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针距电脑手套机纱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553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细针距电脑手套机纱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套机部件,具体的说是用于细针距电脑手套机的纱架装置。
背景技术
纱架装置是全自动电脑手套机中核心机械部件,目前,虽然细针距纺织工艺已经 渐成手套加工的主流,但是,现有纱架装置并没有针对细针距纺织工艺做出应用性的调整, 仍然处于笨重、复杂的早期技术状态,现有的纱架装置,其组成主要是一只开有很多缺口的 很大的像扇形的铁皮盘,以中心线为对称,两边分布,向上弯起五个支脚,该五个支脚上端 各有一孔,用一塑料圈套住来安装通电铜棒,中间一只用特制螺钉安装主挑线簧,左边用特 制螺钉安装两只左挑线簧,右边用特制螺钉安装两只右挑线簧。由于有五根挑线簧,所以涨 力盘结合件有五套。以中心线为对称,该铁皮盘向下弯起六个小支脚,用来安装六根氨纶丝 失涨簧。把装有通电铜棒、挑线簧、氨纶丝失涨簧等的整只铁皮盘通过安装托架固定在纱架 立柱上。但是由于在细针距手套编织过程中,并不需要很多的线参加编织,所以过多的挑线 簧、氨纶丝失涨簧便成为了多余,无用构造的保留,这不仅使得纱架装置的结构复杂化,同 时还增加纱架装置不必要的加工成本,造成浪费。另外现有纱架装置结构也存在着一个明显的技术缺陷,即使用现有纱架装置编织 手套时,由于氨纶线上涨力不足,这使得编织出来的手套表面经常出现氨纶反色、不平整等 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手套的质量。从结构上来改进现有纱架装置,以解决这一技术缺陷, 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结构紧凑、调整简单、功能全 面的细针距电脑手套机纱架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细针距电脑手套 机纱架装置,它包括框架结合件,安装托架,导电棒,涨力盘结合件,油瓶及瓷圈,所述框架 结合件上安装有用来控制纱线编织的主挑线簧、右挑线簧、左挑线簧的挑线组件,用来控制 橡筋线编织的转动臂、橡筋挑安装板、行程开关及轴位螺钉,用来控制氨纶丝编织的氨纶夹 片、氨纶丝失涨簧、塑料管夹。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的细针距电脑手套机纱架装置,包括框架结合件,安装托 架,上下两根导电棒,三块挑线簧安装板,氨纶丝失涨簧,油毡,右挑线簧,涨力盘安装架,涨 力盘结合件,瓷圈,瓷圈安装板,主挑线簧,氨纶夹片,氨纶夹片座,油瓶,橡筋挑,左挑线 簧,转动臂,橡筋挑安装板,塑料管夹,行程开关及轴位螺钉。框架结合件与安装托架相 连接,固定在机器纱架的立柱上。三块挑线簧安装板固定在框架结合件上面,所述挑线簧安 装板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内嵌装绝缘夹头。所述导电棒的两端分别套有帽头,上面一根导 电棒穿过挑线簧安装板上缺口内的绝缘夹头,下面一根导电棒穿过挑线簧安装板上的孔,塑料管夹两头分别套在两根导电棒上,氨纶丝失涨簧套在下面一根导电棒上,并与塑料管 夹的凸出部位相接触。油毡部分安装在框架结合件的上面,部分在油瓶内,这样当油瓶里灌 满油时,油就会渗透到油毡的各个部位,经过油毡上面的纱线就会被润滑。,所述右挑线簧、 主挑线簧、左挑线簧,分别通过特制螺钉固定在三块挑线簧安装板的上面。涨力盘安装架固 定在框架结合件的外端,涨力盘结合件固定在涨力盘安装架上,瓷圈安装板固定在框架结 合件的最外端,瓷圈固定在瓷圈安装板上,氨纶夹片座固定在框架结合件的外端,氨纶夹片 固定在氨纶夹片座上,油瓶固定在框架结合件的中间。橡筋挑安装板装在框架结合件的后 端,橡筋挑固定在转动臂的内孔上,然后通过轴位螺钉一同活动固定在橡筋挑安装板上面。 