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保暖内衣面料及其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1778724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保暖内衣面料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保暖内衣面料,并且还涉及该面料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0435675C推荐的保暖内衣面料及其加工方法弥补了先有技术如CNM38574Y和CN1718124A的方案所存在的欠缺,其是由作为面组织的涤纶纤维(含量占总成份的50-61%)和作为底组织的棉氨纶包芯纱(棉纤维含量占总成份的 38-46%,氨纶纤维含量占总成份的1-2. 5%)构成,这种面料能体现说明书第3页第17-22行记载的长处,但是除了具有良好的柔软、保暖和弹性以及透气吸湿性外,不具有人们越来越器重的抗菌功能。并且,上述CN100435675C提供的加工方法,不足以使面料具有为人们日趋青睐的芳香型效果。因为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特别是随着香水和各种具有香味的化妆品的推出,人们习惯将其涂敷于肌肤而藉以去除或掩盖体味,或许受之启发而能使织物带有持久的香味成了纺织业界的追求,并且在已公开的文献特别是中国专利文献中已不乏关于香味面料的技术信息。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0545336C公开了一种芳香型精纺面料的生产方法,其 #¢1 ]^ (Monte Carlo、Blue Clouds、 Crisp LineruAloe Vera> Milk&Honey>
Lavender Hill或Ice)稀释成香味胶囊稀释液置于热风拉幅定型机的轧槽中,使预处理的精纺面料途经轧槽(精纺面料的带液量为75-85%),再对出轧槽后的面料烘干。该方案是针对作为外衣的呢绒织物(即呢绒面料)而言的,如纺织业界所知之理,由于呢绒织物的洗涤几率或称洗涤次数极其有限,并且通常采用干洗,因此该方法获得的面料可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芳香味。然而,该方法对于加工频繁清洗并且为水洗的内衣面料不具有可借鉴的技术启示,因为,倘若经过有限次数的浸润洗涤,那么内衣面料上的芳香味会很快衰退乃至消失殆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952252A推荐了带有植物香味面料的生产方法,其是在传统工艺的前处理与烘干步骤之间增加两次浸渍液体植物芳香精油混合溶液,即增加浸渍 —烘干一浸泡一烘干步骤。该专利申请方案由于存在两次浸液两次烘干,因此不利于节约能源,尤其是第二次的浸泡时间长达4-5小时,不利于工业化连续生产。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966848A披露了无机包覆纳米载银抗菌复合聚脲微胶囊芳香面料的制备方法,该专利方案所得到的面料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芳香型面料,而是用于掩盖在前处理工序中所使用的化学助剂遗留的气味,特别是这种面料的留香持久性十分脆弱,经过一次或两次的有限次数的洗涤后,其香味会荡然无存。因为,其是通过聚丙烯酸酯作为粘合剂暂时附着到面料上的,对此可以从其说明书正文第3页第1段的表述得到印证。上述专利及专利申请方案所得到的面料均不具有抗菌效果。然而,细菌等致病微性物无年不在,人们每天接触的纺织品也毫不例外,特别是贴身内衣上滋生的细菌会以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如汗水、脂肪分泌物和皮屑等有机物为营养而迅速繁殖,不仅影响健康, 而且会使内衣变色、发霉乃至发臭。在织物后整理过程中加入银系抗菌剂可以获得人们期望的抗菌效果(CN1966847A),但是,由于银系抗菌剂中含有价格昂贵的银,因此面料的价格相对较高,并不适合于大众化消费要求。综上所述,不论是在已公开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还是在目前市场公知的面料中均未见诸集抗菌、保暖和芳香于一体的内衣面料。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长期而有益的尝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既具有手感柔软、保暖性理想、富有弹性和优异的透气吸湿性又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的多功能保暖内衣面料。本发明的另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保暖内衣面料的加工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保障面料的所述技术效果的全面体出,而且能使面料具有耐水洗的持久芳香味。