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097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汽车等高速移动体的乘员进行限制的安全带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用安全带装置具备通过从卷收器拉出并穿挂于穿挂部件上的织带对乘员进行限制的结构。作为该穿挂部件通常使用设置于B柱等的被称为肩部固定器、贯通固定器、 贯通环等部件。为了能够轻快地拉出和卷绕该织带,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将小辊设置于穿挂部件上的内容,然而并没有达到充分的效果。此外,一直以来,还在设法减轻织带和穿挂部件的摩擦,以使织带的拉出性、卷绕性良好。作为它们的处理剂,提出了包含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嵌段化合物的涂布处理剂(专利文献幻、聚醚聚酯化合物类处理剂(例如专利文献幻以及高级脂肪酸的支链醇酯和非离子活性剂的组成物为主成分的处理剂(专利文献4)等。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0-135966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公平4-66948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平10-88484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平2-1759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对于专利文献2的处理剂,由于安全带的长期使用会造成树脂脱落、长期使用后的安全带的平滑性和收纳性容易下降。对于专利文献3的处理剂,虽然不会造成树脂的脱落等,暂且能够满足常温下的平滑性和耐磨损性,然而存在在冬季的气温为_30°C左右的极寒地带无法保持平滑性的问题。此外,上述专利文献4的处理剂在平滑性和耐磨损性方面并不充分。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带卷绕性良好的安全带装置,即使在-30°c左右的低温下也能发挥良好的平滑性,且即使在长期反复使用后或在高温(80°C ) 下使用后,平滑性也下降很少。第一方式的安全带装置包括织带,将织带用处理剂附着于织带基材而形成;卷收器,用于卷绕该织带;以及穿挂部件,滑动自如地穿挂该织带;其特征在于,该织带用处理剂以在-30°C下的粘度为35至100,OOOmPa · s的烃类合成油为必需成分。第二方式的安全带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中,上述烃类合成油是包含碳原子数为3至M的α -烯烃作为必需构成单元的聚乙烯-α -烯烃、和/或包含乙烯和碳原子数为3至M的α -烯烃作为必需构成单元的乙烯/ α -烯烃共聚物。第三方式的安全带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或第二方式中,该织带用处理剂还包含_30°C的粘度为35至45,OOOmPa · s的硅油,并且,所述烃类合成油/该硅油的重量比为 95/5 至 50/50。
第四方式的安全带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三方式中,该硅油是聚二甲基硅氧烷和氨基改性聚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第五方式的安全带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或者第四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该织带用处理剂还包含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并且,所述烃类合成油/该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为99/1至30/70。第六方式的安全带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五方式中,该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是多元醇脂肪酸酯和/或多元醇脂肪酸酯环氧烷加成物。第七方式的安全带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或者第六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织带基材由对合成纤维进行2/2变化斜纹编织而成的织物构成。第八方式的安全带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或者第六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织带基材由对合成纤维进行正则编织或者破斜纹编织而成的织物构成。