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3792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于车辆座位上,用带状织带束缚驾乘员的安全带装置。技术背景
安全带装置是在由于紧急刹车或碰撞等有较大减速度作用于车辆时,防止驾乘员由于惯性力撞向前方的安全装置。安全带装置利用带状织带将驾乘员束缚在坐席上。织带的构造为,其根源部分由卷收器卷起收纳,通过拉伸设于其前端部分的舌片,从卷收器拉出并系上。近年来还普及了一种安全带装置,其卷收器内置于坐席上部,具体为椅背即座椅靠背的侧部上方。
大多数卷收器具有加速度传感器。该加速度传感器能够检测车辆急剧产生的加速度,用于应对碰撞等紧急状况而设。当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出碰撞时产生的较大加速度或减速度时,卷收器将固定芯轴即卷取织带的轴构件,据此通过织带束缚驾乘员。
一般的加速度传感器的构造是由内置滚珠的移动来检测加速度的。这种构造的加速度传感器,为了能够正常工作,将作为初始状态而设的姿势与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无关需要保持一定。因此,例如专利文献I所述的卷收器,在座椅靠背进行倾斜动作的中心之轴构件上,设有角度检测装置,将该角度检测装置的旋转通过传递装置即芯线传递给卷收器, 从而根据座椅靠背的角度对包含加速度传感器的卷收器的姿势进行调节。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特开平11-326362号公报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I所述的卷收器中,传递装置的芯线端部被固定在设于角度检测装置内部的凸轮上。具体为,芯线端部上安装有棒状的终端构件,该终端构件被插入至设于凸轮旋转中心一侧的孔部来进行固定。并且,从近年来减少车辆制造时的作业劳动力和降低成本的观点来看,需要对卷收器的构造进行进一步的简化。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所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带装置,其具备含有加速度传感器并设于座椅靠背的卷收器、与座椅靠背一起旋转的角度检测部,以及使角度检测部的旋转与卷收器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姿势连动的芯线,该安全带装置主要能够简化角度检测部的内部结构以及能够提高耐用性。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安全带装置的代表性构造的特征为,具备■ 卷收器,设于能够向车辆前后方向倾斜的座椅靠背上、具有加速度传感器;角度检测部,与座椅靠背同心地设置在轴构件上,其中,该轴构件支撑座椅靠背并使其能够倾斜,并且所述角度检测部与座椅靠背的倾斜动作连动旋转;芯线,连接角度检测部和卷收器使加速度传感器的姿势与角度检测部的旋转连动;芯线外壳,覆盖芯线中与角度检测部连接的部分,角度检测部具有外壳部和凸轮部,其中外壳部是外部包装,并与芯线外壳连接旋转;凸轮部被 外壳部覆盖,固定有从芯线外壳的前端露出的芯线端部,并与外壳部分开单独旋转或停止, 凸轮部具有旋转半径较长的长径部;旋转半径较短的短径部;从长径部的外缘朝向短径部 的外缘,偏离凸轮部的旋转中心方向并沿长径部所在的方向延伸而形成的平面部;从长径 部的外缘至平面部的外缘,沿着凸轮部的旋转方向设置,并卷取芯线的槽部,芯线具有固定 部,其设于芯线端部并与平面部相接、将芯线固定在槽部,固定部具有向芯线宽度方向扩展 的端面,通过端面与平面部相接。