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多功能保暖内衣面料,包括面组织和底组织, 所述的面组织的原料为棉纤维、涤纶纤维、氨纶纤维、竹炭纤维、粘胶纤维、羊毛纤维和植物蛋白纤维;而所述的底组织的原料为涤纶纤维,其中棉纤维的含量占总成份的34-60%,涤纶纤维的含量占总成份的26-39%,氨纶纤维的含量占总成份的5-6%,竹炭纤维的含量占总成份的0. 5-6%,粘胶纤维的含量占总成份的1_17%,羊毛纤维的含量占总成份的1-5%和植物蛋白纤维的含量占总成份的0. 5-7%。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涤纶纤维为150D/144F的超细涤纶纤维。本发明的另一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多功能保暖内衣面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织造,以棉纤维、涤纶纤维、氨纶纤维、竹炭纤维、粘胶纤维、羊毛纤维和植物蛋白纤维相混合所得到的混纺纱作为面组织,以涤纶纤维作为底组织,双面机织造,得到坯布;
B)染色,对白坯布进行染色,得到染色布;
C)水洗和烘干,对染色布水洗并且在水洗后烘干,加起毛剂定型,得到烘干的染色布;
D)拉毛和烫光,对烘干的染色布拉毛并且在拉毛后烫光,得到待后续功能处理坯布;
E)功能处理,将待后续功能处理坯布引入盛有缓释香精微胶囊整理剂和蓄热微胶囊保温整理剂的轧液槽中浸轧,并且控制缓释香精微胶囊整理剂、蓄热微胶囊保温整理剂的用量、浴比以及控制浸轧的轧余率,出轧液槽,得到待焙烘布;
F)焙烘,将待焙烘布引入焙烘机焙烘,控制焙烘温度和控制布速,得到待二次烫光面
料;
G)二次烫光,将待二次烫光面料进行烫光处理,并且控制二次烫光温度和控制布速度, 得到多功能保暖内衣面料。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E)中所述的缓释香精微胶囊整理剂的牌号为CPM-FERM2000 ;所述的蓄热微胶囊保温整理剂的牌号为CPM-SET。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E)中所述的缓释香精微胶囊整理剂的用量是将用量控制为20-30g/L,所述的控制蓄热微胶囊保温整理剂的用量是将用量控制为 20-30g/L。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Ε)中所述的控制浴比是将浴比控制为 1 20-50 ;所述的控制浸轧的轧余率是将轧余率控制为70-75%。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F)中所述的控制焙烘温度是将焙烘温度控制为165-175°C,所述的控制布速是将布的行进速度控制为10-15m/min。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G)中所述的控制二次烫光温度是将二次烫光温度控制为185-195°C ;所述的控制布速度是将布速度5-20m/min。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因原料中含有配比合理的棉纤维、涤纶纤维、氨纶纤维、竹炭纤维、粘胶纤维、羊毛纤维和植物蛋白纤维,因此由棉纤维保障优异的保暖性、由氨纶纤维保障理想的弹性、由涤纶纤维体现良好的吸湿透气性和柔软性以及由竹炭纤维体现抗菌性,从而使面料的功能得以扩展;提供的加工方法由于增设了功能处理、焙烘和二次烫光工序,因而使面料还具有芳香型的持久保持效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A)织造,由按质量百分数为以棉纤维34%、涤纶纤维39%、氨纶纤维5%、竹炭纤维2%、粘胶纤维13%、羊毛纤维3%和植物蛋白纤维(大豆蛋白纤维)4%相混合所得到的混纺纱作为面组织的原料,将涤纶纤维作为底组织的原料,将面、底组织原料付诸双面机例如由中国台湾产的32针、38吋双面大圆机或者由中国江苏省无锡市无锡宏伟针织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 32针、38吋双面圆机织造,得到白坯布,其中,所述的涤纶纤维为150D/144F的超细旦涤丝纤维;
B)染色,对由步骤A)得到的白坯布放入高温双溢流染色机中染色,分散染料的具体颜色及投入量以及助剂的投入量依据用户对产品的品质要求确定,其中助剂包括勻染剂和冰醋酸,得到染色布;
C)水洗和烘干,按公知的工艺对由步骤B)得到的染色布水洗并且在水洗后烘干,加起毛剂定型,得到烘干的染色布;
D)拉毛和烫光,对由步骤C)得到的烘干的染色布按常规的即公知的工艺拉毛并且在拉毛后烫光,得到待后续功能处理坯布;
