底座,5、喷管后支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一种主要用于绣花线、纱线、股线、扁平丝等绞装线的染 色设备。
双支承喷管绞纱染色机,包括缸体、喷管、喷管后支承等,喷管前端设有一活 动式前支承,喷管经喷管前端部的轴颈与前支承活动连接。前后支承的转动轴心应 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图1实施例中给出的前支承由两部分构成,下端为底座,上端是安装在底座上 的活动支承座。活动支承座下部是支承杆,上部是座体(如轴承座机构),整个活 动支承座的高度与绞装线下垂长度匹配。
经本实用新型改进后,喷管长度可保持不变,通过调整绞装线的长度来提高生 产量。因此,可根据增加量,按照绞装线的下垂长度来设置活动支承座的长度,以 便于绞装线的安装。
具体操作过程是先将喷管前端活动支承座1从喷管3的前端轴颈位置以及底
座4上拆下,再挂上绞装线2,再将喷管前端活动支承座1安装到底座4上,起到 支承喷管3的作用。
按照本实用新型思路,该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所掌握的技术知识来 对前支承的具体结构进行设计——比如将活动支承座与底座的连接关系设计为插入 式连接、螺栓连接、旋转式连接,也可不采用两部分构成,直接将活动支承座下端 的支承杆延伸至地面;还可以对活动支承座的结构作一定变化,将座体设计为轴承 套也可为轴承座(半开式)等等。
基于以上思路,只要在喷管前端增设活动式前支承的各种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 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双支承喷管绞纱染色机,包括喷管、喷管后支承,其特征在于喷管前端设有一活动式前支承,喷管经喷管前端部的轴颈与前支承活动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支承喷管绞纱染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承下 端为底座,上端是安装在底座上的活动支承座。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支承喷管绞纱染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承 座下部是支承杆,上部是座体,活动支承座的高度与绞装线下垂长度匹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支承喷管绞纱染色机,用于绣花线、纱线、股线、扁平线等各种绞装线的染色。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以往设计理念中两端支承无法安装绞装线的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案。它包括喷管、喷管后支承,喷管前端设有一活动式前支承,喷管经喷管前端部的轴颈与前支承活动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产量得到较大幅度提高,浴比大幅度下降,能耗同比例下降,产品单位成本大幅度降低。
文档编号D06B1/08GK201330318SQ200820222930
公开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6日
发明者何大雄, 山 卿, 林 杨, 段太刚, 石朝轩, 洪 雷 申请人:四川省宜宾惠美线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