首先,在上述构造中,将芯线固定在凸轮部的构造变得简单。然而不仅如此,通过 上述平面部和固定部的端部的构造,可以相对主要由长径部绘制的凸轮部的旋转轨道,让 芯线末端位于内侧。因此,外壳部旋转时,芯线末端就不会有接触外壳部内侧的风险。由此, 能够保持外壳部的顺利旋转,并且通过防止外壳部内部产生灰尘来防止其功能下降,从而 提高耐用性。而且,平面部并不需要严格意义上的平坦。例如,平面部也可以是若干曲面, 此外,还可以稍有凹凸。换言之,平面部可以设置固定部,作为其结果芯线的末端只要位于 凸轮部的旋转轨道内侧即可。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安全带装置的其他代表性构造的特征为,具 备卷收器,设于能够向车辆前后方向倾斜的座椅靠背上,并具有加速度传感器;角度检测 部,与座椅靠背同心地设置在轴构件上,其中,该轴构件支撑座椅靠背使其能够倾斜,并且 所述角度检测部与座椅靠背的倾斜动作连动旋转;芯线,连接角度检测部和卷收器,使加速 度传感器的姿势与角度检测部的旋转连动;芯线外壳,覆盖芯线中与角度检测部连接的部 分,角度检测部具有外壳部和凸轮部,其中外壳部是外部包装,并与芯线外壳连接旋转;凸 轮部被外壳部覆盖,固定有从芯线外壳的前端露出的芯线端部,并与外壳部分开单独旋转 或停止,凸轮部具有旋转半径较长的长径部与旋转半径较短的短径部;从长径部的外缘向 短径部的外缘延伸而形成的平面部,平面部具有平面部上的长径部侧端部即第I端部和平 面部上的短径部侧端部即第2端部,形成所述平面部使得,连接第I端部和凸轮部旋转中心 的第I假想线段,与连接第2端部和凸轮部旋转中心的第2假想线段在长径部所在的方向 上形成一定的角度。进一步,凸轮部具有槽部,其从长径部外缘至平面部一直沿着凸轮部的 旋转方向设置,并卷取芯线,芯线具有固定部,其设于芯线端部并与平面部相接、将芯线固 定在槽部,固定部具有向芯线宽度方向扩展的端面,通过端面与平面部相接。
根据上述构造,芯线末端也是相对于凸轮部的旋转轨道位于内侧的。因此,在外壳 部旋转时,就不用担心芯线末端会与其内侧接触。由此,能够保持外壳部的顺利旋转,并且 通过防止外壳部内部产生灰尘来防止其功能下降,从而提高安全带装置的耐用性。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安全带装置的其他代表性构造的特征为,具 备卷收器,其设于能够向车辆前后方向倾斜的座椅靠背上,并具有加速度传感器;角度检 测部,与座椅靠背同心地设置在轴构件上,其中,该轴构件支撑座椅靠背并使其能够倾斜, 并且所述角度检测部与座椅靠背的倾斜动作连动旋转;芯线,连接角度检测部和卷收器, 使加速度传感器的姿势与角度检测部的旋转连动;芯线外壳,覆盖芯线中与角度检测部连 接的部分,角度检测部具有外壳部和凸轮部,其中外壳部是外部包装,并与芯线外壳连接旋 转;凸轮部被外壳部覆盖,固定有从芯线外壳的前端露出的芯线端部,与外壳部分开单独旋 转或停止,凸轮部具有旋转半径较长的长径部与旋转半径较短的短径部;从长径部的外缘向短径部的外缘延伸而形成的平面部,形成所述平面部,使得连接平面部上的长径部侧端 部即第I端部和平面部上的短径部侧端部即第2端部的第3假想线段,与第2端部的短径 部的切线,在平面部和短径部形成的空间一侧上形成锐角,进一步,凸轮部具有槽部,其从 长径部外缘至平面部一直沿着凸轮部的旋转方向设置,并卷取芯线,芯线具有固定部,其设 于芯线端部并与平面部相接、将芯线固定在槽部,固定部具有向芯线宽度方向扩展的端面, 通过端面与平面部相接。
根据上述构造,芯线末端也是相对于凸轮部的旋转轨道位于内侧的。因此,在外壳 部旋转时,就不用担心芯线末端会与其内侧接触了。由此,能够保持外壳部的顺利旋转,并 且通过防止外壳部内部产生灰尘来防止其功能下降,从而提高安全带装置的耐用性。
上述固定部是金属制,通过铆接(嵌缝)安装在芯线上的铆接(嵌缝)构件。由此能够简化构造,因此能够以更短的时间完成将芯线固定在凸轮部的固定作业。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以主要将角度检测部内部结构简化的安全带装置。


[图1]是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全带装置的示例图。
[图2]是图1的卷收器的单独示例图。
[图3]是图1的角度检测部的分解图。
[图4]是图3的凸轮部的单独示例图。
[图5]是图3的芯线以及固定部的扩大示例图。
[图6]是与图4 (a)相同的凸轮部的单独示例图。