E)功能处理,将由步骤D)得到的待后续功能处理坯布引入盛有缓释香精微胶囊整理剂和蓄热微胶囊保温整理剂的轧液槽中浸轧,其中缓释香精微胶囊整理剂优选使用由中国江苏省常州市常州汉斯化学品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牌号为CPM-FERM2000型缓释香精微胶囊整理剂,投入量为21g/L,蓄热微胶囊保温整理剂优选使用由中国江苏省常州市常州汉斯化学品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牌号为CPM-SET型蓄热微胶囊保温整理剂,投入量为30g/ L,本步骤中的浴比为1 35,浸轧时的轧余率为70%,出轧液槽得到待焙烘布;
F)焙烘,将由步骤E)得到的待焙烘布引入焙烘机焙烘,焙烘温度控制为170°C,布速即布的行进速度控制为12m/min,得到待二次烫光面料;
G)二次烫光,将由步骤F)得到的待二次烫光面料进行烫光处理,二次烫光温度控制为185°C,布速度控制为5m/min,得到具有芳香型的多功能保暖内衣面料。实施例2
A)织造,由按质量百分数为以棉纤维60%、涤纶纤维沈%、氨纶纤维6%、竹炭纤维0.5%、 粘胶纤维6%、羊毛纤维1%和植物蛋白纤维(大豆蛋白纤维)0. 5%相混合所得到的混纺纱作为面组织的原料,将涤纶纤维作为底组织的原料,将面、底组织原料付诸双面机例如由中国台湾产的32针、38吋双面大圆机或者由中国江苏省无锡市无锡宏伟针织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32针、38吋双面圆机织造,得到白坯布,其中,所述的涤纶纤维为150D/144F的超细旦涤丝纤维;
B)染色,对由步骤A)得到的白坯布放入高温双溢流染色机中染色,分散染料的具体颜色及投入量以及助剂的投入量依据用户对产品的品质要求确定,其中助剂包括勻染剂和冰醋酸,得到染色布;
C)水洗和烘干,按公知的工艺对由步骤B)得到的染色布水洗并且在水洗后烘干,加起毛剂定型,得到烘干的染色布;
D)拉毛和烫光,对由步骤C)得到的烘干的染色布按常规的即公知的工艺拉毛并且在拉毛后烫光,得到待后续功能处理坯布;
E)功能处理,将由步骤D)得到的待后续功能处理坯布引入盛有缓释香精微胶囊整理剂和蓄热微胶囊保温整理剂的轧液槽中浸轧,其中缓释香精微胶囊整理剂优选使用由中国江苏省常州市汉斯化学品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牌号为CPM-FERM2000型缓释香精微胶囊整理剂,投入量为30g/L,蓄热微胶囊保温整理剂优选使用由中国江苏省常州市汉斯化学品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牌号为CPM-SET型蓄热微胶囊保温整理剂,投入量为20g/L,本步骤中的浴比为1 50,浸轧时的轧余率为75%,出轧液槽得到待焙烘布;
F)焙烘,将由步骤E)得到的待焙烘布引入焙烘机焙烘,焙烘温度控制为175°C,布速即布的行进速度控制为15m/min,得到待二次烫光面料;
G)二次烫光,将由步骤F)得到的待二次烫光面料进行烫光处理,二次烫光温度控制为 190°C,布速度控制为20m/min,得到具有芳香型的多功能保暖内衣面料。实施例3
A)织造,由按质量百分数为以棉纤维42%、涤纶纤维32%、氨纶纤维5.5%、竹炭纤维6%、 粘胶纤维10. 5%、羊毛纤维洲和植物蛋白纤维(大豆蛋白纤维)洲相混合所得到的混纺纱作为面组织的原料,将涤纶纤维作为底组织的原料,将面、底组织原料付诸双面机例如由中国台湾产的32针、38吋双面大圆机或者由中国江苏省无锡市无锡宏伟针织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32针、38吋双面圆机织造,得到白坯布,其中,所述的涤纶纤维为150D/144F的超细旦涤丝纤维;
B)染色,对由步骤A)得到的白坯布放入高温双溢流染色机中染色,分散染料的具体颜色及投入量以及助剂的投入量依据用户对产品的品质要求确定,其中助剂包括勻染剂和冰醋酸,得到染色布;
C)水洗和烘干,按公知的工艺对由步骤B)得到的染色布水洗并且在水洗后烘干,加起毛剂定型,得到烘干的染色布;
D)拉毛和烫光,对由步骤C)得到的烘干的染色布按常规的即公知的工艺拉毛并且在拉毛后烫光,得到待后续功能处理坯布;E)功能处理,将由步骤D)得到的待后续功能处理坯布引入盛有缓释香精微胶囊整理剂和蓄热微胶囊保温整理剂的轧液槽中浸轧,其中缓释香精微胶囊整理剂优选使用由中国江苏省常州市汉斯化学品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牌号为CPM-FERM2000型缓释香精微胶囊整理剂,投入量为^g/L,蓄热微胶囊保温整理剂优选使用由中国江苏省常州市汉斯化学品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牌号为CPM-SET型蓄热微胶囊保温整理剂,投入量为35g/L,本步骤中的浴比为1 20,浸轧时的轧余率为73%,出轧液槽得到待焙烘布;
F)焙烘,将由步骤E)得到的待焙烘布引入焙烘机焙烘,焙烘温度控制为168°C,布速即布的行进速度控制为13. 5m/min,得到待二次烫光面料;
