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混纺纱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1699147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纤维混纺纱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涤纶、维纶纤维的高含量多组份纤维 混纺纱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纺织行业新型纤维不断出现,打破了原有的纯棉纺纱或涤棉纱混纺的传统 组合方式,用各种功能性纤维合理搭配,经纺纱、织布,形成不同的布面风格特征,是现代纺 织行业的发展方向,日新月异的现代服装行业对纺纱坯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漂白坯 布经煮练漂白,布面清晰洁白,但布面上残留有色疵点、修痕等疵点则暴露无遗,功能混纺、 纯纺产品因本身白度较高,上述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如何完善纤维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加 强对纱线的油疵、色疵、发丝、煤灰纱、有色塑料丝等疵点的控制显得特别重要,多组份纤维 混纺纱及其生产工艺控制是纺织行业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混纺纱及其生产方 法,通过对其组分、含量及生产工艺的合理控制,使混纺纱无疵点,以实现提高产品质量的 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纤维混纺纱包括涤纶纤维、维纶纤维与细绒棉纤维,按 重量百分比其组份含量为涤纶纤维55%-65%、维纶纤维15%-25%、细绒棉纤维15%_25%,纱 特 19.6*2。本发明的纤维混纺纱的生产方法,步骤如下
⑴、清花工序上槽方式,按照涤纶纤维和维纶纤维以干重混纺比4 1的比例计算涤、 维纶纤维重量,以维纶纤维在内圈、涤纶纤维在外圈方式上槽,将涤、维纤维卷每槽分成卷 头15个和卷尾15个,其余为中间卷;细绒棉纤维单独上槽,棉卷干重量400 g/m,棉卷净重 16. 5kg ;温度控制,22 28 °C,湿度控制,60 65 % ;
⑵、梳棉工序涤、维纤维卷和细绒棉棉卷分别在梳棉机上制成生条,涤、维纤维生条干 定量18. 5g/5m,细绒棉纤维生条干定量17g/5m ;涤、维纤维锡林转速330rpm,细绒棉纤维锡 林转速360rpm ;涤、维纤维盖板线速84mm/min,细绒棉纤维盖板线速214mm/min ;涤、维纤 维刺辊转速660rpm,细绒棉纤维刺辊转速900rpm ;涤、维纤维除尘刀高度与机框平齐,角 度85°,细绒棉纤维除尘刀高度低于机框10mm,角度95° ;涤、维纤维卷的卷头15个和卷 尾15个分别对应制成生条“头15桶”和“尾15桶”,中间卷制成“中间生条”;
⑶、预并条工序涤、维纤维预并条干定量19. 63g/5m,并和根数6根,罗拉握持距为第 一罗拉 第二罗拉48mm,第二罗拉 第三罗拉53mm,预并条重量按照末并重量的方式来控 制,涤、维纤维生条按照“头15桶”和“尾15桶”同时同根数搭配使用,其余使用“中间生 条”;
⑷、精梳工序细绒棉精梳干定量19. 63g/5m,车速230钳次/分,给棉长度4. 7mm,落棉刻度10mm,顶梳齿密250 齿/10cm,精梳条重量按照末并重量的方式来控制;
(5)、并条工序根据生条定量和混纺比要求,在头并上以涤、维纤维生条为A、细绒棉纤 维生条为B,按照2 8根进行混合,其排列方式为BBABBBBABB ;三道并合,头并并合数10根, 二并和三并并合数8根;头并、二并、三并干定量分别为18. 5g/m、19. 3g/m、19. 65g/5m,罗拉 握持距头并第一罗拉 第二罗拉48mm,第二罗拉 第三罗拉53mm,二并和三并均为第一罗 拉 第二罗拉48. 5mm,第二罗拉 第三罗拉53. 5mm ;