[图7]是角度检测部伴随座椅靠背倾斜而旋转的旋转过程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该实施方式所示的尺寸、材料,以及其他具体数值等,仅是使发明易于理解的示例,除非特殊规定,本发明不受其 限制。并且,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对于实际上为同一功能、构造的要素,将通过使用同一符 号来省略重复说明,此外,与本发明没有直接关系的要素将省略图示。(第I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全带装置100的示例图。构成该安全带 装置100的要素的一部分设于座椅102的内部。座椅102设想为车辆前部座椅,包括座椅 坐垫104和座椅靠背106。尤其是座椅靠背106,其为能够朝车辆前后方向倾斜的构造。
座椅靠背106内置有卷收器108,卷收器108包含在安全带装置100中。卷收器 108是卷取并收纳带状织带110的部位。卷收器108由于内置在座椅靠背106内,因此与座 椅靠背106的倾斜动作一起改变位置和姿势。
图2是图1的卷收器108的单独示例图。图2 (b)是从与图1相同方向显示卷收 器108的图,图2 Ca)显示了从车辆前方观看图2 (b)的卷收器108时的状态。
如图2 Ca)所示,卷收器108含有作为骨架的框体112,芯轴114能够旋转地被设 置在该框体112。芯轴114是卷取图1的织带110时成为该轴的部位。
卷收器108内部具有加速度传感器116。加速度传感器116检测碰撞等紧急状况下产生的加速度或减速度。加速度传感器116主要由包含滚珠状重块(Weight) 118,收纳 重块(Weight) 118的外罩120,以及杆122来构成。重块(Weight) 118的构造是在加速度 作用下移动时,卷收器108通过杆122等固定芯轴114,据此停止释放织带110而束缚驾乘员。
上述构造的加速度传感器116为了能够正常工作,需要将设定为初期状态的姿势 保持一定。然而,由于加速度传感器116设于图1的座椅靠背106内部,一般会将与座椅靠 背106的倾斜动作一起改变姿势。因此,图1所示的安全带装置100设有角度检测部124, 在该角度检测部124的作用下使加速度传感器116保持一定姿势。
如图1所示,角度检测部124安装在轴构件126,座椅靠背106受轴构件126支撑 并能够倾斜。角度检测部124中,虽然杆部128固定在座椅坐垫104上,外部包装即外壳部 130被固定在座椅靠背106上。外壳部130相对于轴构件126,与座椅靠背106设为同心, 与座椅靠背106的倾斜动作连动旋转。并且构造如下外壳部130和卷收器108通过芯线 132连接,外壳部130的旋转通过芯线132传达至卷收器108,与该旋转连动,从而控制加速 度传感器116的姿势。并且,如图3所示,芯线132的大部分区域被包在外管套133内。
图3是图1的角度检测部124的分解图。图3所示的角度检测部124中,板部134 和杆部128具有固定具的作用。板部134被固定在图1的座椅靠背106上,杆部128如上 所述被固定在座椅坐垫104上,据此,角度检测部124能够与座椅靠背106的倾斜动作一起 旋转。
芯线132中连接外壳部130的部分被芯线外壳136所覆盖。该芯线外壳136被嵌 入设于外壳部130的槽状安装部138中。芯线端部140从芯线外壳136的前端露出,该端 部140利用固定部142被固定在凸轮部144。
凸轮部144是卷取芯线132的构件,虽然被外壳部130覆盖,但与外壳部130分开 单独或停止。如图1所示,座椅靠背106向车辆后方倾斜时,在规定角度范围内凸轮部144 与外壳部130—起旋转。然而,超过一定角度范围时凸轮部144便不能旋转而停止下来。
由于芯线132利用固定部142固定在凸轮部144上,因此即使在凸轮部144停止 后,外壳部130也将继续旋转,芯线132便逐渐地被凸轮部144卷取而从芯线外壳136处被 拉出来。由此,芯线132被凸轮部144卷取,如图1所示,角度检测部124便处于从卷收器 108拉出芯线132的状态。
另一方面,图2的卷收器108的内部构造为,与芯线132的拉伸连动,加速度传感 器116的姿势发生变化。尤其是,对加速度传感器116的姿势改变程度和座椅靠背106的 规定倾斜角度中芯线132的拉伸程度进行相互调节,以使得如图1所示加速度传感器116 不受座椅靠背106的倾斜角度影响而一直保持一定姿势。由此,加速度传感器116能够保持一定姿势。