G)二次烫光,将由步骤F)得到的待二次烫光面料进行烫光处理,二次烫光温度控制为 188°C,布速度控制为lOm/min,得到具有芳香型的多功能保暖内衣面料。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保暖内衣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组织和底组织,所述的面组织的原料为棉纤维、涤纶纤维、氨纶纤维、竹炭纤维、粘胶纤维、羊毛纤维和植物蛋白纤维;而所述的底组织的原料为涤纶纤维,其中棉纤维的含量占总成份的34-60%,涤纶纤维的含量占总成份的26-39%,氨纶纤维的含量占总成份的5-6%,竹炭纤维的含量占总成份的0. 5-6%,粘胶纤维的含量占总成份的1_17%,羊毛纤维的含量占总成份的1-5%和植物蛋白纤维的含量占总成份的0. 5-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保暖内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涤纶纤维为 150D/144F的超细涤纶纤维。
3.—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保暖内衣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织造,以棉纤维、涤纶纤维、氨纶纤维、竹炭纤维、粘胶纤维、羊毛纤维和植物蛋白纤维相混合所得到的混纺纱作为面组织,以涤纶纤维作为底组织,双面机织造,得到坯布;B)染色,对白坯布进行染色,得到染色布;C)水洗和烘干,对染色布水洗并且在水洗后烘干,加起毛剂定型,得到烘干的染色布;D)拉毛和烫光,对烘干的染色布拉毛并且在拉毛后烫光,得到待后续功能处理坯布;E)功能处理,将待后续功能处理坯布引入盛有缓释香精微胶囊整理剂和蓄热微胶囊保温整理剂的轧液槽中浸轧,并且控制缓释香精微胶囊整理剂、蓄热微胶囊保温整理剂的用量、浴比以及控制浸轧的轧余率,出轧液槽,得到待焙烘布;F)焙烘,将待焙烘布引入焙烘机焙烘,控制焙烘温度和控制布速,得到待二次烫光面料;G)二次烫光,将待二次烫光面料进行烫光处理,并且控制二次烫光温度和控制布速度, 得到多功能保暖内衣面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保暖内衣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所述的缓释香精微胶囊整理剂的牌号为CPM-FERM2000 ;所述的蓄热微胶囊保温整理剂的牌号为 CPM-SET。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保暖内衣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所述的缓释香精微胶囊整理剂的用量是将用量控制为20-30g/L,所述的控制蓄热微胶囊保温整理剂的用量是将用量控制为20-30g/L。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保暖内衣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Ε)中所述的控制浴比是将浴比控制为1 20-50;所述的控制浸轧的轧余率是将轧余率控制为 70-7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保暖内衣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中所述的控制焙烘温度是将焙烘温度控制为165-175 ,所述的控制布速是将布的行进速度控制为 10_15m/mino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保暖内衣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G)中所述的控制二次烫光温度是将二次烫光温度控制为185-195 ;所述的控制布速度是将布速度 5_20m/mino
全文摘要
一种多功能保暖内衣面料及其加工方法,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包括面组织和底组织,面组织为棉纤维、涤纶纤维、氨纶纤维、竹炭纤维、粘胶纤维、羊毛纤维和植物蛋白纤维;底组织为涤纶纤维,棉纤维的含量占总成份的34-60%,涤纶纤维的含量占总成份的26-39%,氨纶纤维的含量占总成份的5-6%,竹炭纤维的含量占总成份的0.5-6%,粘胶纤维的含量占总成份的1-17%,羊毛纤维的含量占总成份的1-5%和植物蛋白纤维的含量占总成份的0.5-7%。优点由棉纤维保障优异的保暖性、由氨纶纤维保障理想的弹性、由涤纶纤维体现良好的吸湿透气性和柔软性以及由竹炭纤维体现抗菌性,使面料的功能得以扩展;由于增设了功能处理、焙烘和二次烫光工序,使面料具有芳香型的持久保持效果。
文档编号D02G3/32GK102312342SQ20111026221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6日
发明者陈燮元 申请人:常熟市梦馨家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