(6)、粗纱工序粗纱牵伸倍数设计6.39倍,定量6. 20g/10m ;罗拉握持距第一罗拉 第 二罗拉37mm,第二罗拉 第三罗拉51mm,第三罗拉 第四罗拉68mm,粗纱捻系数75,后区牵 伸倍数1. 39倍;前罗拉转速227rpm,锭子转速950rpm ;
(7)、细纱工序牵伸倍数91.77倍,后区牵伸倍数1. 25倍;加大罗拉握持距,第一罗 拉 第二罗拉42. 5mm、第二罗拉 第三罗拉65mm ;钢丝圈采用2. 5W3 ;34#,钢领用PG14254 ; 前罗拉转速232rpm,锭子转速9000rpm ;捻系数372,Z捻;
⑶、络筒工序络纱速度1500m/min,电清工艺设计为短粗130%—1. 5cm,长粗 40%—20cm,长细-400%—20cm ;
⑶、倍捻工序锭速9000rpm,储纱罐直径166mm,每落纱定长2. 92万米,捻系数439,S抢。所述的纤维混纺纱的生产方法中,其清洁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清花、梳棉、预并条、精梳、并条、粗纱工序用隔离布防污染;
(2)在细纱工序中用高压气抢从上至下吹机身表面浮花;大雾天气及时拔管纱看纱面 疵点,落纱停车后检查纱面疵点;
(3)在络筒工序中清洁设备通道、输送带,做纱时逐个检查是否有煤灰纱、油纱;
(4)在倍捻工序中用高压气抢从上至下吹机身表面浮花;通过脚踩气罐踏板吹罐内、转 子积尘,用小花衣棒清洁纱罐夹层臂;同时清洁锭盘、防护罩,用湿布清洁纱罐、锭座,用布 清洁导丝轮、落针、导纱钩、锭芯;开车清洁摩擦辊、先后用湿布、干布清洁超位罗拉,将布条 折叠后放在超位罗拉缝隙中间;防静电除粉尘、防油花带入,大雾天气及时关闭门窗,停 车后做大清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涤、维纤维因其强力高、弹性好,而细绒棉纤维吸湿性好、 保暖性强,两种优点所结合的纤维混纺纱可作为风格各异的时装或职业装的原料,能对化 纤含量高、低支纺纱过程坯布的油疵、色疵、煤灰纱、发丝、有色塑料丝等疵点进行有效控 制,更好地满足后工序的要求,大幅度提升产品质量。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涤纶纤维、维纶纤维、细绒棉按不同的重量百分比混纺实施如下,其中纱特 为 19.6*2。实施例1
涤纶纤维55%、维纶纤维25%、细绒棉20% 实施例2
涤纶纤维65%、维纶纤维20%、细绒棉15% 实施例3涤纶纤维60%、维纶纤维20%、细绒棉20%
上述组份纤维混纺纱的生产工艺步骤如下
⑴、清花工序上槽方式,按照各实施例中的涤纶纤维和维纶纤维的干重比例计算涤、 维纶纤维重量,以维纶纤维在内圈、涤纶纤维在外圈方式上槽,将涤、维纤维卷每槽分成卷 头15个和卷尾15个,其余为中间卷;细绒棉纤维按照各实施例中比例单独上槽,棉卷干重 量400 g/m,棉卷净重16. 5kg ;温度控制,22 28 °C,湿度控制,60 65 % ;
⑵、梳棉工序涤、维纤维卷和细绒棉棉卷分别在梳棉机上制成生条,涤、维纤维生条干 定量18. 5g/5m,细绒棉纤维生条干定量17g/5m ;涤、维纤维锡林转速330rpm,细绒棉纤维锡 林转速360rpm ;涤、维纤维盖板线速84mm/min,细绒棉纤维盖板线速214mm/min ;涤、维纤 维刺辊转速660rpm,细绒棉纤维刺辊转速900rpm ;涤、维纤维除尘刀高度与机框平齐,角 度85°,细绒棉纤维除尘刀高度低于机框10mm,角度95° ;涤、维纤维卷的卷头15个和卷 尾15个分别对应制成生条“头15桶”和“尾15桶”,中间卷制成“中间生条”;
⑶、预并条工序涤、维纤维预并条干定量19. 63g/5m,并和根数6根,罗拉握持距为第 一罗拉 第二罗拉48mm,第二罗拉 第三罗拉53mm,预并条重量按照末并重量的方式来控 制,涤、维纤维生条按照“头15桶”和“尾15桶”同时同根数搭配使用,其余使用“中间生 条”;
