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内置式中心条的滑块织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607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内置式中心条的滑块织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织机的滑块织针。
背景技术
包括分开式滑块的滑块织针是公知的。这样的滑块具有至少两个腿,所述腿沿滑 块通道延伸且借助于中心条保持在距彼此一定距离处。从EP 1229159中已经知道了这种包括中心条的滑块织针。在这个文献中,中心条 是织针主体的单件/整体部件。这种构思的实施方式必须需要高昂的制造成本并且导致了 对中心条的刚性支撑。类似地,从文献EP 1424417中已经了解了具有中心条的滑块织针。这种中心条被 构造成表现为单独的分隔元件,该元件之后被插入到织针基座主体内并且以不可拆卸的方 式被紧固于其上。这种滑块织针的滑块通道由两个侧向壁和一个底部界定。延伸通过底部 且部分通过一个侧向壁的较大开口容纳分隔元件的延伸部。可通过该开口侧向地通达到该 延伸部。该延伸部被设置到织针内以便产生持久的固定连接。不过,制造工作是显著的。 由于相对于中心平面以不对称的方式应用这种开口,所以最终织针遭受相当大的弱化。例 如,如果由于拉动悬挂于所述织针的编织材料而使得织针承受任意弯曲应力,则中心条会 脱离。此外,这种构思中,相对地难以实现足够的精度,特别是从分隔元件的任意定位的角 度考虑ο

发明内容
如果任意元件脱离于织针,例如分隔元件,并且进入针织机内,则分隔元件会出现 不可控的运动,从而导致对针织机的显著损坏。考虑到这一点,本发明的目标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中心条元件的滑块织针的改进构 )思ο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织针来实现该目标根据本发明的滑块织针包括织针主体,所述织针主体的滑块通道的底部设有至少 一个开口。位于滑块通道内的分隔元件的支脚延伸部延伸通过所述开口。支脚延伸部在滑 块通道的底部下方向下延伸,将分隔元件以主动锁定(positive-locking)的方式固定在 滑块通道内。通过使得支脚延伸部在底部下方向下延伸,确保了分隔元件不会脱离滑块织 针并且以非受控方式在针织机内运动。优选地,在滑块通道的底部内的开口具有槽缝形状。优选地,所述开口沿所述滑块 通道的纵向方向延伸。考虑优选的实施例,开口维持距两个侧向壁一定的距离。换言之,在 优选地槽缝状开口的两侧,存在分别一方面由一个侧向壁界定且另一方面由开口界定的条 形底部区域。优选地,这两个条形底部区域位于相同平面。优选地,底部区域为滑块的两个 腿形成滑动表面。不同声明呈现为例如细长椭圆形的槽缝由底部沿所述槽缝的整个周边 围绕。
分隔元件是基本矩形形式并且被构造成薄平面的平坦部件。优选地,其具有弹簧 部件,该弹簧部件由支脚延伸部保持以便在侧向壁之间平行居中。优选地,支脚延伸部是平 坦部件,由于优选的槽缝状开口该平坦部件被居中定位,因而使得弹簧部件平行于侧向壁 被精确地对准。优选地,分隔元件通常被保持成具有一些纵向游隙和/或一些侧向游隙。优选地,支脚延伸部与底部呈主动锁定接合,从而可以通过永久变形(例如弯曲) 或者也通过支脚延伸部或其区段的弹簧作用来实现形状配合。考虑优选的实施例,支脚延 伸部的端部沿横向方向弯曲。这样的结果是,分隔元件可以被固定地保持就位或者也可以 被保持成具有最小游隙。游隙可以是沿滑块的运动方向存在的纵向游隙。附加地或可替换 地,可以存在一些横向游隙,以便分隔元件可沿侧向方向稍稍运动。以这种方式,可以可靠 地预防滑块的不希望的扰动。而且,能够沿纵向方向在底部下方弯曲支脚延伸部的区段。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可 以在具有一些游隙的情况下保持分隔元件。游隙可以处于滑块通道的纵向方向,即滑块的 纵向方向,以及横于该纵向方向的方向。还可能的是以回弹方式将分隔元件支撑在织针主体上,例如使用棘爪装置 。为此, 弹性元件或回弹地支撑的元件可以被设置在支脚延伸部上,或者可替换地在弹簧部件上。 这样的回弹区段可以是例如可以通过在分隔元件上提供适当切口而以有成本效率的方式 制造的弹簧偏压的凸片。优选地,织针背部设有凹口,其可以具体地容纳支脚延伸部中已经被弯曲的区段。 因此,确保了支脚延伸部中没有区段会突出到织针背部之外。除了分隔元件与织针主体的主动锁定接合,可以通过材料锁定手段,例如粘结剂 或锁紧漆或焊点,来固定形状配合连接。


