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滚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466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滚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细纱机主轴传动系统用的组合式滚盘,属于纺织机械配件领 域。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做出之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是一种由金属衬套与薄钢板轮盘结合而 成的全金属滚盘,滚盘重量达1.5公斤左右。这种滚盘的缺点是重量重,运转时噪声大。而 且金属衬套上开有两个螺孔,且螺孔呈对称布置,滚盘长期运转稳定性不好。金属衬套一般 用铝制成,长期使用滚盘与主轴会发生锈结现象,难以拆卸。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重量轻、运转稳定性好、与主轴无 锈结现象的组合式滚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组合式滚盘,它包括轮圈、轮辐、压片、衬 套、铆钉与螺钉,所述轮圈位于轮辐外圈,衬套位于轮辐中间,压片位于轮辐两端,所述轮 圈、轮辐、压片和衬套中心线重合,所述轮辐、压片和衬套上均开有通孔,铆钉穿过通孔将轮 圈、轮辐、压片和衬套结合在一起,其特征在于衬套的材质为工程塑料,且衬套上开有三个 螺孔,所述三个螺孔呈120°的角度布置,所述三个螺孔均内旋有螺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滚盘,衬套材质采用工程塑胶,滚盘整体重量仅为全金属滚盘 的50%,节能省电,且长期使用与主轴不发生锈结现象,方便拆卸,衬套上开有三个螺孔,且 所述三个螺孔呈120°的角度布置,通过拧紧内旋在螺孔的螺钉与主轴结合,运转稳定性 好,噪声小,有利于改善工作环境,保护操作工的身心健康。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滚盘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轮圈1、轮辐2、压片3、衬套4、铆钉5、螺钉6、主轴7。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组合式滚盘,它包括轮圈1、轮辐2、压片3、衬套 4、铆钉5和螺钉6。所述轮圈1、轮辐2材质均采用镀锡板材,所述衬套4材质采用工程塑料。所述轮圈1位于轮辐2外圈。所述衬套4位于轮辐2中间。所述压片3位于轮辐2两端。[0015]所述轮圈1、轮辐2、压片3和衬套4中心线重合。所述轮辐2、压片3与衬套4上均开有通孔,铆钉5穿过通孔将轮圈1、轮辐2、压片 3和衬套4结合在一起。所述衬套4上开有三个螺孔,所述三个螺孔呈120°的角度布置,每个螺孔均内旋 有用于支紧主轴7的螺钉6。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穿上主轴7,将三只螺钉6均拧紧,从而 使主轴7带动组合式滚盘运转。
权利要求1. 一种组合式滚盘,它包括轮圈(1)、轮辐O)、压片(3)、衬套、铆钉( 和螺钉 (6),所述轮圈⑴位于轮辐(2)外圈,所述衬套⑷位于轮辐(2)中间,所述压片(3)位于 轮辐⑵两端,所述轮圈(1)、轮辐O)、压片⑶和衬套⑷中心线重合,所述轮辐O)、压 片(3)与衬套(4)上均开有通孔,铆钉( 穿过通孔将轮圈(1)、轮辐O)、压片C3)和衬套 (4)结合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4)材质采用工程塑料,所述衬套(4)上开有三个 螺孔,所述三个螺孔呈120°的角度布置,所述三个螺孔都内旋有螺钉(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滚盘,属于纺织机械配件领域。它包括轮圈(1)、轮辐(2)、压片(3)、衬套(4)、铆钉(5)和螺钉(6),所述衬套(4)位于轮辐(2)中间,所述压片(3)位于轮辐(2)两端,所述轮圈(1)、轮辐(2)、压片(3)和衬套(4)中心线重合,所述轮辐(2)、压片(3)与衬套(4)上均开有通孔,铆钉(5)穿过通孔将轮圈(1)、轮辐(2)、压片(3)和衬套(4)结合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4)材质为工程塑料,所述衬套(4)上开有三个螺孔,所述三个螺孔呈120°的角度布置,所述三个螺孔都内旋有螺钉(6)。本实用新型具有重量轻、成本低、节能省电、噪声小、运转稳定性好、长期使用与主轴不发生锈结现象,易于拆卸等优点。
文档编号D01H1/32GK201864822SQ20102062464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5日
发明者牟文明, 牟文龙, 臧建洪, 臧晨东 申请人:江阴市东杰纺机专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