图4是图3的凸轮部144的单独示例图。图4 (a)是从侧方观察凸轮部144的平 面示例图。如图4 (a)所示,凸轮部144包含以旋转中心Pl为起点的旋转半径rl的较长 半径部146,和旋转半径r2的较短半径部148,其中旋转半径rl >旋转半径r2。并且,长径 部146和短径部148之间,形成有平面部150。尤其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从长径部146的 外缘朝向短径部148的外缘,偏离凸轮部144的旋转中心Pl的方向朝长径部146所在的方 向延伸,从而形成平面部150。换言之,平面部150形成在以短径部148的旋转半径r2为半径的圆的弦G的延长线上。
图4 (b)是凸轮部144中主要显示长径部146的斜视图。如图4 (b)所示,从长径部146外缘至平面部150的外缘的端面152上设有槽部154。槽部154是用于卷取图3 所示芯线的部位,沿着凸轮部144的旋转方向而设。并且,如果较芯线132的宽度还要深地形成槽部154,则外壳部130旋转时,能够避免芯线132接触外壳部130,因此较为理想。
图5是图3的芯线132以及固定部142的扩大示例图。图5 Ca)所示的固定部 142,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金属性的铁模(swage)构件实现。固定部142具有向芯线132宽度方向Wl扩展的端面158。
图5 (b)是安装在图4 (a)的凸轮部144的状态下的芯线132以及固定部142的示例图。如图5 (b)所示,将芯线132固定在图4 (b)的槽部154上,并使固定部142的端面158与凸轮部144的平面部150接触。作为芯线132的连接方法的一个例子,通过张力计或压力传感器等将张力调整为硅定值的同时,用夹钳等拉伸芯线132,其中张力计或压力传感器皆未图示。并且,将固定部142移动至其端部158接触凸轮部144的平面部150的位置为止,通过用夹钳等给固定部142施加负荷压紧,能够使芯线132固定在槽部154上。 这样固定部142成为了嵌缝构件,从而能够以更短的时间完成将芯线132固定到凸轮部144 的固定作业。
本实施方式的特征为,如图4 (a)举例说明一样,凸轮部144的平面部150从长径部146朝短径部148、延伸至相对·较旋转中心Pl的长径部146 —侧即图中右侧而形成。而且,如图5 (a)所示,固定部142的端面158为向芯线132宽度方向Wl扩展而形成,进一步如图5 (b)所示,为令端面158与平面部150接触而使芯线132与凸轮部144连接。通过这些构造,芯线132的末端156即固定部142前边部分在平面部150的垂直方向延伸而配置。即,被配置成,芯线132的末端156相对主要由长径部146绘制而成的凸轮部144的旋转轨道Cl,位于其内侧。
下面进一步就本实施方式的特征之平面部150的形状进行说明。图6是与图4 Ca)相同的凸轮部144的单独示例图。首先,图6 Ca)的平面部150中,将平面部150的长径部146侧的一端作为第I端部D1,将连接该第I端部Dl和旋转中心Pl的线段作为第I 假想线段II。接着,将平面部150的短径部148侧的一端作为第2端部D 2,将连接该第2 端部D2和旋转中心Pl的线段作为第2假想线段12。这时,本实施方式的平面部150的形状被形成为,第2假想线段I 2与第I假想线段Il在长径部146所在方向上形成规定角度 α I,且 O。< α I。
进一步参考图6(b),以与上述不同方式说明平面部150的形状。本实施方式的平面部150的形状被形成为,连接第I端部Dl和第2端部D2的第3假想线段13,其与在第2 端部D2位置上的短径部148的切线L2,在短径部148形成空间S —侧上绘制角度α 2为锐角,即0° < α2<90°。通过以上说明的形状之平面部150,能够得到以下所述的作用及效果。