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的其他细节是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的主题。说明书被限 制在本发明和不同情况的实质方面。附图公开了其他细节并且被看作是补充。附图示出 了 图1是滑块织针的部分分解视图;图2是根据图1且滑块缩回的滑块织针的平面图;图3是根据图2且滑块向前运动的滑块织针;图4是根据图3沿滑块织针的线IV-IV截取的剖视图;图5是根据图1和图4的滑块织针的细节的立体图,其观察织针的背部;图6是滑块织针的改进形式的沿图7的线VI-VI截取的剖视图;图7是根据图6的滑块织针的细节的纵向剖视图;以及图8-11是滑块织针的其他实施例,均代表沿纵向区段观察的细节。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了简化的滑块织针1。这个滑块织针1包括织针主体2,该织针主体2在 其一个端部上具有钩3。钩3的尖端4指向被限定在两个侧向壁5、6之间的滑块通道7,所 述滑块通道被构造成容纳滑块8。这个滑块具有优选地被构造成柔性薄片的两个腿9、10。背离薄片的前侧延伸的凸缘11、12被设置成打开和关闭钩3。为此,滑块8沿纵向方向在滑 块通道7内前后运动。支脚13、14被设置在薄片9上以便驱动滑块8。可替换地,薄片9、 10也可以以其他方式被保持和/或驱动。例如它们可以是单件式滑块的一部分。从图2可以显而易见到,分隔元件15被设置在两个侧向壁5、6之间以及薄片9、 10之间在滑块通道7内,所述分隔元件的厚度被选择成适于预期目的,并且例如潜在地对 应于薄片9、10和/或侧向壁5、6的厚度。优选地,分隔元件15是将两个薄片9、10保持为 彼此相距一定距离的平面、平坦板型金属部件。所述板型金属部件可以被设置在滑块通道7 的适当位置处,例如在钩3的周边附近,如图2和图3所示,或者被设置在距钩稍远的距离 处,例如在图1所示的位置16。图4示出了关于沿图3的线IV-IV截取的织针的横截面的滑块通道。滑块通道7 由两个侧向壁5、6和底部17界定,所述底部沿向下方向(即朝向织针背部18)界定了滑块 通道7。开口 19延伸通过底部17,所述开口通向织针背部18。开口 19可以具有任意适当 形式。例如,如果是槽缝形,则其延伸成槽缝,优选地沿滑块通道的纵向方向延伸,即平行于 侧向壁5、6和薄片9、10延伸。优选地,槽缝状开口 19被设置在滑块通道7的中心。优选地,所述开口比所述滑 块通道窄。因此,条形底部区段20、21形成在开口 19的两侧,所述条形区段的每一个在外 侧由侧向壁5的内侧表面22、23限定并且在内侧由槽缝状开口 19限定。朝向织针背部18, 开口 19优选地终止于凹口 24,该凹口 24例如延伸跨过织针主体2的整个宽度并且至少沿 被构造成槽缝的开口 19的整个长度延伸。分隔元件15包括在薄片9、10之间延伸的弹簧部件25以及突出通过开口 19所形 成的槽缝的至少一个支脚延伸部26。支脚延伸部26可以在底部17的开口 19内延伸(具 有最小的游隙)。因此,支脚延伸部26沿侧向方向引导分隔元件15,因为所述元件可以邻 接于底部17的开口 19的内侧表面,其中所述内侧表面面向彼此。优选地,分隔元件15是 具有均一板型金属厚度的板型金属部件。如图4所示,支脚延伸部26的区段27、28可以沿 不同方向侧向背离地弯曲,即沿织针的横向方向弯曲,因此支脚延伸部26的所述区段27、 28在底部17下方延伸。从图5的不同透视图中再次示出了相互关系。显而易见,支脚延伸 部26的侧向背离弯曲区段27、28完全被凹口 24容纳。因此,所述区段不突出到织针背部 18之外。分隔元件15保持居中并且被支脚延伸部26以主动锁定方式定位。不过,分隔元 件15可以具有一些纵向游隙,具体地如图5所示。此外,可以具有一些侧向游隙。虽然因 此分隔元件15例如沿侧向方向或沿纵向方向具有至少最小的游隙,不过所述分隔元件被 保持在滑块织针18上,使得不管是何种操作模式情况,均使得其被保护以防损失或以便其 不可掉落。根据图5的分隔元件15位于织针主体2内,其从织针背部18被插入到开口 19 内。从图6结合图7可以 显而易见到将分隔元件15紧固于滑块织针1的另一种选择。 上述说明适用于这个实施例,只不过除了下面解释的不同之处,相应地使用已经引入的附 图标记。这里,凹口 24被构造成如图7和图6所示的槽缝,所述槽缝不延伸跨过织针主体2 的整个宽度。不过,织针背部18上的凹口 24(沿织针的纵向方向测量)长于在底部17上的长度。支脚延伸部26具有在底部17下方沿槽缝的纵向方向延伸的两个区段29、30。例 如通过支脚延伸部26的适当切口来暴露区段29、30。它们形成具有棘爪表面31、32的弹簧 指状物。这些棘爪表面31、32在突起33、34下方延伸,所述突起33、34在棘爪表面31、32 的后面于槽缝状开口 19的前侧端部上延伸。在背离弹簧部件25的侧面上,回弹区段29、30 设有插入斜面35、36。考虑这个实施例,分隔元件15可以从织针上侧被推入到槽缝状开口 19内,在此其卡合就位,并且织针主体2通过棘爪动作被保持就位。