⑷、精梳工序细绒棉精梳干定量19. 63g/5m,车速230钳次/分,给棉长度4. 7mm,落棉 刻度10mm,顶梳齿密250 齿/10cm,精梳条重量按照末并重量的方式来控制;
(5)、并条工序根据生条定量和混纺比要求,在头并上以涤、维纤维生条为A、细绒棉纤 维生条为B,按照2 8根进行混合,其排列方式为BBABBBBABB ;三道并合,头并并合数10根, 二并和三并并合数8根;头并、二并、三并干定量分别为18. 5g/m、19. 3g/m、19. 65g/5m,罗拉 握持距头并第一罗拉 第二罗拉48mm,第二罗拉 第三罗拉53mm,二并和三并均为第一罗 拉 第二罗拉48. 5mm,第二罗拉 第三罗拉53. 5mm ;
(6)、粗纱工序粗纱牵伸倍数设计6.39倍,定量6. 20g/10m ;罗拉握持距第一罗拉 第 二罗拉37mm,第二罗拉 第三罗拉51mm,第三罗拉 第四罗拉68mm,粗纱捻系数75,后区牵 伸倍数1. 39倍;前罗拉转速227rpm,锭子转速950rpm ;
(7)、细纱工序牵伸倍数91.77倍,后区牵伸倍数1. 25倍;加大罗拉握持距,第一罗 拉 第二罗拉42. 5mm、第二罗拉 第三罗拉65mm ;钢丝圈采用2. 5W3 ;34#,钢领用PG14254 ; 前罗拉转速232rpm,锭子转速9000rpm ;捻系数372,Z捻;
⑶、络筒工序络纱速度1500m/min,电清工艺设计为短粗130%—1. 5cm,长粗 40%—20cm,长细-400%—20cm ;
⑶、倍捻工序锭速9000rpm,储纱罐直径166mm,每落纱定长2. 92万米,捻系数439,S抢。 纤维混纺纱的各个实施例的生产方法,其清洁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清花、梳棉、预并条、精梳、并条、粗纱工序用隔离布防污染;
(2)在细纱工序中,用高压气抢从上至下吹机身表面浮花,细纱车一落管纱在细纱生产 需要3 4小时,大雾天气及时拔管纱看纱面是否被污染,落纱停车后检查纱面疵点;
(3)在络筒工序中,彻底清洁设备通道、输送带,做纱时逐个检查是否有煤灰纱、油纱, 有污染的纱不得流入下工序;(4)在倍捻工序中,用高压气抢从上至下吹机身表面浮花;通过脚踩气罐踏板吹罐内、 转子积尘,用小花衣棒清洁纱罐夹层臂;同时清洁锭盘、防护罩,用湿布清洁纱罐、锭座,用 布清洁导丝轮、落针、导纱钩、锭芯;开车清洁摩擦辊、先后用湿布、干布清洁超位罗拉,将布 条折叠后放在超位罗拉缝隙中间;按罐杯直径设定定长2. 92万米,交接班做清洁防油花 带入,对大雾天气及时要及时关闭门窗,防筒纱被污染;倍捻机锭速9000rpm,每落纱定长 2. 92万米在倍捻生产需要M 沈小时,日发倍捻机RF321B,适应纺中低支纱,储纱罐直 径大166mm,因该产品化纤含量高,会因静电作用而产生大量的粉尘而影响生产和质量,为 防止油污纱的产生,倍捻机要连续生产不许停车,一落纱全部完后按程序做大清洁。
权利要求
1.一种纤维混纺纱,其特征在于包括涤纶纤维、维纶纤维与细绒棉纤维,按重量百分 比其组份含量为涤纶纤维55%-65%、维纶纤维15%-25%、细绒棉纤维15%_25%,纱特19. 6*2。
2.—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⑴、清花工序上槽方式,按照涤纶纤维和维纶纤维以干重混纺比4 1的比例计算涤、 维纶纤维重量,以维纶纤维在内圈、涤纶纤维在外圈方式上槽,将涤、维纤维卷每槽分成卷 头15个和卷尾15个,其余为中间卷;细绒棉纤维单独上槽,棉卷干重量400 g/m,棉卷净重 16. 5kg ;温度控制,22 28 °C,湿度控制,60 65 % ;⑵、梳棉工序涤、维纤维卷和细绒棉棉卷分别在梳棉机上制成生条,涤、维纤维生条干 定量18. 