图7是角度检测部124伴随图1所示的座椅靠背106倾斜而旋转的旋转过程示例图。图7 (a)显示了倾斜角度为一般情况的座椅靠背106的角度检测部124。根据上述说明的构造,如图7 (a)所示,芯线132的末端156位于相对凸轮部144的旋转轨道Cl的内侧。在此,根据旋转轨道Cl允许凸轮部144旋转而形成外壳部130的内侧。根据这些构造,外壳部130从图7 Ca)的状态旋转至图7 (b)的状态时,芯线132的末端156接触到外壳部130内侧的可能性降低。因此,能够保持外壳部130的顺利旋转,并且通过防止外壳部内部产生灰尘来防止其功能下降,从而提高耐用性。
以上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上述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除此以外的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实施或执行。只要本说明书中没有特殊限定的内容记载,本发明不受附图所示的详细部件的形状、大小以及构造配置等所限制。 此外,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以及用语的目的在于进行说明,只要没有特殊限定的内容记载,不受其限制。
因此,在专利要求范围所记载的范畴内,该行业者自然能够想到于各种变更例或修改例,当然也被认为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畴内。
工业上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在设于车辆座椅上的、通过带状织带束缚驾乘员的安全带装置。
符号说明
Dl…平面部的第I端部
D2…平面部的第2端部
Il至13…第I至第3假想线段
Pl…旋转中心
LI···线段·
L2…短径部切线
Cl…旋转轨道
r I…长径部的旋转半径
W1···宽度方向
r2…短径部的旋转半径
100…安全带装置
102…座椅
104…座椅坐塾
106…座椅靠背
108…卷收器
110…织带
112…框体
114…芯轴
116…加速度传感器
118 …重块(Weight)
120…外罩
122 …杆
124···角度检测部
126…轴构件
128…轴构件
130…外壳部
132..芯线
133. 外管套
134. 板部
136. 芯线外壳
138. 安装部
140..端部
142. 固定部
144. 凸轮部
146. 长径部
148. 短径部
150. 平面部
152. 端面
154. 槽部
156. 末端
158. 末端
权利要求
1.一种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卷收器,设于能够向车辆前后方向倾斜的座椅靠背上且具有加速度传感器; 角度检测部,与所述座椅靠背同心地设置在轴构件上,其中,该轴构件支撑所述座椅靠背使其能够倾斜,并且所述角度检测部与该座椅靠背的倾斜动作连动旋转; 芯线,连接所述角度检测部和卷收器,使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的姿势与该角度检测部的旋转连动; 芯线外壳,覆盖所述芯线中与所述角度检测部连接的部分, 所述角度检测部具有外壳部和凸轮部, 其中外壳部是外部包装,并与所述芯线外壳连接进行所述旋转; 凸轮部被所述外壳部覆盖,固定有从所述芯线外壳的前端露出的所述芯线端部,并与该外壳部分开单独旋转或停止, 所述凸轮部具有 旋转半径较长的长径部; 旋转半径较短的短径部; 从所述长径部的外缘朝向短径部的外缘,偏离该凸轮部的旋转中心方向并沿该长径部所在的方向延伸而形成的平面部; 从所述长径部的外缘至所述平面部的外缘,沿着该凸轮部的旋转方向设置,并卷取所述芯线的槽部, 所述芯线具有固定部,其设于该芯线端部并与所述平面部相接、将该芯线固定在所述槽部, 所述固定部具有向所述芯线宽度方向扩展的端面,通过该端面与所述平面部相接。
