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位衣织机氨纶纱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299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位衣织机氨纶纱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衣织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添加氨纶丝的一种双位衣织机纱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在纬编大圆机生产氨纶双位衣布类的领域中,纱线和氨纶都经过纱嘴上 的同一个导纱孔同时进入到织针处进行编织,因而纱线和氨纶丝就会纠缠在一起和,很容 易导致纱线和氨纶丝在布面出现显露没有规律,形成布面不靓和手感差等问题,从而未能 达到市场的需求,靠调节机台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对公司的声誉及效益大打折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衣织机纱嘴在使用过程中,纱线和氨纶同时 从同一导纱孔进入,一起运行容易引起缠绕纠结,导致胚布布面出现反氨纶的疵点的问题, 提供一种能将纱线和氨纶分开导入,再在织针处合并的衣织机纱嘴结构。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双位衣织机氨纶纱嘴,包括 有纱嘴主体,纱嘴主体上端设有纱嘴固定孔,下端设有纱嘴固定螺丝,所述纱嘴固定螺丝处 加装有导氨纶丝轮固定片,导氨纶丝轮固定片下端连接有导氨纶轮,在纱嘴主体上、纱嘴固 定螺丝下方设有导纱孔,所述导纱孔倾斜设置,其靠近导氨纶轮的一端高于另一端。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纱嘴有效的隔离了纱线 和氨纶在编织过程中因一起运行容易引起缠绕纠结,导致纱线和氨纶丝在布面出现显露没 有规律,形成布面不靓和手感差等问题,适用于任何氨纶双位衣布类的编织;传统的编织氨 纶双位衣布类有50%的反氨纶产生几率,经过新纱嘴使用后,反氨纶的出现率降低到了现 在的5%,因发明简单容易制作和使用,适用布类广泛,在大货生产中大大提高了产量,而且 基本杜绝了反氨纶疵点的产生。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位衣织机氨纶纱嘴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_纱嘴主体,2-纱嘴固定孔,3-纱嘴固定螺丝,4-导氨纶丝轮固定 片,5-导纱孔,6-导氨纶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双位衣织机氨纶纱嘴,包括有纱嘴主体1,纱嘴主体1上设 有纱嘴固定孔2,下端设有纱嘴固定螺丝3,纱嘴固定螺丝3处加装有导氨纶丝轮固定片4,导氨纶丝轮固定片4下端连接有导氨纶轮6,在纱嘴主体1上、纱嘴固定螺丝3下方设有导 纱孔5,导纱孔5倾斜设置,其靠近导氨纶轮6的一端高于另一端。上述导氨纶轮6方便氨纶穿过,本实施例中导纱孔5倾斜设置,调节成为约45度 角的倾斜孔。通过增加导氨纶轮6让纱和氨纶可以分开来,纱线穿过导纱孔5,氨纶穿过导氨纶 轮6,纱和氨纶在织针处才合并并列进行编织,而且不会在编织前产生纠结,这样即可以有 效的防止反氨纶的产生,从而使布面平滑,质量更上一层楼,达到顾客需求,提高公司的效
frff. o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 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双位衣织机氨纶纱嘴,包括有纱嘴主体(1),纱嘴主体(1)上端设有纱嘴固定孔(2),下端设有纱嘴固定螺丝(3),其特征在于所述纱嘴固定螺丝(3)处加装有导氨纶丝轮固定片(4),导氨纶丝轮固定片(4)下端连接有导氨纶轮(6),在纱嘴主体(1)上、纱嘴固定螺丝(3)下方设有导纱孔(5),所述导纱孔(5)倾斜设置,其靠近导氨纶轮(6)的一端高于另一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位衣织机氨纶纱嘴,包括有纱嘴主体,纱嘴主体上端设有纱嘴固定孔,下端设有纱嘴固定螺丝,所述纱嘴固定螺丝处加装有导氨纶丝轮固定片,导氨纶丝轮固定片下端连接有导氨纶轮,在纱嘴主体上、纱嘴固定螺丝下方设有导纱孔,所述导纱孔倾斜设置,其靠近导氨纶轮的一端高于另一端。本实用新型纱嘴有效的隔离了纱线和氨纶在编织过程中因一起运行容易引起缠绕纠结,而导致胚布布面出现反氨纶的疵点的问题,适用于任何氨纶双位衣布类的编织;传统的编织氨纶双位衣布类有50%的反氨纶产生几率,经过新纱嘴使用后,反氨纶的出现率降低到了现在的5%,因发明简单容易制作和使用,适用布类广泛,在大货生产中大大提高了效率,而且基本杜绝了反氨纶疵点的产生。
文档编号D04B15/58GK201756629SQ20102029219
公开日2011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3日
发明者李尚烈, 阮志勇, 龚培强 申请人:互太(番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