5g/5m,细绒棉纤维生条干定量17g/5m ;涤、维纤维锡林转速330rpm,细绒棉纤维锡 林转速360rpm ;涤、维纤维盖板线速84mm/min,细绒棉纤维盖板线速214mm/min ;涤、维纤 维刺辊转速660rpm,细绒棉纤维刺辊转速900rpm ;涤、维纤维除尘刀高度与机框平齐,角 度85°,细绒棉纤维除尘刀高度低于机框10mm,角度95° ;涤、维纤维卷的卷头15个和卷 尾15个分别对应制成生条“头15桶”和“尾15桶”,中间卷制成“中间生条”;⑶、预并条工序涤、维纤维预并条干定量19. 63g/5m,并和根数6根,罗拉握持距为第 一罗拉 第二罗拉48mm,第二罗拉 第三罗拉53mm,预并条重量按照末并重量的方式来控 制,涤、维纤维生条按照“头15桶”和“尾15桶”同时同根数搭配使用,其余使用“中间生 条”;⑷、精梳工序细绒棉精梳干定量19. 63g/5m,车速230钳次/分,给棉长度4. 7mm,落棉 刻度10mm,顶梳齿密250 齿/10cm,精梳条重量按照末并重量的方式来控制;(5)、并条工序根据生条定量和混纺比要求,在头并上以涤、维纤维生条为A、细绒棉纤 维生条为B,按照2 8根进行混合,其排列方式为BBABBBBABB ;三道并合,头并并合数10根, 二并和三并并合数8根;头并、二并、三并干定量分别为18. 5g/m、19. 3g/m、19. 65g/5m,罗拉 握持距头并第一罗拉 第二罗拉48mm,第二罗拉 第三罗拉53mm,二并和三并均为第一罗 拉 第二罗拉48. 5mm,第二罗拉 第三罗拉53. 5mm ;05)、粗纱工序粗纱牵伸倍数设计6. 39倍,定量6. 20g/10m ;罗拉握持距第一罗拉 第 二罗拉37mm,第二罗拉 第三罗拉51mm,第三罗拉 第四罗拉68mm,粗纱捻系数75,后区牵 伸倍数1. 39倍;前罗拉转速227rpm,锭子转速950rpm ;(7)、细纱工序牵伸倍数91. 77倍,后区牵伸倍数1. 25倍;加大罗拉握持距,第一罗 拉 第二罗拉42. 5mm、第二罗拉 第三罗拉65mm ;钢丝圈采用2. 5W3 ;34#,钢领用PG14254 ; 前罗拉转速232rpm,锭子转速9000rpm ;捻系数372,Z捻;⑶、络筒工序络纱速度1500m/min,电清工艺设计为短粗130%—1. 5cm,长粗 40%—20cm,长细-400%—20cm ;⑶、倍捻工序锭速9000rpm,储纱罐直径166mm,每落纱定长2. 92万米,捻系数439,S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清洁方法按以下步 骤进行(1)清花、梳棉、预并条、精梳、并条、粗纱工序用隔离布防污染;(2)在细纱工序中用高压气抢从上至下吹机身表面浮花;大雾天气及时拔管纱看纱面 疵点,落纱停车后检查纱面疵点;(3)在络筒工序中清洁设备通道、输送带,做纱时逐个检查是否有煤灰纱、油纱;(4)在倍捻工序中用高压气抢从上至下吹机身表面浮花;通过脚踩气罐踏板吹罐内、转 子积尘,用小花衣棒清洁纱罐夹层臂;同时清洁锭盘、防护罩,用湿布清洁纱罐、锭座,用布 清洁导丝轮、落针、导纱钩、锭芯;开车清洁摩擦辊、先后用湿布、干布清洁超位罗拉,将布条 折叠后放在超位罗拉缝隙中间;防静电除粉尘、防油花带入,大雾天气及时关闭门窗,停 车后做大清洁。
全文摘要
一种纤维混纺纱及其生产方法,包括涤纶纤维、维纶纤维与细绒棉纤维,按重量百分比其组份含量为涤纶纤维55%-65%、维纶纤维15%-25%、细绒棉纤维15%-25%,纱特19.6*2;按清花、梳棉、预并条、精梳、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和倍捻工序生产并清洁。本发明的涤、维纤维因其强力高、弹性好,而细绒棉纤维吸湿性好、保暖性强,两种优点所结合的纤维混纺纱可作为风格各异的时装或职业装的原料,能对化纤含量高、低支纺纱过程坯布的油疵、色疵、煤灰纱、发丝、有色塑料丝等疵点进行有效控制,更好地满足后工序的要求,大幅度提升产品质量。
文档编号D02G3/04GK102061541SQ20101056428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30日
发明者曾湘平, 王宗凤 申请人: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