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烘干机用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7886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衣物烘干机用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衣物烘干机用提升装置,更为详细的说是,涉及能够根据投放的烘干
对象的量的大小来调节滚筒的内部空间,从而能够使烘干效率更为有效的衣物烘干机用提 升装置的发明。
背景技术
通常而言,具有烘干功能的洗衣机或者衣物烘干机等具备烘干功能的装置,其工 作原理如下,将通过加热装置产生的热气送风到滚筒的内部,从而对烘干对象进行烘干作 业。在这里,根据对潮湿空气(流入到滚筒内部的干燥空气对烘干对象进行烘干作业后变 成潮湿空气)处理方式的不同,烘干机大体上可分为冷凝式烘干机和排气式烘干机两种。
排气式烘干机将采用以下方式处理上述潮湿空气将从滚筒内部排出的潮湿空气 排出到烘干机的外部。另外,冷凝式烘干机则采用以下方式处理上述潮湿空气利用冷凝 机,对从滚筒内部排出的潮湿空气进行冷凝处理,从而去除潮湿空气中含有的水气,然后将 去除水气后的干燥空气重新输送到滚筒的内部,如此使空气反复循环。 在依据以往技术的衣物烘干机中,在烘干机对烘干对象进行烘干作业时,烘干滚 筒将不断旋转,此时,烘干对象在烘干滚筒内部的位置将上下变化,烘干对象位置的不断变 化将有助于烘干效率的提高。 上述烘干滚筒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提升装置。详细的说,当执行烘干作业的上述烘 干滚筒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时,上述提升装置将带动烘干对象,使烘干对象与上述烘干 滚筒一同运动。举例来说,上述提升装置的作用是在烘干机运行时,将烘干对象推向滚筒 内部的上侧。 但是,在以往技术的烘干机中,在滚筒中设置已有的提升装置,将存在如下的问题 点。即,无论烘干对象的量的多少,都将使用滚筒的所有内部空间,因此,当烘干对象的量少 的情况下,将很难充分对烘干对象进行烘干。不仅如此,还经常发生烘干对象挂在提升装置 上的现象。 当烘干对象挂在提升装置上的情况下,虽然滚筒在持续旋转,并同时向滚筒内部 持续提供热风,但是烘干对象将很难被充分的烘干。 如上所述,当烘干对象没有被完全烘干的情况下,在烘干作业结束后,上述没有被 完全烘干的烘干对象会发出异味,这样,会大大降低消费者对产品的信赖度,因此,迫切需 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物烘干机用提升装置,在 本发明中,将根据投放的烘干对象的量的大小来调整设置在衣物烘干机中的滚筒的内部空 间。本发明的另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物烘干机用提升装置,在本发明中,对少量的烘干对 象也能够充分的进行烘干处理。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物烘干机用提升装置,在本发明中,对其形状进行改进,将可最大限度的避免烘干对象挂在提升装置上的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中的衣物烘干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件所构成 设置在衣物烘干机内部的滚筒;分别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在上述滚筒的内周面上,并且内设 有能够向外部展开的巻屏的提升装置。在这里,上述提升装置能够根据投放的烘干对象的 量的大小来调整设置在衣物烘干机中的滚筒的内部空间。 前述的衣物烘干机用提升装置,其特征是当设置于提升装置内部的巻屏全部展 开的状态下,上述滚筒的内部空间将被分割成内室和外室,此时,当投放到滚筒内部的烘干 对象的量少的情况下,在滚筒旋转时,烘干对象将位于巻屏全部展开的状态下形成的内室 中,相反,当投放到滚筒内部的烘干对象的量多的情况下,在滚筒旋转时,烘干对象将位于 外室中,此时,巻屏将全部隐藏在提升装置内。 前述的衣物烘干机用提升装置,其特征是为了能够使干燥空气顺畅的通过,上述 巻屏采用网状结构。 前述的衣物烘干机用提升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巻屏上的网眼的大小将随部位的 不同而相异。 