行程开关位于转动臂的下方,其接触点与转动臂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一)由于采用简单的框架结合件,并 且各挑线簧及氨纶丝失涨簧安装简单,因此外形美观程度得到了改善;(二)由于用简单的 框架结合件来代替庞大的线架结合件,因此机器的制造成本得到了降低;(三)由于采用氨 纶夹片结构,把参加工作的氨纶始终夹在两片胶木片之间,使氨纶具有一定的涨力,因此使 编织的手套表面平整,色差一致;(四)由于本装置结构简单,因此装配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细针距电脑手套机纱架装置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框架结合件示意图;图4是图1中B向橡筋断线控制器安装示意图;图5是图1中C向氨纶丝失涨簧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5所示,细针距电脑手套机纱架装置,包括框架结合件1,安装托架2,特制 螺钉3,导电棒4,挑线簧安装板5,氨纶丝失涨簧6,油毡7,帽头8,右挑线簧9,涨力盘安装 架10,涨力盘结合件11,瓷圈12,瓷圈安装板13,主挑线簧14,氨纶夹片15,氨纶夹片座16, 油瓶17,橡筋挑18,左挑线簧19,转动臂20,橡筋挑安装板21,塑料管夹22,绝缘夹头 23,行程开关M及轴位螺钉25。框架结合件1与安装托架2相连接,固定在机器纱架的立 柱上。三块挑线簧安装板5固定在框架结合件1上面,特制螺钉3装在挑线簧安装板5的 上面,绝缘夹头23嵌在挑线簧安装板5上的缺口内,上面一根导电棒4穿过挑线簧安装板5 上缺口内的绝缘夹头23,下面一根导电棒4穿过挑线簧安装板5上的孔,塑料管夹22两头 分别套在两根导电棒4上,氨纶丝失涨簧6套在下面一根导电棒4上,并与塑料管夹22的 凸出部位相接触。油毡7部分安装在框架结合件1的上面,部分在油瓶17内,这样当油瓶 里灌满油时,油就会渗透到油毡7的各个部位,经过油毡7上面的纱线就会被润滑。帽头8 套在导电棒4的两端,右挑线簧9、主挑线簧14、左挑线簧19各通过特制螺钉3固定在挑线 簧安装板5的上面,涨力盘安装架10固定在框架结合件1的外端,涨力盘结合件11固定在 涨力盘安装架10上,瓷圈安装板13固定在框架结合件1的最外端,瓷圈12固定在瓷圈安 装板13上,氨纶夹片座16固定在框架结合件1的外端,氨纶夹片15固定在氨纶夹片座16上,油瓶17固定在框架结合件1的中间。橡筋挑安装板21装在框架结合件1的后端,橡筋 挑18固定在转动臂20的内孔上,然后通过轴位螺钉25 —同活动固定在橡筋挑安装板21 上面。行程开关M其接触点与转动臂20相接触位于转动臂20的下方。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开机前,油瓶17应灌满白油,并在油毡7上也浸一些油, 纱线从纱筒出来后穿过机器上的穿线板孔,滑过油毡7的上表面,穿过涨力盘结合件11,再 进入主挑线簧14 (或者右挑线簧9、左挑线簧19)上的圆口及瓷圈12,最终进入纱嘴参加编 织。经过油毡7表面的纱线由于油毡7里含有白油,从而使纱线润滑,具有一定的弹性,不 容易断。橡筋线从纱筒出来后经过橡筋输送装置.绕过橡筋挑18上滚轮的凹槽,进入橡筋 纱嘴参加编织。橡筋线在编织时把橡筋挑18向下拉紧,从而使转动臂20压紧行程开关M。 氨纶线从纱筒出来后穿过机器上的穿线板孔,滑过油毡7的上表面,穿过两片氨纶夹片15, 再进入氨纶丝失涨簧6上的缺口及瓷圈12,最终进入纱嘴参加编织。编织时,如果纱线断 裂,那么主挑线簧14 (或者右挑线簧9、左挑线簧19)由于其扭力作用将向上与导电棒4接 触,从而使机器停止工作。如果在编织时橡筋线断裂,那么转动臂20就不能压紧行程开关 24,从而使行程开关作用,机器停止。当编织时,如果氨纶丝断裂,那么氨纶丝失涨簧6由于 其扭力作用将向上与导电棒4接触,从而使机器停止工作。纱线在编织时的涨力很重要,关系到编织手套的长短,可通过涨力盘结合件11及 主挑线簧14 (或者右挑线簧9、左挑线簧19)来调节。主挑线簧14 (或者右挑线簧9、左挑 线簧19)的弹力还关系到机头转向时手套编织的质量,重点表现在前后针板编织的接缝处。 涨力盘结合件11的涨力只需旋转其上的塑料螺母就可调节。调节主挑线簧14 (或者右挑 线簧9、左挑线簧19)的涨力时,只需松开特制螺钉3的固定螺钉,然后旋转特制螺钉3,就 可调节涨力,调节合适后,再紧定相应固定螺钉。为使上下两根导电棒4绝缘不通电,特在上导电棒4与挑线簧安装板5的接触处 设置了绝缘夹头23,在安装氨纶丝失涨簧6处用塑料管夹22来连接上下两根导电棒4。