第九方式的安全带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或者第八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将该织带挂在水平的试验棒上并使两侧向铅垂下方垂下,分别均等地施加载荷,在+20°C 和_30°C下进行试验以测定增加一侧的载荷而使织带开始移动时的载荷W,在此情况下,若用W20表示+200C的该载荷W,用I30表示-300C的该载荷W,则ff20/ff_3o在0. 75以上;其中,所述试验棒为直径15至 25mm;材质镀铬钢;表面粗糙度7至17 μ m。发明效果本发明的安全带装置即使在-30°C的极寒地带、长时间反复使用后、或高温 (80°c )下使用后,也能将接近常温的卷绕力传递给比穿挂部件更靠向前端侧的织带,从而能够轻快地卷绕织带。由于本发明的安全带织带在常温和低温(_30°C )下具有优越的平滑性、耐磨损性以及耐热性,因此即使在冬季气温为-30°C左右的极寒地带也具有优越的平滑性,并且,即使在长期反复使用后或在高温下使用后,将安全带收纳于卷绕装置的收纳性也不会下降, 能维持良好的使用感。另外,在第二至第六方式中规定的附着有织带用处理剂的织带即使经年使用平滑性的下降也很少,并且具备优越的耐磨损性。特别是,在采用由通过2/2变化斜纹编织而形成的织物构成的织带基材的情况下,能够得到极其优越的效果。


图1是安全带装置的概略图。图2是织带卷绕力的测定方法的说明图。图3是正则编织的组织图。图4是2/2变化斜纹编织的组织图。图5是破斜纹编织的组织图。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正则组织中的经线和纬线的交错状态的平面图。图7是图6的VII-VII向视图。
图8是图6的VIII-VIII向视图。图9是图6的组织图。图10是正则编织的断面的示意图。图11是2/2变化斜纹编织的断面的示意图。图12是表示摩擦试验结果的曲线图。图13是表示摩擦试验结果的曲线图。图14是表示摩擦试验结果的曲线图。图15是表示摩擦试验结果的曲线图。标号说明10. 试验棒
11. 卷收器
12. 织带
13. 肩部固定器
14. 固定器
15. 锁舌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安全带装置的立体图。该安全带装置包括卷收器U ;基端侧被卷绕到该卷收器11上的织带12 ;作为穿挂该织带12的穿挂部件的肩部固定器13 ;用于将织带12的前端部连接于车体构件上的固定器14 ;织带12的前端侧插入并穿过的锁舌15等。在本发明中,如图2所示,将织带12挂在水平的试验棒10上并使织带12的两侧部12a、12b向铅垂下方垂下,分别对两侧部12a、12b施加均等的载荷(假定弹簧卷绕力约为110g),在+20°C和_30°C下进行试验,以测定增加一侧(例如1 侧)的载荷而使织带开始移动时的载荷W,在这种情况下,若+20°C的该载荷W由W2tl表示、-30°C的该载荷W由I3tl 表示,则H为0. 75以上,优选0. 75至0. 95,特别优选0. 75至1. 00。另外,+80°C的该载荷W由W8tl表示。试验棒10由直径为15至25mm、表面粗糙度为7至17 μ m的镀铬钢棒构成。对于该安全带装置,即使在极低温度下织带12和固定器14的滑动阻力也较小,因此即使在极寒地带也可与常温(20°C )时同样地将卷绕力传递给锁舌侧,从而确保织带的卷绕性良好。在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中,将织带用处理剂附着于由聚酯纤维的织物构成的织带基材而形成织带。作为该织物的聚酯线,以500至3000d(旦尼尔)特别是1000至1500d左右为佳。该织物的编织方法以图4的2/2变化斜纹编织为佳,但也可以是图3的正则编织和图5的破斜纹编织等。对于该编织组织参照图6至9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正则编织中的经线和纬线的交错状态的示意平面图、图7是图6的 VII-VII向视图、图8是图6的VIII-VIII向视图、图9是图6的组织图。在该正则斜纹编织中如下地重复浮沉1、5的经线浮于i、ii的纬线上,沉于iii、vi的纬线下,再浮于v、vi 的纬线上。1、2、3、4、5、6的经线的交错位置逐条地顺次偏移。在本发明中,特别是在附着下述织带用处理剂的情况下,编织方法以2/2变化斜纹编织为佳。其理由是,如图10、11示意表示的,由于图11所示的2/2变化斜纹编织与图 10所示的正则编织相比各经线100之间的空间大,因此容易染入粘性较低的下述织带用处理剂102。此外,由于该2/2变化斜纹编织与正则编织相比表面的凹凸大,且与穿挂部件101 的接触面积小,因此摩擦阻力也小。由于破斜纹编织的织物比2/2变化斜纹编织的织物还软,因此作为织带优选采用比破斜纹编织的刚度大的2/2变化斜纹编织。其次,对于适合附着于该织带基材的织带用处理剂进行详细说明。作为该织带用处理剂的必需成分的烃类合成油(以下有时称为烃类合成油A) 的在-30 "C的粘度为;35至100,OOOmPa · s,优选100至50,OOOmPa · s,更优选200至 10, OOOmPa · s,特别优选500至8,500mPa · s。如果烃类合成油A的在_30°C的粘度在 35mPa · s以上,则织带用处理剂的油膜强度充分且具有平滑性变得更良好的趋势;如果在 100,OOOmPa 以下,则摩擦不会变得过高,在常温和低温的平滑性和耐热性优越。在这里, 在_30°C的粘度的测定方法如下所述。<烃类合成油A的在_30°C的粘度的测定方法>在内径约22mm、全长约115mm的玻璃制圆筒试验管中,将测定试料加入至距离上部30mm的位置,在设定为_30°C的液浴低温恒温槽“BFV-L型”(吉田科学器械株式会社制) 中进行约6小时调温,用数字式B型粘度计“DVL-B型”(東京计器株式会社制)读取一分钟后的粘度计的值。