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气布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094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透气布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气布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由混纺丝与人造纤维丝以单层平 行交织法所织成的透气布,其中该混纺丝是由竹子纤维及有机棉混纺后构成的透气布结 构。
背景技术
我们一般穿着的衣物,如制自棉质材料,虽然具有较佳的吸汗、保温功能,不过却 极难在短时间内干燥,因此常会发出异味,也极易孳生细菌,极不卫生。若是以人造纤维制 成的衣物,虽具有通风的功效,不过却不保暖,难符合使用者穿着上的需求。由于竹碳具有极强的吸附分子特性,可有效消除恶臭、并具抗菌功效,缘此,近来 有极多的衣物材料中,便添加有竹碳原料,然而竹碳是经高温烧结后采集,当加入纤维丝中 后,虽可制成衣物,然经过多次冲洗后,原添加于纤维丝中的竹碳也会被冲洗掉,而使衣物 失去抗菌、除臭的功能。再者,目前所示的透气布其中所含的有机棉,当经水洗后,有极大的缩水率,使原 本合身的衣物变小,而无法穿着,而显有改进的必要。本创作人有鉴于此,乃予研究创新,终于研制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 供一种透气布结构,具有透气、吸湿排汗、抗菌、除臭且缩水率低的特性。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透气布结构,是由混纺丝及人造纤维丝以单层平行交织法所织成的透 气布,其中该混纺丝是由竹子纤维及有机棉混纺所构成者,使所织成的透气布,具有透气、 吸湿排汗、抗菌、除臭且缩水率低的特性。本实用新型透气布结构,其中该人造纤维丝是指聚酯纤维丝或尼龙纤维丝。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透气、吸湿排汗、抗菌、除臭且缩水率低的特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透气布结构的成型流程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针织方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针织结构图。图中标号说明10混纺丝11竹子纤维12有机棉20人造纤维丝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
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透气布结构,是由混纺丝10 及人造纤维丝20以单层平行交织法等针织方法,织成的透气布成品,其中该混纺丝10是由 竹子纤维11及有机棉12混纺构成,使所织成的透气布,具有透气、吸湿排汗、抗菌、除臭且 缩水率低的特性。本实用新型透气布结构,其中该人造纤维丝20是指聚酯纤维丝(P0LTESTER)或尼 龙纤维丝(NYLON),或其它的人造纤维丝,本实用新型不予以限制。本实用新型透气布结构,其针织方法如图2所示,为单层平行交织法,但本实用新 型并不自限其织法。由于竹子纤维11会产生负离子的效果,所以能够抑制例如大肠杆菌与 葡萄球菌等的滋生,达到抗菌的效果。且因为竹子纤维11可以吸收氨臭,故能有效吸收人 体汗臭味,达到除臭的效果。使本实用新型所示的透气布结构,借由该竹子纤维11与有机 棉12所形成的混纺丝10,使其具有吸湿、透气的特性,并经该人造纤维丝20,快速排汗、速 干、抗菌、除臭,而显本实用新型新颖性及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透气布结构,于制造上,如
图1所示,先将一定比例的竹子纤维11及有 机棉12混纺成混纺丝10后,再与人造纤维丝20进行针织,可直接织成平面状的透气布或 织成立体状的衣物等的成品,由于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竹子纤维11不易缩水,使所织成的 成品,整体的缩水率大约是3%至8%,符合一般厂商、消费者可接受的缩水率,以改善全数 采用有机棉时,大缩水率的缺点。本实用新型透气布结构,以竹子纤维11与有机棉12混纺形成混纺丝10后,再与 人造纤维丝20以单层平行交织法等针织方法,针织成透气布成品。乃具有以下的特征1.可大幅降低缩水率,使产品符合一般厂商及消费者的需求。2.所织成的透气布具有良好的透气、吸湿排汗、抗菌、除臭等特征,而显本实用新 型的新颖性及实用性。3.由于竹子纤维11会产生负离子的效果,所以能够抑制例如大肠杆菌与葡萄球 菌等的滋生,达到抗菌的效果。4.因为竹子纤维11可以吸收氨臭,故能有效吸收人体汗臭味,达到除臭的效果。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 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透气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是由混纺丝及人造纤维丝以单层平行交织法所织成 的透气布,其中该混纺丝是由竹子纤维及有机棉混纺所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纤维丝是指聚酯纤维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纤维丝是指尼龙纤维丝。
专利摘要一种透气布结构,是由混纺丝及人造纤维丝以单层平行交织法所织成的透气布,其中该混纺丝是由竹子纤维及有机棉混纺构成;人造纤维丝是指聚酯纤维丝;人造纤维丝是指尼龙纤维丝。本实用新型具有透气、吸湿排汗、抗菌、除臭且缩水率低的特性。
文档编号D02G3/04GK201896231SQ20102059262
公开日2011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5日
发明者洪国凯 申请人:国镱贸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