前述的衣物烘干机用提升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提升装置由以下几个部件所构成 设置在滚筒的长度方向上,并形成有使巻屏通过其向外部展开的槽口的巻屏外壳;设置在 上述巻屏外壳的内部,与巻屏展开方向的一侧端部相结合,并安装有在巻屏展开后向上述 巻屏提供复原力的扭矩弹簧的巻屏轴;与巻屏展开方向的另一侧端部相结合,并且其长度 大于巻屏的垂直于展开方向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的巻屏挂棒。 前述的衣物烘干机用提升装置,其特征是在滚筒旋转时,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避 免烘干对象挂在提升装置上的现象,上述巻屏外壳的断面为圆形形状。 前述的衣物烘干机用提升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每个提升装置上都设置有固定部, 因此,在所有巻屏都展开的情况下,每个巻屏都能环环相扣。 前述的衣物烘干机用提升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固定部由以下几个部件所构成在 巻屏挂棒的外侧凸出形成的凸起;与上述凸起相对应的形成在另一个提升装置的巻屏外壳 上的嵌入孔。 前述的衣物烘干机用提升装置,其特征是能够根据投放的烘干对象的量的大小 来调整设置在衣物烘干机中的滚筒的内部空间。当烘干少量烘干对象的情况下,也能够得 到充分有效的烘干效果,因此,能够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由于烘干对象在滚筒内部 旋转时不会挂在提升装置上,因此,烘干对象都能够被充分的烘干,完成烘干作业的烘干对 象上也就不会有异味生成。不仅如此,由于能够一次性充分有效的对烘干对象进行烘干处 理,即,不会出现对同一烘干对象重复进行烘干作业的问题,因此既省力又经济。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根据投放的烘干对象的量的大小来调整设置在衣物烘 干机中的滚筒的内部空间。当烘干少量烘干对象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烘干效 果,因此,能够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由于烘干对象在滚筒内部旋转时不会挂在提升 装置上,因此,烘干对象都能够被充分的烘干,完成烘干作业的烘干对象上也就不会有异味 生成。


例的图面
图1是表示依据本发明的衣物烘干机的纵断面图。
图2是表示依据本发明的衣物烘干机用提升装置处于展开状态下的断面图。 图3是表示依据本发明的衣物烘干机用提升装置的结构构成的图面。 图4是表示依据本发明的衣物烘干机用提升装置的纵断面图。 图5是表示设置在依据本发明的衣物烘干机用提升装置上的固定部的另一实施
图6a至图6c是表示依据本发明的衣物烘干机用提升装置的操作状态的图面。 〈附图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
l:衣物烘干机 2:门
100 120 210 212 214
外室
巻屏外壳 巻屏轴
110 :内室 200 :提升装置 211 :槽口 213 :抗扭弹簧 216 :巻屏挂棒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依据本发明的衣物烘干机用提升装置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 说明。 图1是表示依据本发明的衣物烘干机的纵断面图。图2是表示依据本发明的衣物 烘干机用提升装置处于展开状态下的断面图。图3是表示依据本发明的衣物烘干机用提升 装置的结构构成的图面。图4是表示依据本发明的衣物烘干机用提升装置的纵断面图。图 5是表示设置在依据本发明的衣物烘干机用提升装置上的固定部的另一实施例的图面。图 6a至图6c是表示依据本发明的衣物烘干机用提升装置的操作状态的图面。
如图1至图5所示,依据本发明的衣物烘干机1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件所构成设 置在上述衣物烘干机1内部的滚筒100 ;分别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在上述滚筒100的内周面 上,并且内设有能够向外部展开的巻屏210的提升装置200。在这里,上述提升装置200能 够根据投放的烘干对象的量的大小来调整设置在衣物烘干机1中的滚筒100的内部空间。
上述滚筒100为圆筒形状,并且,上述滚筒100的前、后方设置有前面面板(图中