以相同试料测定两次,将平均值作为在_30°C的粘度。烃类合成油A既可以是包含碳原子数为3至对的α-烯烃作为必需构成单元的聚- α -烯烃,还可以是包含乙烯和碳原子数为3至M的α -烯烃作为必需构成单元的乙烯/ α -烯烃共聚物,而且并不限定于这些。作为α-烯烃,具体可以列举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_庚烯、1_辛烯、1-壬烯、1-癸烯、1-十二碳烯、1-十四碳烯、1-十六碳烯、1-十八碳烯、1-二十碳烯、 1-二十二碳烯以及1-二十四碳烯等。其中,从低温下的平滑性和耐热性的观点来看,优选碳原子数为6至18的α-烯烃,更优选碳原子数为8至12的α _烯烃,特别优选1_癸烯。另外,作为聚-α -烯烃或乙烯/ α -烯烃共聚物的构成单体,既可以单独使用一种 α-烯烃,还可以并用两种以上的α-烯烃。此外,在不影响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聚-α -烯烃或乙烯/ α -烯烃共聚物还可以包含乙烯和碳原子数为3至M的α-烯烃以外的单体作为构成单元。关于聚-α -烯烃和乙烯/ α -烯烃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并不作特别的限制,可以按照通常的方法(例如日本特开平1-163136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1-221207号公报等)制造。 例如,可以列举在烃类溶剂(丁烷、戊烷、己烷、环戊烷、环己烷、二甲苯以及甲苯等)中加入催化剂(自由基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齐格勒催化剂以及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等) 和单体(乙烯和/或碳原子数为3至对的α-烯烃)并进行聚合,之后根据需要进行残留催化剂的除去、生成物的分馏和氢化而进行制造的方法等。聚合温度通常为-50至150°C,优选-10至100°C。聚合时的压力通常为0. 15至5MPa。聚合时间通常为1分钟至20小时。 在此引用日本特开平1-163136和日本特开昭61-221207并将全部内容编入本说明书中。织带用处理剂还可以包含硅油(以下有时称为硅油B)。硅油B的_30°C下的粘度从平滑性的观点看优选35至45000mPa *s,更优选50至 20000mPa · s,特别优选 80 至 IOOOOmPa · s,最为优选 150 至 8000mPa · s。烃类合成油A与硅油B的重量比A/B,优选95/5至50/50,更优选90/10至60/40, 特别优选85/15至70/30。换言之,相对于烃类合成油A和硅油B的总重量,硅油B的含量优选5至50重量%,更优选10至40重量%,特别优选15至30重量%。如果硅油B的含量在5重量%以上,则在低温下的平滑性良好,如果在50重量%以下,则耐磨损性良好。作为硅油B,可以列举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苯基硅氧烷、氨基改性聚硅氧烷、 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羧基改性聚硅氧烷、烷基改性聚硅氧烷以及聚酯改性聚硅氧烷等。其中,从在低温和高温下的平滑性的观点看优选聚二甲基硅氧烷、氨基改性聚硅氧烷,更优选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市售品,可以列举“ KF-96-350CS ”(在-30°C下的粘度=1200mPa · s,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KF-96_1000CS”(在_30°C下的粘度 =4000mPa · s,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KF-96_10000CS”(在_30°C下的粘度= 40000mPa· s,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作为氨基改性聚硅氧烷的市售品,可以列举 “KF-865” (在-30°C下的粘度=350mPa · s,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等。织带用处理剂还可以包含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以下称为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 C)。作为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C,可以列举多元醇脂肪酸酯、多元醇脂肪酸酯环氧烷加成物(以下将环氧烷简称为AO)、脂肪族醇的AO加成物、脂肪酸烷醇酰胺、聚氧化烯烷基苯基醚、聚氧化烯烷基胺以及烷基胺氧化物等。其中,从烃类合成油A和硅油B的乳化性的观点看,优选多元醇脂肪酸酯、多元醇脂肪酸酯AO加成物、脂肪族醇的AO加成物以及聚氧化烯烷基苯基醚,更优选多元醇脂肪酸酯和多元醇脂肪酸酯AO加成物。作为A0,可以列举环氧乙烷(以下有时简称为E0)、环氧丙烷(以下有时简称为 P0)以及环氧丁烷等。