可以具有例如 如图8所示的改进的棘爪连接。代替单个开口 19,提供两个槽缝形 开口 19a、19b,从而所述开口可以终止于相应凹口 24a、24b。而且,每个开口 19a、19b能够 保持支脚延伸部26a、26b使其沿侧向方向稳定分隔元件15。支脚延伸部26a、26b包括用作 棘爪指状物的回弹区段29a、30a、29b、30b,所述区段在各开口 19a、19b的边缘后面且因而 在底部17的下方延伸。除此之外,可以附加地参考对图7的描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图8。图9再次示出了滑块织针1的实施例,其中分隔元件15由于永久变形被固定就 位。为了固定分隔元件15,存在两个支脚延伸部26a、26b (在图9中在左面和右面),不过 由此也可以仅提供一个或提供三个或更多个这样的支脚延伸部。每个支脚延伸部26a、26b 均包括区段27a、28a、27b、28b。如图9所示,这些延伸部延伸通过各自的槽缝状开口 19a、 19b。这里,它们沿织针的纵向方向朝前或朝后弯曲,以便在底部17的下方延伸。这样,凹 口 24a、24b可以延伸跨过整个织针宽度,或者也可以简单地更窄。例如,限制了槽缝19a、 19b的宽度。根据图7、图8和图9的分隔元件15位于织针基座主体2内,其中支脚延伸部26 从织针的上侧被插入到开口 19内并锁定在其中。分隔元件15可以再次被保持成具有一些 游隙,该游隙可以存在于纵向方向和/或横向方向。图10示出了另一种实施例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从织针的后侧将分隔元件15放 置到织针主体2内。在此,支脚延伸部26沿织针的纵向方向比弹簧部件25长。通过向弹 簧部件25施加适当凹槽43、44,可以暴露回弹指状物37、38,所述指状物的前侧39、40作为 棘爪表面邻接于底部17。这样,沿纵向方向延伸的支脚延伸部26的凸缘41、42在底部17 的下方延伸。从图11中显而易见到将分隔元件15紧固于滑块织针1的另一种选择。上述说明 适用于这个实施例,只不过除了下面解释的不同之处,使用已经引入的附图标记。除了以类 似于图5的分隔元件15的方式侧向背离地弯曲的区段27、28之外,根据图11的分隔元件 15还可以包括回弹地保持的部件29形式的至少一个夹子。这个回弹支撑的部件29具有前 侧40,在组装状态下前侧40与滑块通道的底部17相互作用。根据图11的分隔元件15位 于织针基座主体2内,通过实施扭转运动将其从织针背部18插入到开口 19内。首先,分隔 元件15的位于与夹子29相对的端部被插入到开口 19内并且之后借助于枢转运动被锁定 就位。这样,夹子29的前侧40位于底部17上方。这样,分隔元件15可以被夹在织针基座 主体2内。根据本发明,滑块织针1包括分隔元件15,该分隔元件15被夹持成例如从底侧通 过织针基座主体2内的开口 19。分隔元件15被成形为使得其能够因为主动接合(positive engagement)而实际上被容易地插入到织针基座主体2内,不过仍被牢固地保持成任选地 具有一些游隙。所述分隔元件包括弹簧部件25和支脚延伸部26,所述支脚延伸部与滑块槽缝的底部17相互作用。优选地,支脚延伸部26具有沿相反方向弯曲的两个区段27、28、 27a、28a。所述区段可以沿平坦的分隔元件15的横向方向或纵向方向弯曲。在开口 19可 被构造成插入槽缝形式的区域内,织针基座主体2的背部18具有凹口 24,以便弯曲的区段 27、28、27a、28a不能突出到织针背部18之外。优选地,弹簧部件25呈现为分隔元件15的 整体组件。因此,排除了弹簧部件15的损失。进行具有成本效益的制造是可能的。 附图标记1滑块织针2织针主体3钩4(钩的)尖端5,6侧向壁7滑块通道8滑块9,10 腿,薄片11,12 凸缘13,14 支脚15分隔元件16位置17底部18织针背部19开口20,21 底部区段22,23 内侧表面24凹口25弹簧部件26支脚延伸部27,28 区段,弯曲的29,30 部件,回弹的31,32 棘爪表面33,34 突起35,36 插入斜面37,38 指状物39,40 前侧41,42 凸缘43,44 凹槽
权利要求