为 防止上下两根导电棒4的头部划伤人体,特在端部用塑料帽头8套住。应该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 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范围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细针距电脑手套机纱架装置,它包括框架结合件(1),安装托架0),导电棒 G),涨力盘结合件(1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合件(1)上安装有用来控制纱线编织的 主挑线簧(14)、右挑线簧(9)、左挑线簧(19)和用来控制橡筋线编织的转动臂OO)、橡筋挑 安装板(21)、行程开关04)及轴位螺钉0 以及用来控制氨纶丝编织的氨纶夹片(15)、 氨纶丝失涨簧(6)、塑料管夹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针距电脑手套机纱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三块挑 线簧安装板(5),油瓶(17),油毡(7),瓷圈(12)橡筋挑(18),绝缘夹头(23),行程开关(24) 及轴位螺钉0 ;所述框架结合件(1)与安装托架( 相连接,固定在机器纱架的立柱上; 所述三块挑线簧安装板(5)固定在框架结合件(1)上面,所述右挑线簧(9)、主挑线簧(14)、 左挑线簧(19)分别通过特制螺钉(3)固定在三块挑线簧安装板(5)的上面,绝缘夹头(23) 嵌在挑线簧安装板(5)上的缺口内,所术导电棒(4)两端套有帽头(8),所述导电棒(4)为 上下两根,其中上面一根导电棒穿过挑线簧安装板(5)上缺口内的绝缘夹头(23),下面一 根导电棒穿过挑线簧安装板(5)上的孔;所述塑料管夹(22)两头分别套在两根导电棒(4) 上,氨纶丝失涨簧(6)套在两根导电棒(4)中下面一根导电棒上,并与塑料管夹(22)的凸 出部位相接触;所述油毡(7 )部分安装在框架结合件(1)的上面,部分置入油瓶(17 )内,所 述涨力盘结合件(11)通过一涨力盘安装架(10)固定在框架结合件(1)的外端,,所述瓷圈 (12)通过一瓷圈安装板(13)固定在框架结合件(1)的最外端,,所述氨纶夹片(15)固定在 氨纶夹片座(16)上,所述氨纶夹片座(16)固定在框架结合件(1)的外端,所述油瓶(17)固 定在框架结合件(1)的中间;所述橡筋挑安装板(21)装在框架结合件(1)的后端,所述橡筋 挑(18)固定在转动臂(20)的内孔上,然后通过轴位螺钉(25)—同活动固定在橡筋挑安装 板(21)上面;所述行程开关(24)设置在转动臂(20)的下方,其接触点与转动臂(20)相接 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手套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细针距电脑手套机纱架装置,它包括框架结合件,安装托架,导电棒,涨力盘结合件,油瓶及瓷圈,安装在框架结合件上的用来控制纱线编织的主挑线簧、右挑线簧、左挑线簧三支挑线簧,用来控制橡筋线编织的转动臂、橡筋挑安装板、行程开关及轴位螺钉,用来控制氨纶丝编织的氨纶夹片、氨纶丝失涨簧、塑料管夹等。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去除了现有纱架装置中不必要组成,并重新设计了各部件组合关系。使之结构紧凑,不仅方便使用和调整,也有效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氨纶夹片等部件加入,使氨纶在纺织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涨力,进而使编织的手套表面平整,色差一致,提高了织成品的质量。
文档编号D04B15/00GK201826117SQ20102055973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3日
发明者鲁红良 申请人:茅木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