AO也可以采用一种或并用两种以上。另外,在并用两种以上AO的情况下,既可以是嵌段加成(尖端型、平衡型以及活性仲型(secondary)等)还可以是无规加成。作为多元醇脂肪酸酯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季戊四醇单月桂酸酯、季戊四醇单油酸酯、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山梨醇酐二月桂酸酯、山梨醇酐二硬脂酸酯、山梨醇酐二油酸酯以及蔗糖单硬脂酸酯等。作为多元醇脂肪酸酯AO加成物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三羟甲基丙烷单硬脂酸酯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无规加成物、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环氧乙烷加成物、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环氧乙烷加成物、山梨醇酐二硬脂酸酯环氧乙烷加成物以及山梨醇酐二月桂酸酯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无规加成物等。AO的加成摩尔优选1至60摩尔,更优选10至50摩尔。烃类合成油A和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C的重量比A/C,从乳化性的观点出发,优选 99/1 至 30/70,更优选 80/20 至 35/65,特别优选 60/40 至 40/60。
在不妨碍性能的范围内,织带用处理剂还可以包含烃类合成油A、硅油B以及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C以外的其他成分D。作为这样的成分D,可以列举平滑剂、抗静电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PH调节剂等。作为平滑剂,可以列举例如由脂肪族(一元或多元)醇和一元酸形成的酯化合物 (硬脂酸2-乙基己酯、三羟甲基丙烷三月桂酸酯等)、由聚亚烷基二醇与一元酸以及二元酸形成的聚醚聚酯化合物、动植物油(牛脂、椰油以及蓖麻油等)等。作为抗静电剂,可以列举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月桂基磷酸钾、月桂基硫酸钠、 油酸钠以及月桂基磺基琥珀酸钠等)、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月桂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和苯扎氯铵等)和两性表面活性剂(月桂基氨基丙酸钠、月桂基二甲基甜菜碱以及2-月桂基-N-羧甲基-N-羟乙基咪唑啉甜菜碱等)等。作为抗氧化剂,可以列举受阻酚类抗氧化剂{三乙二醇-双[3-(3-叔丁基-5-甲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等}、胺类抗氧化剂[2,4-双-(正辛基硫代)-6-(4-羟基-3, 5- 二叔丁基苯胺基)-1,3,5-三嗪等]。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列举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2-(3,5-二叔戊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等]、受阻胺类紫外线吸收剂[双0,2,6,6_四甲基-4-哌啶
基)癸二酸酯等]。作为pH调节剂,可以列举低级脂肪酸(醋酸和乳酸等)、氨、碱金属的氢氧化物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等)。关于成分D的含量,在处理剂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中,通常为0至30. 0重量%, 优选0至20重量%,更优选0至15重量%。另外,在本发明中“固体成分”为下述水性介质以外的成分。成分D既可以如上所述地包含于处理剂中,还可以如下述方式在处理工序中分为两个以上的处理浴,在利用含有烃类合成油A的处理剂进行处理后,利用含有其他成分D的处理浴进行再处理。作为该织带用处理剂的形态,既可以是包含烃类合成油A等而形成的处理剂,还可以是在此基础上还包含水性介质的水性分散体,然而从操作性的观点看,优选的是水性分散体。作为水性分散体的情况下的水性介质,可以列举水、亲水性有机介质以及它们的混合介质。作为亲水性有机介质,可以列举醇(甲醇、乙醇以及异丙醇等)、酮(丙酮和甲基乙基酮等)以及羧酸酯(乙酸乙酯等)。混合介质的情况下的水的比例优选在80重量% 以上。作为处理剂由烃类合成油A、硅油B、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C以及其他成分D构成的情况的制造方法,可以列举如下方法将烃类合成油A、硅油B、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C以及成分D投入具有搅拌器的混合槽,并搅拌均勻。作为处理剂为含有烃类合成油A、硅油B、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C以及成分D的水性分散体的情况的制造方法,例如可以列举以下的方法。i)制造A、B、C以及D的混合物,并将上述混合物分散于水性介质的方法。ii)分别制造A、C以及D的混合物和B、C以及D的混合物,并将上述两种混合物分散于同一水性介质中的方法。
