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线机筒管架防退绕气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163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拼线机筒管架防退绕气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拼线机筒管架防退绕气圈装置,主体为拼线机筒管架的导纱架。
背景技术
在使用拼线机进行拼线时,采用筒管架进行送纱,传统筒管架的筒纱从一侧的纱架进入导纱架的导纱钩,再进入经纱机。由于纱架上的筒纱在退绕时产生张力,导致在退绕过程中退出的纱呈螺旋状进入导纱钩,易断线,不同张力的纱进入拼线机后并出的纱线易
产生气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避免拼线产生气圈的拼线机筒管架防退绕气圈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拼线机筒管架防退绕气圈装置,主体为拼线机筒管架的导纱架,其创新点在于导纱架上下端水平方向设有上、下支架,在所述上、下支架之间等距离绷有若干弹力线束。 进一步的,所述弹力线束由两根弹力线构成,在弹力线束上等距离分布有扎箍。[0006]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导纱架前方设置弹力线束,纱经过两根弹力线时在其作用下,退绕时产生的螺旋状波动大幅度减小,使得纱的张力均匀,避免并出的线产生气圈。

图为本实用新型的拼线机筒管架防退绕气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包括纱架2、导纱架3、导纱钩5、拼线机构6、上支架7、下支架8、弹力线束9。 筒管架的两边分别为纱架2和导纱架3,纱架2上装有若干筒纱4,导纱架3上设有与筒纱4数量相同的导纱钩5,在导纱架3的后方设有拼线机构6。[0010] 导纱架3上下端的水平方向设有上、下支架7、8,上、下支架7、8之间等距离绷有若干弹力线束9,所述弹力线束9距导纱架3的距离为2-4cm,该弹力线束9由两根弹力线构成,从筒纱4上退绕的纱线从两根弹力线之间穿过进入导纱钩5,再通过导纱钩5进入拼线机构6进行拼线加捻。弹力线束9上等距离分布有扎箍1,所述扎箍1均匀分布在纱线的两端,以保证两根弹力线对纱线的良好夹紧力。 当纱经过弹力线束9时,在其作用下,纱退绕时产生的螺旋状波动大幅度减小,使得纱的张力均匀,防止进入拼线机构6并出的线产生气圈。
权利要求一种拼线机筒管架防退绕气圈装置,主体为拼线机筒管架的导纱架,其特征在于导纱架上下端水平方向设有上、下支架,在所述上、下支架之间等距离绷有若干弹力线束。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线机筒管架防退绕气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线束由两根弹力线构成,在弹力线束上等距离分布有扎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拼线机筒管架防退绕气圈装置,主体为拼线机筒管架的导纱架,导纱架上下端水平方向设有上、下支架,在所述上、下支架之间等距离绷有若干弹力线束。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导纱架前方设置弹力线束,纱经过两根弹力线时在其作用下,退绕时产生的螺旋状波动大幅度减小,使得纱的张力均匀,避免并出的线产生气圈。
文档编号D02H1/00GK201485578SQ20092016741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3日
发明者何勇, 李久彬, 蒋建华, 陈忠泽 申请人:南通市田园装饰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