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管整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133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纱管整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辅助设备,具体为一种在纺纱或织布过程中用于整 理纱管的设备。
背景技术
纱管整理是纺织工序中一个重要环节,传统上采用人工整理,将纱管按大小头理 顺摆放,其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现只有少数小型企业还在采用此种方式。利用机械设 备整理纱管的有园盘式理管机或皮带式理管机,其利用纱管大小头管径差,用机械夹持纱 管大头,实现调头、理管等整理工作。其存在的不足是纱管易于堵塞,纱管掉入皮带下部, 损坏皮带,造成机械停机等。中国专利91212870. 4公开了一种“重力理纱管机”,其将纱 管以水平或横向排列的方式由皮带输送机送至顶端,并且在输送过程中由调位块将纱管 调至皮带正中位置。然后从皮带未端由一个调向刀片使纱管大头向下,掉入一个弧形管 道并经落管盒进入管箱。这种装置结构复杂,效率不高,易于出现堵管等故障。中国专利 200620071653. χ公开了一种“整理排列纱管的装置”,其同样将纱管以横向/水平排列方式 由皮带机输送至顶端,然后利用纱管两端管径的不同,在纱管滚动过程中大头首先进入下 料口,达到理顺纱管的目的。上述两种设备均是使纱管以水平方式提升,然后由专用装置使 其掉头进行理顺操作。这种方式结构复杂,提升效率低,有的纱管经多次提升方能理顺。现 有技术中的园盘式皮带理管机采用纵向皮带自下而上输送纱管,经过理管盘将其理顺并送 入整理箱内。这种方式输送设备结构简单。其存在的问题是纱管输送时横七竖八,杂乱无 章,很容易在皮带轮底部或管理轮前部堆积,形成集管现象,造成卡机。此外,由于个别纱管 经常卡入皮带下方,损坏皮带影响设备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纱管整理装置,解决了纱 管集管问题并避免了皮带损坏。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纱管整理装置,包括输送链排和管理轮,其中所述的输送链排 上部设置有纵向隔离板,所述纵向隔离板将输送链排表面分隔为两个以上纵向输送区间, 各输送区间的宽度小于纱管的长度。一种纱管整理装置,其中所述的纵向隔离板为两条以上,并且相邻纵向隔离板的 高度不相同。一种纱管整理装置,其中输送链排的两侧及底部有档板,所述纵向隔离板底部设 有斜向尾板。—种纱管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链排与管理轮之间设置有疏导辊,并且所述 疏导辊表面线速度大于输送链排的运动速度,其速度比为3-5 1。一种纱管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隔离板的前部经疏导辊上部与管理轮相 接。[0009]一种纱管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链排、疏导辊、管理轮由同一电机驱 动,其间由链条及链轮传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纱管整理装置,由于在链排上部设置了高低不同的纵向隔离 板,使得纱管上行时均呈竖向排列,完全避免了链排遣底部集管现象的产生。在输送链排与 管理轮间增加一个疏导辊,并且该缓冲胶辊的表面线速度大于链排运动速度,因此提升至 顶部的纱管被迅速送入管理轮,不会在顶部形成集管状况。大大提高了输送效率。

图1是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纱管整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中1-输送链排2-管理轮3-收集传送带4-纵向隔离板5-疏导辊6-斜向尾 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纱管整理装置,有一个倾斜设备的输送链排1,纱 管经该输送链排1提升至一定高度进行整理,在输送链排1的两侧与底部设置有档板。与 输送链排1衔接的是疏导辊5,疏导辊5与管理轮2衔接,在管理轮上制作有若干条整理槽, 各整理槽的上部槽口与纱管大头相匹配,管理轮后部与收集传送带3衔接,通过收集传送 带将整理后的纱管送入整理箱。在输送链排1的链板上部设置有二至四个纵向隔离板4将 链板表面分隔为三至五个纵向输送区间,每个区间的宽度均小于纱管的长度,上述纵向隔 离板4中各相邻板间的高度均不相同,在纵向隔离板底端接有斜向尾板6。所述纵向隔离板 4从疏导辊5上部延至与管理轮2衔接,纱管整理装置的动力由一台电机驱动,通过链条与 链轮将收集传送带3的驱动轮、管理轮2、疏导辊5及输送链排1的驱动轮连接。其中疏导 辊5表面的线速度要大于输送链排表面的运动速度。二者的速度比为3-5 1。工作时,启动电机,各部件开始工作,将收集到的纱管倒入输送链排底部,由于底 部有斜向尾板,因此纱管在此处不会堆积形成集管现象。更由于相邻纵向隔离板间高度不 同,因此,纱管不会横亘在两个纵向隔离板上形成堆积。由于两个纵向隔离板间的宽度小于 纱管的长度,因此各纱管被强制调整为纵向排列形式进入各不同区间,并依次被输送链排1 提升至顶部。上至顶部的纱管虽全部形成纵向排列方式,但从横向看并非整齐排列,而是以 先来后到的顺序进入疏导辊5的上表面,由于疏导辊5表面线速度大于输送链排1表面速 度,因此先与疏导辊5接触的纱管迅速被送至管理轮凹槽内,当纱管大头在前进入凹槽时, 由于其与管理轮凹槽上槽口相匹配,因此直接被管理轮托起送至后部的收集传送带3上。 当纱管小头先进入管理轮2的凹槽时,由于其管径小于上槽口,因此插入凹槽内,纱管大头 随即被托起调整为大头在前的方式,进入输送带3上。所有纱管由此被理顺为大小头整齐 排列进入整理箱。
权利要求一种纱管整理装置,包括输送链排(1)和管理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链排(1)上部设置有纵向隔离板(4),所述纵向隔离板将输送链排表面分隔为两个以上纵向输送区间,各输送区间的宽度小于纱管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管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隔离板(4)为两 条以上,并且相邻纵向隔离板的高度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纱管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链排(1)的两侧及底部 有档板,所述纵向隔离板(4)底部设有斜向尾板(6)。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纱管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链排(1)与管理 轮(2)之间设置有疏导辊(5),并且所述疏导辊(5)表面线速度大于输送链排(1)的运动速 度,其速度比为3-5 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纱管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隔离板(4)的前部 经疏导辊(5)上部与管理轮(2)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4的一种纱管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链排(1)、疏导辊(5)、 管理轮(2)由同一电机驱动,其间由链条及链轮传动。
专利摘要一种纱管整理装置,包括输送链排和管理轮,其中所述的输送链排上部设置有纵向隔离板,所述纵向隔离板将输送链排表面分隔为两个以上纵向输送区间,各输送区间的宽度小于纱管的长度。本实用新型的纱管整理装置,由于在链排上部设置了高低不同的纵向隔离板,使得纱管上行时均呈竖向排列,完全避免了链排遣底部集管现象的产生。在输送链排与管理轮间增加一个疏导辊,并且该缓冲胶辊的表面线速度大于链排运动速度,因此提升至顶部的纱管被迅速送入管理轮,不会在顶部形成集管状况。大大提高了输送效率。
文档编号D01H9/18GK201647645SQ200920104558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5日
发明者汪江 申请人:汪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