未表示)和后面面板(图中未表示)。并且,上述滚筒ioo的前面设置有能够向外侧开启的门2。 在本发明中,没有对构成衣物烘干机的电机、皮带、风扇等部件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将只对作为本发明核心部件的提升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 当设置在本发明的提升装置200内部的巻屏210全部展开的状态下,依据本发明 的滚筒100的内部空间将被分割成内室110和外室120。 举例来说,当投放到滚筒100内部的烘干对象的量少的情况下,在滚筒100旋转 时,烘干对象将位于巻屏210全部展开的状态下形成的内室110中。 相反,当投放到滚筒100内部的烘干对象的量多的情况下,在滚筒100旋转时,烘 干对象将位于外室120中(此时,巻屏210全部隐藏在提升装置200内)。
当展开所有巻屏210时,上述滚筒100的内部空间将变成两室(内室和外室)。当 上述巻屏210未被打开时,上述滚筒100的内部空间仍维持一个空间的格局。此时,使用者 可根据烘干对象的具体量,判断出'是否需要打开巻屏210'。 依据本发明中的巻屏210具有以下特征为了能够使干燥空气顺畅的通过,上述 巻屏210采用网状结构,由此,高温干燥的空气能够直接接触到放置于巻屏210上的烘干对 象。 依据本发明中的巻屏210上的网眼的大小将随部位的不同而相异。举例来说,在 巻屏210的长度方向上,巻屏210中央部位的网眼小于巻屏210两侧端部的网眼。
这是因为,当滚筒100以一定的转速旋转的情况下,烘干对象往往会偏向巻屏210 的左侧或者右侧中的某一侧。因此,上述巻屏210上的网眼的大小将随部位的不同而相异。
依据本发明中的提升装置200将沿着滚筒100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上述提升 装置200具备有巻屏外壳212,上述巻屏外壳212上形成有槽口 211。在这里,巻屏210将 通过上述槽口 211向外引出。其中,所谓巻屏外壳212,其实就是用于收容巻屏210的壳。
上述巻屏外壳212的内部设置有巻屏轴214,上述巻屏轴214与巻屏210展开方向 的一侧端部相结合,并安装有扭矩弹簧213。在这里,当巻屏210展开后,上述扭矩弹簧213 用于向上述巻屏210提供复原力。 上述巻屏轴214的两端部可旋转的结合于上述巻屏外壳212内侧的左、右两端。
上述巻屏210上设置有巻屏挂棒216,上述巻屏挂棒216与巻屏210展开方向的另 一侧端部相结合。并且,上述巻屏挂棒216的长度大于巻屏210宽度方向的长度。在这里, 巻屏210的宽度方向是指垂直于巻屏210展开的方向。并且,上述巻屏挂棒216主要起到 手柄的作用,当使用者抓住巻屏挂棒216后向外使劲,将可容易的拉出巻屏210。因此,只 要是能够起到上述作用,上述巻屏挂棒216采用任何形状都可以。举例来说,上述巻屏挂棒 216的断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或者多边形,或者,上述巻屏挂棒216的特定位置可以设置有凹 槽。 依据本发明中的巻屏外壳212具有以下特征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滚筒IOO 旋转时烘干对象挂在巻屏外壳212上的现象,巻屏外壳212的断面形状为圆形。这是因为, 如果向滚筒100内侧凸出一定程度的巻屏外壳212的断面带有棱角的情况下,烘干对象就 会容易的挂在上述巻屏外壳212上。因此,上述巻屏外壳212进行了倒角处理,并且,其断 面将呈现圆形形状。 依据本发明的每个提升装置200上都设置有固定部220,因此,当所有巻屏(210, 210',210")都展开的情况下,每个巻屏(210,210',210")都能环环相扣,S卩,某一个巻屏的 巻屏挂棒将固定在另一个提升装置的固定部上。 依据本发明中的固定部220由以下几个部件所构成在巻屏挂棒216的外侧凸出 形成的凸起216a ;与上述凸起216a相对应的形成在另一个提升装置200的巻屏外壳212上 的嵌入孔212a。 如图所示,上述凸起216a以圆柱形状凸出形成。但是,上述凸起216a的形状不只 局限于圆柱一种形状,上述凸起216a可以采用钩子及其他形状。 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固定部220'具有以下特征在巻屏挂棒216的外侧沿着 其长度方向形成有攻魔术贴216b,与上述攻魔术贴216b相对应的母魔术贴212b则在巻屏外壳212上沿着其长度方向形成,并且,相对应的上述攻魔术贴216b和母魔术贴212b相互 紧密粘合后,就能够保持巻屏210的展开状态。 为了使上述攻魔术贴216b和母魔术贴212b的结合更为牢固可靠,上述攻魔术贴 216b和母魔术贴212b具有充分的长度和宽度。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依据本发明的上述衣物烘干机用提升装置的操作过程进行 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6a所示,首先,在衣物烘干机1的门2打开的状态下,使用者将根据烘 干对象的量的多与少,决定是否需要打开巻屏210。 举例来说,当需要进行烘干处理的烘干对象的量少的情况下,就需要打开设置在