iii):在上述ii)的方法中,将两种混合物分别分散于不同水性介质中而制造两种水性分散体,之后将两者混合的方法。iv)制造A、B以及D的混合物,将上述混合物分散于水性介质中而制造水性分散体,之后加入C并分散的方法。ν)制造A、C以及D的混合物,将上述混合物分散于水性介质中地制造水性分散体,之后加入B并分散的方法。作为上述制造方法i)至V)中的水性分散体的乳化方法,并没有特别的限定,还可以列举例如自乳化法、转相移乳化法、机械强制乳化法、高压乳化法、糊膏挤压成型法 (paste process)以及同时乳化法等。其中,从容易制造的观点看优选自乳化法、相转移乳化法以及机械强制乳化法。作为将织带用处理剂附着于织带的方法,以例如在充满水性分散体状的处理剂的处理浴中通过搅拌法(padding process)对染色后的安全带织带进行处理的方法为佳,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优选处理浴的固体含量的浓度为0. 05至20重量%,更优选0. 1至10重量%,特别优选0. 5至8重量%。利用织带用处理剂对安全带织带进行处理后,优选使安全带织带通过在40至220°C下将其进行干燥的工序,更优选在80至170°C下进行将其进行干燥的工序。对于用上述处理剂处理的安全带织带的处理剂的附着量,并没有特别的限定,相对于安全带织带的重量优选的是0. 01至3重量%,更优选0. 05至2重量%,特别优选0. 1 至1.5重量%。实施例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以下,只要不作特别规定,%为重量%,份表示重量份。如下所述为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烃类合成油A、硅油B以及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C还有聚醚聚酯化合物。A-1:狮王株式会社制聚α-烯烃“ U求义一义60”(在-30°C下的粘度= 2,200mPa · s)A-2 狮王株式会社制聚α -烯烃“ 'J *。^ 一 7" 80” (在-30 V下的粘度= 4,900mPa · s)A-3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乙烯/ α -烯烃共聚物“合成润滑油HC_10” (在_30°C 下的粘度=IOOOOmPa · s)A-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乙烯/ α -烯烃共聚物“合成润滑油HC-20” (在_30°C 下的粘度=62000mPa · s)A-5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乙烯/α-烯烃共聚物“合成润滑油HC-100”(在-30°C 下的粘度=1,400000mPa · s)B-I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聚二甲基硅氧烷“KF-96-350CS”(在-30°C下的粘度=1,200mPa · s)B-2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聚二甲基硅氧烷“KF-96-1000CS” (在_30°C下的粘度=4000mPa · s)B-3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聚二甲基硅氧烷“KF-96_10000CS”(在_30°C下的粘度=40000mPa · s)B-4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氨基改性聚硅氧烷“KF-865” (在_30°C下的粘度 =350mPa · s)C-I 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甘油硬脂酸单酯V 7 y TG-C”C-2:花王株式会社制山梨醇酐E0(20摩尔)加成物的油酸单酯“ > 才K一> Tff-O120V"C-3 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月桂醇EO (10摩尔)加成物“工> NL-100,,X-I 聚醚聚酯化合物(在_30°C下固化)(下述制造例1中制造的物质)实施例1将表1的组成的织带用处理剂搅拌到对1500d的聚酯线进行2/2变化斜纹编织而形成的宽度为47mm、厚度为1. 15mm的织带基布(已染黑)上之后,逐渐投入到水中,调制成有效成分浓度为2 %的水性分散液(织带用处理剂含有液)。将织带基布通过搅拌法在该水性分散液进行浸渍处理后,通过压延机(mangle)使其以收缩率50%收缩。之后,在150°C 下干燥三分钟,便可以制成作为固体成分附着有的处理剂的处理完毕的织带。将该织带组装于安全带卷收器,如图2所示地穿挂于穿挂部件上,并在前端组装锁舌。 对于该织带按照图2的方法测定W8(1、V20, V^30,计算出WJl30和W2tZW8tl,其结果与表1 一致。最初施加于两侧的载荷为110g。实施例2至15除了使用表1至3的实施例2至15中的织带用处理剂之外,其他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地计算出H和W2tZW8tl,结果如表ι所示。《使用正则编织的织带的实施例16至27》在上述各实施例1至9、12至14中,除了使用正则编织的织带基布之外,其他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地计算出W2(1/w_3(1和Ψ20/Ψ80。结果由表1至3表示。比较例1至3除了使用表1的比较例1至3的织带用处理剂之外,其他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地计算出H和W2tZW8tl,结果如表4所示。比较例4、5作为织带用处理剂,将表4的比较例2、3的处理剂以同样方式附着于与上述相同的正则编织的织带基布上,制造处理完毕的织带,并测定H和H其结果如表4所