1.一种滑块织针(1),包括:织针主体O),该织针主体在其一端上具有钩(3),滑块通道(7),其被设置在所述织针主体O)内,并且被底部(17)以及两个侧向壁(5、 6)界定,从而至少一个开口(19)延伸通过所述底部(17);滑块(8),其具有至少两个腿(9,10)并且被设置在所述滑块通道(7)内以便能够沿纵 向方向移动,分隔元件(15),其位于所述滑块通道(7)内并且具有至少一个支脚延伸部( ),所述 支脚延伸部延伸通过所述开口(19)并且被设置成在所述滑块通道(7)的所述底部(17)的 下方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织针,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壁(5、6)被设置成在所述滑块 通道(7)的两侧彼此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织针,特征在于通过沿所述通道的纵向方向延伸的至少 一个槽缝来形成所述开口(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织针,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9)维持距两个侧向壁(5、6) 一定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织针,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元件(1 具有延伸到所述滑块 通道(7)内的弹簧部件(25),所述弹簧部件是平面的并且被设置成在所述侧向壁(5、6)之 间平行居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织针,特征在于所述支脚延伸部06)以主动锁定方式被 锚定到所述底部(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织针,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元件(1 具有至少一个回弹地 构造的区段09、3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滑块织针,特征在于所述回弹区段(四、37)设有棘爪表面 (31,3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织针,特征在于所述支脚延伸部06)具有至少一个弯曲 区段 Q7、27a)。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滑块织针,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区段(27a)沿所述织针的纵向 方向弯曲。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织针,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区段07)沿所述织针的横向方向弯曲。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织针,特征在于所述织针主体( 在其背离所述底部 (17)的后侧(18)具有凹口 (24)以用于容纳所述支脚延伸部(26)的所述区段(27,27a)。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织针,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元件(1 能够沿所述滑块通 道的纵向方向在所述滑块通道内运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织针,特征在于通过材料锁定手段来固定所述分隔元 件(15)。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块织针,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元件(1 被至少一个焊点固 定于所述织针主体(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带有内置式中心条的滑块织针。根据本发明,滑块织针包括分隔元件,其被夹持成例如从底侧通过织针基座主体内的插入槽缝。分隔元件成形为使其因为主动接合而能实际上被容易地插入织针基座主体内,但仍被牢固地保持成任选地具有一些游隙。所述分隔元件包括弹簧部件和支脚延伸部,支脚延伸部与滑块槽缝的底部相互作用。优选地,支脚延伸部具有沿相反方向弯曲的两个区段。所述区段可沿平坦的分隔元件的横向方向或纵向方向弯曲。在开口构造成插入槽缝形式的区域内,织针基座主体的背部具有凹口,以便弯曲的区段不能突出到织针背部之外。优选地,弹簧部件呈现为分隔元件的整体组件。因此,排除了弹簧部件的损失。能够进行具有成本效益的制造。
文档编号D04B35/06GK102031633SQ20101029844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30日
发明者A·迪茨, J·施奈德, K·劳夫, W·施莫尔 申请人:格罗兹-贝克特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