提升装置200内部的巻屏(210,210',210"),从而形成空间相对小的内室。此时,打开巻屏
(210,210',210")的顺序即为附图中所示的① ③的顺序。在这里,上述打开顺序只是为
了说明的方便而列举的一实施例而已,本发明对上述打开顺序不进行任何限制。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巻屏的展开及固定过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3至图4所示,使用者抓住巻屏挂棒216后,向某一方向拉出上述巻屏210。 详细的说,当拉动上述巻屏挂棒216的情况下,位于巻屏外壳212内部的巻屏210
将通过槽口 211引出到外部,随着上述巻屏210的引出,巻屏轴214将顺着巻屏210的引出
方向旋转。此时,设置在上述巻屏轴214上的扭矩弹簧213受到扭矩而弹性变形,因此,在
使用者引出上述巻屏210的同时,将向上述巻屏210赋予弹性复原力。 如果使用者在引出上述巻屏210的过程中突然放开上述巻屏210,上述巻屏210因
受到扭矩弹簧213的弹性复原力而縮回到巻屏外壳212的内部,S卩,上述巻屏210自动回归
到起初的位置。 并且,当巻屏挂棒216卡在槽口 211的外侧时,就意味着上述巻屏210完全縮回到 巻屏外壳212的内部。 被使用者拉出的巻屏210将引向相对应的提升装置200'上设置的巻屏外壳212', 然后,设置在固定部220的凸起216a将嵌入到嵌入孔212a,并固定住上述巻屏210。
利用和上述方法相同的方法,对剩余的巻屏(210',210")进行相同的操作,就能 够形成三角形形状的内室。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固定部除了上面所采用的形式以外,还可以采用魔术贴方 式。 如图3所示,在使用者抓住巻屏挂棒216的情况下,向外侧拉动巻屏挂棒216,就能 够引出巻屏210。此时,依据本发明的固定部220'可以采用魔术贴方式。S卩,在上述巻屏挂 棒216上形成有攻魔术贴216b,与上述攻魔术贴216b相对应的母魔术贴212b则设置在巻 屏外壳212'的外侧。在这里,相对应的上述攻魔术贴216b和母魔术贴212b相互紧密粘合 后,就能够保持巻屏210的展开状态。 利用和上述方法相同的方法,对剩余的巻屏(210',210")进行相同的操作,就能 够形成三角形形状的内室。 如图6a所示,滚筒100的内部空间将被巻屏(210, 210', 210")分隔成内室110和
外室120。在这里,上述内室110的空间相对小于外室120的空间。 下面,将在巻屏全部展开的状态下,对衣物烘干机的运行过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6b所示,当滚筒100沿着箭头方向旋转时,高温干燥的空气将透过具有网状结构的巻屏(210,210',210")沿着如图所示的虚线流动。因此,上述高温干燥的空气能够充分有效的对烘干对象进行烘干处理。 为了能够使高温干燥的空气顺畅的通过,上述巻屏(210,210',210")采用网状结构,因此,上述高温干燥的空气能够到达内室110的所有部位。这样,上述高温干燥的空气能够充分有效的对烘干对象进行烘干处理。 依据本发明中的巻屏(210,210',210")上的网眼的大小将随部位的不同而相异。因此,当滚筒100以一定的转速旋转的情况下,烘干对象即使偏向巻屏210的左侧或者右侧中的某一侧,也能够对烘干对象进行烘干处理。 举例来说,当滚筒100以一定的转速旋转的情况下,即使烘干对象位于三角形的死角部位,由于位于上述死角部位的网眼大于中央部位的网眼,因此,也能够充分有效的对烘干对象进行烘干处理。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依据本发明的提升装置的另一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6c所示,当投放到滚筒100内部的烘干对象的量多的情况下,上述滚筒100将在巻屏210处于关闭的状态下旋转。在这里,上述巻屏210的关闭状态是指,巻屏210内藏在提升装置200内的状态。 在巻屏210处于关闭的状态下,当上述滚筒100进行旋转时,位于滚筒100内部的烘干对象不会挂在提升装置(200, 200',200")上,S卩,高温干燥的空气能够充分有效的对上述烘干对象进行烘干处理。 上述提升装置(200, 200',200")的巻屏外壳(212, 212, , 212")的外侧进行了倒角(round)处理,并呈现圆形形状。因此,上述烘干对象不会挂在表面非常滑溜的提升装置(200, 200',200")上。由于上述烘干对象能够在滚筒100的外室120区域顺畅的移动,因此,上述烘干对象能够被充分的烘干。 因此,无论烘干对象的量多还是少,具备本发明提升装置的衣物烘干机都能够充分有效的对烘干对象进行烘干处理。 本发明的权利不只局限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而是由权利要求书中的记载而定。在不超出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本发明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多种变形和修改。