7J\ O<制造例1 聚醚聚酯化合物的合成>将1,4- 丁二醇45份和四氢呋喃(以下简称为THF) 369份投入具有搅拌器和温度计的耐压反应容器中,作为催化剂加入三氟化硼四氢呋喃络合物5份,并在氮气置换后密封。在40°C下用2小时滴加82. 5份的E0,得到作为无规共聚物的二醇成分496份。之后, 将得到的二醇成分300份、作为二元酸的己二酸30. 7份、作为一元酸的油酸168份投入具有搅拌器、温度计以及氮气导入管的反应容器中,并加入作为催化剂的对甲苯磺酸1.5份, 在氮气流下,在150°C反应12小时,得到聚醚聚酯化合物。以下述基准对W2(1/W_3(1和H进行判定,判定结果记载于表1至4中。
[W20/ff_30的判定基准
0. 86最优
0. 85 0.81优
0. 80 0.76良
0. 75 0.71可
0. 70 不可
[w20/w80的判定基准]
1 0. 98最优
0. 97 0.95优
0. 94 0.92良
0. 91 0.89可
0. 88 不可
[表1]
权利要求
1.一种安全带装置,包括织带,使织带用处理剂附着于织带基材而形成;卷收器,用于卷绕所述织带;以及穿挂部件,滑动自如地穿挂所述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用处理剂以在-30°C下的粘度为35至100,OOOmPa · s的烃类合成油为必需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烃类合成油为包含碳原子数为3至M的α -烯烃作为必需构成单元的聚-α -烯烃、和/或包含乙烯和碳原子数为3 至M的α -烯烃作为必需构成单元的乙烯/ α -烯烃共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用处理剂还包含_30°C的粘度为35至45,OOOmPa · s的硅油,并且,所述烃类合成油/所述硅油的重量比为 95/5 至 50/50。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油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氨基改性聚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用处理剂还包含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并且,所述烃类合成油/所述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为 99/1 至 30/7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为多元醇脂肪酸酯和/或多元醇脂肪酸酯环氧烷加成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织带基材由对合成纤维进行2/2变化斜纹编织而成的织物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织带基材由对合成纤维进行正则编织或者破斜纹编织而成的织物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织带挂在水平的试验棒上并使两侧向铅垂下方垂下,分别均等地施加载荷,在+20°C和_30°C下进行试验以测定增加一侧的载荷而使织带开始移动时的载荷W,在此情况下,若用W2tl表示+20°C的所述载荷W,用W_3(1表示-30°C的所述载荷W,则H在0. 75以上;其中,所述试验棒为直径15至25mm ;材质镀铬钢;表面粗糙度7至17μπι。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织带卷绕性良好的安全带装置,即使在-30℃左右的低温下也能发挥良好的平滑性,并且即使在长期反复使用后或在高温(80℃)下使用后,平滑性也降低得很少。该安全带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织带(12),将织带用处理剂附着于织带基材而形成;卷收器(11),用于卷绕该织带(12);以及穿挂部件(13),滑动自如地穿挂该织带(12)。该织带用处理剂以在-30℃下的粘度为35至100,000mPa·s的烃类合成油为必需成分。
文档编号D03D1/00GK102264581SQ200980152140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2日
发明者多林逸男, 岛崎定幸 申请人:高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