2.一种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卷收器,设于能够向车辆前后方向倾斜的座椅靠背上且具有加速度传感器; 角度检测部,与所述座椅靠背同心地设置在轴构件上,其中,该轴构件支撑所述座椅靠背使其能够倾斜,并且所述角度检测部与该座椅靠背的倾斜动作连动旋转; 芯线,连接所述角度检测部和卷收器,使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的姿势与该角度检测部的旋转连动; 芯线外壳,覆盖所述芯线中与所述角度检测部连接的部分, 所述角度检测部具有外壳部和凸轮部, 其中所述外壳部是外部包装,并与所述芯线外壳连接进行所述旋转; 所述凸轮部被所述外壳部覆盖,固定有从所述芯线外壳的前端露出的所述芯线端部,并与该外壳部分开单独旋转或停止, 所述凸轮部具有, 旋转半径较长的长径部; 旋转半径较短的短径部; 从所述长径部的外缘向短径部的外缘延伸而形成的平面部, 所述平面部具有该平面部上的所述长径部侧端部即第I端部;该平面部上的所述短径部侧端部即第2端部, 形成所述平面部,使得连接所述第2端部和所述凸轮部旋转中心的第2假想线段,与连接所述第I端部和所述凸轮部旋转中心的第I假想线段,在该长径部所在的方向上形成规定的角度, 进一步,所述凸轮部具有槽部,该槽部从所述长径部外缘至所述平面部沿着该凸轮部的旋转方向设置,并卷取所述芯线, 所述芯线具有固定部,其设于该芯线端部并与所述平面部相接、将该芯线固定在所述槽部, 所述固定部具有向所述芯线宽度方向扩展的端面,通过该端面与平面部相接。
3.一种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卷收器,设于能够向车辆前后方向倾斜的座椅靠背上,并具有加速度传感器; 角度检测部,与所述座椅靠背同心地设置轴构件上,该轴构件支撑所述座椅靠背使其能够倾斜,并且所述角度检测部与该座椅靠背的倾斜动作连动旋转; 芯线,连接所述角度检测部和卷收器,使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的姿势与该角度检测部的旋转连动; 芯线外壳,覆盖所述芯线中与所述角度检测部连接的部分, 所述角度检测部具有外壳部和凸轮部, 其中所述外壳部是外部包装,并与所述芯线外壳连接进行所述旋转; 所述凸轮部被所述外壳部覆盖,固定有从所述芯线外壳的前端露出的所述芯线端部,与该外壳部分开单独旋转或停止, 所述凸轮部具有, 旋转半径较长的长径部; 旋转半径较短的短径部; 从所述长径部的外缘向短径部的外缘延伸而形成的平面部, 形成所述平面部,使得连接该平面部上的所述长径部侧端部即第I端部和该平面部上的所述短径部侧端部即第2端部的第3假想线段,与在该第2端部位置上的该短径部的切线,在该平面部和该短径部形成的空间一侧上形成锐角, 进一步,所述凸轮部具有槽部,该槽部从所述长径部外缘至所述平面部沿着该凸轮部的旋转方向设置,并卷取所述芯线, 所述芯线具有固定部,其设于该芯线端部并与所述平面部相接、将该芯线固定在所述槽部, 所述固定部具有向所述芯线宽度方向扩展的端面,通过该端面与所述平面部相接。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是金属制,通过铆接安装在所述芯线上的铆接构件。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能够将角度检测部内部结构简化的安全带装置。安全带装置(100)具有卷收器(108)、角度检测部(124)、连接角度检测部(124)和卷收器(108)的芯线(132),以及芯线外壳(136)。角度检测部(124)具有连接芯线外壳(136)并旋转的外壳部(130),和固定芯线(132)端部(140)的凸轮部(144),凸轮部(144)具有旋转半径r1的较长的长径部(146);旋转半径r2的较短的短径部(148);从长径部(146)朝向短径部(148)、并且偏离凸轮部(144)的旋转中心P1方向,向长径部(146)所在方向延伸而形成的平面部(150);以及卷取芯线(132)的槽部(154),芯线(132)具有将芯线(132)固定在槽部(154)的固定部(142),固定部(142)通过向芯线(132)宽度方向W1扩展的端面(158)与平面部(150)相接。
文档编号B60R22/48GK102991452SQ20121034238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6日
发明者新屋祐介 申请人: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