权利要求
一种衣物烘干机,其特征是,它由以下几个部件所构成设置在衣物烘干机内部的滚筒;分别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在上述滚筒的内周面上,并且内设有能够向外部展开的卷屏的提升装置,其中,上述提升装置能够根据投放的烘干对象的量的大小来调整设置在衣物烘干机中的滚筒的内部空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烘干机用提升装置,其特征是当设置于提升装置内部的巻屏全部展开的状态下,上述滚筒的内部空间将被分割成内 室和外室,此时,当投放到滚筒内部的烘干对象的量少的情况下,在滚筒旋转时,烘干对象将位于 巻屏全部展开的状态下形成的内室中,相反,当投放到滚筒内部的烘干对象的量多的情况下,在滚筒旋转时,烘干对象将位于 外室中,此时,巻屏将全部隐藏在提升装置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烘干机用提升装置,其特征是 为了能够使干燥空气顺畅的通过,上述巻屏采用网状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烘干机用提升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巻屏上的网眼的大小将随部位的不同而相异。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烘干机用提升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提升装置由以下几 个部件所构成设置在滚筒的长度方向上,并形成有使巻屏通过其向外部展开的槽口的巻屏外壳; 设置在上述巻屏外壳的内部,与巻屏展开方向的一侧端部相结合,并安装有在巻屏展开后向上述巻屏提供复原力的扭矩弹簧的巻屏轴;与巻屏展开方向的另一侧端部相结合,并且其长度大于巻屏的垂直于展开方向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的巻屏挂棒。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物烘干机用提升装置,其特征是在滚筒旋转时,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烘干对象挂在提升装置上的现象,上述巻屏 外壳的断面为圆形形状。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物烘干机用提升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每个提升装置上都设置有固定部,因此,在所有巻屏都展开的情况下,每个巻屏都 能环环相扣。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烘干机用提升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固定部由以下几个 部件所构成在巻屏挂棒的外侧凸出形成的凸起;与上述凸起相对应的形成在另一个提升装置的巻屏外壳上的嵌入孔。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烘干机用提升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固定部将采用如下结构在巻屏挂棒的外侧沿着其长度方向形成有攻魔术贴,与 上述攻魔术贴相对应的母魔术贴则在巻屏外壳上沿着其长度方向形成,并且,相对应的上 述攻魔术贴和母魔术贴相互紧密粘合后,就能够保持巻屏的展开状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衣物烘干机用提升装置,详细的说,上述提升装置内设有卷屏,因此,能够根据投放的烘干对象的量的大小来调整设置在衣物烘干机中的滚筒的内部空间。
文档编号D06F58/04GK101701415SQ200910208590
公开日2010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9日
发明者尹珠翰, 崔宴植, 金在弘, 金宰爽 申请人: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